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念幣-中國珍稀野生動物-白鰭豚-華南虎

2020-12-22 蘭州大黑

中華人民共和國流通紀念幣-26.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白鰭豚-27.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華南虎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十八條明確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可以根據需要發行紀念幣。紀念幣是具有特定主題、限量發行的人民幣,包括普通紀念幣和貴金屬紀念幣」。紀念幣是可以作為商品進行買賣交換的人民幣。

普通紀念幣和貴金屬紀念幣同屬於紀念幣的兩種不同類別,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但兩者有著很大的區別: 第一,材質。普通紀念幣一般由黃銅合金等普通金屬材質鑄造,而貴金屬紀念幣一般是由金、銀、鉑等貴金屬鑄造,從材質而言,後者較前者更加貴重。 第二,流通性。普通紀念幣與現行流通人民幣具有相同職能,與同面額人民幣等值流通;而貴金屬紀念幣的面額只是一個貨幣符號,不計入市場現金流通量,它不參與貨幣流通,但具有國家法律性。 第三,發行量。普通紀念幣發行量一般遠大於貴金屬紀念幣。 這些紀念幣選題豐富多彩,設計獨具匠心,規格材質多種多樣,圖案新穎美觀,面額不等。題材有事件、會議、人物、動物,涉及政治、法律、體育、教育、環保、金融等多方面,將中華人民共和國50多年的輝煌成就及重要事件濃縮於紀念幣的方寸之間。這些紀念幣是中國人民幣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和完善了中國的貨幣制度,弘揚了中國的貨幣文化。

26.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白鰭豚

枚數:1枚 面額:五元

直徑厚度:32×2㎜ 重量:13.28克

金屬成份:紫銅合金 發行數量:600(萬枚)

鑄造廠家:瀋陽造幣廠 發行日期:1996年12月18日

正面圖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國徽、年號。

背面圖案:內緣右中方為「5元」的面值,上方為「中國珍稀野生動物-華南虎」;主景圖案為兩隻戲水的白鰭豚 。上方環刊「中國珍稀野生動物-白鰭豚」的幣名,及「5元」面值。

【相關介紹】

白鱀豚(學名:Lipotes vexillifer)亦稱白鱀鯨、白鱀、白旗、白鰭、白夾、江馬、青鱀、揚子江豚及長江豚等,是一種淡水鯨類白鱀豚科動物,僅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流域,這是白鱀豚科中唯一的獨特物種,至20世紀由於種種原因使其種群數量減少,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它是世界上僅存的四種淡水豚中所剩數量最少的一種,為中國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現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縮寫IUCN)列為最瀕危的12種動物之一,同時還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以及《美國國家瀕危物種法》。

27.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華南虎

枚數:1枚 面額:五元

鑄造廠家:瀋陽造幣廠 發行日期:1996年12月18日

背面圖案:主景圖案為一隻站立在巖石上的華南虎,,內緣右中方為「5元」的面值,上方為「中國珍稀野生動物-華南虎」。

華南虎 拉丁學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廈門虎,南中國虎)。於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亦稱「中國虎」,華南虎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並布滿黑色橫紋。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條紋,條紋的間距較孟加拉虎、西伯利亞虎的大,體側還常出現菱形紋,在亞種老虎中體型較小。

華南虎以草食性動物野豬、鹿、狍等為食,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色物種名錄極度瀕危,在野外已滅絕。

華南虎僅在中國分布,是中國特有的虎亞種。

下期介紹-28.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9. 周恩來誕辰100周年

相關焦點

  • 震驚: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
    震驚: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地球上存在著數以萬計的生命物種,然而伴隨著人類的活動,許多生物在消失,保護動物刻不容緩,需要每個人的努力,下面一起來看看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白鰭豚長江奇獸白鰭豚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遊。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白鰭豚種群數量銳減,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白鰭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正式公布白鰭豚功能性滅絕。
  • 物種悲劇 湖南野生華南虎可能僅剩3隻
    作為中國特有的動物資源,以湖南為中心活動區的華南虎,在短短數十年中,帶有悲劇色彩地從「害獸」到「極度瀕危物種」的轉變,是人們對動物資源及其價值再認識的過程。      濫捕亂獵,對動物資源的過度利用,是湖南動物資源幾十年來普遍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 盤點中國十大瀕危動物
    大熊貓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大熊貓是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屬於中國十大瀕危動物之一。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獁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惟有大熊貓因隱退山谷而遺存下來。
  • 稀世「中國虎」降臨!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再誕華南虎寶寶
    在7月29日「世界愛虎日」到來之際,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動物幼兒園裡,出生40多天的華南虎弟弟正式亮相,迎接它的第一個節日意義非凡。這是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的第二隻華南虎寶寶。要說華南虎的珍貴性可是無「虎」能比的。身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瀕危」級別,比大熊貓還稀有。
  • 中國的十大「國寶級」動物,個個面臨瀕危,最後一種已功能性滅絕
    【中國的十大「國寶級」動物,個個面臨瀕危,最後一種已功能性滅絕】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國內三種最稀有的動物,比大熊貓還珍貴,這種野生的僅剩20隻
    特別是近幾個世紀,人類不停的開疆擴土和大舉的建造城市使得很多動物原來的家園都遭到了破壞,幾百年來各大洲已經有很多的珍稀動物因為沒有適合生長的家園而徹底滅絕了。下面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看看三種現在面臨非常大生存危險的動物。說到瀕危動物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我國的國寶大熊貓,在上世紀確實數量稀少不過隨著對國寶的重視培育和繁殖,現在的數量也是非常可觀了。
  • 中國獨有的10大瀕危動物,你都知道哪些?
    中國獨有的10大瀕危動物,你都知道哪些?說到中國的瀕危動物大家都會想到大熊貓,做為國寶的大熊貓在經過良好的保護後,現在的生存環境和種群數量都有了很大的改觀。那麼中國瀕危動物有哪些呢?快來一起來看看吧!大熊貓大熊貓是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大熊貓是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獁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惟有大熊貓因隱退山谷而遺存下來。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你見過幾種?快來看看→
    浙江有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其中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自《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2017—2020年)》實施以來,種群數量得到擴大,物種瀕危程度得到有效緩解,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
  • 中國森林有哪些著名的珍稀動物?
    森林是一座天然的寶庫,森林裡的珍稀動物有很多,你知道它們都是什麼嗎?大熊貓憨態可掬,胖胖的身體、黑黑的大眼圈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被稱為「活化石」,它們多生活在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0℃的陰溼涼爽環境中。竹筍是大熊貓最喜愛的食物。華南虎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物種,主要生活在森林和叢林之中。華南虎白天休息,晨昏活動頻繁,其活動區域很大,可以連續行走50多千米,善於遊泳,不會攀爬,喜歡單獨活動,視覺、聽覺很發達。
  • 華南虎:極度瀕危物種之一 野生不到30隻(附圖) _中國網
    中文別名:廈門虎,南中國虎,中國虎讀音:hua(二聲)nan(二聲)hu(三聲)華南虎是虎所有種類中最為瀕臨滅絕的一種,估計世界上少於20至30隻野生華南虎,在中國的18個動物園中還有70隻圈養的華南虎,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2018年野生華南虎情況,華南虎為什麼瀕臨滅絕
    華南虎作為一種只存在中國的特有老虎物種,也稱之為「中國虎」,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色物種名錄極度瀕危。華南虎曾經廣泛的分布於中國各個地區,華中、西南、華東廣闊的叢林都有它們的身影。
  • 動物知識普及——華南虎
    華南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生活在中國南方的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也常出沒於山脊、矮林灌叢和巖石較多或礫石塘等山地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此物種主要生活在中國南方的森林山地。華南虎雖不喜歡長途泅水,卻能遊過較狹窄的海峽,所以還出現在像廈門等地的島嶼上。
  • 著名動物學家譚邦傑的貢獻:保護瀕危野生動物—新聞—科學網
    書的封面設計別致,一頭驕健的花豹從封底奔往封面,背景底色為熱帶草原的草綠,突出《珍稀野生動物叢談》的書名,科普出版社1995年9月列入「科普文庫」出版。該書作者譚邦傑先生是我所尊敬的前輩,不期而遇,如故人相逢,不由得憶起許多往事。
  • 野生華南虎43年來首現陝西 村民目擊17次(圖)
    昨天,陝西省林業廳方面宣布,擔任調查隊嚮導的陝西鎮坪縣城關鎮文彩村7組村民周正龍,於今年10月3日在該縣神州灣一處山崖旁,用膠片和數位照相機同時拍攝到的一組野生華南虎照片,經陝西省林業廳組織野生動物和影像專家鑑定後證實這組照片是真實的。    陝西省林業廳方面認為,這宣告了43年來野生華南虎重新被發現,這同時也證實了野生華南虎在中國陝西鎮坪縣的存在。
  • 盤點近年十大瀕臨滅絕物種 中國白鰭豚居首
    以下是十年內野生環境中消亡的十個物種: 1.白鰭豚 白鰭豚又名白暨豚,俗稱白鰭、白夾、江馬。白鰭豚屬鯨類淡水豚類,為我國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動物,有「水中熊貓」之稱,或許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鯨目動物。白鰭豚是研究鯨類進化的珍貴「活化石」,它對仿生學、生理學、動物學和軍事科學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上一次觀察到白鰭豚的記錄是在2002年,而2006年在白鰭豚的棲息地長江對淡水豚類進行的一次考察最終無功而返。自從1996年起,白鰭豚就被列入極度瀕危物種名錄,而在2007年的一次重新評估中,白鰭豚被貼上了滅絕標籤。
  • 被宣布滅絕30年的物種被發現,野生華南虎可能重新發現嗎?
    個人認為這一次人類既是主角又是誘因,因為人類文明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弊端,首先就是對於環境的破壞,壓縮了很多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這導致一些珍稀野生動物數量大幅度減少,甚至有滅絕的危險。貓科動物作為食物鏈頂端的頂級掠食者,如果沒有人類的幹預,在自然界中幾乎是沒有威脅的。
  • 中國歷史上十大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排行榜
    東北豹是全球極度瀕危的大型貓科動物,據國際最新的統計數據其種群一直未超過100隻,中國約有10隻左右,在俄羅斯大概有30多隻,僅分布於中國和俄羅斯,其瀕危狀況已經引起全球的關注。已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受到俄羅斯、朝鮮和中國政府的嚴格保護。2、華南虎華南虎(廈門虎,南中國虎)僅在中國分布,是中國特有的虎亞種。
  • 海南島曾是大型動物的樂園,熊貓、大象、犀牛、華南虎等野獸雲集
    一般稱雲南省是我國目前唯一保留了野生象種群的省份,分布在西雙版納、普洱、德宏、臨滄等地,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只有幾百頭,但數量呈現增長趨勢。遺址的年代經中國地震局測定為距今40-60萬年前,因此早在40萬年前巨猿、熊貓、劍齒象、犀牛、猩猩等動物就通過瓊州海峽陸橋抵達了海南島。曾經的海南島遠比現在要熱鬧多了,不僅有大象、犀牛、熊貓,還有老虎、豹、豺。但這些動物為何都沒有保存下來呢?
  • 開州雪寶山無人區「現身」一批珍稀野生動物……
    歷時一年多,中國林科院用紅外線相機在開州雪寶山無人區監測野生動物多樣性,首次抓拍一批珍稀野生動物和鳥類。 在紅外線相機鏡頭前,一種似鹿而非鹿的動物有的慢悠悠地散步、有的低頭覓食,還不時回頭,拍個大頭照。據專家介紹,這種長有大眼睛、細脖頸的動物名叫狍子。
  • 保護野生動物,中國言行一致
    前不久,美國發布所謂「中國破壞全球環境報告」,誣衊中國走私野生動物,「促使物種滅絕並傳播疾病」。如此罔顧事實的大假話,在國際社會鬧了大笑話。  一直以來,中國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持續發力,中國的綠水青山和物種繁榮見證著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的不斷進步。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加快自然保護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