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瀕臨滅絕?日本教授研究用無人機為植物授粉

2020-12-23 雷鋒網

根據美國農業部出臺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世界上90%的開花植物以及人類1/3的糧食作物都依靠動物來授粉,而蜜蜂則是為這些植物授粉的主力軍。

然而,我們目前卻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蜜蜂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亡。據研究表明,自動化農業的發展、環境氣候的變化以及過多化學農藥的噴灑導致蜜蜂種群數量在近些年內急劇下降,作為自然界生物鏈條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蜜蜂數量的減少可能直接導致人類糧食的減產和大規模植被死亡甚至滅絕。

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定蜜蜂這一物種是否會消亡,但是就在前不久,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FWS)宣布夏威夷七個蜜蜂品種進入瀕危狀態,這是史上首次有蜜蜂進入瀕危物種名單。面對這種不確定的未來,科學家們已經開始著手研究相應的機器來試圖取代它們的功能,以保障萬一蜜蜂末日來臨的時候彌補這重要的一環。

日本國家先進工業科學研究所的化學教授宮古(英文是Eijiro Miyako)和他的團隊正在試圖用無人機來為植物授粉。

目前,人們也有一些人工授粉的方法,比如用小毛刷一個一個的刷植被(繁瑣,需要人工太多),或者使用機器(之前已經有使用無人機像撒農藥一樣大面積人工授粉),但是機器授粉效率低,成功率不高。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開始研究小型設備來進行授粉。在此前,雷鋒網已經報導過了小型無人機授粉的研究,詳情請點擊連結《現實版「黑鏡」殺人蜂?別怕,這款蜜蜂機器人只能授粉》,這篇文章中的大學/研究機構研究的無人機或機器人都是以技術優先,把目標方向放在了精密的機器上。而宮古教授的團隊的重點確實在授粉本身。

2007年,宮古教授想研究一個液態導電體,但是實驗失敗了,在總結失敗原因的時候,宮古教授發現實驗材料變成了一種非常有粘性的凝膠,不過當時他也沒有在意。直至十年之後,他想研究用無人機進行人工授粉的時候,想找一個合適的授粉載體,這個十年前失敗的產物映入眼帘。

宮古教授並沒有像其他研究團隊一樣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研究無人機的硬體,而是以100美元的價格買了個小型無人機。

目前該無人機在實驗階段採用手動控制,無人機寬4釐米,重僅15克。在無人機底部覆蓋著一層絨毛,絨毛上面塗滿了宮古教授改良過的凝膠。 當無人機飛到花上時,花粉顆粒就會輕輕地粘到凝膠上,然後當無人機再次飛到另外的話上,顆粒就會落下。

在實驗中,無人機成功地使百合花交叉授粉。當無人機與花朵接觸的時候,柔軟的絨毛也沒有對花蕊造成損害。

宮古教授對此表示,他們未來的研究方向會放在無人機自動授粉的研究上,爭取在未來,讓這些小無人機完全自主地進行花粉的傳播。

想更多關於機器人方面的資訊?歡迎關注雷鋒網旗下垂直欄目微信公眾號「新智造」,跟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一起讀懂智能&未來。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巴西加強農藥標準監管 保護蜜蜂等授粉昆蟲
    該規定的目的是防止國內蜜蜂種群的滅絕,以及避免一種名為蜂群衰竭失調症(CCD)的疾病,該疾病已在美國和歐洲蔓延。該指令文件由Ibama、巴西農業研究公司(Embrapa)、以及諸多學術和業界代表共同出版,他們在2015年設立了一個技術工作組(GTT),討論針對授粉昆蟲(尤其是蜜蜂)的風險評估程序。
  • 扎心丨無人機代替蜜蜂授粉,背後的原因讓人心酸
    春天來了,植物們都紛紛長出新的綠葉,到處一片春意黯然的景象。對於種植大棚蔬菜的菜農們來說,這個時候也正是忙活的時候。很多夏季蔬菜,比如黃瓜、豆角,都是需要蜜蜂授粉的。不過一般大棚內幾乎是沒有蜜蜂的,所以一般需要人工授粉。顯然,人肯定比不上蜜蜂,授的沒那麼好,也沒那麼快,而且忙活太久人也累。
  • 植物為了讓蜜蜂授粉也是拼了!
    植物花的顏色和氣味:在自然界,能為植物傳粉的動物較多,其中主要是鳥類(如蜂鳥)和昆蟲類(如蜜蜂、蒼蠅、蝴蝶、蛾等)。植物在長期的進化中,有部分植物在夜間開花流蜜,就會使蛾類在生態位上與其它的授粉動物發生差異。有部分植物開花的顏色是非常鮮豔的紅色,並且沒有任何氣味,這正好符合對紅色特別敏感而嗅覺不靈的蜂鳥。
  • 不同植物之間存在生殖隔離,蜜蜂授粉成功率為何還那麼高?
    眾所周知,蜜蜂是目前自然界中的主要授粉昆蟲,自然界中的多數植物都是蜜蜂進行授粉的,所以在很多研究中,往往把蜜蜂與人類聯繫在一起,看起來蜜蜂與人類的關係不大,似乎就是蜜蜂為人類提供了蜂蜜,蜂王漿、蜂膠等等蜂產品,最多我們還能把蜜蜂也吃了,當成一種美餐,但是這看起來還是與我們的人類的生命關係不大啊。
  • 草莓屬於自花授粉植物為什麼還採用蜜蜂授粉
    草莓屬於自花授粉植物為什麼還採用蜜蜂授粉鍾 霞等草莓屬於自花授粉植物, 授粉可通過風和昆蟲完成, 但是通過異花授粉可大大提高坐果率,保證豐產和優質,目前生產上棚室促成栽培中普遍使用蜜蜂輔助授粉。搬進後不要馬上將蜂箱口打開,可以選擇在第 2 天凌晨打開,比如說 5:00 天亮的話,選擇在 4:00 打開,讓蜜蜂充分適應棚室的環境,這樣能刺激蜜蜂多授粉。 蜂箱放進後 1~2天不要進棚進行田間操作, 一方面是為了儘量不驚擾剛進入新環境的蜜蜂, 讓它們儘快適應新環境,提早進入工作狀態授粉,另外一個方面是為了避免蜜蜂對人造成傷害。
  • 你真的了解日本蜜蜂嗎?給大家科普一下
    日本蜜蜂,拉丁學名Apis cerana japonica,別稱是日本蜂,屬於節肢動物門、有顎亞門、昆蟲綱、膜翅目、細腰亞目、蜜蜂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Japanese honeybees,發現命名是Radoszkowski,1877。
  • 蜜蜂架起人類與自然的「鵲橋」!
    因喜鵲搭建了「鵲橋」,牛郎織女才得以相會~因為有了蜜蜂,人類才能與大自然相互依存、互生共榮!愛因斯坦說過:「當蜜蜂從地球上消失的時候,人類將最多在地球上存活四年。沒有蜜蜂,就沒有授粉、沒有植物、沒有動物、沒有人類」蜜蜂對人類有巨大作用,蜜蜂是自然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世界上1/3的農作物需要依靠昆蟲授粉才能結出種子和果實,而蜜蜂由於其獨特的形態構造和生物學特徵,是促使糧食、蔬菜、水果、油料等作物高產優質的最好授粉者。
  • 蜜蜂授粉 意義重大
    為進一步規範和支持養蜂行為, 加強對養蜂業的管理, 維護養蜂者合法權益, 促進養蜂業持續健康發展,我部組織制定了《養蜂管理辦法(試行)》。2010年農業部印發《關於加強蜜蜂授粉技術推廣促進養蜂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2010年農業部印發《蜜蜂授粉技術規程(試行)》通知 。2013年農業部開始實施《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技術集成應用示範方案》。
  • 南京這種珍稀植物開花了,曾瀕臨滅絕
    網友戲稱:「花很清新,樹名卻有點鄰家王二狗的風格……」記者獲悉,秤錘樹是南京的鄉土樹種,種群一度瀕臨滅絕。南林大教授沈永寶團隊通過野外走訪、調查,利用DNA分子標記技術追溯到南京幕府山的秤錘樹植株,並進行大規模繁育。
  • 愛因斯坦:蜜蜂滅絕,人類只能存活4年?蜜蜂和人類有什麼關係
    愛因斯坦如果蜜蜂滅絕了,人類只能延續4年的時間,或者說沒了蜜蜂人類也活不下來,這就是愛因斯坦的預言。愛因斯坦確實是個頂級科學家,但他畢生的精力都放在了物理學和天文學研究上。要是他還在生物學上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那他的地位超過伽利略和牛頓完全不是問題。可惜的是,愛因斯坦沒有涉獵生物學,他留下來的資料和筆記中,也沒有和這個預言有關的話語。
  • 大棚用蜜蜂授粉,為什麼市面上卻沒有大棚植物品種的蜂蜜?
    蜜蜂授粉能夠大大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據調查:用蜜蜂授粉,油菜能增產37.4%;向日葵能增產50%;蘋果和梨能增產30%-50%。除了這些室外的農作物。大棚種植瓜果用蜜蜂授粉也同樣非常的普遍,蜜蜂授粉不僅解決了人工授粉的繁重工作量問題,而且提高了授粉的效果,用蜜蜂授粉的大棚比人工授粉的大棚產量要高出很多。愛因斯坦曾說如果蜜蜂消失的話,人類也就只能再存活四年,可見蜜蜂對人類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 請蜜蜂打工!蜜蜂授粉技術讓海南哈密瓜種植者嘗到甜頭
    這些蜜蜂,不是來採蜜的,而是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蜜蜂與傳粉昆蟲研究團隊負責人高景林研究員請來的「授粉工人」。蜜蜂是最好的授粉昆蟲。近年來,因缺乏自然授粉昆蟲,噴施化學激素使得果實口感變差,而人工授粉不僅費時費力,人工成本也在增加,這給設施作物種植的綠色發展帶來了阻力。
  • 肥皂泡也能為花朵授粉,科學家為植物授粉找到新方法
    科學家用肥皂泡代替蜜蜂為梨樹授粉 圖片來源:iScience肥皂泡能通過將花粉粒送到目標花朵上,幫助梨樹授粉,這表明這種異想天開的技術可以成功為結實作物授粉。這項來自能美市日本先進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肥皂泡可能是機器人授粉技術的一種低技術含量的補充,機器人授粉技術是用來補充蜜蜂消失產生的缺口的。相關論文6月17日發表在iScience上。「這聽起來有點像幻想,但功能性肥皂泡能與傳統手工授粉一樣有效授粉和確保水果質量。」
  • 一種罕見植物可由螞蟻授粉
    新華社雪梨6月11日電(記者陳宇)很多植物依賴蜜蜂授粉來繁殖,這一過程對保持地球生態至關重要。近期一項新研究發現,澳大利亞一種彩煙木屬植物可讓螞蟻代替蜜蜂來授粉。領導該研究的澳大利亞伊迪斯考恩大學博士生尼古拉·德爾內沃說,大自然中由螞蟻授粉的植物非常罕見,因為螞蟻身體分泌的液體含有抗菌素,會破壞花粉顆粒從而導致授粉失敗。「這種抗菌素基本上起著防腐劑的作用,螞蟻將其塗在地下巢穴中以防黴菌,還能抗感染。這種抗菌素不僅可以殺滅細菌和真菌,對花粉顆粒也有毒性。」德爾內沃說。
  • 蜜蜂授粉有什麼作用?養蜂人解釋其中的奧秘
    導讀:關於蜜蜂傳遞花粉起什麼作用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從蜜源植物的角度和蜜蜂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因為蜜蜂採集與蜜源植物授粉是一個互利的過程,所以蜜源植物的流蜜往往與蜜蜂的活動相關,這也是蜜源植物與蜜蜂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互惠互利行為,不管是對於蜜蜂來說還是對於蜜源植物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 蜜蜂與現代農業:從「取一半,留一半」到「送蜜蜂上戰場」
    說是養蜂,蜂農們對蜜蜂的幹涉並不多,他們只是幫助蜜蜂清掃蜂巢,並在它們被其他蜂群襲擊的時候協助驅趕。蜂農招來的野蜂,也就是當地土蜂,它們與本土植物共同進化,適應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抗病能力強,而且採花能力強,能夠採集山區零星蜜源。蜂農們對這些土蜂都是自然放養,這種方式考驗蜂農的養蜂經驗,也讓蜂蜜收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天氣。
  • 重慶市草莓蜜蜂授粉技術培訓及現場會在墊江縣順利召開
    華龍網1月23日17時44分訊 時下正是我市冬草莓大量上市的季節,為更好地推廣普及農作物蜜蜂授粉增產技術,推進重慶市設施草莓會議邀請了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蜜蜂授粉研究室主任郭媛研究員、崗位科學家吉林省養蜂研究所薛運波研究員和重慶師範大學許金山教授參會。
  • 熊蜂為何無法交配瀕臨滅絕?因為它們太胖了……
    最近,昆蟲學家在研究熊蜂身上發現的一種寄生真菌,名叫熊蜂微孢子蟲(Nosema bombi),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越來越擔憂。一些針對這種寄生生物的最有見地的研究出自北猶他的詹姆斯·斯特蘭奇(James Strange)的實驗室。詹姆斯·斯特蘭奇是一名昆蟲研究學家,他為美國農業部工作。
  • 瀕臨滅絕的植物菜芙蓉
    阜陽新聞網訊:昨日,記者在阜陽市汙水處理廠一處花圃內見到了一種植物
  • 世界十大上瀕臨滅絕的植物,屍香魔芋上榜
    說到瀕危的生物,大家可能會聯想到動物界,其實植物界因為環境的汙染以及人為的破壞,也造成了許多植物的滅絕。那麼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世界十大上瀕臨滅絕的植物,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世界十大上瀕臨滅絕的植物:1、筆筒樹詳細介紹:筆筒樹出生於非常遠古的年代,據稱3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它主要生活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地區,屬於國家保護植物,目前的數量已經特別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