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中國38年,《漫長的告別》為什麼今年突然火了?

2020-12-15 中國日報網

今年10月起,一本名為《漫長的告別》的文學經典,在圖書市場上一路勢如破竹,接連登上噹噹、京東、亞馬遜小說新書榜榜首,一個月內印量破了20萬冊,成了2018年下半年最受追捧的外國小說。

讓人驚訝的是,《漫長的告別》在38年前就已經被引入中國,作為一本「公版書」(作者去世50年後作品進入公共版權領域),之前市面上已有近十個版本,根據開卷數據顯示,此前最暢銷的版本全年累計銷量也不過1萬冊,如今讀客版卻一個月印量破20萬冊,市場表現提升了上百倍,震驚業界。

《漫長的告別》是美國文壇一代宗師雷蒙德·錢德勒的代表作,與同為20世紀美國文學黃金時代的傑作《在路上》《了不起的蓋茨比》相比,《漫長的告別》此前在國內顯得頗為低調,很「小眾」。

為何引進中國38年,《漫長的告別》為什麼今年突然火了呢?記者採訪到《漫長的告別》的責任編輯、讀客文化的周奧揚。

換個文案就能暢銷,吸引對的讀者才能形成口碑循環

在周奧揚看來,《漫長的告別》如今的火爆,與先前的無人問津的懸殊對比,很重要的一點,與先前國內對錢德勒作品的主推方向有關。

《漫長的告別》發表於1953年,是錢德勒的集大成之作,曾獲推理懸疑的「奧斯卡」愛倫·坡獎,先前國內對這部作品的定位是「經典偵探小說」。而讀客版《漫長的告別》,宣傳語卻是用的「怪不得村上春樹讀了12遍」,主推文學經典。

在確定推廣方向前,讀客編輯團隊做過深入調研,發現讀者反饋主要分兩類,一類是衝著「懸疑燒腦」來的讀者,周奧揚介紹:「這些讀者都是讀東野圭吾、阿加莎成長起來的,對偵探小說的期待是刺激、反轉,而錢德勒恰恰顛覆了福爾摩斯式『全知全能』型設定。」錢德勒筆下的主角「馬洛」落魄潦倒,東奔西走破案,常常一無所獲,強調人物心境,而非推理手法,將偵探小說帶入全新領域。「儘管馬洛是全球讀者票選最受歡迎偵探第一名,比福爾摩斯還受歡迎,但對於中國讀者這一風格仍是陌生的,難免讓衝著『燒腦』的讀者失望。」

另一類讀者則認為《漫長的告別》早已超越類型小說,更像一部文學經典。如豆瓣網友4everRtc評論:「讀《漫長的告別》,與其說是在讀一本偵探小說,不如說在讀一部真正的文學作品,繁雜的敘述不再是為了鋪展案情,而反將案件作為載體,來完成這場錢德勒的理想與世俗的理想之間漫長的告別。」

「只有吸引到匹配閱讀期待的讀者,口碑才能得到循環」,這是讀客編輯團隊對於先前版本的總結,經過反覆討論,明確把「村上春樹」作為將錢德勒介紹給更多中國讀者的「鉤子」。因為儘管村上春樹推薦過許多作家,但卻沒有《漫長的告別》來得意義重大,一讀就讀12遍,一讀就讀了四十年。實際上,村上春樹本來就是錢德勒在亞洲地區的宣傳「功臣」,2007年,他將《漫長的告別》譯為日文,2萬字作序,首印10萬冊,帶動日本全民讀錢德勒熱潮。更重要的是,村上春樹從寫作技法到寫作主題,都受錢德勒影響重大,兩者閱讀體驗相近。

用文案去吸引對的讀者並形成口碑,效果很快就得到了印證,在主推「偵探小說」版本的豆瓣頁面,評分只有8.1到8.3不等,而在主推「文學經典」的讀客版本,評分卻高達8.8分,入選豆瓣2018年度十大高分佳作。

「換個書名或文案就能暢銷」的案例在今年出版業層出不窮,如《遮蔽的天空》,是一部與《局外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齊名的存在主義文學經典,後兩部都是百萬級長銷書,此書上一版叫《情陷撒哈拉》,累計只賣了兩三千冊,而後絕版,今年憑藉「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宣傳語,坂本龍一等名人加持火速翻紅,發行量破10萬冊;又如,豆瓣「年度最佳科幻小說」《與羅摩相會》,原名《與拉瑪相會》,憑藉「怪不得是劉慈欣的偶像」的宣傳語,將科幻三巨頭之一的阿瑟·克拉克迅速介紹給數量不斷上升的科幻讀者,小眾讀物一夜爆紅。

「孤獨且獨立」的價值觀,引一線城市年輕人共鳴

作為一部常讀常新的文學經典,《漫長的告別》價值觀與當下追求獨立的時代精神非常契合:主人公獨立的生活方式,孤獨但追求體面的人生態度,以及自帶醉意的生活方式,貼合了現代年輕人的心境,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年輕讀者中廣受好評,書中金句「說一聲再見,就是死去一點點」、「生命的悲劇不在於美麗的事物過早衰亡,而在於它們變得蒼老和鄙俗」火遍社交平臺。

小說中,孤獨不羈的硬漢偵探馬洛,遇見了神秘優雅的酒鬼萊諾克斯,因為一起喝過的幾杯酒,因為對方身上有打動自己的特質,馬洛為了維護這位朋友的聲譽,甘願挨揍,差點坐牢,被恐嚇,被羞辱,也毫無怨言。

馬洛代表了現實中的一類人:他們生活在人群中,卻保持對人群的疏離,他們冷靜卻不冷漠,孤僻但無怪癖,我行我素卻不損人利己,他們聽從內心的召喚,忠於自己的原則行事,即便潦倒也活得不卑不亢。

馬洛雖沒有福爾摩斯的絕頂聰明,但他會經歷和普通人一樣的內心掙扎、情感糾葛, 甚至會因為同情而放了嫌疑人。他從不高呼正義,對他人守口如瓶,但活得問心無愧,如此「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馬洛也因此超越福爾摩斯,成為美國推理家協會(MWA)全球讀者票選150年最受歡迎的偵探第一名。

錢德勒曾這樣評價馬洛:「如果有足夠的人像他,這個世界會是個安全的地方,不會變得太無趣而不值得居住。」關於金錢與欲望、關於人生、關於成就等困惑現代人的諸多迷思,讀者在這本書裡可以獲得共鳴和思考。

全新版增加原創插畫,附贈書迷手冊,打造最「錢德勒的錢德勒」版本

為了重新包裝錢德勒,出品方讀客文化在產品開發上也頗為費心,力圖打造最「錢德勒的錢德勒」版本,周奧揚認為一定要抓住錢德勒及其作品最核心的兩個特質:一是妙不可言的冷硬文風;二,用妙不可言的冷硬文風塑造的經典形象——硬漢偵探馬洛。

要達到這個目標,那麼組成這本書的所有細節,翻譯、封面、插畫、導讀、文案,都要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

在這樣的要求下,周奧揚在第一時間找到了與讀客合作過《教父》的譯者,人稱「BY叔」的姚向輝。BY叔是圈內資深的美國小說、犯罪推理小說譯者,對美國文學史、流行文化、俚語俗語如數家珍。BY叔在翻譯的時候,同時參考了法語、日語、西班牙語三個版本,力求每一句話都能貼合錢德勒文字的原汁原味。書中最經典的句子:To say goodbye is to die a little。其他版本翻譯成「道別等於死去一點點」或者「說一聲告別就是邁入死亡一小步」,而姚向輝版本則是「說一聲再見,就是死去一點點。」

另外該版本的一大兩點是增加了原創插畫,周奧揚介紹,「自己初讀《漫長的告別》時,為其中幾個場景打動,久久不忘。作為讀者,我只能感受,但作為編輯,我可以創造感受。於是有了內文之前的六張彩色插圖,正好對應書中六個精妙的片段。」插畫之後,緊接著一張洛杉磯地圖,標明了故事裡涉及的重要地點,全景呈現錢德勒筆下的罪惡之城。附送的錢德勒珍藏版書迷手冊,可以看到與錢德勒的生平相關,讓廣大讀者快速認識錢德勒。

事實證明,讀客文化精心打造的《漫長的告別》,已成為迄今為止市場表現最好的版本。相信這本書的熱度還會持續,錢德勒和他的作品《漫長的告別》將更加地廣為熟知。

來源:東北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與漫長的告別
    所以我選擇的應對之術是翻開另一本看起來很快就能讀完的書,就是這本《漫長的告別》。當初確實是被「村上春樹最愛的書」這種廣告詞打動,據說村上春樹讀了十幾遍這本書,說「每次寫不下去的時候翻出來看看就有了靈感」。
  • 《漫長的告別》活出心中的世界
    《漫長的告別》是20世紀美國著名作家雷蒙德·錢德勒的作品,他被譽為20世紀美國文學的代言人之一,每本著作都質量上乘。他塑造了「硬漢偵探」馬洛的經典形象,也為當時的文壇開創了雅俗共賞的文學風格。而本書作為他的代表作斬獲了各種獎項,更是引來後世無數作家爭相模仿。故事是以第一視角敘述。開頭描述了主人公「馬洛」如何捲入了一場「兇殺案」中。
  • 「打工人」為什麼突然火了
    昨天晚上,幾個朋友討論起了最近火熱的「打工人」,既有朋友困惑為什麼會火起來,也有朋友問這是「打哪裡的工人了?」........ 雖然政事堂也是昨天第一次聽到這個詞,不過,還是想嘗試用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詞的突然流行。
  • 產後抑鬱:漫長的告別
    產後抑鬱:漫長的告別 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5月08日 09:31 A-A+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他們都相信——靳佩玲瘋了。除此以外,沒有什麼能合理地解釋一個生產完不到三個月的女人,為什麼好端端就哭,為什麼連續十多天悶在屋子裡,為什麼連孩子看都不看一眼,為什麼想死。
  • 為什麼韓劇、泰劇在中國都很火,而日劇在中國卻火不起來呢?
    近幾年韓劇,泰劇在中國都很火,但是為什麼日劇卻在中國火不起來呢? 首先,日劇並不是沒有火過,它曾經在國內火過大江南北,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看,至於說沒有以前火,或者是沒有韓劇,泰劇極受歡迎,那是因為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
  • 《漫長的告別》發中文海報:讓我們在平淡的日子中慢慢告別
    《漫長的告別》發中文海報:讓我們在平淡的日子中慢慢告別 2020-08-04 1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早安·世界|回眸2020②大流行:漫長的告別
    早安·世界|回眸2020②大流行:漫長的告別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 2020-12-20 09:21 來源:澎湃新聞
  • 公益歌曲《漫長的告別》MV發布 騰訊音樂人王晰簡弘亦等溫情獻聲
    日前,由騰訊音樂人攜手新華網客戶端共同出品、能量悅動音樂和海邦影視聯合出品的公益歌曲《漫長的告別》官方MV正式上線,騰訊音樂人阿魯阿卓、李曉東、王晰、簡弘亦溫情出鏡並獻唱。除MV外,《漫長的告別》一曲也同步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等多個音樂平臺完成上線。
  • 談《漫長的告別》:如何走出偵探小說的「敘事迷宮」
    在錢德勒的系列小說中,毫無疑問,《漫長的告別》是代表作,也是他最得意之作。該小說在1955年斬獲了 愛·倫坡獎。日本著名作家 村上春樹 曾殷勤地說:《漫長的告白》是部完美的傑作,極其出類拔萃。如果允許我用誇張的表述,那幾乎達到了夢幻的境界。鋪墊了這麼多,這部《漫長的告別》究竟有何魅力讓眾人愛不釋手呢?它的敘事技巧在哪裡?
  • champion帽子T恤為什麼突然火了
    champion為什麼火了?  今年是不是看到特別多champion的T恤和帽子呢?champion其實已經有多年歷史了,為什麼突然就火了呢?champion為什麼這麼火?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 《漫長的告別》播出,由周峻緯、何晟銘主演,是一部愛情懸疑劇
    摘要:這段時間真的有很多影視作品都相繼上線,如今由馬志宇執導,周峻緯、何晟銘、蒲巴甲等人主演的一部愛情懸疑劇在2019年11月22號晚8點的時候播出,叫做《漫長的告別》,如今已經播出6集了。《漫長的告別》這部劇主要敘述了在2006年,南方某縣城,一個女大學生尹露遇害,因為線索缺失,所以案件偵破遲遲沒有進展,連舟是尹露的男朋友,為了找到真相,不顧所有人的反對,搬到了尹露最後出現過的古城中,展開了調查,在這個期間連舟與刑警付翔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連舟從一個衝動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個成熟穩重的人
  • 書評《漫長的告別》,語言詼諧幽默,結構構思巧妙
    《漫長的告別》這本書的書名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纏綿悲傷的愛情故事。「在人類文學史上,他用教科書級別的洗鍊文筆,塑造了硬漢偵探馬洛的經典形象。」它是一部關於偵探的推理小說?它是一部關於愛恨情仇的愛情小說?封面上的這個簡介又讓我疑惑不解。
  • 一文詳解為什麼日語突然火了起來?
    首先,一直以來以留學為目的的學生是學習日語的主力軍,目前日本的大學和日語學校等院校在冊外國留學生數已超30萬人,按照出身國家和地域來看,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達到近一半,基本以10%以上的增速增長。 其次,很多人為了工作學習日語。該群體數量直接受在華日企數量,以及對日貿易增長的影響。
  • 秒速五釐米:2007年的動漫神作,最近突然火了,玻璃心慎入!
    秒速五釐米:2007年的動漫神作,最近突然火了,玻璃心慎入!再次想到這個動漫名字,心裡不禁多了一些其他的想法。不知道是因為動漫裡主人公的錯過而惋惜還是為自己從為爭取過後悔。這個世界上多的是無法回頭無語言說的愛,我想大概像那冬天的雪吧,來的時候潔白無暇,走的時候讓人不易發覺而懊悔,也已經沒有用了,這部動漫2007年就已經出現,最近卻突然火了,到底什麼原因呢?讓我們來讀一讀他的劇情吧!小男孩的他,貴樹在大雪中只為了答應和她的那一場約會,所有一切的希望於光芒都是他和明裡看櫻花的約定。
  • 誕生於1999年的小眾品牌 Sacai,為什麼這兩年突然爆火?
    誕生於1999年的小眾品牌 Sacai,為什麼這兩年突然爆火?Sacai在時尚圈一直很火,最近兩年與Nike的幾款鞋子聯名被明星紛紛上腳,才開始進入大眾視野。轉而進到「CDG」公司,在這裡邊學習邊工作,待了8年之久。直到1997年結婚後女兒的出生,阿部千登勢與大多數日本女性一樣選擇了放棄事業專心照顧家庭。離開工作崗位後在家帶孩子的阿部千登勢,慢慢感受到自己的人生慢慢變得虛無,開始了思考沉澱,後來在丈夫的支持下。在1999年,阿部千登勢在家裡創立了Sacai女裝品牌,「Sacai」則是阿部千登勢娘家的姓氏。
  • 防彈少年團為什麼突然火了?(二)
    說這個防彈突然火了,是對站在飯圈邊緣,只聽歌看顏的路人說的,我相信入坑早的阿米,永遠不會忘記從出道就被黑,去年更是被七家連撕的歷史吧?不過奇怪的是,防彈是個越黑越火,越撕越火的團體呢,去年是被黑的最慘的一年,也是登頂的一年。所以,小編接著上文來說一下防彈為什麼這麼火吧?之前說了音樂和策劃,接下來來說說別的。
  • 陳為軍 漫長的告別|封面人物
    身在美國的導演陳為軍通過手機拍攝的短視頻說,這是他將近20年紀錄片生涯的最後一部片子,他跟觀眾道別:「喜歡我片子的朋友,在此別過,再見了。」 作為陳為軍徒弟的程春霖,此時正在首映現場,他跟觀眾一樣,也是才知道自己的師傅要就此告別。「我完全不知道,他之前沒有跟我說。」作為陳為軍20年攝影搭檔的趙驊沒有到場。他一向對出席各種儀式不感興趣。
  • 《地久天長》:所謂地久天長,不過是一場漫長的告別
    在看到《地久天長》這個標題的時候,我們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那首流傳甚廣的《友誼地久天長》,在寫這篇之前,特地去聽了中英兩版本的歌,思緒隨著動聽的歌聲在中國改革大浪潮中飄動。這是一段重溫中國家庭30年來風雨起落的故事,我們的祖輩經歷了「計劃生育、嚴打、體制改革、南遷潮、房地產熱、出國熱」等時代的變遷,而這部電影正是通過小人物生活裡的愛恨情仇來烘託這段巨變的歷史。
  • 突然火起來的《Among Us》到底是為什麼?
    很多玩家都在Steam上注意到了這款突然擠上銷售榜前列的遊戲《Among Us》,這款遊戲已經發售了2年了,但是為什麼突然一下就火爆了起來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析一下,記得收藏!
  • 突然爆火的「RPA」
    文章來源:ToB行業頭條(ID:wwwqifu),作者:李曉松 ,編輯:Jenny,原標題:《RPA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