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東吳四位大都督實力排名,到底誰最厲害

2021-01-10 騰訊網

三國時期,曹、劉,孫三大陣營,除了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絕對主角以外,每個陣營中都還有著許多的代表人物。

而孫權手底下,最拿得出手的,顯然就是四大都督了,都是功勳卓著,為鞏固孫吳政權立下汗馬功勞,每個人都可以稱得上是一代人傑。

那麼四位大都督哪一個最厲害?下面就結合他們的貢獻個個人實力進行一個排名。

1,周瑜

周瑜作為東吳的第一任大都督,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論才華,周瑜精通音律,正所謂 "曲有誤,周郎顧",可見周瑜的藝術造詣之高;論地位,周瑜縱橫江左十幾年,無人不敬服,連主公孫權都得叫他一聲哥!

論人品,周瑜一直忠心事主,為東吳立下汗馬功勞。

論戰績,一場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足以讓其名留青史,更別說東吳創業之初,正是周瑜輔助孫策四處徵戰,打服了東吳各地勢力,為後面孫權上位打開了大好局面,周瑜瑜算是內政外戰兼修,妥妥的全能型人才,故而排第一。

2,陸遜

陸遜是東吳四大都督中上位最晚的,但在位的成就卻是最高的。

他在呂蒙死後,統領吳國軍政二十多年,出將入相,將吳國治理的井井有條,是孫權最為倚仗的肱骨之臣。

陸遜智勇雙全,武能安邦,文能治國。

他在夷陵之戰,吊打了劉備,一把火劉備燒回了白帝城。對於吳國來說,這一戰之功,可謂幾乎不輸周瑜之赤壁。而在這之前,呂蒙智取荊州,陸遜也是功不可沒,正是因為他的一封"馬屁信",把關羽直接給吹飄了。這招"綿裡藏針",是奪取荊州的關鍵。

他在主政期間,勸課農桑,鼓勵生產,輕徭薄賦,減少戰爭,使得吳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綜合實力其實並不比周瑜差,但是周瑜前期開創基業的環境要比陸遜更艱難,所以委屈他排第二位了。

3,魯肅

魯肅是東吳第二位大都督,這個人,不是像《三國演義》裡面所刻畫的那般懦弱老實,他是一位有著遠大戰略眼光、胸懷大志、大智大勇的人才。

魯肅曾向孫權建議:"曹操不能除,為今之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禍吧。如果北方多事,可除黃祖,進伐劉表,將長江一帶佔為已有,這就是王業的基礎了。"這一戰略規劃,被譽為江東版"隆中對"。

周瑜死後,他接手東吳軍政大權,期間一直致力於維持孫劉聯盟,以此來對抗曹操。而正是因為他的努力,三分天下的局面才得以繼續存在並鞏固下去。如果當時孫劉兩家在荊州開戰,那麼曹操很可能會在坐收漁利之後,再度揮兵南下,一統天下。

所以,魯肅對於當時的東吳甚至整個天下大勢,都有著極大的影響,綜合各方面排在四位大都督中的第三。

4,呂蒙

呂蒙是東吳第三位上任的大都督,從小將做起,一步一步成為了東吳最能打仗的人。

呂蒙和周瑜魯肅不一樣,他的出身很一般,也沒有多大名氣。在孫策時期,如果不是他姐夫鄧當,或許沒多少人會在意他。

後來孫權當政,呂蒙作為年輕將領中的佼佼者,開始被孫權當作自己的新勢力培養,畢竟當時的東吳群臣,大都是孫策時代留下來的,孫權在他們之中並沒有太多威望。而呂蒙也算是爭氣,屢獲戰功,逐漸成為了東吳名將。

後來,魯肅死後,呂蒙接替他主掌軍務。其後,呂蒙於襄樊之戰中,趁關羽在漢水樊城與曹魏大軍鏖戰的契機,襲取荊州,使關羽腹背受敵,敗走麥城,最終關羽父子為東吳所擒殺,荊州重歸東吳。

相關焦點

  • 東吳四位大都督該如何排名?這樣排應該不會有爭議,陸遜排第一
    了解三國的讀者都應該知道,從東吳建立到東吳滅亡,有四位大都督,他們都是很有才華的人,如果把這四個人放在一起比較,他們的排名會是怎樣的呢?今天,讓我們來看看。
  • 三國殺:大都督名震八方!東吳四英傑誰最強?
    在大量的國產遊戲之中,《三國殺移動版》不僅實現了全國範圍的普及,更是創造了大量優秀的遊戲人物。在遊戲中,歷史上的"東吳四英傑"有擁有著什麼樣的實力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盤點一二。第一位:周瑜在三國時期,周瑜是孫權上位後的首位大都督,除了擁有著"周郎"的美名,更是赤壁之戰的主要指揮官。遊戲中,周瑜擁有著【英姿】與【反間】兩個技能,既能屯牌,也能攻擊,擁有著十分不錯的聲譽。第二位:魯肅"魯大師"之名,想必不少玩家早已有所耳聞。作為高超的換牌武將,魯肅除了可以擾亂對手陣腳,也能為己方帶來意想不到的優勢。
  • 東吳最危險的官職,不是大都督,而是地位更高的丞相!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但更多人關注曹魏與蜀漢,而盤踞江南的東吳,總是被放在遺忘的角落。東吳最有名氣的就是四大都督,他們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與蜀國的五虎將,魏國的五子良將相比,四大都督顯得更有意思。他們各有所長,各有戰績支撐,他們是東吳最出類拔萃的幾位將領,甚至很難分出個高低勝負。
  • 比五虎將和東吳四大都督還要厲害的組合,其中有兩人濫竽充數?
    比五虎將和東吳四大都督還要厲害的組合,其中有兩人濫竽充數?說起三國著名的武將,多數人耳熟能詳的都是什麼蜀漢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再就是呂布典韋許褚什麼的,那些武力值不是頂尖的武將,讓人的印象就不起那麼深刻了。
  • 三國殺:東吳四大都督為何只有魯肅沒封神?資深玩家:他就是神!
    對於魏蜀吳三國,有人因為奸雄曹操愛上魏國,有人會因為運籌帷幄的諸葛亮愛上蜀國,但小野卻愛上了人傑地靈的東吳!東吳一點也不像關羽說的那樣全是鼠輩,相反,從孫權到四大都督,都是千年難遇的奇才!我們今天要聊的主人公就是東吳的四大都督,其中周瑜、呂蒙、陸遜都在三國殺封了神,為何單單魯肅沒有呢?是因為他老實好欺負嗎?
  • 東吳的四大都督中,對東吳的建立發展貢獻最大的,是戰功最少的他
    東吳有四大都督,他們是孫權的依靠。他們按照執掌東吳軍權的時間來說,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孫權本人的軍事能力不足,他依靠著這四大都督,保證了東吳的安全,開創了東吳的基業。可以說,這四大都督對吳國的創建發展居功甚偉。在這四人中,首先是周瑜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 《三國群英傳8》黃忠魏延登場,東吳兩位大都督立繪曝光
    作為2020年的最後一天,《三國群英傳8》的官方爆料也是異常的多,今天就曝光了黃忠和魏延的武將技,同時還曝光了東吳倆位大都督的立繪,接下來先來看看黃忠和魏延的武將技吧。
  • 三國名將系列之東吳二路五虎將
    程德謀程普,孫權帳下資格最老的武將。和黃蓋、韓當,祖茂合稱四將。最初和孫堅打下了江東基礎,後追隨孫策重奪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功勞蓋世,武藝高強。和黃蓋戰績相當,曾數合擊敗蔡瑁。數合刺殺董卓大將胡珍等。具備一流名將實力,但與其他名將交手記錄少。統兵也很在行,曾不服周瑜任大都督,可見自視甚高,但了解周瑜實力後誠心道歉,知錯就改,老將風範!
  • 三國時期,東吳有四位「右將軍」,其中一位擒獲關羽!
    按照東漢時期的官制,左將軍在武將中僅次於大司馬、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官職,也即是一個中等偏上的武將官職。在漢末三國時期,不少武將甚至諸侯就曾被封為右將軍,比如張郃、樂進、徐晃、張飛等人,就曾擔任右將軍一職。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東吳,歷史上共有四位右將軍,其中一位更是在偷襲荊州時擒獲關羽、關平父子。
  • 三國時期的東吳名將陸遜,就是一個善於隱藏實力的高手
    三國時期的東吳名將陸遜,就是一個善於隱藏實力的高手 藏好底牌,讓它成為致勝絕招。藏好自己的底牌,目的在於使對方沒有防備之心,讓對方忽略你。等到真正較量的時候,再拿出自己的真實本領,這樣你就有更大的勝算。
  • 《三國演義》中東吳有幾任大都督?
    1;大都督周瑜 3;大都督陸遜 東吳採用火燒連營的戰術,燒死蜀軍二三十萬的大軍。 4;大都督呂蒙
  • 三國時,東吳的大都督為什麼身體都不好?
    接下來再看看三國時期東吳的大都督為什麼都有些短命了。先看看東吳的大都督都有誰。1周瑜周公瑾。2,魯肅魯子敬。3呂蒙呂子明。4陸遜陸伯言。後面的就不說了。因為我記不起來了。以上都以三國演義來說吧。先說周瑜。由於孫策在世的時候,周瑜就是以水軍大都督的身份存在的。因為孫策去世後,周瑜還在鄱陽湖訓練水軍呢。孫策死後,孫權繼位。但孫權知道自己的能力。他自己的優點缺點他一清二楚。
  • 東吳為何在三國時期默默無聞直至滅亡,可能是因為這一制度
    三國時期,魏蜀吳,其中最默默無聞的便是吳國了,好像自赤壁之戰後,吳國就好像隱身了一樣,沒什麼存在感,那麼事實上怎麼回事呀。其實可能和吳國的軍事制度有關係,吳國軍隊的組成都是由各世家、各將領的私兵組成的,主君並沒有絕對的控制權和指揮權。主君只要選好一個將領,讓他統領三軍,這就是吳國的大都督。而一個將領統帥三軍基本上能讓大家服從的話都需要極高的威望。
  • 東吳男團亮相!《戰三國 八陣奇謀》東吳四英傑解析
    說起三國,大家更熟悉的往往是蜀國、魏國的將領們,東吳方面的人物卻少有人能如數家珍。然而這片江東富饒之地上,同樣有著許許多多青史留名的角色,比如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周瑜、陸遜、呂蒙、魯肅,被並稱為「東吳四英傑」的他們,在《戰三國 八陣奇謀》裡又有怎樣的表現呢?
  • 三國時期,東吳共有四位前將軍,後面兩人都背叛了吳國!
    按照東漢時期的官制,左將軍在武將中僅次於大司馬、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官職,也即是一個中等偏上的武將官職。在漢末三國時期,不少著名的武將就被封為前將軍,比如劉備於公元219年進位漢中王的時候,就將關羽冊封為前將軍,這也是關羽最高的官職了。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東吳,歷史上共有四位前將軍,並且後面兩人都背叛了吳國!
  •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全琮篇(上)——一位冷門的東吳大都督
    三國良將系列之全琮(上)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在三國時期的東吳陣營中,有一名位高權重的實力派大佬,身為武將,卻不在江表十二虎臣之列;擔任都督,又不在東吳四大都督之列;出身吳郡,也不在吳郡四大家族之列。這個人叫做全琮,在《三國演義》中戲份不多,但正史上則是東吳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 三國時期東吳四個名門之後,赫赫有名,號稱「東吳四友」!
    在漢末三國時期,很多諸侯和文臣武將,基本上都來自於世家大族,也即出自名門之後。比如袁紹和袁術,出自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再比如曹操手下的荀彧、荀攸,出身潁川荀氏,是荀子之後。與此相對應的是,就東吳來說,「東吳四友」就是名門之後的典型。
  • 曹操劉備在世的時候,魏蜀第一將是夏侯惇關羽,東吳第一將是誰?
    後漢三國,將星雲集,十七史百將傳,三國名將佔了十三個名額,其中蜀漢有諸葛亮、關羽、張飛,曹魏有張遼、張郃、徐晃、李典、鄧艾、司馬懿,東吳有周瑜、呂蒙、陸遜、陸抗。宋朝以前文武不分家,諸葛亮當丞相之前是軍師將軍,司馬懿一開始只是曹操的小秘書(文學椽),但是這二位卻成了本國軍政第一人。
  • 淺談蜀漢的四大都督——漢中都督、永安都督、江州都督、庲降都督
    在漢末三國時期,是一個分裂混戰的亂世。在這樣的亂世中,一種軍事制度——都督制度就形成了。蜀漢、曹魏、東吳都設置了都督,主管某個防區的軍務。下面小編要說的是蜀漢的四個最為重要的都督,分別是漢中都督、永安都督、江州都督、庲降都督。這四個都督,幾乎撐起蜀漢的整個國防。
  • 魏蜀吳最厲害的將軍分別是誰?魏國是于禁,吳國是周瑜
    魏蜀吳最厲害的將軍分別是誰?魏國是于禁,吳國是周瑜。說到三國,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謀士眾多,武將出彩,可是真正沒有經過三國演義加工的將軍卻並沒有那麼多知名的,尤其是蜀國,可以說經過三國演義的加工,出現了很多的名將,但是回歸歷史,就會發現實際上,真正的將軍十分稀少,這也導致了蜀國無大將,廖化當前鋒的尷尬局面。今天讓我們看看魏蜀吳最厲害的將軍分別是誰?魏國,于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