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微農場 讓勞動意識落地生根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1-01-14 泉州晚報

在「校園微農場」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勞作、赴農莊參加勞動體驗志願者活動、到農業綜合開發基地開展勞動實踐主題研學……本學期,泉州五中積極開展勞動實踐教育,堅持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致力於讓學生養成勞動習慣、培育勞動素養、獲得勞動情趣,讓熱愛勞動的意識根植於學生的內心,潛移默化地成為他們持續一生的自覺行動。□本報記者 曾聰虹 通訊員 張芳芳/文 泉州五中/供圖

農耕研學樂 成長在路上

2021年的第一個周日,暖陽透過雲層驅散了陣陣寒意。泉州五中高一(9)班的同學們來到「田格裡拉」生態園開展「植樹環保·關愛動物」的農莊勞動體驗志願者活動。同學們緊張有序地分成「種菜小分隊」和「挖薯小分隊」兩組。兩組隊員都憋著一股勁,立下了「今天定要完成勞動任務」的軍令狀。

此外,高一年段還組織同學們前往福建省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中田農業綜合開發基地開展勞動實踐主題研學。此行研學秉持「農研融合、知行合一」的理念,立足中田生態園獨特的自然資源條件,銜接大學優秀教育資源,將學科知識融入因地制宜的多元化勞動實踐工作坊,並以體驗式、問題解決式開展勞動研習和實踐。

高二師生則赴安溪開展「中國夢·勞動美」的主題研學活動。本次活動以勞動教育為主題,開設農耕文化研學、藤鐵工藝研學、鐵觀音茶文化研學、李光地文化研學、中科生物植物夢工場研學等課程,團體素質拓展活動穿插其中。同學們在行走和體驗中感受到了耕讀文化、匠人匠心、綠色農業、團隊精神等,收穫了感悟和成長。

構建育人體系 勞動創造未來

針對當代學生對農耕文明認識欠缺的現實,泉州五中本著「傳承農耕文明,弘揚民俗文化」的理念,校園內800平方米的綠化空地,規劃建設成「校園微農場」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基地包括瓜果園、百花園、蔬菜園、飼養區等,學校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農場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農事管理,在豐富課餘生活、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勞動樂趣,感受勞動艱辛,收穫勞動成果。

從2020年10月開始,泉州五中以整校推進的方式組織高中部的學生按年段、分批次來「校園微農場」進行體驗。比如,陽光溫室大棚讓學生體驗有機蔬菜的種植;妙趣橫生的農耕園讓學生能在田間腳踏實地;學生們還可以和小白兔親密接觸,學習了兔子的習性和餵養時的注意事項。

除了「校園微農場」,學校還構建校本勞動課堂體系:現開設《植物養護》《植物組培》《創新賽入門》《創客入門》《樂高入門體驗》《Arduino電子製作與編程》等勞動系列的校本課程,培養學生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等能力。

泉州五中常態化組織學生參加的校園、社會公益活動,目前已形成「校園服務崗」「敬老幫扶服務崗」「文化傳播服務崗」「傳統節日服務崗」等類別,致力讓學生利用知識、技能等為他人和社會提供服務,強化社會責任感。

泉州五中校長劉殊芳介紹,勞動課程建設的意義在於重塑更飽滿的靈魂。如今,泉州五中已構建了課堂、選修課、校本課、校內實踐基地、校外合作實踐基地等為一體的新時代勞動育人體系。誠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我們力求使孩子在勞動中體驗到自己的榮譽、自尊,通過勞動創造激發崇高的精神,進而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大學生暢想智能時代校園建築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此次實踐教學課題打破了院校間的壁壘,由國內外17所高校架起院校與院校的互動橋梁,以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圖書館建築與景觀更新概念設計、泉州城鄉園林景觀歷史建築實考為課題,為院校間學術性交流搭建了平臺,共享多校優秀教學資源,同時,以當代智能設計撬動學校圖書館及西街古城區的全面升級,服務泉州地方建設發展。
  • 【泉州晚報】特殊畢業季的依依…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師範學院2016級產品設計專業畢業生劉壯坦言,雖然通過修圖方式創作出來的畢業照,沒有傳統畢業照效果好,但同樣代表大家一段共同的美好回憶。為了找尋修圖素材,同學們逛遍學校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收集校園美景圖片,修出來的圖片妙趣橫生,頗具紀念意義。 【3】畢業作品「雲展示」 有益的教學嘗試 往年的畢業季,畢業作品展覽是各大高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在舞臺上發光發熱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王旖旎 文/圖 冬日的寒風阻擋不了大家的熱情,上個周末小小藝術家風採秀陸續在泉州市區城東萬達廣場和晉江寶龍廣場拉開帷幕。選手們一個個爭奇鬥豔,讓觀眾們在寒風陣陣的冬日依舊感覺如春天般百花齊放。 晉級選手 神採飛揚 在泉州賽區複賽的現場,可以看到小選手們在家長的帶領下,早早地來到比賽現場。
  • 泉州銀行成功發行10億元小微金融債券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為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大局,日前,泉州銀行成功發行10億元3年期小微金融債。泉州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響應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支持金融機構發行3000億元小微金融債券的號召,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六穩」「六保」工作部署,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和達產,「債券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重點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域及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發放貸款。」
  • 每月開展校園消防演練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羅劍生 通訊員郭嘉儀 文/圖)近日,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派出所聯合泉州海事學校組織11月防火逃生演練,為全校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消防安全課,讓學生牢牢樹立安全意識。 隨著警報拉響,全校師生按預定方案進行逃生,疏散、集合、清點人數,全過程在5分鐘內完成,在演練中進一步提高了應急能力。警官還現場演示滅火器的使用方法,讓學生親身操作和體驗。
  • 茶王賽風起雲湧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5個 「王中王」分別是福建省譽豐國心茶業有限公司選送的清香型鐵觀音、安溪南故香家庭農場選送的濃香型鐵觀音、福建省安溪君臣茶葉有限公司選送的紅茶、武夷山六尚茶業有限公司選送的水仙、武夷山南湖生態茶業有限公司選送的大紅袍。
  • 農業做出特色 農民幹勁十足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泉州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近年來,南安樂峰鎮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擁有農業企業近百家,吸引了一群外出務工的村民帶著人才、技術和熱情回到村裡,成立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
  • 【泉州晚報】吸收優質資源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吳志勇 通訊員曾玲華)近日,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二實驗幼兒園籤約儀式舉行,臺商區再添一張優質學前教育名片。 市政協副主席、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志平,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賴麗水,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蘇白茹,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林清泉等出席籤約儀式。
  • 建文明和諧校園 促學生快樂成長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廖培煌 通訊員劉翠玲)目前,我市各級各類學校深入推進實施文明校園創建,創建活動參與率達100%,文明校園創建實現新飛躍。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已成為泉州市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張名片。 近年來,泉州市持續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促進學生快樂成長,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構建文明和諧校園。
  • 小學幼兒園今起報名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小學方面,非中心市區戶籍的隨遷適齡子女堅持以居住地就近入學的原則,若申請登記入學人數超出本校的招生計劃,應報當地教育局統籌安排到其他學校就讀。隨遷人員在當地具有「居住證、務工證(勞動合同或營業執照)」(下稱「兩證」)的,其適齡子女報名就讀鯉城區、豐澤區或洛江區公辦小學的,在父母居住地及務工轄區內申請。
  • 文創裡的泉州古城印記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商報記者 蘇田田 文/圖 泉州是大家永遠無法割捨的記憶與情感,每位創客心中都有一份「泉州情」。當產品和文化元素碰撞出新火花,越來越多的泉州古城元素創意被融入工業文創設計中。《泉間小景》則以泉州臺商區洛陽橋、昭惠廟、八仙過海酒店、海絲公園四個旅遊景點為原型,設計了一系列徽章,助力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 《洛陽橋IP形象設計:萬安橋團》設計師表示,藉由泉州古蹟洛陽橋衍生的靈感進而創造出豐富的創意產品,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棲身於各類衍生品之中,希望能讓大家感受到泉州古城的魅力所在。
  • 激發奮進力量 開啟新的徵程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我們將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投身志願服務工作,為建設『五個泉州』、實現中國夢奉獻青春力量。」市青年志願者協會負責人鍾燕瓏說道。 市婦聯宣傳部部長林暉表示,要充分運用婦聯的「聲屏報網微刊」六位一體的宣傳矩陣,開展大學習大宣講大培訓,引領廣大婦女聽黨話跟黨走,為「十四五」貢獻「她」力量。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 泉企「擁抱」人工智慧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如今,人工智慧這一帶著未來感的科技元素正深入泉州各個應用場景中,與泉州傳統產業加速融合。 人工智慧「落地開花」 人工智慧的應用領域正不斷延伸,在養老服務、政務服務等細分領域「落地開花」 人工智慧技術不僅能識別人臉,還具有「讀心術」。
  • 閩臺「王爺總館」 在泉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在申報過程中,泉州鯉城區泉郡富美宮和臨江街道新橋社區居民委員會、晉江市深滬鎮鎮海宮董事會等作為該項目相關社區組織或代表,為此次成功申報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報記者 陳智勇 流傳久遠 清代泉州王船漂至臺灣 「泉州民間王爺崇拜由來已久,泉郡富美宮被譽為閩南和臺灣『王爺總館』。」
  • 雲端「智」援復工復產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雲籤約」助招商 臺企國喬泉港石化項目通過視頻連線籤約、鯉城區開啟「雲招商」工作方式、豐澤區集中網籤招商項目,泉州正積極「借雲」招商引資 新冠肺炎疫情擋不住閩臺融合發展的信心。3月2日,臺企國喬泉港石化項目落戶福建。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省長唐登傑在福州通過視頻與泉州、高雄連線,見證了項目籤約。
  • 臺商區召開專題學習會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吳志勇)近日,泉州臺商投資區黨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學習會,專題學習研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區領導劉志平、林清泉、陳家強、丁尚光、賴麗水參加會議。 會上,區領導圍繞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結合工作實際進行發言,交流學習體會。 會議強調,要突出「學」,真學真懂不動搖。
  • 泉州大橋人行道「減半」使用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昨日下午,在濛濛細雨中,市公路局直屬分局幾名施工人員將一塊塊「護欄危險、禁止跨越」的警示牌,放置在市區泉州大橋人行道出入口,目的是提示市民不要越過這幾天剛剛增設的人行道中間隔離欄,只在靠裡側的人行道上通行。「泉州大橋人行道下的託梁是懸臂結構,支撐力本身就有限。在2016年的橋梁全面檢測中,人行道被鑑定為限制使用的四類構件,託梁也存在一定病害。
  • 特色小城鎮 唱響時代之歌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擁有豐富的產業資源和深厚的文化沉澱,各鄉鎮產業發展特色鮮明,人居環境持續提升。 為了更好地呈現泉州城鄉發展新面貌,總結、分享泉州城鄉融合發展經驗,由市住建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資源規劃局、泉州晚報社、中國郵政泉州分公司參與主辦,福建華創置業協辦的「泉州十佳特色小城鎮遴選」活動,歷時半年多落下帷幕,「泉州十佳特色小城鎮」榜單重磅出爐。
  • 商業地產下半年或迎入市小高峰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記者從業界獲悉,今年下半年福建將有15個商業地產項目擬開業,泉州也有中駿、寶龍、悅禾匯等多個商業地產擬入市。此外,全國下半年計劃開業的商業地產數目多達415個,而上半年這個數字只有63個。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由於受疫情因素影響,2020年上半年全國新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僅63個(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商業建築面積≥2萬方)。
  • 首屆伴手禮評選活動開展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羅劍生 通訊員張敏麗)為進一步開展文明旅遊宣傳引導工作,挖掘特色文化,推動伴手禮研發工作,打造「唐雕、宋橋、元港、明回」文化品牌,日前,泉州臺商投資區開展首屆伴手禮評選活動,以大力培育新區文旅業態和消費模式,更好服務新區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