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長壽的名人將領,見證了三國的興衰,侍奉了吳國四位皇帝

2020-12-11 百家號

古時候的人跟現在的人相比,壽命整體會比較短一些,而且他們歲數都基本上到了五六十歲就會去世了。這也跟當時的一種醫療水平有很大的關係,並且有跟當時的一種科學知識也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很多人生病之後沒有錢去醫治,或者說不知道合適的方法去進行治療,這也就導致了當時的人壽命會比較短一些。

那麼在三國的時候有一位最長壽的人,他一共活到了八十幾歲,這個人叫做——丁奉。當時能夠活到八十幾歲的人,也實在是非常的少,那麼在歷史上面記載的三國時期最長壽的人也就是只有他了。

丁奉他是一個將軍,他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周瑜的一個手下了。他是從一名小兵去做起的,當時丁奉他有著非常出色的才華,還有智慧,雖然他不認識幾個字,但是他的計謀是很多的。當時有很多的戰爭,打仗是比較頻繁的,而正好合適丁奉去進行發揮。所以他在當小兵的時候表現就非常的出色,並且還多次立有功勞,後面他被立為了小將。

當了小將軍之後,他就更加努力了,並且也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同樣立了很多的功勞,他在當小將的時候得到了當時的吳國皇上孫權的歡心。皇上比較看重丁奉,認為他是一個不錯的將領,所以丁奉的日子過得還是很不錯的。後來孫權去世了之後,他最小的一個兒子叫做孫亮,成為了吳國的新皇帝,這時丁奉就被任命為大將軍了,成為了大將軍之後並沒有產生驕傲的表現,並且更加用心地去戰鬥了。就在孫亮成為皇帝的這一年裡,吳國跟魏國之間鬧矛盾了,產生了不和。他們兩個國家之間發生了戰爭,這時皇帝就派丁奉去帶領軍隊進行戰鬥。並且在這次戰鬥當中,丁奉的行為受到了很多後人的讚賞,把這個故事流傳了下來。

當時吳國其他的將領覺得魏國很弱小,並且也覺得他們那些人不是自己的對手,在眼底經常會看不起他們,所以對他們是採用了輕視的一種方法,但是當時只有丁奉一個人是非常謹慎的。丁奉還去計劃了一些作戰的方法,當時天氣非常的寒冷,魏國的一些將領都在那裡喝酒,而且都在那裡談論閒話,丁奉看到敵人前面的一些部隊人是非常的少的,所以他就對自己的手下說,現在是立功的時候。

並且還要求士兵把鎧甲頭盔全部都脫去了,只拿著非常短的兵器。其他的一些將領看到之後都在取笑他們,並且沒有做一些防備。這個時候丁奉就帶著這些士兵去到魏軍的大營裡面,打算把他們全部都殲滅掉。這個時候,其他的軍隊也到來了,然後就一起把魏軍全部都給殲滅了。在這場戰爭之後,丁奉因為立功得到了獎賞,並且他有了更加高的名號,還給他封了鄉猴的位置,所以丁奉這次作戰的故事就這樣流傳了下去了。

後來吳國的下一任皇帝即位了,他就是孫休。孫休覺得當時的丞相太過於專權了,並且已經妨礙到自己的一種君主的權力了。所以他就跟一個叫做張布的臣子合謀,想要把丞相給殺掉這時候張布卻給他推薦了丁奉,他說丁奉雖然不能認識幾個字,但是他有著很好的謀略,並且在大事上面做得非常的好。經過了張布的推薦,當時的新皇帝孫休立馬就召見了丁奉。,並且要求丁奉一起出謀把當時的丞相給處置了。當時丁奉就給他出了一個計謀,他說丞相的兄弟跟黨羽都非常的多,如果想直接把他處置了,是非常難的事情。所以建議找一個藉口請他去參加宴會,到時用陛下身邊的一個親兵處置了他。當時皇帝覺得他的計謀很好,並且採用了他的方法。當時丞相到了皇帝說的宴會之後丁奉就命令一些士兵,把丞相給殺掉了,這次行動當中丁奉獲得了很大的功勞,所以皇帝又對丁奉進行了加封。

後來孫休皇帝去世了之後,吳國的新皇帝孫皓上位了。這個時候算起來,其實丁奉已經在吳國的朝代當中,經歷了四朝的皇上了,丁奉是非常有名望的人物。朝廷當中也是屬於元老的級別,所以他說話是非常有話語權的,但是後來丁奉在80多歲的時候,也因為生病而去世了。丁奉的一生都在戰爭當中度過,同時也見證了三國時期的一個興盛和衰敗,是當時最長壽的一個有名的人物了。

相關焦點

  • 三國時代蜀國吳國都出現了宦官專權,為什麼魏國從未出現一次
    但他們卻有一個外人難以企及的巨大優勢:他們可以和皇帝朝夕相處,甚至會成為皇帝的心腹和親信,進而成為皇帝處理朝政的助手,從而染指皇權,直接幹預操控國家大事,從而出現「宦官專權」的醜惡現象。宦官專權,是特定的皇權統治模式下必然的贅生物,歷朝歷代基本都會或多或少存在。比如三國時代,就有蜀國和吳國兩個國家,先後都出現了宦官專權現象,給兩國發展帶來極大的幹擾與破壞。
  • 三國時期,東吳共有四位前將軍,後面兩人都背叛了吳國!
    在漢末三國時期,不少著名的武將就被封為前將軍,比如劉備於公元219年進位漢中王的時候,就將關羽冊封為前將軍,這也是關羽最高的官職了。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東吳,歷史上共有四位前將軍,並且後面兩人都背叛了吳國!
  • 三國一共有11位皇帝,在位時間最長的是劉禪,最短的又是誰?
    在三國這短短60年間,竟然出現了11個皇帝,而在這其中,竟然有一直被後人譏笑扶不起的阿鬥劉禪。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又是哪位呢?我們今天一起來探究一下。三國時期的曹魏皇帝,老曹家出了最多的皇帝,總共5個,由於種種原因都是短命皇帝。首先是曹丕。曹丕篡漢於220年,建立魏國,並由此開啟了三國時代。
  • 三國時期,四位大臣出自今開封市一帶,其中一位是東吳丞相!
    在漢末三國時期,今河南省開封市一帶地處中原之地,同樣出了不少人才。彼時,四位大臣出自今開封市一帶,其中一位是東吳丞相! -264年),字子元,陳留(治今河南開封)人,三國時期東吳大臣,吳景帝孫休末年至末帝孫皓初年任丞相。孫權時期,濮陽興為上虞縣令,後升任尚書左曹、五官中郎將、會稽太守。孫休這位皇帝即位,徵召為太常衛將軍,封外黃侯。永安三年(260年),濮陽興力主建丹楊湖田,事倍功半,百姓大怨。後升任丞相。永安七年(264年),孫休去世,濮陽興與張布迎立孫皓。擔任侍郎,兼任青州牧。
  • 三國最終結局,為何魏國皇帝封王,蜀國皇帝封公,吳國卻只封侯?
    作為古代至高無上的存在,相信不少人對於那些坐在九五之位上的天子,心中多少也有著一些期待,畢竟綾羅綢緞,錦衣玉食,享用不盡,然而皇帝,實際上也是個高危職業,根據統計,在歷朝歷代400多位皇帝中,平均壽命才只有39.9歲,將近有一半人是非正常死亡,單單是被毒死的君主,就達到了20人之多。
  • 吳國最勇猛的5大名將,一人救過孫權2次,一人經歷了整個三國時期
    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這種說法還是相當不正確的,據史料記載,吳國孫權手下文臣武將頗多,特別是武將,絲毫不比魏蜀兩國差,並且在歷史上也大放異彩,而且還有最勇猛的5大名將。那麼東吳到底有哪些名將?他們又是怎樣死的呢?首先我們來看看東吳第一名將太史慈,據史料記載,太史慈最開始並未投靠東吳,後來孫策在平定江東的時候,認為太史慈武藝高強,並且為人忠義,於是便收服了太史慈。
  • 三國人物:吳大帝孫權,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
    三國人物:吳大帝孫權,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大家在生活中聽到最多的不是曹操厲害就是劉備厲害,但是卻忽略了三國還有另外一個人,甚至劉備和曹操都拿他沒辦法。不用我多說,大家應該知道他是誰了。沒錯,三國中除了孫權之外,誰還能與曹操和劉備媲美呢?
  • 三國人物性格窺探之五-孫權
    孫權古代畫像孫權是三國時的吳國君主,也是在位時間最長,最長壽的君主之一。雖然他是繼承父兄之帝業,但是在歷史中還是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其開拓了海上水運事業,和對吳國的治理繁榮也是貢獻巨大。我們還是來看看他的生平吧!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於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
  • 三國時期,四位將領出自今阜陽市一帶,全都為東吳效力!
    在漢末三國時期,今安徽省阜陽市一帶雖然屬於曹魏的疆域,但是,就該地區誕生的幾位將領,則全都為東吳效力。那麼,問題來了,這幾位將領分別是誰呢? 漢末至三國時期吳國重臣。呂範年輕時為汝南縣吏,後避難壽春,結識孫策。此後隨孫策、孫權徵伐四方,對穩固孫氏在江東的佔據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孫權將其比之於東漢開國元勳吳漢。吳國建立後,呂範累官至前將軍、假節、揚州牧,封南昌侯。黃武七年(228年),呂範被拜為大司馬,未得授官,便已病逝。孫權悲痛不已,遣使贈其大司馬印綬。孫權還都建業後,以太牢禮祭祀呂範,這體現出呂範在孫權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
  • 三國殺:所有擁有主公技的武將,魏蜀各佔三個,吳國最多
    而今天我玩了好幾局主公,突然發現原來吳國主公竟然是最多的。在我的印象中,三國當中最容易遺忘的就是吳國了,因為曹魏是三國中實力最強的,而蜀漢是所謂宗室,什麼也不是的孫吳就顯得有些許尷尬了。但是為什麼吳國的主公技武將比魏蜀還多呢?
  • 回到三國當皇帝,魏國曹操最累,蜀國劉備次之,吳國孫權最爽
    如果讓你回到三國替換一個皇帝,魏國曹操,蜀國劉備,吳國孫權,你選哪個國家呢?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曹操或者劉備,但如果小編有這個機會的話,我定選孫權,為什麼呢?替換皇帝不是玩一場遊戲,我們需要分析一下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一生經歷和當皇帝的處境,我們去替換皇帝,當然要換一個最舒服最爽的,不能替上去累死累活的,那太不划算了。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曹操。據說曹操本姓夏侯,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所以三國裡很多人罵曹操是宦官之後,最著名的就是陳琳寫的討賊檄文了,把曹操罵的一無是處。
  • 三國東吳四位大都督實力排名,到底誰最厲害
    三國時期,曹、劉,孫三大陣營,除了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絕對主角以外,每個陣營中都還有著許多的代表人物。 而孫權手底下,最拿得出手的,顯然就是四大都督了,都是功勳卓著,為鞏固孫吳政權立下汗馬功勞,每個人都可以稱得上是一代人傑。
  • 三國中有六大將領英年早逝,其中損失最慘的竟是吳國
    三國中有六大將領英年早逝,其中損失最慘的竟是吳國Hi,大家好,這裡是小馬歷史錄,今天小編要說的是三國中那些英年早逝的將領。在戰爭年代,一場戰爭的勝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統軍領帥的作用,一個好的領軍不但可以帶著將士所向披靡,也可以更好的穩固軍心,這樣的軍隊才是戰場上的不敗戰神。
  • 吳國短暫歷史:五位皇帝在位時的政績
    位於三國時期的吳國是三國中國力最強盛、經濟最繁榮的國家,它的創立者為孫權,最開始打天下的是孫權父親和他的兄長孫策,按輩分來,本來應該是他的兄長繼位,但因為兄長不幸去世,所以他成為了吳國創立者,作為開國皇帝的他是有很大才能的,根本不遜色兄長,他所擁有的政績也是很多的,比如擴充了自己國家的領土
  • 三國時期十三位歷史有名的帝王,大家不要只知道曹操,劉備和孫權
    6、吳景帝:孫休孫休(235—264年7月25日),即吳景帝(258—264年在位),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三位皇帝,吳大帝孫權第六子。7、魏文帝:曹丕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
  • 三國後期吳國武將排行榜TOP5
    三國後期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勢,吳國自孫堅,孫策打江山以來傳承到孫權手中已有二十餘年,期間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相繼病故,吳國也陷入人才凋零之境。虎將自太史慈甘興霸後也寥寥無幾。根據歷史表現排列出吳國後期武將排名。
  • 《全面戰爭:三國》吳國勢力武將圖鑑一覽
    《全面戰爭:三國》遊戲中的吳國前期是以孫堅勢力為主的,不算太弱,是不錯的初始選擇。這裡帶來的是《全面戰爭:三國》吳國勢力武將圖鑑一覽,對吳國感興趣的玩家不要錯過本文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全面戰爭:三國》吳國勢力武將圖鑑一覽首位當然是我們的江東猛虎孫堅孫文臺了!
  • 吳國後主孫皓:三國最殘暴的皇帝,殺人如麻,百姓恨不得其死!
    吳國後主孫皓統治吳國的時候,不理國事,荒淫殘暴,吳國國力日益下降。司馬炎攻破吳國的城牆,孫浩向司馬炎稱降。孫皓被送到洛陽,司馬炎高坐於堂上,同時安排了一個下等座位讓孫皓坐,並說道:「這個位子我已經為你安排了很長一段時間!」吳國後主孫皓:三國最殘暴的皇帝,殺人如麻,百姓恨不得其死!
  • 三國君主歸順晉朝後,為啥魏國被封為王,蜀國位公,吳國為侯?
    在三國時期曹丕就實行這九等爵制,從高到低為:王、公、侯、伯、子、男,此後的晉朝也是沿用這個制度。大家都知道經過三國戰亂,天下歸晉。那麼之前三個國家的皇帝自然也都歸到晉的統治下,但是在分封三國皇帝的時候卻出現了不同。例如曹奐為王、劉禪為公、孫皓為侯。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三個國家的皇帝在晉的地位不同?
  • 三國時期,東吳有四位「右將軍」,其中一位擒獲關羽!
    在漢末三國時期,不少武將甚至諸侯就曾被封為右將軍,比如張郃、樂進、徐晃、張飛等人,就曾擔任右將軍一職。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東吳,歷史上共有四位右將軍,其中一位更是在偷襲荊州時擒獲關羽、關平父子。一、步騭步騭(?-247年),字子山。臨淮郡淮陰縣(今江蘇淮陰西北)人。三國時期孫吳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