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豔陽,清新的空氣,陽光明媚,春風微醺,信步來到中國近代軍事歷史上做出突出貢獻的,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陸軍軍校,既是瞻仰緬懷,更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創辦於1912年,校址前身為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北洋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
中華民國成立後,北洋政府在原址建立了「陸軍軍官學校」,共辦了九期,1923年停辦。
保定軍校主要為訓練初級軍官,學習期為兩年一貫制,共設有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5科。其教育方法,多採用日本和德國的方式方法。
在軍校的學習的兩年中,一年半在校學習理論和近代戰爭案例,另半年時間分別在長辛店和唐湖鎮兩地舉行野營,實施實彈射擊和測量實習。合格畢業後,分發各省陸軍部隊見習半年,見習期滿後,分配到和部隊任職幹部。
(保定軍校校訓)
保定軍校之所以中外聞名,與人才輩出及對中國近代史影響之大密不可分。僅民國改元後十一年的畢業生,即達6553人。
保定軍校的師生中,有不少成為中國近代革命史的知名人物。例如「鐵軍軍長」葉挺同志;趙博生、董振堂烈士;季方同志等等。
保定軍校在即將停辦的末期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總體來說教學質量很高,是全國公認的軍事教育正統。後面孫中山先生創辦黃埔軍校,就是以保定軍校畢業生為軍事教育骨幹。
保定軍校自建立之日起,即標榜「軍人以保家衛國,服從命令為天職」,「軍人不問政治為高尚」,形成保定軍校學生一種職業軍人的特點。自辛亥革命至「七.七」事變,保定軍校畢業生擔任高級指揮官比重很大,其中1600多人獲得將軍軍銜,在中國近代史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6年5月,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被國務院批准成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舊址內建成了中國近代四大軍校校使聯展,含黃埔軍校廳、東北講武堂廳、雲南講武堂廳。
後期,於2002年9月,在軍校遺址東側,建成華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廣場,佔地317畝。並在廣場中心位置建立了一尊19.12米高的橫刀立馬的將軍雕像,永遠守護熱愛和平的華夏兒女。
軍校廣場南門的彩虹門,亦是保定市地標建築,代表了保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目前,保定軍校周二到周日全天工作時間免費開放,遊覽時間2小時為宜,希望朋友們可以過來感受下莊嚴肅穆的保定軍校,相信你會為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而慶幸,更會為我們中華民族的血性兒郎那種武為止戈的鋼鐵信念,和用生命守護人民的錚錚鐵骨而倍感驕傲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