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蔬菜,種植到中後期總有一部分會形成裂果,同時裂果果肉外露,極易招惹的病蟲害,一旦相互侵染,形成惡性循環,會嚴重影響果實的賣相與品質。
縱觀各種水果蔬菜,裂果總有它發生發展的先決條件。
(1)前期土壤嚴重乾旱,果實生長後期連續降雨。
土壤嚴重失水時,果皮幹縮,果實停止生長或緩慢生長;在果實生長後期,連續降雨,水肥充分發揮作用,果肉細胞猛烈分裂,而果皮細胞的分裂跟不上果肉細胞分裂的速度,果實內外生長失衡,果皮形成大小不等的裂縫。
(2)套袋水果長期生長在黑暗的環境中,得不到陽光雨露,最容易引起缺鈣。當然,不套袋的許多水果也有缺鈣的現象。果實缺鈣,一般會形成小裂紋,大小如指甲刺穿。
鈣含量低的蘋果果實細胞壁的厚度和彈性均不如健康的果實。下雨或灌溉後,細胞間的膨壓比較高,常常造成果皮表面開裂。如果鈣素嚴重缺乏,果皮開裂很深。在某些蘋果品種只是圍繞果萼開裂。如果缺鈣不嚴重,則只在表皮表現不明顯的裂紋。
(3)濫用激素類植物生長調節劑,造成營養生長失衡,果實內外細胞不能同步分裂,形成裂果。
據報導,2011年發生在江蘇丹陽的西瓜「爆炸」事件,與膨大劑的使用不當有密切關係。
(4)有些果實,因品種的原因,生長到後期會自然形成生理裂果。如葡萄、柚子、油桃等。除了栽培時選育優良品種外,最有效的辦法只能是及時採摘。
水果蔬菜裂果,常常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只有正確認識,正確對待,管理得當,才能避開不利因素,生產出優質的水果與蔬菜來。
我是【蒼松雜談】,讓我們一起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你對此有什麼意見,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