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學習工具,它的主要特點是充分運用圖形、數字、顏色等各種有助於記憶及想像的視覺元素,直觀地展現思考的脈絡、結構和主要內容。
新課標提出「發展學生的思維」這一新的課程理念,也就是說,除了對學生進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教育之外,「思維性」也應該作為培養學生的一個重要內容。
將思維導圖適度引入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作文教學、複習教學中,有助於學生將語言文字圖像化、顯性化、系統化、條理化,不易遺忘、混淆;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本文結合具體例子,介紹了圓圈圖、氣泡圖、流程圖等幾種常用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常用思維導圖
1.圓圈圖
當學生寫作思維枯竭時,可用圓圈圖進行頭腦風暴。它由內圈和外圈構成,內圈表達了主題,外圈可以填寫與主題有關的任何內容,沒有任何限制。
等頭腦風暴結束,再進行分類、整理和挑選。比如,我們寫一篇主題為金魚的作文,內圈中寫上主題「金魚」,外圈寫上任何與金魚相關的想法。最後學生進行整理,會發現外圈中主要有以下幾大類:外形、居住環境、遊泳的姿態和金魚之間的趣事。
從中挑選自己最有話可說的關鍵詞或幾件事作為自己文章的主要內容。圓圈圖可鍛鍊學生的選材能力。
2.氣泡圖
氣泡圖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思維導圖,它和圓圈圖一樣強調的是發散思維。
圍繞主題的是屬性氣泡,以課文《翠鳥》為例,課文主要介紹了翠鳥的外形、捕魚過程和它的住處,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所以圖中的四個屬性氣泡就是:家、外形、捕魚、感情,屬性氣泡還可以進一步展開次要分支,並添加關鍵詞進行說明,形式並不唯一。
因為每個學生對課文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所以屬性氣泡和各種關鍵詞以及分支的方式都因人而異,通過氣泡圖來整理課文結構,學生能更全面地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中心思想。
3.流程圖
流程圖用來反映事物發展的順序,結構清晰,一目了然。以《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為例,黃河變化的人為原因是一個惡性循環。人口迅速增長,導致無限制地開墾放牧,嚴重破壞了黃土高原上的綠色植被,引起了水土流失。
土壤的肥力跟著下降,農作物大量減產。然而越是減產,人們就越要多開墾荒地。若將其繪成流程圖,內在的邏輯關係將比文字敘述更加清晰明了。
多重流程圖一般用來表示因果關係。左邊的代表原因,中間是主題,右邊是結果。學生從相關段落找出黃河變化的原因和現狀,提煉出關鍵詞句,可得到多重流程圖。
通過流程圖,學生對黃河變化的過程、發生變化的原因及相互之間的關係一目了然。通過繪製導圖,學生獲取、分析、重組關鍵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魚骨圖
對於敘事類課文,可用魚骨圖來反映情節的發展。
如《羿射九日》中,故事情節是圍繞后羿和九個太陽展開的,上圖中椎骨上面的第一根魚刺記錄的是九個太陽炙烤大地,下面的第一根魚刺,記錄的關鍵詞則是后羿決定射日,並射下了第一個太陽;接著故事情節又回到太陽身上,所以要把太陽爆裂的關鍵詞記錄在上面的第二根魚刺中……故事按魚頭到魚尾的順序依次發展。
理清課文思路後,學生還可以根據魚骨圖上的關鍵詞複述課文。相比常用的關鍵詞複述法,學生的思路是跟著文字走的,而運用思維導圖來複述課文效率更高,因為學生的頭腦中不僅有了關鍵詞的提示,更有著明確的對課文結構的解析,把握了情節的走向。
5.樹狀圖
樹狀圖可以用來舉例,最上面的是樹幹也就是主題,下面的則是樹根,用來羅列各種知識點,上圖列舉了數學五上的知識點,比起由老師羅列出這些知識點,再讓學生去記憶,倒不如由學生自己將知識變成思維導圖,甚至用哪種類型的思維導圖也由自己決定,不同思維導圖代表了不同的思維方式。
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不用刻意去記憶,知識就已經自然而然地內化在他們的腦海中。除了整理各種類型的成語,樹狀圖還可以用來整理諺語、名詩句、標點符號的用法、修辭方法的種類等,每個樹根還可以進一步展開小樹根。
6.橋圖
橋圖用來描述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和相關性,體現了類比的思維方式。在課文《盤古開天地》中,盤古的身體變成了世間萬物,為什麼盤古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而不是變成了江河?偏偏是血液變成了江河?
學生很容易就能發現,雙眼和日月、血液和江河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因此可以運用橋圖,反映出盤古身體部分和世間萬物之間的對應關係,並由此展開想像,課文未提到的盤古的其他身體部分還會變成什麼呢?記錄在橋圖中。
二、思維導圖的使用要點
1.學生掌握幾種思維導圖的使用方法後,由學生自己根據需要選擇相應的思維導圖,親身經歷學習的過程。老師不必提供框架,以免變成「填空題」限制學生的思考。
2.這幾種思維導圖是最基本的結構,學生可以聯繫內容,將圓圈、線條繪成任意形狀,加上各種顏色和圖畫將知識表達出來。
3.主題、次主題和更為細節的要點要藉助關鍵詞來實現,以關鍵詞為基礎進行相關概念的延伸和擴展,結合導圖中的圖形、顏色形成記憶連結,有利於回憶。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遠不止上述介紹的幾種模式。思維導圖邏輯縝密,結合了繪畫、符號等其他元素,讓學習變得精彩紛呈:用導圖,知識系統直觀化,便於記憶;用導圖,展開頭腦風暴,拓展思維;用導圖,把課文畫出來,趣味橫生。
孩子們以為自己走進了色彩繽紛的畫面,實則走進了多姿多彩的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