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又一長租公寓「小鷹找房」暴雷。近期上海、成都等地的「友客」、「巢客」、「嵐越」等長租公寓相繼被曝出跑路,再到如今的小鷹公寓,今年全國各地長租公寓雷聲不斷。長租公寓接連爆雷,主要原因有哪些?長租公寓的經營模式是否存在問題?長租公寓模式下出現租客「無家可歸」的局面,誰的責任更大?租戶如何防範和維權?騰訊新聞知識官孟博律師為您解讀和支招。
長租公寓接連爆雷,主要原因有哪些?
長租公寓最近接連爆雷,反映出了目前該行業所存在的準入門檻低、監管不夠嚴格、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等問題。
長租公寓的經營模式是否存在問題?
以小鷹找房為例,其經營模式是一直被反覆提示風險的「高收低租」(支付房屋權利人的租金高於收取承租人的租金)、「長收短付」(收取承租人租金周期長於給付房屋權利人租金周期)。資金鍊斷離後,便出現了大量租金無法兌付的情況。
「高收低租、長收短付」的經營模式是否合法?
目前,國家對這類高風險住房租賃企業施以高壓政策,明確提出需加強對其監管,但並未明令禁止這一經營模式。
在長租公寓模式中,涉及哪些法律關係?
在該模式下,涉及多個法律關係,包括長租公寓(「二房東」)與房東之間的房屋租賃法律關係;長租公寓與承租人之間的轉租法律關係;房東與其房屋的物權關係等,若採取「租金貸」,則還會牽扯到承租人與金融平臺之間的貸款法律關係。
長租公寓模式下出現租客「無家可歸」的局面,誰的責任更大?
根據租客反映的情況和相關報導的描述來看,目前租客的困境主要是由於長租公寓連續拖欠房主租金,引發房主收房所致。可見,在這場糾紛中,長租公寓負有更多責任。
相關主體可能面臨哪些法律風險?
從民事責任來看,涉及民事欺詐、違約,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從行政責任來看,可能會被相關部門採取約談、列入風險警示名單、暫停辦理網籤備案、記錄企業誠信檔案等方式進行處理;還可能被依法處以罰款。從刑事責任來看,若其具有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則涉嫌構成詐騙罪,需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從行業發展來看,租金是否需要監管?
長租公寓暴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對租金實行監管,相關長租公寓企業因此「無所顧忌」。從現實來看,有必要從帳戶變更、公示監督、風險防控金設立、風險防控金使用、風險防控金調整、資金繳交、風險警示等多個角度,對租金進行監管。
租客該如何防範風險?
1、選擇靠譜的機構,遠離無照經營、超範圍經營、列入異常經營、存在違法違規記錄的企業。
2、提升風險意識,租客在承租房屋時,對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要提高警惕,抵制低價誘惑。
3、使用合同示範文本,並注意了解租客所需要承擔的責任、費用明細和違約條款等內容,避免霸王條款、隱形條款導致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4、注意保存好各項證據,及時依法維權,對於租賃合同、轉帳記錄、微信聊天記錄、廣告宣傳資料等,及時進行收集整理。出現消費糾紛或遭受詐騙時,及時向監管部門投訴舉報,或向公安機關報案。
5、提升辨別能力,在處理各項事宜時,不要因輕信長租公寓所謂的「承諾」,而做出不利於自己的選擇。
完善立法,有助於治理長租公寓暴雷亂象
由長租公寓暴雷亂象頻發的原因可見,相關部門對住房租賃行業的監管力度亟需加強。治理此類亂象,住建部等多個部門已經在行動。
2020年9月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出《住房租賃條例(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該條例對住房租賃企業的資質、行為、監督機制及法律責任進行了明確規範,旨在維護住房租賃當事人合法權益,構建穩定的住房租賃關係,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是我國住房租賃領域首部條例性規範性文件,這對於預防、治理長租公寓暴雷亂象將會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