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9部門:中小學可放「春秋假」,教師沒反應,家長炸了鍋

2020-12-25 當代師說

中小學放「春秋假」的話題,現在又來了第二波。第一波是在11月初,教育部回復了人大代表關於中小學放「中秋假」的建議,總體上觀點是,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在保證課程計劃的前提下進行安排。春秋假在全國統一實施的條件還不成熟。

這次回復,當時在網上就引發了熱議,網友們吵得不可開交。如今,第二波來了,這次是可是正式下發了文件,教育部等9部門印發了《關於改善節假日旅遊出行環境促進旅遊消費的實施意見》。

在這個意見的第12條,專門提及了中小學放春秋假,我們來看看都說了些什麼。

第12條的責任部門是地方相關部門、中央組織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直接是教育部門的,是裡面這樣一句話:嚴格落實《義務教育課程實施方案》,在保證開齊開足國家課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各地可以結合氣候環境等情況,統籌寒暑假時間、制定出臺中小學放春假或秋假的辦法,引導職工家庭在適宜出行季節帶薪休假。

從文件的敘述來看,這個精神跟教育部前次的回覆是一致的。但是,這個文件一出,網上是真正的吵翻了天。但是,筆者注意到,關於放春秋假的話題,本來覺得應該是教師的熱門話題,因為學生放春秋假,老師也是受益者。

但是,無論是網上還是現實中,老師對於放春秋假並不期待,或者說沒有什麼期待。有個老師在回答筆者提問時,直接就是四個字:春秋大夢。春秋假在老師眼裡,成了春秋大夢,意即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文件上明確是可以的,為何老師們倒是不看好呢?

其實,老師們最清楚,如果安排春秋假,那麼寒暑假勢必要進行調整,因為整個學時數是不會變化的,必須開齊開足上好國家課程,這是前提,也是必須達到的。而教師對於一年兩個長假這種模式早已適應了,再弄個出春假或者秋假,反而不適應了。

相比於教師的沒反應,家長的反應很激烈,他們的焦點集中於學校放春秋假,孩子怎麼辦?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就是現在這樣,兩個長假有些家長都夠嗆。不少家長在寒暑假裡,只能把孩子送到課外輔導班去。現在補習班一天一個價,家長都快支撐不住了,再弄個春秋假來,誰還受得了?

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家長倒是對春秋假有條件的期待,這些家長認為,孩子放春秋假,應該有其他的配套政策,企事業單位也必須跟著放,如果不跟著放,家長沒放假,孩子放假了,難不成讓孩子自己跑出去旅遊嗎?

總結起來看,家長對於放春秋假總體上持反對態度,而且比較激烈。這完全可以理解,畢竟直接涉及到孩子怎麼安排的問題。雖然文件上說調節好帶薪休假,但是家長的單位各不相同,帶薪休假時間不可能安排在同一時間段。

筆者記得小時候讀書時,每年都是放春假和秋假的,當然,筆者是生長在農村,城裡的情況不知道,希望從小在城市讀書的朋友們補充一下。那時候農村中小學在麥收季節放春假,在收水稻季節放秋假。

那時候農村的家長可是一致支持放春秋假的,因為那時候都是人工收割,孩子們放假可以到田地裡幫忙。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農忙季節也沒多少忙的,孩子放假也幫不上忙,反而是幫倒忙,要家長分心照顧,所以,情況跟那個時候是完全不同的。

按照9部門的文件,還是地方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那麼,大家對於放春秋假是什麼看法,是支持還是反對呢?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中小學春秋假怎麼放?專家:儘量與五一、十一相連
    九部門出臺新政再提中小學春秋假,各地可結合氣候環境等情況統籌寒暑假時間,制定放春秋假辦法  專家:春秋假儘量與「五一」「十一」相連  浙江省杭州市自2014年起在全國率先進行中小學春秋假試點。中國人民大學從2004年開始設置春假制度,春假一般連上五一假期放一周左右。
  • 中小學放春秋假 聽聽老師家長怎麼說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在發布的《關於改善節假日旅遊出行環境促進旅遊消費的實施意見》中,再次重申「各地可以結合氣候環境等情況統籌寒暑假時間,制定出臺中小學放春假或秋假的辦法」。  春秋假真的勢在必行嗎?然而,截至目前,全國大部分省市學校仍未落實春秋假的相關政策。不過,也有一些地區正在試行春秋假,例如浙江省杭州市自2014年起在全國率先進行中小學春、秋假試點。
  • 國家九部門發文,中小學或可新增假期 給學生放春秋假你怎麼看?
    朱慧卿/漫畫南國早報記者 黃婧 蔣曉梅12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改善節假日旅遊出行環境促進旅遊消費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布。《意見》提到,各地可以結合氣候環境等情況統籌寒暑假時間,制定出臺中小學放春假或秋假的辦法。消息一出引發關注,給孩子放春秋假,廣西的家長、老師怎麼看?廣西本地中小學有可能實行春秋假制度嗎?12月13日,南國早報記者就此做了多方採訪。
  • 推行中小學春秋假,還需跨過幾道檻
    ■本報記者 許沁近日,中小學有望放春假或秋假的消息讓不少學生和家長雀躍。如果有了春秋假,可以避開寒暑假錯峰出遊,降低外出成本,獲得更好的體驗。中小學放春秋假,會影響原先的教學進度嗎?春秋假如果與考試季疊加,會演變為刷題假嗎?
  • 教育部答覆增設春秋假,對於這個假,真的好多人都誤解了!
    近日,自教育部回復增設春秋假一事之後,引來廣泛關注。 在某社交媒體平臺上,該話題引來多達2.8億人次閱讀,熱議不斷。
  • 中小學春秋假,誰能保證它不變成"春秋忙"?
    教育部即將推出中小學春秋假,這對千百萬中小學生來說無疑是巨大喜訊。大家無不歡欣鼓舞,充滿期待。但是,這個假一旦真正付諸實施,誰能保證它不會變成"春秋忙″?在這種思想和教育觀念的指導下,你能指望中小學生真能過一個富有意義的春秋假嗎?他們要麼報課外輔導班,要麼在家長的監管下複習功課,要麼到學校參加畢業班的補課,反正,他們不會真正放鬆身心,不會自由自在地去貼近、感受大自然,不會真正投入火熱的社會生活中去體驗、品鑑和感悟。他們要的是成績,是"坐得十年板凳冷,一舉成名天下知″。
  • 教育部:學生的「新假期」要來了?家長:幸福來得太突然
    對此,咱們中小學的家長圈子瞬間炸開了鍋!對此,教育部也作出了最新回應:嚴格落實《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施方案》,在保證開齊開足國家課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各地可以結合氣候環境等情況統籌寒暑假時間,制定出臺中小學放春假或秋假的辦法,引導職工家庭在適宜出行季節帶薪休假。
  • 教育部通知:「提前」大、中小學寒假時間,同時迎來一個好消息!
    隨著氣溫不斷降低,不確定因素也有所增多,再加上我國局部的疫情反彈的現象,疫情並沒有徹底消失,所以很多家長還是希望學校能早點放寒假,這樣就可有效地確保孩子們的健康安全,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海南以及包頭的中小學將於2021年1月23日放寒假,包頭於2021年2月28日開學,海南於2021年2月21日開學。此外還有一些省市因為冬季降溫較快,放寒假時間提前更為明顯。比如天津市中小學從2021年的1月17日開始放寒假,並於2月25日開學;黑龍江以及遼寧放寒假時間是1月16日,河北省的石家莊和保定兩市中小學分別1月17日和1月11日開始放假。
  • 教育部連續放大招:大學生齊歡呼,中小學家長「炸鍋」了!
    今日內容速覽 1、教育部等四部門調整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政策 2、教育部要求加強中小學生競賽管理 3、這些高校秋季開學時間確定 4、下半年部分考試時間更改
  • 中小學春假、秋假或將到來!老師和家長都準備好了嗎?
    ,其中提出,在保證開齊開足國家課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各地可以結合氣候環境等情況統籌寒暑假時間,制定出臺中小學放春假或秋假的辦法。開設春秋假的建議在網絡上和市民中引起熱議不少人提出「家長不放假,孩子放假只是培訓班的狂歡」對於這樣頗為無奈的反對聲音很多家長深有同感我覺得還是不要放春秋假吧,小孩放假已經夠長了,再放假的話是不是時間太長,擔心他玩,不好好學習。
  • 教育部通知:中小學和大學寒假統一提前!同時還帶來一個好消息
    現在還有兩個月左右各地學生將迎來寒假,秋冬季節又是流感爆發的高峰期,以目前很多學生及家長都很關注今年放寒假的情況!教育部聽取了家長們的意見及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之後,也紛紛發布通知確定了大中小學放寒假的時間,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春假不可能,秋假還有望!希望明年全面推行中小學春秋假!
    春假不可能,秋假還有望。希望明年全面推行中小學春秋假!春秋假設置時機已到毫無疑問,春秋假的設置對旅遊市場的平衡和促進,對學生素質教育的拓展,都具有良好的效應。(二)疫情發展,春秋假還有望嗎?春秋假本在路上,結果去年12月以來的武漢肺炎疫情等於把春秋假的希望接近於完全撲滅。很多網友關心:春秋假還有望嗎?小編以為:春假不可能,秋假還有望。為什麼這麼說?
  • 教育部最新通知,中小學寒假「一律提前」,大學進行「錯峰」放假
    這個時候各地的教育部門充分聽取了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也開始發布最新通知,公布中小學生們的放假時間,具體如下:吉林省中小學寒假從於2021年1月5日放到2月24日,普通高中寒假從1月11日放到1月17日;北京市中小寒假從2021年的1月30日放到2月28日;伊春市小學和初中學生從2020年12月31日開始放寒假。
  • 「荔枝時評」春假、秋假放不放?應從教育角度出發
    教育部表示,關於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廣實施春秋假,還需在總結各地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研究,深入評估。春假、秋假到底放不放?教育部其實已經明確回復了,那就是地方和學校有合理而充分的教學管理自主權,在保證開足開齊國家課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各地可以結合實際,對每學年的教學和放假時間做出具體安排。
  • 教育部高度重視作業管理!福建為中小學教師減負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這幾年,我們教育部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作業管理的問題,像中發26號文件、減負三十條等等都有一些明確的要求。
  • 教育部好消息,影響全國中小學教師,家長拍手叫好:必須改變!
    任司長:教師地位待遇更加受尊重前段時間,教育部曾發布通知稱,2020年教師工資水平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這讓很多教師看到了曙光。日前,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接受採訪,對2020年教師的發展提到了關鍵的幾點。
  • 教育部等部門出臺「增加春假或秋假」政策,將給研學旅行帶來什麼
    近期,教育部、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改善節假日旅遊出行環境促進旅遊消費的實施意見》,提出「在保證開齊開足國家課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各地可以結合氣候環境等情況統籌寒暑假時間,制定出臺中小學放春假或秋假的辦法」。
  • 教育部:港澳臺居民在內地(大陸)可申請中小學教師資格
    據中新網1月10日報導,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辦公廳、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秘書局、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秘書行政司聯合下發關於港澳臺居民在內地(大陸)申請中小學教師資格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稱,在內地(大陸)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港澳臺居民,凡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根據自願原則,可申請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 教育部發布通知,確定中小學、大學寒假時間,同時還有好消息來襲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2020已進入尾聲,再過半個月我們將會迎來嶄新的2021年,回顧今年的經歷,學生們及家長們都非常不容易,正當大家覺得疫情正離我們遠去的時候,近段時間部分地區疫情反彈又觸動大家敏感的神經,這個時候大家又開始期待寒假的到來!
  • 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
    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教基〔2020〕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編辦、發展改革委、公安廳(局)、財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