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到底是什麼,學什麼,怎樣學?對於大多數中國孩子的家長來說,一直是個高關注度的話題。越來越多的70後、80後父母們,雖然自己因為受應試教育之害無法熟練地用英語聽、說、寫……但對於孩子的英語要及早啟蒙這一點基本已達成了共識。不過,雖然思想上重視,但落實到操作層面,家長們還是顯得無助和盲目。近期央視對包括英孚教育在內的四家知名培訓機構的虛假宣傳和經營亂象的曝光,事實上也從另一個側面暴露出家長高度關注卻不怎麼懂英語教育的現實。
那麼,孩子的英語學習究竟該如何開展?背單詞學語法記音標的方法是否適合孩子?英語啟蒙是否可以在家庭的層面有效開展?……帶著這些疑問,近日記者採訪了《英語,兒子「教」我學》一書的作者,北京外國語大學曹文教授,曹教授從事大學英語教育20多年,2008年開始,因親歷8歲兒子在英語閱讀及寫作方面的突破和超越,備受啟發,開始關注、投身於青少英語教育,並被這一事業深深吸引。
問題1:曹教授,您在北外教了20多年的大學生,怎麼會想著轉而投身青少英語教育?大學生和小學生,哪個更難教?
回答:大學裡研究青少英語教育的學者很多,只是親力親為在培訓學校授課的教授比較少。要是四年前你問我這個問題,我會覺得很荒唐,我怎麼會投身青少英語教育呢?但四年後我已深陷其中,並且樂此不彼了。我開始關注這個事業是因為兒子在英語學習上的成長超越了我的想像,但關注以後才發現原來孩子們都是臥虎藏龍,所以就要從語言學習的本質和特點上尋找解釋了。教大學生和小學生都不容易,只是難在不同的點上罷了。比如教孩子就要在課堂活動設計的趣味性和易學易會性上下很大的功夫,體力和嗓子功夫也很考驗人。
問題2:看來越是孩子,學英語越需要科學的方法。對於您剛剛出版的《英語,兒子「教」我學》,有一點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您都是大學教授了,還說反而是兒子教會了您如何學英語呢?
回答:「教」字一定是有引號的,我跟兒子說了,你的英語水平一定會超過我,但不是現在。引號要傳達起碼這兩層含義:兒子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成就顛覆了我這個教了二十多年成人英語的教授,他教會了我去探索孩子如何學英語;兒子的英語成長不是靠我教(傳統意義上的)出來的。
問題3:您說博文的經歷,引發了您對傳統英語教育方式的顛覆與思考,可以詳細講講嗎?
回答:我們這一代人有著很深的英語情結:記單詞、學語法、背課文,搞翻譯,並且將這些學習方法師傅傳徒弟般地用到了下一代身上。就說一個概念:phonics自然拼讀。別說我們這一代人在學習英語的整個過程中沒有接觸過,就是現在課內的英語教學也不涉及這個能力的培養,還是學音標。但是,自然拼讀能力是英語(拼音文字)所必須的根基,能夠做到看字能讀,聽音能寫,英語學習的功效可以快速提高。
問題4:但是您是英語專業的教授,博文又在國外學習了半年,這樣的環境和經歷,並非每個家庭都具備。對於普通家庭裡英語水平比較差的家長來說,怎麼才能助力孩子的英語學習呢?
回答:這個問題夠我寫兩本書的了。其實,不能說因為去了英國英語就學好了,也不能說英語學好了和去英國沒有關係。我現在在教的CAE精品班的孩子,除了兒子,沒有一個到英語國家呆過,甚至很多孩子的父母不懂英語,但是孩子們對英語的感覺卻絕對是接近母語的,那麼自然地道流暢,口語上根本不用經過思考。其實任何的經歷都會給孩子刺激,但光有刺激可能不夠,一定還要有愛和堅持,以及對英語教育的充分理解!家長可能用一輩子的時間都不可能把英語學好了,但是卻可以用幾天的時間學一些英語教育的道理,只要懂這些,就能夠給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
問題5: 看來家長的英語水平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關注孩子、了解教育和持之以恆。您書裡有一篇文章叫《我和兒子一起成長》,整本書也貫穿著您和博文共同成長的主線,能具體聊聊您的體會嗎?
回答:四年,每個人都一定要成長,只是看往哪方面長得多一些,孩子尤其成長得迅速。所以,也許我更驚奇的是我自己的成長吧,或者更形象地說是「變小」,因為我學生的年齡從18歲以上變到了10~12歲,我的關注點也從大學生轉到了中小學生。我覺得這一領域因為涉及的人群更廣,更薄弱,更需要我們的關注。用大學的眼光為孩子規劃英語學習的軌跡,肯定和只看孩子某個階段全面得多,也能夠讓孩子走直線快速成長。
問題6:我注意到《英語,兒子「教」我學》一書的開篇竟然是一段博文寫的文言文,類似於莊子的《逍遙遊》。這麼安排的用意何在?這本書不是講英語學習的嗎?
回答:本書的第一頁有這樣一段話:英語的奇蹟屬於孩子,孩子的奇蹟超越英語。兒子用文言文描述他的英語創作是我沒有想到的,我甚至一度擔心他不再學英語,而改學古文了 -- 我們知道孩子的愛好有時候是一陣兒一陣兒的。但是,這件事從另一方面證明了英語學習讓孩子超越語言本身。我給我的同事們看兒子的英語作品,他們作品看多了,對兒子的英語表達沒有太多感覺,反而是兒子的奇思妙想讓他們感嘆。其實我也有這樣的感覺,語言學得再好也有個度,但語言承載的思維和成長卻是無可限量的,也是比語言本身更加寶貴的。
結語:
非常感謝曹文老師能夠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專訪,非常感謝。聽說「英語可以這樣學」系列圖書的第二本書,也是曹老師創作的,明年會和廣大讀者見面,到時候希望邀請到曹老師來做客。
專家簡介:
曹文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英國諾丁漢大學博士,北外網絡教育學院院長,北京外國語大學青少英語(E-plus for K-12)教學顧問,北京外國語大學PASS(Program for Academic Success)留學基地教學顧問。
從事大學專業英語教學20多年,2008年開始,親歷8歲兒子在英語閱讀及寫作方面的突破和超越,備受啟發,開始「不務正業」地關注青少英語教育,並被這一事業深深吸引。
曹文在少兒英語教育領域參與的主要項目包括:
「北京外國語大學青少英語」 (E-plus for K-12)教學顧問;
北京外國語大學少兒英語教師能力證書(Beiwai Teaching Certificate for Young Learner English)設計師,授課專家;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中小學英語網絡教學模式研究」項目負責人;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中小學生英語閱讀分級閱讀體系標準研製」項目參與人;
2010年和2011年,「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簡稱「國培計劃」)北京外國語大學全國中小學英語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授課專家;
劍橋國際少兒英語網絡學習平臺(www.kidsbox365.com)設計師;
2009年「外研社 朗文杯」全國新概念英語背誦比賽全國總決賽評委;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