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記憶」展:古時春節的民俗

2020-12-14 中國日報網娛樂頻道

不聲不息間,街頭的紅燈籠已然高高掛起了。年的腳步,近了。

年貨備齊了嗎?打掃除塵了沒?或許,你還想過一個古色古香的年。

走進紫竹院公園深處的友賢山館,在「美年記憶」展上,你會找到古人過年的正確打開方式。

  古時春節的風雅

中國一直是典型的農業社會,人們對「春」這個季節頗具感情。立春、春節一般被認為是古代最重要的節日。

事實上,和立春、春節相關民俗文化很多,傳統的放鞭炮、貼春聯、穿新衣之外,還有一些小眾的風雅年俗。

比如,穿青衣迎春、飲梅花酒、食七菜粥、咬春等等。《四民月令》中記載,「梅花酒,元日服之卻老」。意思是說,在大年初一這天喝用梅花釀的酒,可以青春常駐。

不僅要飲「卻老」酒,吃食也很重要。《帝京歲時紀勝》中寫道:「新春日獻辛盤。雖士庶之家,亦必割雞豚,炊麵餅,而雜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蔥,衝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紅蘿蔔,名曰咬春」。

吃喝完,自然還要賞玩,放燈、觀燈便是節日裡的樂事。「初八日傳為諸星下界,燃燈為祭。燈數以百有八盞為率,有四十九盞者,有按玉匣記本命星燈之數者。」——《帝京歲時紀勝》。

在寒冷的冬天,人們的許多活動都會受到限制,尤其是娛樂活動比較少,古人為了消除從冬至到立春這一段漫長日子的寂寞和寒冷,除了「數九九」外,從明代開始,還出現了一種「九九消寒圖」的風俗,以便一天一天數過這八十一天,表達一種迎春的殷殷心意。

  不一樣的中國紅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紅色不僅代表喜慶吉祥,還有著驅邪的功用。

傳說,「年」是一種吃人怪獸,但它害怕紅色。所以每到過年時,家家都在門口貼上紅紙。門上貼的紅紙後來就漸漸演變成了春聯。

不只是春聯,春節裡,在很多地方,我們都能找到紅色的蹤影。但在這裡,你或許能看到最豐富的紅色,它們分別來自不同的歷史年代。

銀硃,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紅色顏料。儘管文獻中未見,但從先秦的漆器中可以看到它被大量使用。其本身色相朱中偏灰,但在運用中並未以本色相呈現,基本上是調以大漆使用。

橘紅,唐始用以狀色形容。宋以後有具體色彩運用,如《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記金主完顏亮事,「時亮衣橘紅袍,所乘馬金甲,自宋門出」中,橘紅則為織物色彩。清陳瀏《匋雅》中言瓷色「紅有百餘種,就抹紅一種而論,有柿紅、中、棗紅、橘紅之別。就橘紅一種而論,又有廣橘、福橘、甌橘之殊,深淺顯晦,細入毫芒,巧曆之所不能算也」,這是後代更加細化的結果了。

木紅具體運用的記載多見於明、清。明朝畢自嚴《度支奏議》中有「頭號蟒段一疋,系木紅色」的具體記錄。《天工開物》中有染木紅色的具體方法:「木紅色:用蘇木煎水,入明礬、棓子。」此色明、清時期運用廣。

舊時的民俗百態

說起民俗,你會想到哪些?

在以「知事」為主體的展廳裡,你看到的每一幅生動寫實的圖畫,都出自一本珍貴完整的清朝民俗百態圖。

看西洋景、吹玻璃、演鼓花……眼前的百態圖,從人物、手藝等多個角度非常細膩地描繪出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場景。

有些手藝或許失傳了,有些工種可能消失了,但它們以另一種方式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

「我們希望通過展示古籍裡的關於中國年的雅講究,年的色彩情感,以及古籍書裡的民俗文化等,讓每一個參觀者都能如精讀書的方式理解每個主題,體味傳統的中國記憶。」此次展覽策展人、北京國圖書店設計總監楊玲玲說道。(記者 唐婷)

相關焦點

  • 「鼠兆豐年——新春民俗文化展」, 傳承春節習俗,寄望美好生活
    本期,要給大家呈現的,是我館於2020年1月15日正式開展的「鼠兆豐年——新春民俗文化展」。鼠兆豐年——新春民俗文化展前 言歡迎來到大渡口區博物館臨時展廳,下面,我將帶領大家一起走進「鼠兆豐年——新春民俗文化展」。
  • 臺北首次舉辦「臺灣民俗文物大觀」特展
    臺北首次舉辦「臺灣民俗文物大觀」特展 2008年01月19日 00: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首次在臺北舉辦的該展覽包括臺灣各族群家居生活情景再現、臺灣漢族及原住民族五十年以上民俗文物兩大塊內容,參展文物兩百五十七件,彰顯漢族與原住民族各自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風情,本月二十日至二月二十五日在「臺灣民主紀念館」正式展出。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 來運城過民俗文化年 感受有年味的年
    原標題:運城民俗文化年 有年味的年  遊運城,過大年。2020「關公故裡·大運之城」民俗文化旅遊年即將拉開帷幕,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活動內容亮點更加突出,內容更加豐富。山西晚報從主要景區活動、各縣(市、區)春節活動等方面搜集梳理,給讀者提供一份權威、全面的賞玩攻略,陪伴您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充滿運城味兒的地道中國年!
  • 深圳人的春節記憶!停辦3年的迎春花市,終於重新舉辦了!
    2019年倒計時:4天! 2020年近了 春節還會遠嗎? 春節近了 假期深圳迎春花市也要到了!
  • 2020年深圳春節旅遊攻略
    2020年深圳春節旅遊攻略1、去熱門景點深圳的熱門景點基本上是會有準備春節活動,例如:深圳錦繡中華「春節大廟會」錦繡中華春節大廟會全新熱鬧登場!體驗全新冰秀項目,曲藝七天歡樂大放送,玩轉全新親子遊樂園,賞非遺燈會,嘗百種國內外人氣美食……2、看花展觀瀾湖櫻花節今年的櫻花品種會比去年更多更美!有一葉櫻、八重彼岸櫻、吉野櫻、關山櫻(紅櫻)、普賢象櫻花...
  • 天橋印象博物館春節亮相 主打「民俗博物館+文創空間」
    人民網北京2月11日電 (實習生 董兆瑞) 今年春節期間,作為天橋演藝區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的天橋印象博物館將亮相。據了解,天橋印象博物館以「彰顯與傳承天橋地域優秀文化」為核心,主打「民俗博物館+文創空間」,春節期間將作為廠甸廟會天橋地區分會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遊客見面。
  • 春節全家去哪兒玩?花燈會全家逛吃攻略上線,吃喝玩樂過大年!
    本屆燈會以「燈影奇境·中國年」為主題高規格高標準打造花燈初上·主題花燈展、一紙匠心·民俗非遺展、 年味食光·小吃美食展、鼠你有戲·夢幻大劇場>四大板塊內容,讓你吃喝玩樂一站搞定,感受濃濃的民俗年味兒!古時新春,「燈火滿市井」的景象是我們對中國年的最終嚮往。
  • 第四屆海峽兩岸春節民俗廟會在臺中舉辦
    3日,第四屆海峽兩岸春節民俗廟會在臺中文創產業園區正式揭幕。廟會自2月2日起持續至6日,以「關東神韻-大美吉林」為主題,突出吉林省的地域特色,精選展現吉林傳統民族歌舞、地方特色小吃、民俗手工藝、攝影作品等。
  • 2020年春節文化旅遊「遊玩菜單」來了
    快來看看這份2020年石家莊春節文化旅遊「遊玩菜單」,裡面囊括了廟會、聯歡、展演等活動,希望給大家的假期出行,提供幫助。·德明古鎮  3.土門關庚子新春大廟會  1月1日-2月16日  4.春節民俗表演大聯歡  1月26日-2月9日  地點:龍山蠟像館景區
  • 2020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春節開放時間及春節活動看這裡
    春節假期期間,國圖、首都這兩大圖書館不僅開門迎客,還安排了許多讀者互動活動,讓人們在閱讀之餘放鬆身心享受別有情致的閱讀空間。在國圖閱覽區,延續了20年的館長拜年傳統,今年初一9時將繼續在國家圖書館進行。新一年第一天,在開館半小時內到館的讀者將收穫國圖館長親手送上的小禮物。這一天,館內還安排了現場書寫春聯的服務,滿足讀者需求。
  • 玩傳統遊戲體驗民俗 廣西「春節旅遊大餐」猛料多
    2018年02月10日 10:38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黃穎 雷靖文 編輯:陸權香 春節假期在即,想好去哪裡玩了嗎
  • 蘇州誠品書店「大過鼠年」新春特展傳承年俗之美
    新華網南京1月13日電(記者劉巍巍)「大過鼠年——2020新春特展」12日在蘇州誠品書店啟幕,參觀者可親身體會年俗文化之美。    「大過鼠年」新春文化展是蘇州誠品書店攜手《漢聲》雜誌舉辦的大型聯合展覽。展覽以「去子鼠家過年」為概念,將傳統文化與民風民俗置入展場空間。
  • 廈門春節民俗習慣有哪些 大年初一不催人起床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廈門也不例外。和我國大部分地區一樣,廈門春節也有貼春聯、放鞭炮、蒸年糕、圍爐守歲等習俗。除此以外,廈門還有一些特有的民俗習慣,十分有意思。  ­  清道光年間的《廈門志·風俗記》記載,除夕的年夜飯不能吃光,要「留宿飯於明日,曰『來年飯』」,寓意年年有餘。此外,還要「以生菜沃沸湯、簪紅花供神,曰『長年菜』」。
  • @所有人:溧水今年春節期間民俗活動都在這裡啦!
    鑼鼓喧天的熱鬧,舞獅舞龍的精彩,春節期間,溧水各式民俗集合啦!快和小旅一起來看看吧~溧水春節重點民俗活動HAPPY 2020'S NEW YEAR洪藍街道何林坊雙龍地點:青峰社區何林坊村地點:寶塔公園、通濟街、狀元坊公園時間:2月8日(正月十五)有這麼多熱鬧的民俗文化活動,大家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要趕緊過年了呢?
  • 民俗博物館 如何激活文化記憶
    本報記者 張武明 萬仁輝每個地區的發展都有其獨特的記憶,而民俗博物館正如一個地區的「文化名片」,刻印著一方水土孕育的文化基因。我省文化歷史悠久,民俗文化資源豐富、特色顯著,其中不乏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 永泰舉辦百年老照片展 追溯百年鄉愁記憶(組圖)
    1902年美國傳教士與永泰的鄉紳在戶外合影  東南網6月5日訊(本網記者 鄭曉丹)近日,永泰縣在新安古街林氏宗祠內舉辦永泰縣老照片展,展出的100多張照片為1870年至1970
  • 《五十個民族春節民俗展》讓筆者了解了春節民族風俗,增廣了見聞
    前幾天,筆者來到長沙圖書館,觀看了該館舉辦的《濃鬱民族風,最美中國年——五十六民族春節民俗展》。這次展覽展期為1月18日至2月16日,以春節的由來與各個民族的春節風俗為主線,向讀者闡釋多姿多彩的中國傳統春節文化,使筆者進一步了解了春節民族習俗,增廣了見聞。春節,在古代稱為歲首、正旦、元日、元旦等。
  • 陝北過大年 春節賞民俗自助遊攻略
    城市中的春節已漸漸失去了味道。然而你可知道,在廣袤的黃土高原,依然保留了最具年味的春節活動!有神秘古老的祭祀儀式,也有歡天喜地的民俗匯演。在這裡,相信最能體會闊別已久的鄉土氣息。那就這樣,留出三五天假期,跟我們一起去尋找「最陝北」的風情!
  • 花燈盛宴、百合花海、民俗展演…綠博園邀您紅紅火火過大年
    為了讓大家在春節出遊過程中,能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年味,營造其樂融融、熱鬧喜慶的節日氣氛,鄭州綠博園景區值2020年新春佳節之際,以「振興民族傳統、共享文化春節」為主題,精心籌備了賞花燈·夜遊綠博園、百合花展、中原葫蘆展、民間藝術表演、社火巡遊等多個節目,活動不停,精彩不斷!來綠博園,品傳統年味,紅紅火火過大年!
  • 九大春節裝飾,讓空間年味十足!
    春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隨著庚子年的腳步越來越近,想必大家也都開始為春節在做準備,年味是從一點一滴的布置開始的,窗花、春聯等等充滿年味的裝飾一個都不能少,紅紅火火過新年!①窗花窗花是一種貼在窗紙或窗戶玻璃上的剪紙,被稱為是中國年的請柬,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源於民間喜慶或民俗活動中的剪貼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