在詞彙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和他的詞彙儲備量和運用詞彙的能力有著很大的聯繫。一個人的詞彙量越大,語言能力就越強,從而在生活中越易成功。在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詞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僅表現在單詞中,對於文章的理解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與主題相關的詞彙呈現給學生,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的理解,也有利於他們進行自主學習,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
在英語閱讀中,學生和教師一起或者小組學生一起製作思維導圖,運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分析,可以使複雜的內容變得清晰,從而能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閱讀的內容,也能夠更加容易地記住所讀材料。
但是,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訓練,包括找出段落的主旨句,概括段落的大意。找到主旨句之後,還要學會找句子中心詞,這樣繪製出來的思維導圖簡明扼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做得很好。長此以往,學生從文章中捕獲信息的能力將大大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學英語的閱讀教學中,將重要的信息進行組織整理,並用自己的語言將它轉換成思維導圖的形式,使概念之間形成體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例如「Travel Plans」這節課,如果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怎麼做旅行計劃,學生就會覺得索然無味;但如果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巧妙的設計,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一上課,教師告訴學生這節課將要講關於旅行的知識,學生會紛紛說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在討論中運用思維導圖
討論就是圍繞某個議題展開思維的過程,因此,在使用「討論式」的教學方式時可以藉助於思維導圖來進行教學。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首先由個人根據自己已知的知識、資料畫出自己的思維導圖(可以在紙上畫,也可以利用計算機記錄),然後討論各人的思維導圖。在討論的時候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觀點,這樣小組成員可以非常直觀形象的看到討論的問題的焦點所在,以及討論的可能的發展趨勢,從而可以避免討論過程中的盲目性。在討論過後,可以決定哪些比較重要,哪些可以忽略,最後根據討論的結果重組成為一個更大範圍的思維導圖,以便和其他小組進行交流 。
在寫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
英文寫作對於剛剛接觸寫作不久的小學生來說,難度是非常大的。眾所周知,寫作之前要有思路才能把文章寫好,而大多數小學生面對英文寫作沒有思路,或者思路不清晰,不知該如何下筆。
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前的思路整理,指導學生如何構思自己的文章,讓學生意識到一個話題可以有很多方面可寫。這樣就解決了學生不知道寫什麼的問題以及如何寫的問題。
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從集體構思過渡到小組構思,最後自己構思。如果其寫作的思路明了,那麼學生就會輕鬆地寫出自己的小作文,不但拓展學生的思維,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如果能夠請學生在課堂上朗讀自己的作品,則能增強學生的信心,長此下去,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會提高。
思維導圖可以把枯燥的信息變成色彩的、易於學生記憶的並且有高度組織性的圖,而且還能夠將信息可視化。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不僅能激發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
趣,更易於被學生所接受。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思維導圖的幫助
和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自己思考並解決問題,培養一定的思維模式。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
思維導圖的了解和熟悉,它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將會不斷拓寬。只要在教學過程中用心探索,
更注重方法的傳授,一定能夠發現更多的有益於教學的切入點,使我國小學英語教學走入一個
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