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演繹美麗人生

2020-09-11 洋縣宣傳

三尺講臺演繹美麗人生

——記陝西洋縣南街小學教師周利軍

走進洋縣百年老校——南街小學,優秀教師周利軍端莊美麗、談吐大方、熱情爽朗的性格讓人感到特別親切。從教24年,她勤奮努力、孜孜以求,以旺盛的熱情、聰慧的睿智在三尺講臺盡展才華,演繹美麗人生,用樸實的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奉獻與堅守。

不忘教育初心,真情演繹美麗人生

1996年,周利軍師範畢業被分配到戚氏鎮中心小學任教,開啟了她漫長的教學之路。一面招展的旗幟,幾間簡陋的教室,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便勾勒出鄉村學校的原貌。樸素的鄉村學校絲毫沒有影響她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減弱她滿腔的工作激情。

從19歲走上講臺的那一天起,她就把「工作著的女人是美麗的」當作座右銘。從教二十四載,「教語文」「當班主任」這兩個詞就與她相依相隨。其實她還是一個「雜家」,除語文外,英語、科學、思想品德等學科的教學也是她的強項。當班主任,她竭盡愛心,如慈母般把學生看做自己的孩子,執著地將一片童心、一片愛心、一片真心、一片誠心的種子播撒進每一個稚嫩的心田;代語文課她像引領航向的風帆,循循善誘、風趣幽默、清新自然,將知識性、趣味性、啟發性融於一體,課堂總是充滿歡聲笑語。

課間,她經常和孩子們談心聊天,講故事、猜謎語,共遊戲、齊歡樂。天真活潑的孩子就像一群快樂的小鳥圍在她的身邊,傾訴著各自的心裡話,分享著成功的喜悅……她享受著做教師獨有的幸福,收穫著幸福和快樂。

「我要做學生最愛的老師!」這是一種無言的承諾。剛走上講臺的第二年,她班一名叫小志的學生,母親智障,父親在一次車禍中身亡,與爺爺、奶奶一同生活。因為缺少雙親的關愛,其行為離群,經常遲到、曠課,常因一點小事就向同學大打出手。看到這一切,她沒有因為小志違犯紀律而訓斥他,挖苦他,而是以母親般關愛他。得到了溫暖的小志性格開朗活潑起來,能嚴格要求自己了,學習也努力了。看著小志的變化,更堅定了她教書育人的信念。

在鄉村學校工作的4年時間,是周利軍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心無旁騖,全身心撲在工作上,經常利用閒暇時間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情況,和家長交流溝通孩子的教育方法,受到很多師生和家長的讚譽。被譽為「金牌班主任」和「優秀教師」。

2010年,周利軍老師調入了文化底蘊豐厚的洋縣南街小學,城市與農村環境變了,學生狀況也不一樣,但無論環境怎樣改變,教育對象怎樣變化,她一如既往的虛心學習,不斷錘鍊自己的教學基本功,不斷創新,以最美麗的姿態在這片熱土上耕耘。

磨礪錘鍊心志,讓詩意與靈動在課堂流淌

「我將每一刻都當成修煉美麗的過程,我要以美麗的姿態播種美的種子。」從登上講臺的那一刻起,周利軍就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她認真備課、認真上課,開動腦筋、鑽研業務,虛心向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學習。

為了上好每一節課,她總要查閱許多資料,精心編寫教學預設,錘鍊教學語言,聽同年級老師的課,觀看名師課堂教學實錄,不斷充實自己的教案,厚厚的研修手冊上記載著她成長的每一個足跡。她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錘鍊和展示自我的機會,她記不清一共參加了多少次演講比賽、教師基本功大賽、研討課、展示課、示範課,教學能手評選等活動。

她把學習當作最大追求,多年來以文學名著經典為伴,以教學專著雜誌為侶,無論工作再忙、再累,她總是擠出時間來給自己充電,靜心閱讀潛心會文,豐厚自己的文化底蘊,潛心研究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探索創新,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逐步形成了新穎、獨特的教學風格。

作為語文教師她深深地體會到,要想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學能力,一定要大量閱讀,讓自己擁有豐富的人文知識信息,只有讓自己成為「書香教師」,課堂教學才能更靈動,更寬闊,更開放。她將這一思想以及自己讀書體會運用到指導學生讀書學習上,二十一年來無數孩子在她的引導下閱讀大量文學名著,開啟了孩子智慧的大門,淨化孩子的心靈,讓美好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紮下了根。孩子們經常說「周老師上課和藹可親,生動幽默,詞句豐富,四十分鐘過得真快!」「我平淡的日記、作文經周老師一指點就立刻充滿了生機。」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習」同行與「鑽研」相伴,一路艱辛一路歌,她的語文教學水平越來越精湛,從2002年開始,她常年駐守六年級畢業班,她所帶班級的語文成績在全縣畢業測試中一直名列前茅,成為公認的優秀語文教師。所撰寫的多篇教學論文、教學故事和教學設計、教學案例在刊物發表,獲國家、省、市、縣級大獎。先後參與主持省級、市級、縣級課題10餘個。其中《小學閱讀教學中「少教多學「策略與方法研究》獲市級優秀課題。

真情滋潤心田,用愛的和弦奏出美的樂章

在周利軍老師的教育歷程上把熱愛學生看作自己的天職,每一天都在傾情注愛,每一天都在真誠耕耘,每一天都在播撒陽光。她曾經為「學困生」焦慮、曾經為留守兒童心酸、曾經為學生取得的優異成績興奮、曾經為相處中的一個個故事感動。

2007年,周利軍到戚氏鎮石羊寺小學支教。那是一所偏遠的鄉村小學,她支教的班裡有42個孩子,70%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們生活上缺人照顧,行為上缺人管教,學習上缺人輔導,成長中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注呵護。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成長,她用愛心、細心和耐心打開孩子的心結。對班內的留守兒童,她經常和他們談心、溝通,對他們的生活噓寒問暖,學習上耐心指導,並讓家長經常與孩子在電話中聊天、談心,使他們感受到溫暖,引領學生健康、積極、快樂、向上、陽光的成長。

學生宋衝不愛說話、不按時交作業、衣衫不整,經了解,宋衝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常年在外打工,跟奶奶一起生活。知道孩子的情況後,周利軍非常心酸,可憐孩子的處境。於是,她單獨將宋衝叫到辦公室,與她聊天談心,又自費給他買了衣物、學習用品、課外書籍,從生活上關心,閱讀、寫作等方面耐心輔導,通過表揚、鼓勵等方法樹立孩子的自信心。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宋衝不僅學習成績有明顯提高,性格、習慣也大有改觀,越來越合群,也和其他同學一起玩了。支教結束後,周利軍要離開那所鄉村小學了,孩子們臉上的笑容都消失了,宋衝更是緊緊抱住她說:「老師,您要是我的媽媽該多好啊!」那一刻,在場的人都不禁潸然淚下。

周利軍用深厚的愛澆灌著孩子們的心田,用愛心開啟孩子們的心靈之門。她參加工作至今的24年裡,先後幫扶過幾十位留守兒童、貧困學生,為他們捐助錢物無數。

只要心中有愛,就能溫暖他人,學生生病時的一聲問候,成功時的一句祝賀,挫折後一次鼓勵,煩惱中的一絲撫慰,這點滴的關懷貫穿在周利軍老師年復一年的日常工作中。困難學生不能忘記周利軍老師送給他心愛的課外書時的殷殷深情;偏科學生不能忘記周老師無償輔導的無限期待;住宿學生不能忘記周老師過節時送去的溫暖問候。給困難學生無私的幫助,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搭建溝通的平臺,給困惑迷惘的學生撥開雲霧;為煩惱自閉的學生打開心結。數年來周老師用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演奏著愛的樂章,優美的旋律讓學生的心靈永遠灑滿愛的陽光。

濃濃書香沁人,讓知識播撒美麗種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最好的教育是教學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受陶行知老先生的影響和啟發,周利軍在數十年如一日充滿愛心、耐心、細心的班務管理中從未有過絲毫倦怠,並且融入她長遠的發展理念與智慧。

她注重班級文化建設,創造性地開展班隊會,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學校創建書香校園的土壤上,多年來她富有特色的打造自己的書香班級,引導學生「與書為伴」「與書為友」, 以讀書為手段,內化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先後組織學生開展「存一讀百」「佳作美文朗誦會」「講故事比賽」以及「東搜西索」、「名人名言」和「美詞佳句」摘抄記錄競賽等活動,使他們體驗讀書的快樂。在學生鍾愛的課外書上寄語,存入班級「圖書角」。教室內張貼推薦必讀目錄、讀書名言。還經常向學生和家長推薦新書,學生平均每人每學期新增3本以上書,閱讀量達到3萬字。

積極倡導親子讀書活動,請父母每天晚上堅持和學生分享20分鐘的閱讀好時光;倡導父母帶孩子到書店購書;倡導家長在孩子過生日時以書為禮品;倡導家長培養孩子閱讀興趣,有效指導孩子閱讀,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等。

以學校一年一度的讀書節為契機,引導學生誦讀經典,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語言文字的魅力,接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一批調皮學生正是通過讀書讓他們的性格發生改變。

在書香的浸潤下,學生明白了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班風正了,學風濃了,班級的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孩子們更積極上進了,行為更文明高雅了,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的好事層出不窮。孩子們的幾十篇作文刊登發表,在各級組織的參賽中獲獎,多個孩子被評為「縣級優秀班幹部」、「縣級三好學生」「文明好少年」,所帶班數次被評為優秀班集體,她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最美教師」、洋縣第二屆「䴉鄉好老師」,獲得國家、省、市、縣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她用書香播種在孩子們心田的種子正在悄悄萌芽。

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美麗的花朵,容貌是花形,能力是色彩,智慧和愛心是沁人心脾的芬芳。周利軍老師無愧而充實的走過了24個燦爛的春秋,在教育這個平凡園地、在講臺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她以美麗的姿態讓自己的生命若夏花般絢爛,以美麗的姿態在孩子們的心田播種美的種子!她將繼續以美麗的姿態忙碌著,快樂著,追求著,幸福著。

——END——

來源:洋縣縣委宣傳部

作者:張恤民

編輯:何龍 呂凱

審核:張志剛

主流輿論陣地 綜合服務平臺 社區信息樞紐

洋縣發布

愛洋縣APP

相關焦點

  • 三尺講臺演繹精彩人生
    站在三尺講臺,侯彩敏喜歡對她的學生們說:「雖然你們的一生我只能陪伴一程,但希望遇見我這樣的老師未曾讓你們失望。」她向學生們發出號召:「讓我們共同努力,一道去創造更加精彩人生。」記者 韓慶權【來源:雙鴨山新聞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為什麼很多老教師說三尺講臺是個「美麗的坑」?
    「三尺講臺」是個美麗的坑,早走早脫身,有些老教師面對年輕教師辭職時會說出這樣的話,為什麼呢?第二,講臺為什麼是「美麗的」。沒有做過老師的,或者沒有至親做老師的,都認為老師的工作輕鬆,壓力小,掙錢多,受人尊敬。但是,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老師的工作永遠是看上去很美。實際上不是這個樣子。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著其他行業不具備的行業屬性和行業壓力。雖然每年都在講「尊師重道」「提高老師待遇」,但是,我們每年都只能是空歡喜。
  • 最美教師黎明霞 三尺講臺書寫新篇章
    在昭平縣第二小學,有這麼一個人,在教育的天地裡默默付出,三十四年來,演繹著自己的人生舞臺;在三尺講臺上,她傳播著智慧的火種,書寫著教育新篇章。昭平二小副校長 黎明霞 到今天,我在這個三尺講臺上已經站了整整三十四年了,記得我剛剛到學校的時候,只是牢牢的記住了一句老師的囑託:要做一個好老師! 那時的我樸素的覺得,做一個好老師,那就要愛學生、愛學校。
  • 三尺講臺,萬丈青春
    有人說要把青春的汗水澆灌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洛陽師範學院蒲公英陽光支教隊的隊員作為師範院校的合格本科生,將自己的青春奉獻於三尺講臺,講臺僅有三尺,但這三尺講臺上,承載了這些隊員們滿滿的青春,承載著這些老師們曾經夢寐以求的願望,承載著一屆又一屆的師生情。
  • 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 楊連山
    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 楊連山我81年7月參加工作,到如今已30年了。人們常說,教學30年,桃李滿天下。我雖然當了30年的教師,卻難說桃李滿天下。作為一個教師,活動的主要空間是學校,而三尺講臺就是教師揮灑汗水,展示才華,傳播知識的平臺。鳥兒離開了天空,就無法飛翔;教師離開了講臺,就像老黃牛 掉進了井裡,有力使不上。自從08年秋期,我離開了站了27年的講臺,我的心裡時時眷戀著那看似平常又平常三尺講臺。教師對三尺講臺的眷戀,就像戰士對戰 場的眷戀一樣。因為那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我的事業就在那三尺講臺上啊。
  • 歐盼盼:教書育人樹桃李,三尺講臺寫人生
    歐盼盼:教書育人樹桃李,三尺講臺寫人生 2020-09-11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尺講臺,師生情深
    沒有教學經驗只有對學生的熱愛教學是一種歷練在學習中下功夫在課堂上練教法三尺講臺濃濃情愛教學不能硬套死搬勇於創新講臺活泛記得首次聽我的課我把《小桔燈》編成了劇學生登上三尺講臺表演得活靈活現這次聽課得到了全校的好評
  • 景德鎮第一中學數學老師江寧:三尺講臺書寫美麗人生(圖)
    中國江西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15年前,江寧從華東師範大學畢業,懷揣著一份對教育的執著和夢想,回到母校景德鎮一中的美麗校園,成為一名普通的數學教師。15載春華秋實。他以校為家,愛生如子,不忘初心,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潛心鑽研,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收穫了一顆顆沉甸甸的果實:2007年榮獲「中國數學奧林匹克一級教練員」稱號,2009年以來,先後主持國家(省級)課題3項,課題成果多次獲得江西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0年以來,多次代表學校執教市級公開課,多次被聘為全市質檢命題人,他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景德鎮市優秀班集體」,本人兩次被評為市級優秀班主任,成為近年來景德鎮一中年青教師群體中的一道
  • 三尺小講臺,人生大舞臺 | 大米粒老師話「講臺」(三)
    隨著學校開展的活動,更多的孩子走上了「講臺」,分享漢字的故事,交流垃圾分類的方法,梳理班級管理的新發現,看著他們對著臺下侃侃而談的樣子,她想,或許,這就是講臺的意義吧:它更像是一個成長與發現的平臺,當轉換了角色身份後,即使小如三尺,也能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一方天地;只要敞開心胸,也能在這方寸之間,精騖八極,心遊萬仞,營造每個個體的精彩。
  • 教師風採之六—— 三十六年三尺講臺度人生 安陽市安陽橋小學李佩芳
    三十六年三尺講臺度人生         安陽市安陽橋小學李佩芳    三十六年前,
  • 梁志祥:三尺講臺書寫不悔人生
    梁志祥:三尺講臺書寫不悔人生李 蓉 劉保金 劉毅新 報導初秋時節,伴隨著微風涼雨,康縣一中校園裡丹桂飄香,花香怡人。走進高三(2)班,遠遠就傳來陣陣清冽的聲音,「液體分子的不規則運動,懸浮顆粒,微粒碰撞……」,三尺講臺上,梁志祥老師正進行著他的物理授課。
  • 讓三尺講臺更溫暖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民族振興、國家繁榮,需要一支宏大的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一大批好老師。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師的形象。好老師沒有統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顯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質。
  • 三尺小講臺,人生大舞臺。 (原創)
    小小講臺只三尺,一生衷愛不忍離。在第36個教師節的祝福聲中,思緒起伏難以平靜。教師以溫文爾雅、敬業奉獻、辛勤園丁、德高望重的形象,受到國家、社會、家長、學生極大的羨慕、尊重、讚揚和愛戴。教師用愛心點亮懵懂幼兒的人生夢想;用智慧指引激情少年前行的方向。一分耕耘,一份收穫。教師講臺的堅守,學子志存高遠;教師的滄桑,成就學子的輝煌。
  • 蘭惠群:潛心育人 三尺講臺書寫教育人生
    20多年來,她潛心育人,在三尺講臺書寫出了絢麗的教育人生。「您是我最尊敬的老師」蘭惠群1999年畢業於邵陽師專地理系,滿懷熱情地來到偏僻的小山村綏寧縣麻塘鄉中學任教。2005年暑假,她參加綏寧縣民族中學教師選拔考試,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成為民族中學的一員,一幹就是15年。
  • 致敬三尺講臺上默默奉獻的人民教師
    一隻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 這是老師職業的真實寫照, 他們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 登上了「三尺舞臺」, 用自己辛勤耕耘,照亮孩子們的夢想。「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鄧海霞、陳明群只是千千萬萬人民教師中的一個縮影,他們身上也許並沒有驚天事跡,有的只是這種平凡的言行,和默默的堅持,執粉筆為「槍」,課堂當「戰場」,他們兢兢業業、孜孜不倦,把老師最美麗的一面
  • 範麗紅:三尺講臺書寫人生真愛
    範麗紅:三尺講臺書寫人生真愛 2016-06-30 09:31 來源:德州新聞網
  • 豐裕:三尺講臺,書寫無悔人生
    毫不誇張地說,我從沒看到她無精打採的一面,即使是生病也非常有活力的站在講臺上。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老師。」(豐裕為學生的口罩做標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三年級一班學生孫心語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從進入石寶鎮小學起,豐裕就積極參加各種講課、評課活動,多次擔任觀摩課、公開課任務,讓自己在教育的舞臺上能有所成就。2012年、2014年榮獲旗級優秀班主任稱號,2016年、2019年所帶班級榮獲了先進班集體的稱號,2017年榮獲達茂旗優秀教師,2018年榮獲全旗優秀鄉村教師,2019年榮獲達茂旗優秀少先中隊輔導員......
  • 虎林教師陳吉成: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
    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陳吉成教育園地,情之所系。我市高級中學退休教師陳吉成,憑著一顆炙熱的心和對教育事業無怨無悔的執著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自己不凡的人生。陳吉成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灑在了三尺講臺上,現如今,已經退休的他仍然保持著始終如一、不忘初心的使命和精神,在家中手寫整理20萬字的語文教學資料,為高中語文教學積累寶貴的經驗。
  • 三尺講臺,一生情懷
    他們班的學習成績在全縣也是名列前茅,婁亞磊老師為了不耽誤學生的課,就是自己的人生結婚大事,也安排在假期裡,目的就是不耽誤學生的課。三尺講臺存日月,一支粉筆寫春秋。三尺講臺,一方熱土,有太多的鏡頭可以定格。變換的是一屆又一屆可愛的孩子,不變的是老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們用一言一行書寫著對職業的信念,點滴成績的獲得浸透了多少汗水和淚水!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為她們點讚!
  •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
    三尺講臺育桃李可即便如此,依然有那麼一群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守著一塊黑板、三尺講臺。任世界喧囂,任年華蒼老,依舊放飛出了一個個年輕的夢想。他們,就是我們的老師恩師。三尺講臺,四季耕耘。父母之外,便是師長。千言萬語,唯剩感恩!敬愛的老師,在今天這樣一個屬於您的日子裡,請讓我們為您深深地鞠一躬:感謝您,讓我們明白了,天賦並非萬能鑰匙,勤奮和努力才是人生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