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美歸國的兩精英:如今一人發誓永不參選院士!一人任職民辦機構

2020-09-06 伍楊談教育


新的學年,清華大學舉辦了開學典禮。看著這些天之驕子,意氣風發,相信很多人和小編一樣,笑不出來。清華作為國內頂尖的高等學府,招收的自然是人中龍鳳,經過幾年培養,為社會輸送了一批批棟梁。但這些棟梁頂的是哪片天,就不得而知了。

顏寧女士是我們熟知的任職美國的清華學子,許多年前她更是清華教授。自來不凡的她在美國也沒有因為安逸環境停下追逐科學真諦的腳步,最近的顏寧女士顏寧女士再次斬獲世界大獎: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這份光榮原本可以屬於我們的,現在只屬於顏寧和她的美國。這不得不讓小編想起老生常談的「人才流失」。

人才流失很正常

科學無國界,人才流失很正常。有人出國,當然也有人回國。然而說起近年以來的海歸精英,只能想到饒毅和施一公。他們不僅回國建設,還放棄了美國的一切,包括國籍和高待遇。然而精英回國就能獲得善待嗎?我看未必。



落選院士的海歸精英

作為所在領域的世界頂級科學家,施一公和饒毅兩人自然都參選了中科院院士。誰知第一次,兩人都遺憾落選。兩人並未灰心,繼續參評,施一公在第二次中完成心願成為中科院院士。饒毅依舊落選。


人才落淚

饒毅為何會落選,是水平不夠嗎?是國籍問題嗎?顯然都不是,當時參與投票的院士都說,「學術上沒有什麼可爭論的」「學術水平沒問題,國內的科學家也都認可」「其學術水平不僅遠在同領域的第二輪候選人之上,也高於部分院士」。

而國籍方面,也都雙雙放棄了美國國籍,是中國人。


海歸現狀

有人說因為饒毅曾抨擊過我國體制問題,其中的彎彎繞繞我們普通人無從得知,但饒毅並未因此對祖國灰心,只在落選後宣布永不再參選,就繼續自己的研究與工作。施一公現在則任職於西湖大學,這是由我國多名知名企業家捐贈建立的民辦高等研究院。從這一點看出,施一公確實比饒毅更會審時度勢。


什麼時候我們的科學家專心搞自己的研究就能獲得應有的榮譽、待遇,不用圓滑、不必與誰攀關係就能有好的生活,那就離人才全面回歸不遠了。你怎麼看呢?一起來留言討論吧!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饒毅:棄美籍歸國,曾怒斥:幾個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陪笑
    「清華北大」這兩所高校是我國億萬學子夢寐以求的求學院校。我國很多各行各業的頂尖人士,都是從這所大學畢業的。比如像今年在抗擊新冠肺炎工作中有著突出貢獻的鐘南山院士,還有我們經常會看到的央視主持人撒貝寧,都是從這所學府畢業的。也有很多人,學術方面建樹很高,卻並沒有得到社會上的廣泛認可。
  • "放棄候選院士"的饒毅:棄美籍歸國,呼籲人才回國效力,追求中國夢
    但是在2002年,饒毅教授開始任職於中國科學院,並且在2004年在北京擔任生命科學研究所的副所長,此時的他在美國和中國各有職位,更是擁有自己的實驗室。2007年,饒毅教授放棄了美國國籍,毅然決然地徹底回到祖國。他辭掉了美國西北大學的終身教授職位,放棄了在美國的高級實驗室,去北京大學擔任了院長。他想為我們的祖國培養更多的人才。
  • 中美建交後首批52名赴美留學生,7人成院士,清華大學9人全部歸國
    自1872年清政府派出首批官費赴美留學生至1978年,106年間,中國出國留學生總數有14萬人。改革開放後,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已達500餘萬人,遍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1872年首批官費留學生到如今的出國留學,一直都是有人從此就不再回國了,對於此情況,想起了鄧老說的一句話。
  • 一句祖國需要我,8位哈佛博士一起棄美歸國,他們是國之驕傲
    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每一位國人都應報以愛國赤誠之心,在社會中貢獻力量,在國外,有8位哈佛博士,他們是國之驕傲,只因一句祖國需要我,一起攜手棄美歸國,為國家建設付出自己的力量。在這期間,國外有人承諾給他們高薪,但都被這8位哈佛博士拒絕了。
  • 北大院長饒毅,棄美籍歸國,怒斥:幾個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賠笑
    饒毅回國後曾看到過幾個老院士給一個處長賠笑, 這種行為讓他非常氣憤,並聯合魯白、鄒承魯在著名雜誌《自然》上發表文章,怒斥:院士的尊嚴都去哪了?並批評中國科研體制的問題。當成為院士不僅收入方面會得到一個提高,更多的是對自己研究成果的一個肯定,也會讓自己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 Give It Up永不言棄攻略 遊戲內容詳細介紹
    貫穿遊戲始終的,還有各種各樣的提示。發誓重新來過,遊戲還會「貼心」地提示你這是第幾次嘗試,每一次嘗試都是一種煎熬好嗎?等你死扛著把進度撐到了百分之幾卻最終失敗,就只能重新虐一遍了,並且,每當重新抵達死亡處,在起跳點上一直閃爍著高聳的綠光,提醒你此前的大意失荊州!
  • 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的3位女弟子,一人當選外籍院士,赴美引爭議
    施一公教授非常看重顏寧,花了很多的心思來培養她,而顏寧教授也沒有讓施一公失望,她所帶領的科研團隊屢屢取得優異的研究成果,2017年,雖然顏寧教授落選中科院院士,但是在2019年,顏寧教授成功被評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在2017年時,顏寧教授也決定離開清華大學,赴美任教,這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議,有的人直言顏寧教授是「負氣出走」。
  • 3年前落選中科院士,清華女教授「棄國歸美」,如今為美立下大功
    然而,這名清華女教授,因為三年前落選中科院院士而棄國歸美,如今又為美國立下了大功。而此人就是顏寧,曾經在我國清大華大學,攻讀的生物學專業。而畢業之後,顏寧又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並且在10年前,考取了普林斯頓生物博士學位。
  • 學者棄百萬年薪回國遭解聘 海歸精英國內屢碰壁【3】
    原標題:學者棄百萬年薪回國遭解聘 海歸精英國內屢碰壁【2】 原標題:學者棄百萬年薪回國遭解聘 海歸精英國內屢碰壁 歸國後不去複雜環境「殺菌」 改革不成功能叫有本事嗎 然而,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主席、美國杜克大學教授王小凡卻不認為「海歸們都該這麼做」。
  • 提振黨內士氣 藍營公開表態參選高雄市長的第一人出現
    李雅靜是藍營公開表示參與高雄市長補選的第一人(圖片來源:臉書)高雄市議員李雅靜12日晚間突然發出通知,明早10點她將開「高雄市長補選重大決定宣布記者會」,她向臺媒透露,因看到黨內「無人承擔」,為了提振國民黨士氣,「一念之間,乾脆就我來好了」。李雅靜決定跳出來爭取參選高雄市長,也成為藍營第一個公開表達願意參加補選者。
  • 一人入籍日本辦學校當教練;一人入職大學當教授
    前段時間,在國際乒聯世界盃和總決賽結束之後,日本某媒體專門製作了一檔關於桌球節目,分析近期國際乒聯賽事中優秀選手的表現,而受邀出席的嘉賓4人中,有兩人引起了外界關注,其中一人便是日本精英學院主教練韋關晴光,一人為羽佳卓越俱樂部創始人羽佳純子,其實這兩人曾是國乒主力球員,羽佳純子原名李雋,是國乒女隊教練李隼的親妹妹,而韋關晴光原名韋晴光
  • 一人入籍日本,辦學校當教練;一人任大學教授
    前段時間,在國際乒聯世界盃和總決賽結束之後,日本某媒體專門製作了一檔關於桌球節目,分析近期國際乒聯賽事中優秀選手的表現,而受邀出席的嘉賓4人中,有兩人引起了外界關注,其中一人便是日本精英學院主教練韋關晴光,一人為羽佳卓越俱樂部創始人羽佳純子,其實這兩人曾是國乒主力球員,羽佳純子原名李雋,是國乒女隊教練李隼的親妹妹
  • 美總統第二場辯論修改規則:一人發言時另一人將被「靜音」;當地...
    美總統第二場辯論修改規則:一人發言時另一人將被「靜音」;當地時間10月22日,美國總統川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將在納什維爾的貝爾蒙特大學舉行第二場、也是最後一場電視辯論。據「今日美國」等美媒最新消息,美國總統辯論委員會當地時間19日宣布修改規則——當兩位候選人中的其中一位就六個辯論主題中分別發表兩分鐘的開場白時,其對手的麥克風將被靜音。
  • 中國民辦學校第一人卿光亞狀告成都武侯區教育局
    原標題:中國民辦學校第一人卿光亞狀告成都武侯區教育局 位於成都市高新區蓓蕾街47號的芳草地(光亞)幼稚園。在卿光亞看來,始於1994年,與成都市武侯區教育局合作辦學的芳草地(光亞)幼稚園就像自己的孩子,如今可謂難捨難分。  2014年2月28日,位於成都市高新區蓓蕾街47號的芳草地(光亞)幼稚園,校園裡充滿著孩子們的歡笑。然而,來自成都市武侯區教育局的一份《關於回收芳草地光亞幼稚園場地的告知書》,讓師生們仿佛經歷了一場「地震」。
  • 重慶民辦貴族學校紛紛倒閉 拍賣現場僅一人舉牌
    方倩、開明、華樺三所民辦「貴族」學校,曾在我市教育界引起轟動。但從2003年開始,開明和華樺學校已先後停止辦學。昨日,方倩學校也沒逃過被賤賣的厄運。  拍賣現場  僅一人舉牌  雖然此次拍賣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但是對其感興趣的上家似乎不多。昨日,拍賣會設在和府飯店一間僅容納30-40人的小房間裡舉行,在場的人士手中,大多沒有競拍號牌。
  • 女面試官:一人挑兩小人,打一個字?小夥巧妙回答,被錄取
    女面試官:一人挑兩小人,打一個字?小夥巧妙回答,被錄取如今的面試環節和以往的大有不同,不會單方面的著重你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敏捷的反應能力,面試官也漸漸意識到這是個錯誤的決定,會讓企業損失很多精力和人才,所以面試官都會出一些高情商的問題,為企業招到一名優秀的人才,都會繳費腦汁出一些看似與工作沒有半毛線關係的問題,其實都是面試官精心安排的。
  • 北大院長饒毅:放棄美籍回國卻落選院士,他說:早就預料到結果
    棄美回國,報效祖國在饒毅的眼裡,院士這個頭銜遠不如自己的科研成果值錢,他覺得自身的實力比這些寫虛無縹緲的東西重要千倍萬倍。饒毅是中國著名的分子神經生物學家,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他現在的成績都是他一點一點打拼出來的,不是隨便混混就能有這麼高的成就的,他本身也很有實力,也足夠刻苦。
  • 「現代橋梁之父」茅以升:留學歸國成中科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橋梁」如今已經成為了祖國的一張名片,聞名世界。而80年前,我國還時常被外國人嘲諷。固守著幾百年前的趙州橋,而當時卻建不起一座能夠適合現代化建設的橋,這在當時確實是一種悲哀。說起我國現代橋梁的起步和發展,離不開先輩們的挺身而出。尤其是他——茅以升。
  • 一人一校 涼山州民辦教師堅守村小20年(圖)
    民辦教師金子黑和學生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9月10日,是涼山州金陽縣馬依足鄉馬可村索瑪花園小學老師金子黑的第20個教師節。  1996年,金子黑成為了馬可村小學的代課老師。一人一校,在偏僻的大山裡,堅守著寂寞與清貧。20年來,他教過的300多名學生中,約100人考上了大學。
  • 長安留美第一人——鳴犢惠甘亭先生(阮亞韜 )
    他怱地披衣坐起,說:「他就是民國時期長安留學美囯第一人,大名鼎鼎的惠甘亭先生"。鍾靈毓秀的馬嘶坡, 山清、水秀、地靈。其地靈,必有人傑出焉。這不,還真的在清末民初, 蘊育出一位寒門學子、長安留美第一人惠甘亭先生。於是乎,他將惠甘亭的人生軌跡 ,傾其所有的娓娓道來:惠甘亭先生,長安鳴犢黎明村馬嘶坡人。生於清末,字霖浦,其家與明代城南,著名的 "亮碑寺"相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