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讀書無用,為什麼我們還要好好學習?送給還在迷茫的你

2020-12-15 讀書公子

我們從小到大都被父母和老師告知要好好學習,努力考大學,可是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為什麼,於是很多人學習時都會在心裡默默問一句——我為什麼要讀書?當你不知道讀大學有什麼用,或者說你不知道以後讀什麼時我覺得可以看看魯迅先生的這段話: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像螢火蟲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火炬。 ——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一》

總有人愛拿極端的例子來鼓吹「讀書無用論」,某某不讀書照樣年入百萬的言論不絕於耳,把極少數情況當作自己不努力學習的藉口,順便還勸別人讀書無用,這樣的人不是蠢就是壞。

弱小和無知從來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劉慈欣《三體》

哪怕別人說本科生多麼沒用,研究生多麼爛大街,大專中專多麼卑微,要記住,你是為自己的未來而讀書,別人說它沒用只是因為別人想讓你成為他們的一員,他們做不到就想告訴你也做不到,但你不可以這麼做,因為你還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你還需要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你絕對不可以在最好的青春的歲月就變得和他們一樣平庸。

哪怕你讀個大專都要好好上,至少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而且還學到了專業的技術。如果好好學,還有專升本的機會,專升本之後如果有條件可以考研,再想就把博士也一起讀了。高考只能說明中學階段的成果,而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還沒到終點,為什麼我就不能彎道超車!

如果你認為教育的成本太高,試試看無知的代價。 ——哈佛大學前校長:德裡克博克

知識也許不能給你帶來地位,好運,錢財,但是它真的可以讓你活成你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不是一個永遠隨波逐流的人。

知識也許不能擺脫肉體的貧窮,但一定可以擺脫精神的淺薄。即使是只能發出微弱光芒的螢火蟲,也在為了光明奉獻出自己微薄的軀體,這是沉溺黑暗中人無法企及的精神高度!

古話說的好: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懂你的人人擔心你不好好學沒有一個好未來,不懂你的人還在反問為什麼你把自己搞那麼累,打遊戲、刷網劇、看電影它不香嗎?

對於已經萎靡掉的人再苦口婆心,再發自肺腑,他們也不會相信的,因為他們眼睛盯著的都是吃喝玩樂的那些二代和下班就鑽網吧的網癮少年,他們覺得他們人生好痛苦,這個世界上沒有比他們痛苦的人。可是面對那些真正出身貧寒,人生境遇苦難卻靠自己走出來的人,這幫人就會選擇性的無視,因為談這些,刺痛了他們脆弱的小心臟。

拼爹,普通人哪有權貴背景;拼人脈,普通人認識的也是普通人;拼智商,打英雄聯盟幾千盤都還混白銀段位的人哪來的自信智商高人一等?普通人憑什麼在殘酷的社會立足?憑的,就是樸實的努力,厚重的人品,和堅定的相信自己能靠自己爭取到更好明天的信心!

相關焦點

  • 說讀書無用的,幾乎都是這一類人,你還相信?
    讀書,一直都是人的一生當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讀書是為了增長自己的見識,開闊自己的視野,當我們有機會時,能夠自己思考並且做出選擇。我一直覺得讀書最大的意義,就是能夠有選擇的能力。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鼓吹讀書無用,就算是大學畢業,依舊找不到好工作。
  • 讀書無用論是個謊言!背後是無數輟學者的心酸:後悔沒有好好讀書
    文/小雨社會論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讀書無用論」這樣的言論,在網絡上和生活的周邊,經常都會聽到過這樣的言論:書讀這麼多有什麼用?還不如某某人賺的錢多。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以何種的原因導致了讀書無用論的廣為流傳?
  • 讀書無用論是個謊言!背後是無數輟學者的心酸:後悔沒有好好讀書
    文/小雨社會論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讀書無用論」這樣的言論,在網絡上和生活的周邊,經常都會聽到過這樣的言論:書讀這麼多有什麼用?還不如某某人賺的錢多。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以何種的原因導致了讀書無用論的廣為流傳?
  • 當年說讀書無用的人,為什麼現在都在努力供孩子讀書?
    多年前那些說讀書有什麼用的人,現在都在全力供自己的孩子讀書。社會現實總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我們必須尊重社會運行中的規則。在中國,讀書其實包含了兩種含義。一是從讀書本意上引申的「學習」;而是從教育上引申的「高考」。我們只聽過讀書無用論,卻少有聽到學習無用論。大部分持讀書無用論的人,所指的都是讀書高考無用論,再說的確切一點就是「上了大學沒卵用,行行都能出狀元」。
  • 別總說讀書無用那是你不會讀書
    因為教師節網上有活動就買了三本書,被同事看到後一臉無奈又略帶鄙視的說:「你又買書了!有什麼用啊浪費錢!」我也是無奈一笑,已經習慣了這個場景都懶得去反駁什麼。但我覺得讀書真的是有用的。其實在中國人骨子裡沒有人是真的否認讀書對於我們的益處,古今都是如此。
  • 當孩子說對學習感到很迷茫時,父母應該怎麼做?
    就是什麼都不想做,做什麼都覺得沒意思,看不到希望,也不願意行動的狀態。很多孩子都會問:媽媽,我學習很迷茫怎麼辦?很多家長一聽,第一反應就是:什麼迷茫,這孩子該不會又想偷懶了吧?又或者會想:有什麼好迷茫的,照著學就好了。其實,當孩子說迷茫的時候,問題往往沒有這麼簡單。迷茫這詞包含的意義很多。
  • 【特別關注】讀書無用,你怎麼看?
    不知道什麼時候「讀書無用論」開始悄然蔓延,微信朋友圈裡充斥著各種調侃:上大學的要討好沒上大學的,因為他以後可能是你老闆;從小成績優異的孩子比不過小學輟學的老闆……媒體上,大學生在家種地、留美博士被遣返、畢業季成為失業季、高考狀元發展平平……讀書到底有什麼用?小編這就和您探討探討,讀書到底有用沒用,為啥一直有人說讀書無用!
  • 讀書真的無用嗎?千萬不要別誤導了,否則後悔都來不及
    從小我們就被家長灌輸一個理念,要好好讀書,不然長大了就沒出息。然後我們就聽從了家長的意見,開始好好讀書,考個好高中,挑燈夜讀,拼命學習,只是為了考取個好大學。上大學以後,你會發現同學裡面有富二代,課也不好好上,每天就是全國到處亂跑,到處遊山玩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而你只能苦逼地讀書,還要擔心期末會掛科。
  • 為什麼「學歷無用」、「讀書無用」之類的論調一直存在?
    在間隙就有人吹出「讀書無用論」氣泡的當下,這則「半數富豪沒有『高學歷』」的消息,很容易再次授人口實。不排除有些人解讀為,看看,這麼多超級富豪都沒有「高學歷」,努力學習還有什麼意思。答|百度派 @民商法苑
  • 在這個「讀書無用」的時代,你為什麼要上大學?(深度好文)
    你有沒有認真想過一個問題,在這個「讀書無用」的時代,我們為什麼要上大學呢?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結束,再過一段時間,幾百萬學子將由此邁進大學的校門。然而,對於今天的大多數考生而言,金榜題名帶給他們的欣喜,已經很難如他們的前輩們那樣刻骨銘心了。就在讀書無用論泛濫的當下,很多人開始相信,甚至堅信: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不如生得好,學歷再高都不如有一個好爸爸。
  • 讀書無用論的反思
    「百無一用是書生」,如果說讀書無用,古人已經直接回覆你了。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書,國家要以權利與義務相結合的形式推行義務教育,讀書最後的作用是什麼?  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現在人人都能認識字了,甚至英語也能簡單看懂一些了,又開始討論讀書無用論來了。為什麼呢?
  • 讀書無用論,並不一定是錯的
    每隔一段時間,都要拉出來鞭屍。那就是「為什麼班上的小混混當上了老闆,而成績好的還在為首付發愁?」關鍵是這個問題,你說是還是不是,都很微妙。如果你說不是,那身邊立刻有人可以連名帶姓舉出誰家那誰誰的案例,光速糊你熊臉。如果你說是,那更奇怪了,小混混當上了老闆怎麼了,在歷史悠久的中華五千年裡,乞丐也能當皇帝。
  • 讀書無用不如打工?交友只是功利攀比?NO!只是讓你有更多選擇
    一、讀書現在總能聽見家長對孩子說,你看別人家小孩學習多好,你看別人家誰誰多會賺錢,你看被人家家小孩每個月給多少錢給自己媽媽,你看看人家家小孩多會做家務,似乎從小到大就活在不同小孩的陰影裡。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義在哪裡,也不知道自己讀書的意義是什麼,似乎一直都是攀比。
  • 高考仍然是最好方式,讀書無用論,多是吃不到葡萄的人說酸
    上學無用論,在孩子學習不好的家長圈裡,特別的適用。有一次和一個家長交談她孩子的學習情況,她很愁自己的大兒子,學習成績不好,連最差的高中都考不上,她說從上小學開始,就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可是孩子就是學習不好,現在她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小女兒身上,可是她又說了一句話,上學也不一定有用,學習不好就不好吧。
  • 讀大學的好處很多,但偏偏有人說「讀書無用」,這是為什麼?
    讀大學是年輕人的夢想,即使被冒名頂替16年後的陳春秀,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還想圓自己的大學夢,可社會上偏偏有人說「讀書無用」。前幾天到理髮店理髮,一位中年大媽和理髮師聊天:「我的兒子初中畢業,在村裡搞養殖,建了別墅,買了車。幾個上大學的都不如我們家,我看讀書無用,不如讓孩子早點出來打工、創業。」
  • 讀書的無用之用|老戚外傳
    又一個讀書日來了,在這樣的時間裡,各大平臺都在說讀書,戚相元也想對讀書的事情好好思考一番。讀書無用!這一論調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有一段時間曾為此事展開過大討論,討論結束了,不讀書的人依然不讀書,讀書的人依然在讀書。
  • 我們經歷過幾次「讀書無用論」?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至少經歷過四次「讀書無用論」風行的時代,每一次都與社會大環境的變動緊密相關,我們且不去討論「讀書無用論」是否正確,先看看它是怎樣產生的?白卷英雄」——那個年代的「讀書無用」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第一次「讀書無用論」興起了。1966年秋「停課鬧革命」,運動開始了,城市內的學校率先停課,該年底農村學校也陸續停課。
  • 你為什麼要讀書?被校長點名的清華學子這樣說
    可在林萬東的故事裡,桃子老師看到了一個對身為人父人母的家長們來說更加老生常談的東西——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桃子老師在這裡想要說的並不是「讀書為賺錢」的論調,而是根據現實來看,在義務教育越來越普及、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固化的今天,好好讀書是普通人提升自我、實現夢想、打破壁壘最高效的途徑。
  • 大學老師告訴你,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那些看似無用的東西?
    坦白說,我在學生時代的時候,也曾對這個問題有過疑惑,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了一些人生閱歷後,才終於弄明白了這其中聯繫著的幾點道理:1 在學校裡最重要的學習內容不是知識,而是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我們進入高校所要學習的最為重要的內容。有了學習能力,將來無論需要什麼樣的知識,你都能很快學會。
  •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讀書無用?
    2008年至2012年,我在讀大學,那時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比爾蓋茨沒有畢業就開始創業了;李嘉誠小學都沒畢業;馬雲高考了三次才考上一所普通的大學,說明他不是一個用功讀書的好學生……10年之前大學裡創業文化甚濃,馬雲、俞敏洪、牛根生、史玉柱、唐駿等人的創業故事廣為流傳,相關書籍賣得也很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