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後主孫皓統治吳國的時候,不理國事,荒淫殘暴,吳國國力日益下降。司馬炎攻破吳國的城牆,孫浩向司馬炎稱降。孫皓被送到洛陽,司馬炎高坐於堂上,同時安排了一個下等座位讓孫皓坐,並說道:「這個位子我已經為你安排了很長一段時間!」吳國後主孫皓:三國最殘暴的皇帝,殺人如麻,百姓恨不得其死!
孫皓聽聞此話,絲毫不示弱,說道:「建功立業時,我同樣安排了一個位子給你。」司馬炎又奚落孫皓當政時的殘暴,孫皓反擊說殘暴是為了給缺少忠心的大臣一個警示。司馬炎在言語中落了下風,可他想到孫皓因過去殘暴,以後不會有人支持他復國,於是心中竊喜。最後,司馬炎封孫皓為「歸命候」,並賞賜了一些錢財和田地給他。
孫皓又將故主孫休的四個兒子送去吳國的一座小城,不久又派兵在路上追殺了年紀大的兩個。孫皓的愛妾指使近侍到集市上搶奪百姓的財物,司市中郎將陳聲以前是孫皓的幸臣,他倚恃孫皓的寵遇,將搶奪財物的人繩之以法。愛妾向孫皓訴怨,孫皓大怒,假借其他事端逮捕了陳聲,命武士用燒紅的大鋸鋸斷陳聲的頭,將屍體投到四望臺下。
當初,有人稱孫皓命人將水流引入宮中,如果對後宮哪一個姬妾看不順眼,馬上殺掉,扔進水中。如果有人敢看孫皓,就會被剝掉麵皮,或被挖掉眼睛等等。吳國平定後,西晉侍中庾峻就此傳言詢問孫皓的侍中李仁,被其所否認,又認為君子都厭惡身居下位的人,故才將天下的罪惡都歸結於他。李仁的回答合乎道理,庾峻等人都認為他說得對。
供他恣意淫樂的有良好的待遇,不聽話的那就十分悲慘了。他把宮外的水引到宮中供自己殺人之用,如果有后妃、宮女、或者內侍一旦不合他心意,立馬剝去麵皮,挖鑿眼睛,或者乾脆殺了扔進水裡漂走,殘酷至極。到了吳國的末期階段,孫皓事實上已經成為眾叛親離的孤家寡人。
孫皓降晉後,司馬炎並沒有殺他,而是將他降封為歸命侯,命令他閒居於洛陽。公元284年孫皓在洛陽去世 ,他的皇后滕皇后還親自為他寫了哀悼文,文章寫得悲痛悽楚。想不到這樣一個殺人如麻的殘暴之君最後的結局竟然還不錯,歷史真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