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英語,兒子「教」我學》有感——英語的奇蹟屬於孩子

2020-12-12 瘋癲三尺講臺

作為青少英語教育這個「一發不可收拾」的話題的開端,《英語,兒子「教」我學》特意把焦點放在了兒子英語成長的故事上,因為他的點滴進步時刻發生在我的身邊,這種親歷就像整天拿著放大鏡做研究一樣,讓我看得通通透透;更因為我對青少英語教育事業的熱愛由他而起,也隨著他的成長而欲罷不能,我首先是作為一個媽媽,而不是一名老師來體驗這一切的……

――曹文

《英語,兒子「教」我學》以博客日記的形式,從媽媽和英語老師的雙重視角,真實記錄了兒子肖博文從8歲到12歲英語成長的點點滴滴。孩子從僅認識幾個英語單詞到獨立創作累計20多萬字英文小說的「飛躍」實例,顛覆了作者對英語學習方法的認知,也引發了其對少兒英語教學的思考、探索與實踐。

作者希望通過分享她的故事與思考,讓家長朋友們相信:英語的奇蹟屬於孩子,孩子的奇蹟超越英語--而這和父母懂不懂英語無關,只與愛、智慧和堅持有關。只要父母有心,這樣的奇蹟就會發生在我們身邊。

該書前言中,曹文老師說:我要給予濃墨重彩的不是兒子的英語有多優秀,因為比他更優秀的孩子有很多。我最想和爸爸媽媽們分享的是兒子給予我的「顛覆」——原來孩子不需要抄課文、學音標、默寫單詞、背教材等這些主宰我們英語學習的方法,也不需要一個當英語老師的媽媽每天給他開英語「私塾」,也能夠輕鬆、快樂地在四年的時間內實現從零到20萬字作品的飛躍,這一成就讓我們這些飽嘗英語折磨的大人們望塵莫及。

曹文老師談到:英語到底是什麼,學什麼,怎麼學,是兒子交給她的。讀完這本書,湧入我腦海中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我們的孩子學英語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學習英語?

在中國,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和學習英語的熱情可謂是舉世聞名。「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領著高舉著「瘋狂英語」教材的學生震耳欲聾地喊出了「I want to change my life(我想改變我的生活)」,從此瘋狂英語充斥到大學校園的角角落落。為什麼如此多的人瘋狂學習英語?很多家庭,把孩子的英語學習當做頭等重要的大事來抓,從孩子剛會說話,甚至不會說話就開始教孩子學說英語。英語在中考和高考中的確很重要,但我們僅僅是為了考試而學英語嗎?顯然不是。英語是學科但絕不僅僅是學科。英語像母語一樣是一種符號或媒介,是交流的工具,是思維的工具,是文化的載體,是生活的反映,是開啟世界大門的鑰匙,是連接世界的橋梁。Jay Walker在《關於世界英語熱》的演講中說:「你的母語是你的生活,但是英語可以讓你參與更大範圍的討論。這個世界上還有其他的全球性語言,數學是科學的語言,音樂是感情的語言。現在,英語正在成為解決問題的語言,並不是因為美國促使其如此。而是因為全世界的需要。英語代表著希望,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的希望。」

摘錄一段曹文老師在《兒子教我學英語》力的一段話:「成績是實的,放在那裡誰都看得清楚,素養是虛的,一時半會搞不明白。我們無需抱怨中國的教育。人太多,教育資源太少,所以用一下子看得清的方法篩選。因此,對孩子個性化發展的尊重和培養,就落在了家長的肩上。孩子的視野、個性、人文情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都很重要,沒有這些,難有好成績;沒有這些,有了好成績也沒用。所以如何通過學英語並提升孩子的核心素養是一件應該想明白的問題。

在買這本書之前心裡也是在打鼓,曹文是北外的教授,有20多年的英語教學經驗,平時可以在家裡自如的和兒子交流,也能給兒子作文指導,兒子到國外留學半年,這些對於我這個普通爸爸來說是不可比擬的,覺得她的方法無法複製,買書來權當膜拜一下吧。

暑假裡拿到這本書,就去了離家很近的圖書館,還帶了一個本筆記本。這本書的語言非常的平實自然,好像是鄰家大姐在講故事。一開始就欲罷不能,很快就看了一半,期間我在書上劃了很多東西,這些都是我很贊同的觀點。我喜歡看這種敘事性的文章,沒有很多的理論,只是對實踐的總結和對生活的感悟,覺得很受用,可以象看小說一樣欣賞這本書。也許是我已經讀過《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有了半年的親子英語經歷,所以對這本書的理解沒有什麼難度。我用了一天終於把這本書讀完了,掩卷反思,所獲良多。在隨後的日子裡我第二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比較了自己的孩子和小主人公,我在書上批註了很多東西,所以進展很慢,到現在只看了不到一半,但是我收穫更多!雖然普通人不能完全複製這一教育歷程,但是很多方法是值得參考的,比如說自然拼讀學習的引入、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閱讀書籍、通過旅遊增加孩子的閱歷,還有從專業角度介紹的選擇培訓班的方法和出國應該具備的能力,都值得品味。

接下來談談自己閱讀中的箇中體會,分享一下我的關鍵句。

一. 學習之外,更關注孩子良好品質。

語言不是障礙,沒有勇氣才是。

激勵孩子於點滴之間。

從孩子最有信息處入手。

該發生的一定會發生,我們需要耐心。

孩子做不做是第一位的,做得好不好是第二位的。

善於觀察,才會學習。

獎勵不需要理由。

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

知識只有分享才有力量。

讓孩子擁有一個特長。

保護孩子的想像力。

這些感悟配上曹老師以及孩子的經歷,讓我讀來,震人發聵。念及自己的孩子,這些肺腑之語當然對我的啟迪更多。

翻開圖書的第一個標題「媽媽,我害怕」一個8歲的孩子,要獨自進入陌生的語言群體,那種無助的心情無法言表。可是隨著孩子正式入學,快樂的一天結束時,媽媽的感悟是:語言不是障礙,沒有勇氣才是。作者的兒子——博文,有這樣的幾句話描述了當天的情境「我依稀記得那時我利用腦中屈指可數的幾個單詞來推測老師所講的內容——這也正是我英語學習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點。」這段話讓我們清晰的感受到孩子當天的學習的困難狀況,而這樣的不怕困難的狀況成了他英語學習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點。我相信博文這樣的勇氣不是一天養成的,應該是在日常生活點滴中逐漸形成的。

二. 賞識孩子,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讓孩子敢於夢想。

盡享夢想之美妙。

到底什麼能牽動孩子的心,我們知道嗎?

把孩子的成就儀式化。

把孩子的點滴當回事。

讓孩子冒傻氣。

多麼輝煌的未來都是從孩子的今天開始。

相信水到渠成。

愛孩子就要經常表揚孩子,誇獎孩子。每個孩子都是金子,天下沒有壞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優點、特點,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挖掘。一般情況下, 當孩子做對某些事情時,父母覺得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而當孩子不小心做錯了一點事情,父母就覺得孩子不努力,不是好孩子, 因些而大發雷霆。其實,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把孩子做對的事情從平凡的生活中挑出來。據調查,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來說,他們缺少的不是批評,而是讚揚。作業寫錯了,被老師批評;成績沒考好,被爸爸媽媽批評:玩得時間長了,被爺爺奶奶訓斥……然而,在一個孩子成長的歷程中,令他們記憶最深刻的不是長輩的批評,卻是那些難得的讚揚。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的讚揚,孩子們也不例外。好孩子是誇出來的,讚美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當然,父母給孩 子的誇獎必須是具體的,越具體越好。如果您只虛情假意地對孩子說"你真聰明"、"你真棒",孩子聽了以後會覺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裡,也不知道 自己怎樣才能變得更好。所以對孩子說話需要三思而後行才對。

三. 把握孩子成長中語言學習的規律。

從孩子喜歡做的事情開始。

挑選讀物學問大。

在閱讀中學單詞。

用孩子喜歡的話題教語法。

語感比語法更重要。

不要把英語當作知識來學。

學單詞不能離開句子和情景。

考試是途徑,不是目的。

考試沒有錯,錯在我們怎樣考和如何備考。

考試是診斷,不是判決。

我一直很糾結一本書究竟重複多少遍才算合適,孩子才能印象深刻,從這本書裡看到了這樣的觀點「量不等於多次重複——量需要通過不同時間、不同場景、不同輸入形態來實現,既可以保護興趣,又可以增強記憶。選擇的素材要按照孩子的興趣去選書,讓孩子把英語當作一種了解知識的途徑,而不是為了學語言而學語言。

四. 通過旅遊增加孩子的閱歷。

曹老師和兒子一起遊歷了許多國家,每到一處都寫下優美的旅遊日記,而且在旅行過程中把以前書中看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讓知識活了起來,這樣更加懂得閱讀是有用的,也會更加熱愛閱讀。我也帶著孩子出去旅遊,北京、上海、青島、秦皇島,成都等地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動車、飛機、自駕各種交通工具都體驗了一把。多帶孩子外出,通過看地圖查找遊玩的地點,孩子對地圖已經不再陌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讀了曹老師的這本書,再依據自己親子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確實學到了很多,改變了很多,希望自己可以做一個更好的父親!

市外中 張方輝

相關焦點

  • 英語的奇蹟屬於孩子 孩子的奇蹟超越英語!
    ――近日,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曹文在其新近出版的《英語,兒子「教」我學》一書中,以近百個親歷英語教養故事向家長朋友們闡釋了其對傳統英語學習方法的顛覆與思考。而這些顛覆與思考,正是來自於與之朝夕相處的兒子肖博文。
  • 英語的奇蹟屬於孩子 孩子的奇蹟超越英語
    ……帶著這些疑問,近日記者採訪了《英語,兒子「教」我學》一書的作者,北京外國語大學曹文教授,曹教授從事大學英語教育20多年,2008年開始,因親歷8歲兒子在英語閱讀及寫作方面的突破和超越,備受啟發,開始關注、投身於青少英語教育,並被這一事業深深吸引。問題1:曹教授,您在北外教了20多年的大學生,怎麼會想著轉而投身青少英語教育?大學生和小學生,哪個更難教?
  • 北外教授媽媽的教子之道:英語的奇蹟屬於孩子
    ……帶著這些疑問,近日記者採訪了《英語,兒子"教"我學》一書的作者,北京外國語大學曹文教授,曹教授從事大學英語教育20多年,2008年開始,因親歷8歲兒子在英語閱讀及寫作方面的突破和超越,備受啟發,開始關注、投身於青少英語教育,並被這一事業深深吸引。  問題1:曹教授,您在北外教了20多年的大學生,怎麼會想著轉而投身青少英語教育?大學生和小學生,哪個更難教?
  • 成長篇:我和兒子每天的英語生活
    2009年02月06日在很多人看來,兒子英語學得好是必然的。每次我提起他的成功,總是被人挑戰,他們會說「那是因為你是英語老師」,「那是因為他在英國呆了半年」……說得不錯,而且現在我確實一有機會就和兒子說英語,但是我其實沒有怎麼特別教他,只是一直讓他堅持做三樣事情:一是每天睡覺前朗讀英語讀物。他很喜歡,從不用我提醒,換好了睡衣鑽進被窩後就拿著讀物等著我,有時還要求多讀,我不得不以太晚了為由讓他打住。
  • 我為什麼要讓三歲的兒子學英語?
    0-6歲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期和敏感期,過了這段時間,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會慢慢下降。從仔仔1歲多開始,我會給他讀一些英文繪本,讓他聽到中文以外的發音。英語啟蒙也可以運用點讀筆和書籍、英文動畫片,或者app,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選擇和渠道,即使英語基礎薄弱的父母,也不必過於擔心。
  • 點石成金的英語閱讀
    在我的微信公眾號「北外曹文」中讀到這樣的信息是最好的禮物!曹教授您好:我是濟南的一名媽媽,去年讀了您寫的《英語,兒子教我學》和《英語,孩子這樣學》,知道了"閱讀是金"的道理,並開始實施。現在我的兒子11歲,小學5年級,讀熟了麗聲《百科萬花筒》《拼讀故事會》《冒險故事島》《經典故事屋》《妙想繪本》《x計劃領先閱讀》系列,算起來大約300多本分級讀物了,用了8個月的時間,平時每天讀一個小時,節假日讀2個小時,孩子的英語成績也是突飛猛進,感謝曹教授的好經驗,感謝您指導我這個不懂英語的媽媽明白了孩子英語學習的正確道路!
  • 英語不好的媽媽怎麼教孩子學英語?我總結了這幾條心得
    後臺有很多媽媽留言說,也知道英語啟蒙的重要性,希望能從小給孩子打一個好的英語基礎,但是苦在自己的英語都不夠好,不僅沒辦法陪孩子讀英文繪本,不會教孩子英語啟蒙,還怕自己的中式英語口音甚至會對孩子起到負面影響。
  • 我和我三歲的孩子英語都很爛
    中文比英語難多了。3.我小時候,有些阿姨很搞笑。明明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差的要死,可是和我媽她們聊天非得說她娃學習多好,可能這種精神也會傳承。      當我釋然以後,漸漸發現,大部分的孩子,三歲還處在零基礎階段。歷盡繁華,才發現,那些普通寶媽群裡「英語怎麼教啊?」「我自己英語很爛,不敢教娃啊」才是真實世界的聲音。於是,一股優越感嫋嫋升起。
  • 「媽媽,我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
    很多孩子肯定都問過爸爸媽媽一個問題——「我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我曾經回答兒子說,語言是認識世界的窗戶,只有真正懂得一門語言,才能讀懂得它代表的文化,而且了解的文化越多,思考的維度也會越多。但是兒子嫌棄地說「學英語太麻煩了」。如今,看著他站在iEnglish365天訓練營頒獎臺上開心的樣子,回想這一路學習英語的過程,思緒翻湧不止。
  • 我和孩子一起學英語——自然拼讀
    由於自己從小英語學得不好,吃了英語不好的不少虧,所以對於孩子從小的英語啟蒙就尤為重視。現在對於自然拼讀法學習英語的方法特別地推崇,所以我自然也入了這個「坑」所以最近和兒子參加了伴魚自然拼讀的打卡,目前已經堅持打卡9天,課程設計得孩子很喜歡,我也每天跟著從0開始學習英語,和孩子之間的互動也非常快樂,哈哈,今天開始決定每日記錄一下學習情況第九天我們掌握了字母D
  • 「媽媽,我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
    很多孩子肯定都問過爸爸媽媽一個問題——「我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我曾經回答兒子說,語言是認識世界的窗戶,只有真正懂得一門語言,才能讀懂得它代表的文化,而且了解的文化越多,思考的維度也會越多。但是兒子嫌棄地說「學英語太麻煩了」。如今,看著他站在iEnglish365天訓練營頒獎臺上開心的樣子,回想這一路學習英語的過程,思緒翻湧不止。
  • 我是如何教英語語音的
    ——Lewis Carroll《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我沒有教語音的方法,更確切地說,我不教英語語音。當有人聽說我是教英語的老師,如果這個人本身對英語感興趣或者因為種種緣故,了解一點英語,會問我:「你教的是美音還是英音?」我會回答:我教的是國音(國際英語的簡稱,既是玩笑,也不是玩笑)。
  • 菲律賓遊學讓我從「學英語」到「教英語」!
    遊學前的國內英語學習經歷從高中到大學習英語學了近了十年。因為我是一名基督徒,平時每周都會去教堂。教堂裡的牧師是一名英國人,他經常會以志願者身份給我們教友上英語課。上班回到家後,我都會通過原版英文節目來學習英語,堅持了將近二十年。來菲律賓宿霧英語遊學的契機1)以前的職業雖然是學校的兒童心理教育老師,但一直想從事教孩子們英文的工作。
  • 如何給孩子啟蒙英語?踩雷無數之後,我選擇了說客英語
    迷之自信自己教但小孩連基本的對話都說不利索在經歷了國內高考,大學四、六級考試,雅思考試等一系列磨礪後,自我感覺英語水平還是不錯的,至少教個四五歲的小孩兒是綽綽有餘的吧。然而,現實很快就給我潑了一盆冷水,當我每天下班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匆匆吃過晚飯後,叫來兒子讀繪本,等來的都是兒子的磨蹭和抱怨,「又讀繪本啊,沒意思」、「媽媽的發音好奇怪,和老師說的不一樣啊」、「我們玩一會兒遊戲好吧」……連哄帶騙,好不容易乖乖坐下,剛讀了幾分鐘,又嚷著要喝水吃東西。一個月下來,兒子一篇簡短的英語小對話還沒讀利索。
  • 家長的煩惱:我英語不好,該如何教孩子學英語?
    ▼ 很多家長都在疑問以下幾個問題 ▼我的英語不好,該怎麼教孩子學英語?我的發音不準,在啟蒙階段會不會把孩子帶偏?口語很差,沒辦法跟孩子對話,該怎麼教?那麼,家長英語不好,是不是真的就教不了孩子呢?
  • 英語啟蒙:《我帶孩子學英語》精華閱讀與感悟
    當然,我並沒有因此而成為一名「知識搬運工」,而是在通過寫作的方式促進自己不斷思考,然後在自己的家庭英語啟蒙教育中,去付諸實踐。在不斷地試錯過程中,去蕪存菁,將普適性的原理和孩子個性化的特徵相結合,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 孩子問我,我們為什麼要學英語,為什麼不是美國人學中文呢?我該怎麼答?
    「孩子問我,我們為什麼要學英語,為什麼不是美國人學中文呢?我該怎麼答?」
  • 如何挑選英語機構?中外教結合,三年後兒子成了我的「小老師」
    今天就請來自北京回龍觀校區的Thomas小朋友的媽媽,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孩子英語學習的成長之路。回想起來,兒子在E PLUS北外壹佳英語已經學習了近三年的時間。三年前,他還是在幼兒園大班,一直佛系的我,沒給孩子報過課外培訓機構。
  • 漫畫家李點點:兒子在線學英語,我為什麼選擇魔力耳朵少兒英語
    已經從德國回國大半年,關於土豆的英語學習一直都沒有停滯。目前給土豆選擇的是在線學英語,機構是魔力耳朵少兒英語網課。其實對於在線學英語網課,土豆試過好多種,最終堅持下來的是魔力耳朵在線少兒英語。現在土豆在魔力耳朵少兒英語在線學英語已經有了一段時間,當時0基礎開始試課的土豆,現在的進步也是肉眼可見。
  • 能動英語:讓孩子學得安心,家長更放心
    她委屈地哭道:「現在換了英語老師,講課我根本聽不懂。」後來我試著打電話,和她的英語老師溝通,老師說,她是初中英語老師調下來教小學的,要按照初中的教學方法教。我就讓女兒回家跟著錄音機學,把錄音機當老師,這樣也僅僅是跟著學。  她自己也有上進的心,正好能動英語去學校招生,她自己填表格報名了,回來跟我商量,讓我去試聽一節課,我很讚嘆孩子這份想學習的心,去試聽了一節課後,覺得不錯。新時代、新方法,讀英語不用再死記硬背了,果斷給孩子報了名,第一階段的學習結束,孩子考試取得了第二名,不是分數多少的問題,看著孩子找到了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