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檢驗離子是否已經沉澱完全的方法
規範解答:將反應混合液靜置,在上層清液中繼續滴加沉澱劑xxx,若不再產生沉澱,則xx離子已經沉澱完全,若產生沉澱,則xx離子未完全沉澱。
2、過濾時洗滌沉澱的方法
規範解答:向過濾器中加蒸餾水至沒過沉澱,待水自然流下後,重複操作2~3次。
3、檢驗沉澱是否洗滌乾淨的方法
規範解答:以FeCI3溶液與NaOH溶液製得Fe(OH)3沉澱後過濾為例,
取最後- -次的洗滌液少許置於試管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若有白色沉澱生成,則沉澱未洗滌乾淨,若無白色沉澱,則沉澱已經洗滌乾淨。
注意:要選擇- -種溶液中濃度較大的比較容易檢驗的離子檢驗,不能檢驗沉澱本身具有的離子。
4、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時定容的操作方法
規範解答:向容量瓶中加水至離刻度線1~2cm處,改用膠頭滴管滴加,眼睛平視刻度線,滴加水至凹液面的最低點與刻度線相切。
5、讀取量氣裝置中的氣體體積的方法
規範解答:待裝置冷卻至室溫後,先上下移動量筒(或量氣管有刻度的一-側)使量筒內外(或量氣管的兩側)液面相平,然後使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點相平讀取數據。
6、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的方法
規範解答:取一小片pH試紙放在潔淨乾燥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乾燥潔淨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在試紙的中部,待pH試紙顯色後與標準比色卡比色。
7、酸鹼中和滴定判斷滴定終點的方法
規範解答:當滴入最後- -滴 xx溶液時,錐形瓶中的溶液由xx色變為xx色,且半分鐘內不再恢復原色,說明已經達到滴定終點。
8、分液的操作方法
規範解答:將萃取後的分液漏鬥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上靜置,待液體分層後打開分液漏鬥上口的玻璃塞(或將玻璃塞上的凹槽與分液漏鬥上的小孔重合,) 使漏鬥內外空氣相通,小心地旋轉分液漏鬥的活塞。
使下層液體沿燒杯內壁流入燒杯中,待下層液體流出後及時關閉活塞,將上層液體從分液漏鬥的上口倒出。
9、實驗室用燒瓶漏鬥式氣體發生裝置製備氣體時,向圓底燒瓶中滴加液體的操作方法
規範解答:打開分液漏鬥上口的玻璃塞(或將玻璃塞上的凹槽與分液漏鬥上的小孔重合), 旋轉分液漏鬥的活塞緩慢滴加液體。
10、引發鋁熱反應的操作方法
規範解答:在鋁粉與氧化鐵的混合物上加少量的氯酸鉀,並插入- -根鎂條,用燃著的木條弓|燃鎂條。
11、結晶的操作方法(1)用FeCl3溶液製取FeCl3.6H2O晶體的操作方法
規範解答:向FeCI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濃鹽酸置於蒸發皿中,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乾燥。
(2)蒸髮結晶的操作方法
規範解答:以蒸發NaCI溶液得到氯化鈉晶體為例,將氯化鈉溶液置於蒸發皿中,溶液體積不能超過蒸發皿體積的2/3,用酒精燈加熱,邊加熱邊用玻璃棒攪拌溶液,當蒸發皿中出現大量晶體時停止加熱。
注意:若是純淨的氯化鈉溶液可以利用餘熱蒸乾得到氯化鈉晶體;若是氯化鈉溶液中含有硝酸鉀等雜質,則要趁熱過濾得到氯化鈉晶體。
12、檢驗如圖的裝置氣密性的操作方法規範表達:
(1)空氣熱脹冷縮法。關閉分液漏鬥的活塞,將導管口a處用橡皮管連接- -段導管放入燒杯中的水中,雙手握住圓底燒瓶(或用酒精燈微
熱),若有氣泡從導管口逸出,放開手後(或移開酒精燈後),有少量水進入導管形成-段穩定的水注,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液面差法。將導管口a處連接-段橡皮管並用止水夾夾緊, 打開分液漏鬥的活塞,從分液漏鬥口注水至漏鬥中的水與容器中的水形成液面差,靜置觀察, - -段時間後若液面差保持不變,表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注意:若要檢驗整個-套連續的實驗裝置的氣密性時,只能用空氣熱脹冷縮法,而且必須用酒精燈加熱圓底燒瓶。
13、檢驗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
規範解答: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水,塞緊瓶塞,倒轉過來觀察瓶塞周圍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則正放容量瓶,將瓶塞旋轉1800,再倒轉過來觀察是否漏水,若都不漏水則說明容量瓶不漏水。
注意:在使用容量瓶、滴定管和分液漏鬥之前必須檢驗它們是否漏水。
14、配製FeCI3溶液時溶解的操作方法
規範解答:將稱量好的氯化鐵晶體置於燒杯中,加入過量的濃鹽酸,用玻璃棒攪拌,再加入適量蒸餾水加以稀釋。
15、除去氯化氫氣體中氯氣的操作方法
規範解答: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四氯化碳的洗氣瓶。
16、加熱灼燒固體使固體失去結晶水或分解完全的操作方法
規範解答:將固體放在坩堝中充分灼燒,然後放在乾燥器中冷卻、稱量,再加熱冷卻、稱量直至兩次稱量的質量差不超過0.1g。
注意:實驗中最少稱量4次。
更多精品化學課名師講座可關注公眾號【高中生園地】或直接登錄金榜01網www.jinb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