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芽孢體」原創,第222篇科普,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摘要:BMJ今天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青春期和成年期的月經周期不規律和漫長與較高的早期死亡風險(70歲之前)相關。研究結果強調,必須考慮將月經周期視為女性整個生殖壽命中總體健康的重要標誌。
圖片來源:bmj.com
月經周期是女性總體健康的重要標誌,但月經周期不規律和周期長在育齡婦女中很常見,並且與重大慢性疾病(包括卵巢癌,冠心病,2型糖尿病和精神健康問題)的風險較高相關,但很少有證據表明月經周期不規律或過長與死亡率有關。因此,美國的一組研究人員著手評估整個生命過程中月經周期不規律或過長是否與過早死亡(70歲之前)相關。
DOI:10.1136/bmj.m3464
他們的發現基於來自79505名沒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或糖尿病病史的絕經前婦女(參加護士健康研究II)的數據。參與婦女報告其在14-17歲,18-22歲和29-46歲時的月經周期通常長短和規律。數據顯示,在隨訪的24年中,有1975例過早死亡,包括894例癌症和172例心血管疾病。在考慮了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例如年齡,體重,生活方式和家庭病史)後,研究人員發現(下圖),報告中患有不規則月經周期的女性的死亡率要高於相同年齡範圍內周期規律的女性的死亡率。(報告周期非常規律的婦女和報告周期總是不規律的婦女的每千人年死亡率為14-17歲時為1.05和1.23,18-22歲時為1.00和1.37,29-46歲時為1.00和1.68。)
DOI:10.1136/bmj.m3464
同樣,報告在18-22歲和29-46歲時其常規周期為40天或更長時間的女性比在相同年齡範圍內報告其常規周期為26-31天的女性更容易過早死亡。與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死亡相比,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最牢固。在目前的吸菸者中,與較長和不規律的月經周期相關的較高死亡率也稍強一些。
研究人員指出了一些局限性,例如依賴於月經周期特徵的回憶(可能不完全準確)以及其他無法衡量的因素可能影響他們的生理機能。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因此無法確定原因。但是,由於不可能將婦女隨機分配到不同的月經周期特徵,所以像這樣的研究已代表了有關這一答案的最有力證據。研究人員說,這些關聯的潛在機制可能與激素環境的破壞有關。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強調醫務機構需要了解婦女在整個生殖壽命中(包括月經周期特徵)作為評估婦女總體健康狀況途徑之一。」
來源;
1. Wang Yi-Xin, Arvizu Mariel, Rich-Edwards Janet W, Stuart Jennifer J, Manson JoAnn E, Missmer Stacey A et al. Menstrual cycle regularity and length across the reproductive lifespan and risk of premature mortality: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2020; 371 :m3464
芽孢體: 積縷科普成員,原創醫學科普帳號。
原創內容歡迎轉載,白名單開通在評論區留言。
聲明:本文系原創編譯整理,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