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他是凡塵仙,也是天上人

2021-02-17 為你讀詩
收到▲ 更多傳統文化福利,關注「為你讀詩」文藝學堂 ▲


長按識別上圖二維碼,即可訂閱

已經購買「為你讀詩會員」的用戶,即可免費同步收聽!


The Poem For You · VIP Privilege

《人生如逆旅,幸好還有蘇軾》新專欄上線

同步免費聽!

 ▾  點擊收聽  ▾

聲音朗讀:衛東

1079年,四川眉山人蘇軾在北宋開封的大牢裡監禁一百餘天后,倖免一死,被貶往湖北黃州,這座城市現在名叫黃岡。

 

2020年初,湖北忽然成為許多人掛念的地方。對於一些人來說,它是他鄉,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它卻是「此心安處」的故鄉。

 

故鄉是地理意義的,更是孕育了「人之為人」的那些東西。

 

故鄉有時光明,有時黑暗。身處黑暗時,文化的故鄉會反哺我們,給我們溫暖、力量、愛、仁慈、詩意……我們以此去重建我們的家園,彌合受傷的心靈。

 

湖北,也屬於蘇軾。

 

彼時的他窮困潦倒,精神高度緊張,他生怕自己的性命,隨時會被一隻看不見的手奪走。在這舉目無親的荊楚之地,眼看青春逝去,他悲哀地寫道: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裡。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然而,擅長逆境求生的蘇軾並沒有絕望。黃州,反而成為他一生中創作最旺盛、生命質量最高的一個時期。

 

我們今天看到的《前後赤壁賦》《記承天寺夜遊》等精彩絕倫的文章,都來自這個時期。「東坡居士」的別號,也來自他作為一個農民在黃州東坡開荒種地的求生體驗。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仍然愛它。

 

蘇軾就是如此。他總有一種力量,超越於逆境和悲哀之上,把他鄉變故鄉。近五年的生活,黃州早已成為他生命裡的另一重「故鄉」。

 

而蘇軾,也是我們文化故鄉的一部分。正如學者朱剛所說:「每一個中國人,如果認真審視自己的精神世界,必會發現有不少甚為根本的東西是直接或間接來自蘇軾,稱他為中國人『靈魂的工程師』,絕不過分。」

為此,「為你讀詩」文藝學堂 推出《詩意的人》(第二季)蘇軾篇

《人生如逆旅,幸好還有蘇軾——給不安的你八個錦囊》

長按識別上圖二維碼,即可訂閱

已經購買「為你讀詩會員」的用戶,即可免費同步收聽!


The Poem For You · VIP Privilege

 - 獨家奉獻 - 

 

通過八期節目,從故鄉、親情、友情、家風、生死、賞花、談吃、品茶這八個側面,體會這位古人流芳百世的詩意魅力和思想力量。

蘇軾一輩子漂泊,離故鄉眉山越來越遠。他沒有表現出對他鄉生活的不適應,因為他有把他鄉化為吾鄉的強大能量。因此我們在第一期節目裡為大家帶來「『故鄉』:此心安處——蘇軾的他鄉和吾鄉」

 

我們常常撞見父母兄弟子女互相支持、感人肺腑的故事。事實上,人倫之美一直是中華文化的傳統。蘇軾和弟弟子由,也是如此。因此我們在第二期節目中,與朋友們聊一聊「親情」,看看身為哥哥的蘇軾,有著怎樣溫厚的一面

 

在故鄉與親情之外,還有愛情。愛與花常常分不開。宋代人愛花,甚至掀起全民簪花的時尚風潮,蘇軾也不例外。於是,在這一期,我們來說一說宋人蘇軾的「花序」,聊一聊他的愛情觀和美學思想。

 

既然有親情愛情,必然少不了友情。在今天這個時代,人往往很孤獨,是因為沒有愛,或者缺乏給予愛的能力。這一期中,讓我們都來做蘇軾的朋友,成為在承天寺夜遊裡的張懷民。

 

一個人的魅力,還體現在他的「人情味」上。蘇軾作為吃貨,絕對當仁不讓。為什麼蘇軾能吃得那麼津津有味,那麼讓人眼饞心跳呢?在這一期,我們來說一說吃貨蘇軾的那些事兒。

誰在守護我們的童年,誰又在守護蘇軾的童年?蘇軾是天才嗎,還是也和家庭教育、後天努力有關?我們還會不會有第二個蘇軾?這一期裡,讓我們聊一聊蘇軾的家風。

宋代的生活,尤其是文人雅士,喝茶必定是繞不開的話題。我們都記得蘇軾的那句詞:「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作為宋代著名文人,聊到蘇軾,怎麼能不談一談「茶」呢?這一期,就讓我們走入風雅,用一碗清水煎紅塵

當然,一切輪迴的終結都逃不開生死。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迴避的終極問題。在最後一期節目中,我們聊一聊蘇軾的生死觀 

在艱難的年代,詩人何為?讓我們和蘇軾一起,回到中國人的「文化之鄉」。

 

 - 聲音朗讀 - 

- 重磅嘉賓 -

這一次,我們依然邀請到大家最喜愛的 衛東 老師,參與節目的錄製!

我們將集中品鑑近30首蘇軾流傳千古的詩、詞、文章,邀請衛東老師來朗讀。

相信很多「為你讀詩」文藝學堂 的老朋友,都沉醉於衛東老師潺潺如流水一般動聽的聲音裡。衛東老師朗讀的古詩詞,有種讓人內心沉靜的力量,讓我們在蘇軾的這一站,繼續徜徉在衛東老師的聲音中。

1、《人生如逆旅,幸好還有蘇軾》總計8期音頻節目,已更新完畢

2、訂閱成功後,可在「為你讀詩·文藝學堂」-「我的已購」裡收聽

3、一旦訂閱,永久收聽

4、虛擬課程,購買成功後不接受退款

蘇軾是一個真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愛美的人,是真善美的結合。作為人,他是凡塵仙,作為仙,他又是天上人。正是蘇軾在各方面優異的表現,使得他能夠跨越近千年的時空,繼續豐富和充盈我們的生命。

我們為這次的節目命名為「人生如逆旅」,借用了蘇軾的一首詞《臨江仙·錢穆父》裡的一句話:「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在2020年這個艱難的開頭之年裡,「為你讀詩」文藝學堂 會繼續陪伴大家,願我們一起去尋找心中熱愛的那個世界。

讓我們把自己注入作品,讓蘇軾陪走一段人生路

相關焦點

  • 史上最精彩的3首「打油詩」,蘇軾歐陽修各作一首,句句都是經典
    宴席才剛開始,壽星老太太的兒子便厚著臉皮討詩,他說紀先生大才,能否在席間為老壽星作詩一首。強扭的瓜不甜,本來作詩一首給老太太賀壽本沒什麼,但是當著眾人的面討要,就讓紀曉嵐有點不舒服了。於是他就準備戲弄這個傢伙一下,略作思考後,紀曉嵐說"這個婆娘不是人",此言一出眾人目瞪口呆,在人家的壽宴上則能如此無禮,當大家還在驚詫之時。
  • 生死有命:蘇軾的有涯和無涯
    莊子說,「死生亦大矣」,他要我們齊生死,於是妻子死了,他鼓盆而歌。古往今來,很多人都發表過他們對待生與死的態度。這其中,蘇軾就是代表之一。作為有血有肉的平凡人,我們都對死亡有一種畏懼感,蘇軾也不例外。他曾經渴望成仙,也迷過養生之道、長壽之法。但他在人生浮沉裡,最終摒棄了成仙的渴望,選擇擁抱無常和有限。
  • 《水調歌頭》之後,再無詠月詩詞,蘇軾這首詩有多牛
    夠不夠豪氣,夠不夠比得上李白,作為最能達到李白浪漫派的詩人就是蘇軾了,想一想月下獨酌,狂歡是屬於一群人的寂寞,而寂寞則是一個人的狂歡,當蘇軾拿起酒問青天的時候,這就是一個人的寂寞與狂歡啊,這樣的明月還能有幾次,對於人生經歷,此時蘇軾早已經是大文豪,當時的文人對於唐詩真的是太痛恨了,為什麼呢,唐詩寫的太好了,想要突破唐詩的韻律那就得打破它,這時蘇軾就來了,面對明月想起自己的有人,面對這樣的明月,還能見到幾次呢
  • 中秋佳節,重溫一下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蘇軾寫了首很是肉麻的詞,連用四句名言,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這份豁達和修養,讓我們這些後來人,不由得一贊三嘆。大家都說,蘇軾是最「乾淨」的一位詩人,蘇東坡給世人留下的印象多是狂放不羈、豁達樂觀。其實,蘇東坡一生飽經憂患,嘗遍了酸甜苦辣、人情冷暖。除了這些,蘇軾還是個非常浪漫的詩人。他一生鍾愛過三位女子:王弗、王閏之、王朝雲。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這首詞很特別,仙氣飄逸,其中7字回味無窮
    「鵲橋仙」這個詞牌就是專門寫七夕牛郎織女之事的,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實在是太經典,名氣太大,只要一提起「鵲橋仙」,人們就會想起「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其實,很多詞人都寫過鵲橋仙,蘇軾也寫過。只不過蘇軾的《鵲橋仙·七夕》比較特別,不寫愛情,寫友情。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其境界讓人望塵莫及!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詞的典範之作,也是我們耳熟能詳,能背能唱的一首詞。此詞以蘇軾圍繞中秋明月展開的想像和思考起步,進而把人間的悲歡離合融於對宇宙人生的感悟中,突出了蘇軾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和積極探尋人生哲理的執著。
  • 蘇軾仰望星空時,他比同時代人領先太多
    [摘要]最後幾句詩中,蘇軾想像了一下「迫觀知何如」,近看星星是什麼樣子。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腦洞,即是在古代天文學者之中也是非常少見的。天上星空與人間諸事沒有什麼關係,可嘆人們卻並不清楚這回事兒。星宿各有其名,箕宿在南,鬥宿在北,箕和鬥都是家人常用的器具。天上哪有這些東西呢,只不過是我們為了認識星空起的名字而已。要是靠近去看,星星會是什麼樣呢,我們離得太遠只能偶爾想想罷了。星海茫茫,可我們對它們了解太少了啊,這種茫然無知讓我徒嘆奈何。蘇軾對星空的描寫是相當形象的。
  • 蘇軾最謙虛的一首詞,將朋友誇天上有地下無,這「馬屁」拍得高明
    說起蘇軾,大家都知道他是宋代最偉大的詞人之一,當然在很多讀者的心目中這個「之一」是可以去掉的。而他留給後世的形象既有「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壯志,也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從容灑脫,更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痴情一片。
  • 蘇軾:藍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仙村、藍橋、雲英仙境般的名字有一個很仙很仙的故事。唐裴鉶《傳奇·裴航》: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途經藍橋時,口渴難耐,面向路旁的老婦人求水,老夫人叫一個雲英的女子,遞給他一杯水,裴航見雲英女子貌美如花,便想把她娶回家,向她求婚。老婦人提出要以玉杵舀要為她搗藥百日的要求,他如約做到了。他也如願和雲英結為夫婦,而後兩人都成仙而去,人間再也沒有裴航和雲英。落魄秀才遇見仙,還飛升上了天,太夢幻太美麗的奇遇,遇見一人能化成仙,是不是每個人都想做一場怎樣的美夢啊?
  • 愛吃紅燒肉的蘇軾:做一個有煙火氣的人,喜憂隨己。(深度美文)
    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小時候自詡讀了幾本書,就認為自己是高雅的人,再也看不起那些市井之語,凡塵俗事,殊不知,生活就應該有煙火氣。家長裡短,討價還價,嘮嗑閒聊還有隨時隨地都會出現的廣場舞,這些才構成一份有充滿人情味兒的生活。
  • 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竟然是「抄」李白的......
    對於明月,人類自不可得,可月亮行走卻與人緊緊相隨。明月皎潔如飛空的鏡子,照著宮闕,雲靄散盡時,就發出清冷的光輝。只看見夜晚時它從海上升起,誰能知道早晨它在雲間隱沒。月亮裡的白兔,從春到秋的搗藥,嫦娥孤單地住在月亮上,誰是她的鄰居?現在的人,沒有看過古時的月亮,今天月亮曾照耀過古人。現在的人和過去的人都像流水一樣,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樣的。
  • 蘇軾在杭州寫的《行香子》,唯美而婉約,也體現了他豁達的人生觀
    蘇軾填的詞,格局很大,在他眼中,任何事物都可以入詞,任何人生的感悟也都可以融入他的詞中,蘇軾從不會像太平宰相晏殊一樣,將詞局限在一個狹小的圈子中,只能抒發富貴閒愁之感。蘇軾填詞的廣泛性,與他坎坷而奔波的一生有著密切的關係,他的三次貶謫生涯便是最好的見證,正可謂「窮而後工」。
  • 古文不難,孩子就是不想學,讓他體會一下蘇軾盪氣迴腸的豪邁
    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世界了。 所以,咱們天生我才的蘇軾同學,自我請求出京任官,下放到基層。熙寧四年,被授為杭州通判。
  • 蘇軾專輯之——蘇軾青少年時期有幸遇到的恩師
    雖然經過努力,蘇洵最終還是靠自己的實力得以名揚天下,但他不再年少輕狂,深知一個人在年輕時候讀書的重要性。所以,在蘇軾很小的時候,蘇洵就把蘇軾送到了老師那裡。同時,蘇軾的母親程氏也為這蘇軾和蘇轍的成長傾注了她的全部心血,為他們日後的成長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 什麼是出馬仙?他們為什麼可以查事看病?
    孝和只講薩滿文化出馬仙的事情,對其餘宗教信仰尊重理解但不涉及。凡是引人向善的都應該值得支持。出馬仙,主要從事祭祀、卜算、看病,出馬仙這一稱呼來源於東北,是從古薩滿教脫變而來,它最早定型於清朝初期,由於當時受到漢文化的影響,由原始的野外跳神,搬進了室內,而且出現了各種仙的畫像。出馬,北方也叫出馬、看香,出堂,頂香的。南方稱為出殼,還有的叫落座、神婆。拍桌。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的這句詞,原來是「抄」李白的!
    我們來試著翻譯下這首詩:青天上的明月呀,你是何時出現的呀?我今天暫且停下酒杯,來問你一問。對於明月,人類自不可得,可月亮行走卻與人緊緊相隨。面對著悠悠萬世懸於天空的明月,李白浪漫風神發揮到極致,他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天上的明月,你是何時出現的呀?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的這句詞,原來是「抄」李白的
    屈原啟發了李白,李白啟發了蘇軾。面對著悠悠萬世懸於天空的明月,李白浪漫風神發揮到極致,他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天上的明月,你是何時出現的呀?我今天放下酒杯,且問你一問!面對人生離合,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起首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李白和蘇軾的「問月」何其相似。鄭文焯評《東坡樂府》:發端從太白仙心脫化,頓成奇逸之筆。
  • 蘇軾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他最愛的是侍妾王朝雲
    蘇軾是我國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書法家。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成就頗高,被世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一生仕途坎坷,三位女子卻不離不棄。蘇軾生命中的第一位女子便是蘇軾的髮妻王弗,鄉貢進士王方之女。王弗十六歲的時候便嫁給了十九歲的蘇軾,。蘇軾上任為官後,免不了與人打交道,處理公事,而王弗知書達禮,善於傾聽和分析,給了蘇軾很大的幫助。
  • 小和尚在牆上寫了一首詩,蘇軾也仿寫一首,相比之下,蘇軾敗了
    即便是文學大家蘇軾,在模仿這方面也是有翻車的時候,即便是有人因為他的模仿走進了世人的視線。那麼究竟是怎樣的高人,能夠讓蘇軾都能夠在作詩方面都能夠自愧不如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奇詩吧。讓蘇軾模仿「翻車」的詩,是來自寺廟的以為小和尚寫的。你一天晚上,月朗風清,小和尚在寺廟裡守山,一抬頭,看見了天上的月亮實在是漂亮,突然感覺自己文思泉湧,於是,便隨手在寺院的圍牆上寫下了一首非常厲害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