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
基本信息
主 編:熊 銘
書 號:ISBN 978-7-5012-5122-3
出 版 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1月
開 本:小16開
印 張:11
字 數:160千字
定 價:35.00元
讀者定位:中小學教師、中小學校長、教育幹部、
教育研究者
內容簡介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它將每一種進入大腦的資料,當成為一個思考中心,並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每一個關節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呈現出放射性立體結構。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係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連結。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像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思維導圖從誕生那天起,就活躍與各個領域。如今,思維導圖在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不僅用於學科教學,還運用於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不僅應用於教學過程,還應用於學習組織的創建。可以說,思維導圖將自己的那一個個小小的觸角伸入到了教育的每個領域,以一種顛覆性的革命,衝擊著人們的思維,幫助人們擴展著思維,席捲了教育的每個領域。那麼,思維導圖究竟如何對人們的思維起到了輔助作用?它在教育中可以發揮怎樣的應用效果呢?翻開本書,讓我們一起開始本次思維之旅,嘗試運用思維導圖,了解它與教育之間的關係,看看它是怎樣引起了一場教育和思維的革命的。
全書目錄
專題一 思維導圖,一場教育的革命
有人分析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士,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獨特的思維方式。再看生活中,許多創新都是在思維的變化中出現的,當我們求變不能、標新不易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發現,自己被固化的思維牢牢束縛了。然而,當世界的發展呼喚創新思維的時候,我們怎麼辦?其實並不難,只需換個角度,改變思維,來一場思維的革命。
引子 阿西莫夫與修理工
認識思維導圖
探究思維導圖的理論基礎
思維導圖為教育注入新鮮血液
專題二 學思結合,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學習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程頤說:「為學之道,必本於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朱熹說:「讀得熟而思得精,自然心與理一,永遠不忘。」黃宗羲說:「無深湛之思,學曰思……學非有礙於思,而學愈遠。思正有功於學,而思之困則學必勤。」由此可見,思是學好知識的關鍵,所以變學為思,變學為悟,才能學有所長,學有所成。思維導圖,為學生的成長插上翅膀。
引子 靈光一閃出現的鍋巴
思維方式影響學生能力的高低
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習效率
專題三 承前啟後,教學過程因思維導圖而清晰明確
教學是一種智慧的體現,教學過程是教師智慧的凝結。優秀的教師總能在教學過程中,將自己的智慧體現於教學計劃的制訂、教學設計的獨特、諸多課型的開發上。而思維導圖則以其獨特之處,成功地幫助教師將教學過程清晰化、明確化,帶著師生的思維翱翔。
引子 移鐘的智慧
思維導圖對於教學的作用及原理
思維導圖如何應用於教學
思維導圖應用於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專題四 曲徑通幽,思維導圖改變學科教學中的認知負荷
經商者改變思維,調整方法讓日進鬥金;發明家改變思維,於是新的發明層出不窮;設計師改變思維,創新設計吸引人的眼球,打動無數人的心;領導者改變思維,管理方法不斷創新;學生改變思維,學習效率不斷提升;教師改變思維,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不斷創新。世界因改變而精彩,人生因改變而輝煌,只有不斷調整自己的思維,不停地改變自己,才能超越自己。教學亦是如此!
引子 布扎拉的10把鑰匙
思維導圖與認知負荷理論
思維導圖如何在不同學科教學中發揮作用
學科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注意事項
專題五 教育管理因思維導圖的輔助而事半功倍
「不謀萬事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城。」這是對一名管理者的要求。即管理者要有統籌全局的意識,要有長遠的眼光。教育同樣涉及管理,小到班級的管理,大到學校的管理,均要求教師和教育部門的相關人員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而思維導圖用於管理,則可以達到提升效率的作用。
引子 無法兌現的承諾
思維導圖對於管理的重要意義
如何應用思維導圖進行教育管理
專題六 超越極限,思維導圖助力教師學習方式的轉變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周遭的一切都在發生改變。作為社會人,我們每個個體是社會的組成部分,也應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而發生改變,改變我們的思維,改變我們的做事方式,不斷提升我們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師作為教育一線的主力,改變自己,提升個人的學習方式尤其重要。
引子 旋渦背後的秘密
學習型教師與學習型組織
如何運用思維導圖讓教師由個體學習發展到團隊學習
參考文獻
後 記
主編簡介
熊銘,男,濰坊廣文中學一級教師,1976年12月出生,在職研究生學歷,教育學士,中教一級,出版中級。多年以來,一直從事化學教學,對中學教育、教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曾為多家知名教輔公司和出版社從事過圖書的策劃、編撰工作,對基礎教育圖書出版有深刻的認識和實踐。曾主編《高效課堂 1333模式解讀與案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參與策劃並編寫《初中總複習優化設計》(學苑出版社)《初中總複習優化訓練》(學苑出版社)《高效課堂》(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高效微學習》(新疆青少年出版社)《中考英語聽力全真模擬試卷》(機械工業出版社);發表的文章有《素質教育在中學化學教育中的強化實施》(《科技創新導報》,2015.11)《中小學教輔數位化轉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