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與保定軍校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區別與聯繫

2020-12-11 東北行營

在民國各路軍隊中,各級軍官的基本來源分為四類:黃埔軍校畢業生、保定軍校生、日本軍校留學生、各地自辦的講武堂畢業生,其實在此之上,還有一個高級軍事人才的培訓機構「陸軍大學」。那麼,除去像四大講武堂之類的地方軍校之外,保定軍校、黃埔軍校、陸軍大學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學制學科建設上,以及軍事專業傳承上,到底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

從時間沿續性來說,黃埔軍校是仿照北洋政府的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建立的,重要區別是在傳統的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等之外,增設了加強思想教育的政治科目,校本部也專門建立了政治部,首任政治部主任是校長蔣介石的「精神導師」戴季陶;而保定軍校則是仿照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建立的,所以在研究黃埔軍校的學歷之前,首先要了解這兩個軍校的學制和學歷,以為參照對比。

黃埔軍校舊址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正式成立於1874年,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根據《和平憲法》被關停,期間總共開辦了61期,培養軍官36900餘名;它的招生制度非常嚴格,在早期辦學中,報考學員必須經過三年地方幼年軍校和五年中央幼年軍校的學習,通過考試後方可進入陸軍士官學校開始為期三年的專業教育,畢業後授予少尉或中尉(優秀者)軍銜,也就是說培養一個軍國主義分子要從小到大整整11年的時間,洗腦非常嚴重,侵華日軍的軍官基本來源於此。

到1917年前後,大概是覺得基層軍官數量不足,陸軍士官學校開始擴大招生範圍,直接招收高中畢業生和部隊中考試合格的軍士,這部分學員的學制延長為預科兩年、軍隊實習半年和本科1年零10個月,總計約四年半的時間。因此,所謂的士官學校其實就是軍官學校,是日本陸軍培養基層軍官的主要搖籃,可以理解為專科學歷,學科建設也比較齊全,分為步、騎、炮、工、航空等(日本無獨立空軍)。其中還有來自中國的留日士官生,從1898年開始到1937年抗戰爆發,共有29期1600多人入校學習。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舊址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正式開辦於1912年,它參照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形式,在全國各地分別建立了18所陸軍小學和四所陸軍中學,其中陸小學制三年,陸中學制兩年(半年軍隊實習,稱為入伍生),畢業授上士,然後通過考試才可以進入保定軍校學習,學期為二年。因此,日本陸士和保定軍校是通過層層遴選招收的學員,總體素質是不錯的。一個正規的保定軍校畢業生,也是需要經過七年半的時間才能畢業,雖比日本陸士略短,但仍然可視為軍官專科學校,畢業大多是少尉和中尉,到1923年停辦時培養軍官8000餘名,其中成為將軍者多達1600人。

在1912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正式更名前,晚清政府和袁世凱曾在此開辦「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和後面的「全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經過演變和增設,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其實在保定已有三所軍校,分別「陸軍部陸軍速成學堂」培養軍士、「陸軍軍官學堂」培養基層軍官、「陸軍預備大學堂」培養高級軍官。次年正式成立的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以前兩者為基礎,而陸軍預備大學堂則遷至北京,成為高級軍事人才的進修學校,後改稱「陸軍大學」。

保定軍校舊址

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正式創建於1924年,「黃埔軍校」是俗稱,它的學制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第一到第七期為早期第一階段,從1928年建立南京中央軍校到1949年國民黨逃臺為第二階段,在臺灣繼續辦學可視為第三階段,其實我們通常意義所指的只是第一階段,即1924到1927年間。由於在這一時期廣東革命政府的政治環境非常不穩定,比如商團叛亂、陳炯明盤踞一方等等因素,以及1926年國民革命軍即誓師北伐,所以黃埔第一階段的學制非常短暫,比如黃埔一期學生1924年5月5日正式入校,當年11月30日即完成畢業考試,前後不到7個月時間就大部編入部隊參戰(第二次東徵),連畢業典禮都是次年6月補辦的。

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正式改稱已經是1931年3月,抗戰爆發遷至重慶,1949年轉赴臺灣繼續開辦,但已更名為鳳山軍校,第二階段連同分校共培養了30多萬名畢業生,但適逢戰爭期間,學制非常混亂,已無法準確定義。

黃埔軍校畢業證書

在第一階段中,黃埔二期是1924年8月開班,1925年9月畢業,總算完成了一年的學業;黃埔三期1924年10月開學,到1926年1月畢業,大約完成了一年多的學業;黃埔四期七個月、黃埔五期一年;黃埔六期和七期開始橫跨廣州和南京兩地學習,學期大約9個月,由此可見,黃埔軍校第一階段的最長學制也就一年多,並且招生對象是沒有任何前期軍事教育要求的「有志青年」,所以僅就教育水平來說,比保定軍校差了許多,基本等於陸軍速成班的性質,從專業角度來說,培養的應該算士官而非軍官,但仍然授予了少尉或中尉軍銜。不過時勢造英雄,隨著北伐軍習卷大半個中國,黃埔系軍隊迅速膨脹,能夠活下來的這些尉官很多在30年代就成為了將軍。

其實這才是黃埔軍校的兩大優勢,第一是政治教育,第二是殘酷的實戰考驗,倖存者都是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佼佼者,但比較明顯的缺點是戰略素養較差,畢竟沒有經過比較系統的專業軍事學習。

一定要給出個學歷的話,黃埔軍校第一階段是中專速成班、保定軍校算是大專軍校,而陸軍大學才是本科畢業生。從傳承上看,保定軍校聘請了不少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教官,而黃埔軍校則聘請了很多保定軍校畢業的教官,因此還是有一定聯繫的,蔣介石在黃埔密結的「八大金剛」有七人出自保定系。

黃埔校長蔣介石和陳潔如

陸軍大學又是什麼呢?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上面就有「陸軍大學」,創建於1883年關閉於1945年,它的招生標準是: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未滿30歲、在部隊至少兩年、軍銜為中尉或大尉,可以說是相當嚴格的,主要培養參謀軍官和高級軍官,64年裡畢業生才3485名;而民國時期的陸軍大學也必須是在保定軍校畢業生裡擇優推薦,到保定軍校1923年停辦及國民黨奪取政權後,優秀的黃埔畢業生也可推薦到陸軍大學進修,陸大校長仍由蔣介石兼任,保定軍校第二任校長蔣方震(百裡)曾擔任過陸大代理校長,所以民國的陸軍大學畢業生裡,既有保定生,也有黃埔生。

東北淪陷後,國民政府為防不測,1932年將陸軍大學由北平遷至南京,抗日戰爭爆發後又遷到重慶,許多國民黨高級將領都在陸軍大學進修過。

北京陸軍大學舊址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四大軍校,黃埔軍校的名氣最大,抗戰大學乃革命核心
    在電視和電影裡,總會會看到很多將軍大佬,這些將軍的出身可是不可小覷的呢。大家都知道黃埔軍校出了很多名將,其實除了黃埔軍校中國還有其他優秀的軍校,也孕育了不是人才。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中國四大軍校排名,中國不止一個黃埔軍校,一起看看吧。
  • 保定軍校的歷任校長都有誰,軍銜各是什麼,誰最出名?
    提起中國近代的軍校,人們肯定會想到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培養的學生是國共十年對峙、全面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的主力,但是還有一個軍校,它甚至能夠超越黃埔軍校,在中國近代軍事史上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就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保定軍校。保定軍校是中華民國第一所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以培養初級軍官為主要任務。
  • 世界四大著名軍校的「黃埔軍校」無憑無據
    這是英國培養初級軍官的一所重點院校,也是世界訓練陸軍軍官的老牌和名牌院校之一,由五個分學院組成,即新學院、 老學院、勝利學院、 施裡文漢學院、 女軍官學院。現役英國陸軍80%的軍官是由該校培訓,首相邱吉爾、二戰名將蒙哥馬利元帥及羅伯茨、亞歷山大和費斯廷等10多位陸軍元帥都從這所學校走出。伏龍之軍事學院。
  • 世界公認4大軍校排名,很遺憾,黃埔軍校未上榜
    NO.4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   這是一座歷史十分悠久的軍校,早在1741年就建立了,是訓練陸軍軍官的老牌和世界四大軍校之一。英國曾經日不落帝國建立有這所軍校一半的功勞,對英國的國際地位有著深遠的影響。
  • 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學校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舊址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合影蔣中正校長黃埔軍校,群英薈萃,名將輩出,在中國近代史和軍事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 英雄出處-清末民初的軍校
    從清末到抗戰,除了草莽英雄,中國近現代軍官有三大派系,北洋武備學校,保定軍官學校和黃埔軍校。資格最老的當然是北洋系,中國近代最早的陸軍軍校是北洋武備學堂,是李鴻章在光緒十一年在天津辦的,所以也稱天津武備學堂。
  • 世界十大著名軍校:中國黃埔軍校比美國西點軍校要強
    第10:雲南陸軍講武堂。學校教員多數從日本士兵學校畢業,其中有一部分教官是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會員,這使講武堂成為當時雲南革命力量的重要據點。1947年,英國陸軍兩所歷史悠久的軍校(皇家軍事學院和皇家軍事大學)合併,組成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歷史上英國軍隊陸軍參謀長多是由該校畢業生擔任。學院是英國培養初級軍官的一所重點院校,也是世界訓練陸軍軍官的老牌和名牌院校之一,雖然培育的是初級指揮人員,但它對英國軍隊和社會的影響同樣是巨大的。
  • 遼寧王忠新:躋身四大著名軍校的「黃埔神話」必須戳破
    這是英國培養初級軍官的一所重點院校,也是世界訓練陸軍軍官的老牌和名牌院校之一,由五個分學院組成,即新學院、 老學院、勝利學院、 施裡文漢學院、 女軍官學院。現役英國陸軍80%的軍官是由該校培訓,首相邱吉爾、二戰名將蒙哥馬利元帥及羅伯茨、亞歷山大和費斯廷等10多位陸軍元帥都從這所學校走出。伏龍之軍事學院。
  • 助推中國革命的陸軍士官學校竟不是中國人辦的,影響大過黃埔軍校
    說到影響中國歷史的軍校人們第一想到的一定是黃埔軍校,可是還有一座陸軍士官學校可以號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不過他同時也是惡魔的溫床。這就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近代有句話叫制度上學西洋,軍事上學東洋,滿清政府送了大批學生去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可是最終這批學生成了反抗滿清的先頭軍。
  • 「中國近代四大軍校校史聯展」首展在河北保定開幕
    3日,由保定軍校紀念館、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陳列館、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和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首次攜手舉辦的「中國近代四大軍校校史聯展」開幕。圖為開幕式現場。 於俊亮 攝   中新網保定9月3日電 (記者 呂子豪)3日,時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2周年之際,「中國近代四大軍校校史聯展」在河北保定軍校紀念館開幕。據悉,此為保定軍校紀念館、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陳列館、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和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首次攜手辦展。
  • 【黃埔軍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分校舊影釋證
    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 ,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 除了黃埔,民國還有3間知名軍校,這一間培養了1600多名將軍
    提到黃埔軍校,相信很多朋友都非常熟悉。黃埔軍校為中國培養了很多優秀的軍人,以它自己獨特的方式,深深地影響著中國近現代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但是在民國時期還有三所著名的軍校,他們和黃埔軍校並列為民國時期四大軍校。他們分別是雲南陸軍講武堂、保定軍校、東北陸軍講武堂。這三家軍校都成立於亂世之中,辦學特色各有千秋。今天我們就來重點介紹這三所軍校。
  • 近代中國將軍的搖籃——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創辦於1912年,校址前身為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北洋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中華民國成立後,北洋政府在原址建立了「陸軍軍官學校」,共辦了九期,1923年停辦。保定軍校主要為訓練初級軍官,學習期為兩年一貫制,共設有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5科。其教育方法,多採用日本和德國的方式方法。
  • 保定軍校: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軍校,將才輩出,蔣介石為知名校友
    其中,黃埔軍校來說,當時從校長,到學生總隊的隊長中,大部分都是保定軍校的畢業生。到1928年,黃埔軍校中保定軍校畢業生擔任教官等職位的比例一度達到80%。這個數字可謂令人驚訝萬分。後來又因辛丑條約中的駐軍問題,當時已經繼任李鴻章成為新直隸總督的袁世凱便把學堂遷到保定。1912年,袁世凱在上臺後,為了更好地掌握軍隊,開始命令著手計劃建立軍事學校。1912年10月20日,保定軍校建立在原來武備學堂的地址上,全名「陸軍軍官學校」。
  • 初中畢業,謊稱軍校高材生
    1928年國民政府成立之後,在蔣主席的欽定履歷中,赫然有「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最高學歷。而1937年5月出版的《蔣介石全集》,於《傳略》中也赫然有「初入日本振武學堂,繼入日本士官學校」字樣。這種說法也就流傳下來了。可是實際究竟如何呢?《李宗仁回憶錄》說蔣介石:「曾考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因不守堂規而被開除。後往日本進陸軍振武學校,接受軍士教育程度的訓練。
  • 鄧演達與黃埔軍校(上)
    ,且在黃埔軍校早期師生當中有著較高威望和影響,是黃埔軍校初創年代的標杆人物,自然有其突出地位和作用。惠陽縣淡水小學堂、廣東黃埔陸軍小學堂第4期、廣東陸軍速成學校步兵科、武昌陸軍第三預備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6期工兵科畢業。按照原始記載,鄧演達生於1897年3月1日,一說生於1895年3月1日。父親鄧鏡人,是家鄉惠陽永湖圩鹿頸村秀才,曾任崇雅學堂學監,人稱「好好先生」,為人處事為鄉人稱道,對鄧演達幼年成長影響較大。
  • 革命者來:民國時期中國五所頂級軍校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簡稱保定軍校,創辦於1912年的河北省原省會保定市,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陸軍軍校,停辦於1923年,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在蘇聯顧問幫助下,創辦了培養軍事幹部的學校,為名「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而後更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迄今。
  • 泱泱中華之覺醒——那些年的那些軍校
    雲南陸軍講武堂在當時的軍校中屬於規模較大,班次多,學制長,課程完善的。教官大多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並且多為同盟會秘密成員。辦學22期,累積培訓軍官軍士9000餘人。▲保定陸軍講武堂(1902-1923)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簡稱保定軍校,創建於1902年,停辦於1923年,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陸軍軍校,校址在河北保定市
  • 孫中山先生開辦黃埔軍校,改稱為陸軍軍官學校,培養軍事人才
    黃埔軍即陸軍軍官學校,位於廣東黃埔長洲島,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孫中山先生在中共和蘇聯的幫助下,為培養軍事幹部與1924年6月創辦的。1921年12月23日,李大釗通過林伯渠介紹,促成了馬林在桂林一次會見孫中山,其後,雙方又進行了三次長談,談論有關於中國革命和中蘇結盟等問題,馬林向孫中山提出:「中國革命有一個聯繫各階段,特別是聯繫工農群眾的黨,要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隊」。
  • 黃埔軍校洛陽分校
    黃埔軍校在大陸共招收了23期學員,在臺灣續辦校至今已招收學員約近80期。軍校在大陸時期,包括各分校訓練班在內,畢業學生計有41386人。黃埔軍校洛陽分校,自1938至1944年共畢業學員20471人,佔黃埔軍校畢業生總數的近一半。在人們的印象中,「黃埔軍校分校」和廣州黃埔總校相比好像不太「正宗」,其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