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波折的朝天宮,巧妙的構造和格局設計

2020-12-20 雅竹帶你看世界

幾經波折的朝天宮,巧妙的構造和格局設計

南京這座城市與「歷史」兩個字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想要了解它的城市文化,首先就要走進朝天宮。它是一座大型的明式建築群,裡面的每一個角落都是按照宮殿規格設計的。景區用的面積有七萬多平方米,可謂是大氣磅礴,它位於市區裡面的繁華街道。最開始修建南京城的時候,就是從這片區域開始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朝天宮是整個城市的發源地。

雖然建築物本身被保存的相當完整,但是它在這幾百年裡可謂是歷經波折。在明朝時期它只是一個簡單的學習場所,皇子、公主們每到一名的年齡都要學習相關的禮儀,那個時候他們就會被送到這裡來。當然,在此後的時間裡它又被改造成了寺廟、道觀等,但是無論外部的環境如何更迭,建築群始終都保持著該有的氣派和恢宏。

近幾年以來,它已經被修整成了博物館,所以更加多了人文的氣息,這也對建築物的發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本就充滿歷史感的建築上,再賦予人文、文化的東西,能夠讓遊人有更強烈的觸動感。朝天宮一年四季都面向外界開放,下午五點之後會關閉宮門。對於外來的遊客而言,掌握好相關信息還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它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座博物館,所以內部的陳列物品多為珍貴的收藏品。如果你對那段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可以提前收集資料了解一下。

這處建築群的規模相當龐大,整體的格局也非常考究。最外側的城牆是淡淡的瓦紅色,上方覆蓋有淺黃色的瓦片。隨著院落走勢的變化,宮牆的高度也會有相應的調整和變化。在建築和牆體連接的地方,會有灰褐色的石磚牆進行過渡,所有的痕跡都裸露在外。尤其是在圓形的雕窗處,除了周圍積累下來的灰塵,上面的花紋依然非常清晰、漂亮。這處景區已經成為了一個開放的研究所,每年來到這裡的遊客高達30萬人,許多科學研究者也會前來這裡進行學術交流。

在進去景區的時候,首先看到的就是暗紅色的欞星門,它是整個文廟的南門,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一處景區入口。這處大門的前方就是街道,因為它位於冶山之上,所以平日裡並不嘈雜。實際上這裡就是一座高聳的大牌樓,除了頂部的黃色飛簷,其餘的地方更加莊重一些。這裡的設計和構思都體現在細節上,當然,這一切也只有有心之人才能夠看得到。在門前有四隻石獅,雌雄相互交叉擺放,很好的襯託了朝天宮的氣勢。

如果把視線移到上方,大家就會看見密密麻麻的小孔。實際上這是一種巧妙的裝飾手法,它們都是在木板上雕琢出來的,但是想要做到這樣精細的程度,非常考驗雕刻者的手藝。頂部的拱頂是用木頭搭建的,每一個小零件都被打磨成了不同的樣子。裡面採用的是傳統的卯榫結構,沒有耗費任何一根鋼釘。在幾百年的風吹雨打之下,它還能矗立在這裡實屬難得,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大家的智慧。

穿過欞星門之後,不同高度的建築就會呈現在面前,大殿位於最中心處,它的左右兩側都連接著偏殿和廊道。戟門的正面是五間,它的長度有30米,寬度有12米,是個中規中矩的皇室建築。所有建築的頂部都是歇山頂,主殿上面鋪設的是金黃色瓦片,四周的配殿上方覆蓋的則是灰色圓瓦。它是整個廟宇裡面最大的一處院落,因此每一個地方都的用料都非常講究。大殿前後的廊道與最開始的時候完全一致,這裡沒有進行過任何的加建和修整。長達30米的長廊呈筆直的走勢,方便遊人移動觀景。

在大殿的一側是一灣池水,那就是碧綠的泮池,它的右側依靠著綿長的宮牆。整個水池的深度有10米,從整體的外觀形狀來看,它是一個規整的半圓形。在靠近道路的一側,它是一個橫切面,上面有白色的石柱護欄。而在它的另一邊則是圓滑的半弧形,它緊緊依靠在牆壁內側,中間沒有留下任何的空隙,與整體的建築格局完美結合。站在池水邊,還能夠看到褐色的石磚,上面有些地方長滿了青苔,給單調的池水增添了富有層次的變化。在戰爭時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這個水池被填成了平地,近幾年才開始重新挖掘,賦予了它新的生命。

繼續向後走就可以看到崇聖殿,這座大殿的構造格局與別處並沒有大的區別,唯一的特別之處就是門窗。大殿四周採用的也是木製裝飾,但是它們的顏色並不是顯眼的大紅色,而是稍顯暗淡的灰黑色。可能是因為缺乏養護的原因,有些連接處已經褪色了,內部的木頭也裸露在空氣中,給人一種強烈的滄桑感。整座大殿都與基臺上面,這裡的基臺比建築的面積要大得多,它的高度可以達到五米,每一層臺座的周圍都加設有漢白玉欄杆。

殿堂的左右排列有12間配殿,它們的長度有10米,進深15米,可以說是整個朝天宮裡最為恢宏的建築。細長的大樹種滿了整個院落,夏季的時候枝葉繁茂,將大殿點綴的也非常具有生機。石欄上面雕刻的形狀以龍為主,它們的姿態、大小都不相同,處處都體現著貴族的氣派和尊貴。踏步的上方也是如此,大面積的青石雕刻惹人注目。雖然紋路已經被磨平了,但是那種歷史感永遠都在。

最後要介紹的就是這裡的奇觀——飛雲閣,這座閣樓位於假山上面,因為它的四周都是草地和樹木,所以從遠處看就像是漂浮在半空中一樣,非常具有美感。五個角落的屋脊處都是翹腳設計,它們直衝雲霄,氣勢十足。朝天宮一直在被賦予新的意義,以前如此,將來也是如此,只有在不斷的豐富中,它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相關焦點

  • 還原朝天宮歷史格局,將朝天宮商業區搬到堂子街
    金陵晚報記者 姚媛媛  金陵晚報報導南京作為歷史古都,南京的博物館太少,日前,民主促進會南京市委向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提交提案,建議以朝天宮為藍本,打造一個全新的文博展示中心,並建議把朝天宮的商業規劃放在堂子街,還原重現朝天宮的歷史格局。
  • 名城盛宴:朝天宮五大展覽全方位呈現南京絲路記憶
    藝術展以深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助推絲路文化交流與合作為主旨,重點圍繞南京非遺傳承和手工藝創新進行設計、展示和展演,由藝術裝置展和南京博物院既有展覽兩部分組成,分為藝術裝置《宮影》、藝術裝置《浮閣》、「絲脈之光」首飾藝術展、「雲裳簪影」宋、明服飾精品展、「玉堂佳器」館藏精品展、「龍蟠虎踞」南京城市史展五大板塊。
  • 巧妙的格局更動,和結構梁平行的燈光設計,讓家更溫馨
    巧妙的格局更動,和結構梁平行的燈光設計,讓採光不佳、屋高不足的問題消弭於無形。屋主希望這間工作室除了作為教琴的工作空間外,也能成為住家的延伸,讓生活與工作都以一種優雅的姿態呈現。1 改善採光不足問題。擅長破解老屋格局的馥閣設計設計師,將原本兩房隔間拆除,陽臺略微縮短,再利用玻璃拉折門引進採光,使得格局徹底改造。過低的結構梁不刻意包覆,利用與之平行的軌道燈搭配帶狀燈光,呈現 音樂般的律動,並透過向上的光帶照明,照亮天花,弱化梁的存在感。屋主可以利用照明設備的變化來增加空間的多樣性。
  • 江蘇東海縣的過去:幾經波折歸於連雲港,如今發展怎麼樣了
    江蘇東海縣的過去:幾經波折歸於連雲港,如今發展怎麼樣了江蘇省與皖,浙,魯,滬為鄰。滬原本就屬於江蘇省的一部分,蘇南和浙江省是元朝時期的江浙行省,同屬為江南地區。浙和魯也非常的有淵源,曾經徐州市歸山東省管轄,東海縣也屬於由山東省管轄,幾經波折之後,由臨沂專區管轄成為了由連雲港市管轄,如今發展的卻很好。江蘇省,習慣性的人們都稱它為「蘇大強」,原因就是江蘇省的發展太快,太引人注目了。江蘇省下轄13個地級市,全部都進入了全國百強市。
  • 南京:朝天宮 紅牆碧瓦巍峨殿閣
    導讀:朝天宮位於南京市秦淮區朝天宮街道水西門內冶山,是江南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組古建築群,現為南京市博物館。南朝時曾為總明觀太學所在地,明朝時為朝廷舉行盛典前練習禮儀的場所,也是官僚子弟襲封和文武官員學習朝見天子的地方。清代以前建造的朝天宮毀於太平天國戰亂期間。
  • 一座朝天宮 半部南都史
    朝天宮的美,有一種古老幽深的感覺,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今天所看見的朝天宮格局,乃是從一棵古銀杏樹開始的……傅玉 攝這棵古銀杏樹待在朝天宮二進院內的東南隅一角,相傳是明太祖朱元璋親手種植的,至今已經600多歲了。
  • 廈門閩南朝天宮舉辦開闔啟扉大典
    ▲廈門興建閩南朝天宮,媽祖分靈自雲林北港朝天宮,29日舉行入神安座大典臺海網3月3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吳勇義 林靜嫻/文 沈威/圖) 昨天上午九時許,閩南古鎮迎來了世界媽祖信俗文化界的盛典儀式——廈門閩南朝天宮開闔啟扉大典,來自海內外數十個媽祖廟宇近千人參與了此次盛會,廈門閩南朝天宮也正式對外開放,並接受來自全球兩億媽祖信眾的朝拜
  • 構造對偶互餘式,巧妙求解三角題
    誘導公式,同角關係,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萬能公式,輔助角公式,和差與積互化公式,是最常用的三角等價恆等變形的基本工具。但是在三角函數的化簡,證明,求值中,有一類題目如果巧妙的構造對偶型三角互餘式,可以使得問題的求解化繁為簡,出奇制勝。下面舉出幾例,拋磚引玉,以期引起同學們的關注。
  • 金陵第一勝跡,南京朝天宮,藏龍臥虎
    在朝天宮附近隨便轉轉,都會看到練習書法的大爺。一桶水,一支海綿毛筆,揮灑自如。一句詩詞,一方碑帖。書寫著老人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我們後輩,也要向這位他們好好學習。朝天宮,位於南京秦淮區水西門內。朝天宮是江南地區現存最大最為完好的一組古建築群,江南地區文廟建築的典範。建築格局,樣式,營造技術等,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特別是明清建築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 南京現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朝天宮
    因此,儘管南京歷史悠久,但保存下來的比較完整的古建築群其實並不多,我們今天要說的朝天宮就是其中之一。朝天宮所在的位置,在南朝劉宋時期為全國最高科研機構總明觀的所在地,北宋時將總明觀改建為孔廟。明初又將孔廟改為文武官員及其子弟學習朝拜天子禮儀的場所,朱元璋特賜朝天宮之名。現存建築為清同治年間修建,是當時的江寧府學。
  • 朝天宮開建古玩商業街
    南京朝天宮西側古玩商業街項目近日啟動。朝天宮莫愁路沿線棚戶將全部拆掉,投資3億元建成面積2萬平方米的傳統商業購物區,今年年底前結束。  朝天宮地區共有東、中、西三條軸線,東側是江寧府學,中路為文廟,西側為卞公祠、卞壺墓,東線和中線已整治完畢,形成面積7萬平方米的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文廟建築。
  • 南京老地名:朝天宮、朝天宮西街
    地名是一座城市人們日常交往的指位系統,更是這座城市經濟社會和歷史發展的重要見證。六朝古都的南京,它的地名也處處透露著恢弘的歷史底蘊和人文感懷。朝天宮位於南京市建鄴區朝天宮門前。東起建鄴路,西至莫愁路。因地近朝天宮,而以宮名得街巷名。朝天宮西街位於朝天宮之西。東南起莫愁路,西北至漢西門大街。清同治間,因新府學在此街側而名府學大街。1930年莫愁路開通後,此街更名為朝天宮西街。
  • 南京古建築朝天宮:「金陵第一勝跡」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後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是個朝代及政權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南京是一個旅遊文化景區,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讓不少人前來遊觀。初到南京,想了解這座城的歷史,朝天宮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 南京巨資打造朝天宮文化商貿區
    ,大打朝天宮文化牌。但由於歷史原因,該地區的商業、休閒、娛樂設施相對落後,深厚的文化資源沒有得到很好挖掘和利用。  為喚醒這座沉睡的「母城」,南京市和建鄴區政府去年投入巨資,對該地區實施大規模的改造建設,興建了一個5000多平方米的市民廣場,拓寬改造了王府大街、建鄴路、莫愁路三條道路,使朝天宮周圍環境得到初步改善。此次建設的3條商業文化街,則圍繞朝天宮的文化特色,各有側重。
  • 小小社區文化牆,圖說南京朝天宮歷史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夢雲 文/攝)上世紀30年代朝天宮的「航拍」,你見過嗎?黑白底色,周圍是錯落有致的低矮民居房,南京朝天宮的氣勢磅礴盡收眼底。近日,冶山道園社區剛完成建鄴路旁的文化牆裝飾,43張朝天宮圖譜掛上牆壁,路過的居民都會不自覺放慢腳步,多看幾眼牆上的照片。「你看,這就是當年的朝天宮。」「這裡還有一幅畫。」
  • 莊嚴篇——朝天宮
    :huashuogujianz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不能「 相傳曾國藩手書的宮前東西牌坊 收藏有乾隆皇帝四次來朝天宮明洪武年間(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賜名為「朝天宮」,取「朝拜上天」,「朝見天子」之意。清末,朝天宮改為江寧府學和文廟,朝天宮現為南京市博物館所在地。朝天宮欞星門扁南京朝天宮是江南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組古建築群,面積約3萬餘平方米。
  • 千年歷史朝天宮 南京人忘不了的「石頭滑梯」又能滑了
    2010年10月,朝天宮景區提檔升級,「萬仞宮牆」以內的部分需要購票才能參觀。此次免費開放的區域,和2010年前朝天宮景區免費對外開放的部分幾乎一樣。不同的是,2010年之前,這些區域是著名的朝天宮古玩市場,有很多古玩鋪子。而「德配天地」坊、「道貫古今」坊之間是道路,市民還可以騎自行車來往。但此次免費開放後,這些區域僅用於遊覽參觀。
  • 悠遊卡攜手一卡通 推北港朝天宮限量卡
    北港朝天宮起源於清朝康熙年間,歷史悠久,信眾遍及全臺及世界各地,是許多民眾的心靈寄託與信仰中心,而電子票證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次朝天宮、悠遊卡、一卡通三大龍頭首次攜手合作,為了此次盛會,三方宣布合作。
  • 萬年香火的朝天宮
    走進北港朝天宮的商圈,濃濃的麻油香撲鼻而來,隆隆的鞭炮聲和進香團繞境的隊伍讓北港熱鬧了起來。「叭噗,叭噗」賣芋冰的叫賣聲穿梭在整個北港商圈,68歲的許政雄推著賣芋冰的推車,行走在北港的大街小巷,家傳三代至今已賣冰半世紀,芋冰伴隨許多北港人成長,成了最甜美的加憶。
  • 再現故宮文物「南遷往事」 《朝天宮下》聆聽歷史回音
    編劇在「文物南遷」這個歷時多年、複雜多變的重大事件中截取了一個片斷,側重講述了南京淪陷之後,朝天宮文物倉庫主任祝同禮帶著他的學生周若男以及看門人孫大爺,與日軍巧妙周旋、據理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