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插電不加溫 生米變熟飯 燜燒杯到底是個啥神器?_深度報導_山西...

2020-12-25 山西新聞網

燜燒杯燜出的大米粥

    

    外形小巧可愛,不用插電,不用加溫,倒入沸騰的水和生米,幾小時後,一瓶熱熱的粥就好了,這是時下很流行的一種神器,叫「燜燒杯」。因便於攜帶操作簡單,很受歡迎。有的媽媽用它給寶寶快捷備飯;有的上班族用它泡一杯熱粥。
    國慶期間,省城市民趙女士給兒子網購了一隻燜燒杯,本想跟一把潮流,沒想到卻燜出了夾生粥,她疑惑地問:「小米都燜不熟,怎麼就能泡出來老鴨湯呢?」
    燜燒杯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神器?它的操作原理是什麼?用它泡出的飯營養價值有多高?對此,本報記者進行了走訪。

    A 消費者:有人覺得口感差,有人稱很方便

    9月下旬,家住省城杏花嶺區的趙女士參加同學聚會時,看到同學拿著一隻漂亮的杯子給1歲的孩子餵飯,一下就被吸引住了。「據同學介紹,把大米和開水倒進去,幾個小時後就成大米粥了,也不用插電,方便攜帶,當時我覺得不錯。」趙女士說,聚會結束後,她就在網店上選購了一款活動價80多元的淺藍色燜燒杯,9月30日,燜燒杯到貨了。
    「晚上臨睡前,我把20克的大米淘乾淨,先用熱水把杯子預熱了5分鐘,然後把米和開水先後倒入杯中。」趙女士說,這個杯子讓6歲的兒子很興奮。臨睡前,兒子特意和趙女士的母親說:「姥姥,我明天早晨不喝牛奶了,我要喝燜燒杯燜出來的粥。」10月1日7時,趙女士揭開了燜燒杯的蓋子,裡面的大米已經泡開了花,兒子拿著勺子喝到第三口時停了下來皺著眉看著趙女士。「我也嘗了一口,大米已經泡爛了,口感並不是很好。」趙女士說,全家人都品嘗了一口,兒子最後說,「媽媽,我還是喝牛奶吧!」
    當天下午,趙女士又用燜燒杯燜了一次小米粥,仍然是按照大米粥的方法,沒想到,這次小米粥有點兒夾生。「米是米,水是水,吃上去是夾生的,可能是小米不好泡的緣故。」趙女士說,「賣家把杯子說得很神奇,但實際用過之後大家都感覺比較失望。」
    與趙女士的看法不同,28歲的銀行職員白女士今年7月份託朋友從國外買了一隻燜燒杯。「我一個人在太原工作,自己做飯的時間有限,臨睡前泡上大米,早晨喝一杯熱乎乎的大米粥挺適合我,而且它便攜,我坐公交車的時候就解決了早飯。」白女士說,燜燒杯的保溫效果好,她有時把燜燒杯當水杯用,有時和朋友外出吃飯時,還會打包一些湯類,第二天喝都是熱的,「我就圖它省事還能一杯多用,口感方面我不苛求啦。」

    B 商家客服:一定要買正規商品

    10月7日,記者來到太原市某超市,在保溫品銷售展架上,記者沒有找到燜燒杯,一位服務員說:「我們超市沒有賣過。」記者在淘寶網店輸入「燜燒杯」,搜索到的店鋪有1000多家,價位從4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仔細點開商品介紹,有的標明可以做銀耳蓮子湯、煮雞蛋、做酸奶,有的則標明「煲出美味老鴨湯」。
    記者與其中一家銷量較高的商家客服取得聯繫,詢問為何會出現小米粥夾生現象、肉類是否需要提前加工成熟等問題。客服回答:「燜燒杯主要是用於加工大米為主要食材的粥類,只要購買的是正品,保溫效果是非常好的。」這位客服也表示,因為燜燒杯風靡,有些商家會誇大其功效,「把生肉燜熟簡直太誇張了,而且一定要買正規商品,幾十元的燜燒杯保溫效果差。」
    記者去超市購買了些大米和薏米,用趙女士的燜燒杯進行實驗。記者先做的是大米粥。三個半小時以後,將杯蓋揭開,燜燒杯裡已經不是滾燙的沸水,舀一勺到嘴裡,還冒著熱氣,大米已經燜爛了,記者用溫度計進行測量,大米粥是60℃。隨後,記者將大米粥倒出,按照相同步驟放入已經用涼水泡了一天的薏米,4小時後,薏米發胖了,溫度顯示為55℃,嚼起來略有生味。記者和淘寶賣家客服溝通,賣家答:「薏米、綠豆有些硬,不像大米好熟,需要提前泡,燜的時間也要長一些。」

    C 物理學教授:燜燒杯就是超級保溫杯

    燜燒杯是什麼原理,能否把生肉燜熟?記者在知名燜燒杯製造銷售企業膳魔師(中國)家庭製品有限公司的官網上看到,燜燒杯的使用方法裡主要提到了米和豆類,肉食並未提及。記者聯絡到該公司的工作人員,對方說:「粥類是沒有問題的,我本人也在使用,但是肉類,我沒有操作過,沒辦法回答。」問及燜燒杯的產品工藝,工作人員表示:「核心技術是高真空斷熱科技,但採用的材料和別的品牌是有差異的,這是我們獨有的研發。」
    真空斷熱如何理解?記者採訪了太原理工大學物理和光電學院教授陳世傑。「燜燒杯的材質是沒有毒的,它的保溫效果非常好,可以說是一個超級保溫杯。燜燒杯的製作工藝水平非常高,在近似於真空的環境下最大限度上阻隔了熱的輻射、對流、傳導。」「為什麼燜一些肉類食品要預先加工成熟的,如果肉類是冷的,杯體也是冷的,那麼當開水倒入杯體中時,冷的杯體會吸收一部分熱量,冷的肉類也會吸收一部分的熱量,因為熱量是不可能創生的,在燜之前已經消耗了絕大部分的熱量,這樣肉類是燜不熟的。」陳教授舉例說,大學生早晨把綠豆放到暖壺裡,然後灌入開水,用塞子蓋上,午飯後,打開暖壺就可以喝到綠豆湯,和燜燒杯是一個原理。陳教授說:「在明火上做出的粥是長時間保持一個恆定的溫度或溫度在慢慢升高使其變熟,而燜燒杯做出來的其實是溫度在不斷地下降,兩者的概念不一樣,一個是慢慢的煮熟,一個是慢慢地泡熟。」

    D 營養專家:維生素損失較多不建議長期使用

    10月8日,記者帶著燜燒杯和做出的大米粥、薏米粥到了省人民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鄭文霞在觀看和品嘗後說:「口感差些,但重要的是燜的時間長了,B族維生素損失較多,大米泡的時間越長,損失維生素越多。」
    提到小米夾生,鄭醫生說,小米中含的B族維生素比較多,比大米營養成分要豐富,加上小米不像大米柔軟,需要浸泡的時間更長,所以維生素損失更多。「肉類經過長時間的明火熬製,好多營養成分溶解出來了,但是只用燜的方法,達不到一定的溫度,蛋白質不會分解。而且明火烹湯的溫度可達100℃,許多病菌可以殺死,而燜燒杯卻做不到。」鄭醫生進一步舉例說,有許多人喜歡用開水衝雞蛋喝,但營養專家不建議這樣做,因為突然一下降低溫度,好多雞蛋皮上的沙門氏菌都殺不死,最好還是蒸雞蛋羹或者是煮雞蛋。
    鄭醫生建議,燜燒杯用來保溫一些成品粥類和湯類是很好的,但營養價值有所欠缺,「不建議大家長期使用,這種方法做粥,營養物質很難得到最大體現。」

    ○延伸採訪
    口感這東西,真離不開火候

    不僅是年輕媽媽,不少上班族也在使用燜燒杯,但燜出來的粥,多數人表示「口感差點」。一樣是熟了的大米粥,為什麼燜燒杯和明火加熱的味道區別這麼大?記者採訪了太原市烹飪協會會員、江南餐飲集團研發中心出品總監孟慶石。「穀類的食材在恆溫100℃的情況下是可以燜熟的,但是口感肯定比明火熬出來的要差,營養價值小了,口感差了,一碗粥就只能是果腹了。」孟先生舉例說,小米粥富含營養,要大火煮開後小火再煮,米粒煮爛粥會變黏稠,口感濃香,才能起到養胃的功效,如果是泡熟的,小米粥不會黏稠。「比如豬蹄湯,為什麼大火煮熟還要小火慢燉,沒有燉的過程,裡面的膠原蛋白就不會很好地溶解到湯汁裡。」孟先生說,從烹飪的角度來說,掌握火候是為了讓食材的味道能夠充分地釋放出來,像燜燒杯就不存在火候掌握這種情況,只能起到保溫效果,那食材自然很難實現口感要求,而且用大火燒開,小火慢煮,原料才能熟透入味,並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
    孟先生介紹:「肉類原料含有多種酶,酶的催化能力很強,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酶的催化作用變得非常緩慢或完全喪失,因此,要用小火慢煮,以利於酶在其中分化活動,使原料變得軟爛,利用小火慢煮肉類原料時,肉裡富含的可溶於水的肌溶蛋白、肌肽肌酸等會被溶解出來,肉的味道才會越濃。另外,小火慢煮還能保持原料的纖維組織不受損失,菜餚形體完整,同時,還能使湯色澄清,醇正鮮美,如果用燜燒杯久泡,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

本報記者 郝宏 實習生 史帆

(責任編輯:張靜玉)

相關焦點

  • 燜燒杯是何物?不插電不加溫即可自動烹飪,懶人利器真這麼神奇?
    「自熱食物」如今已是繁忙都市生活中,大家最熟悉的東西:無論是工作加班,還是外出郊遊,只要有一份自熱火鍋或米飯,無需插電,不用加溫,只要一杯水,靜待10分鐘,即可享用美食。燜燒杯外形和普通保溫杯無異,類似的杯身和杯蓋,但不同的是,比起普通的保溫杯,燜燒杯在做到保溫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包括煲、燉、燜、燒在內的多項烹調。用戶只需要把未烹調的食物放進杯中,注水,接著把蓋子蓋起來燜煮1小時左右,即可使得食物在高溫中燜煮至熟透。
  • 到底是什麼神器!4款燜燒杯評測
    帶娃出門玩耍,到了飯點還得到處找粥店?外出旅行,不開火不插電,怎麼才能讓飯點隨機的娃隨時隨地都能吃上一口熱乎的?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這不,一種叫做燜燒杯的東東悄咪咪的在媽媽群、上班族中流行起來了……愛烹飪的人兒們還試圖用一隻燜燒杯來爭奪美食界的一席之地。那麼燜燒杯到底是何方神聖?這是一種不需要火不需要電,只需要一杯開水和一把米,就能將生米煮成熟飯的加強型保溫杯。
  • 不能把生米煮成熟飯的燜燒杯!
    被譽為「行走的鍋」的燜燒杯到底如何呢?今天老大爺再一次的以身犯險,幫你們測試一下。只看外觀,並不覺得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就像是胖一點的保溫杯。在我看來這就是一款改良版的保溫杯,燜個白粥都費勁,很難燜熟。不過相對於普通的保溫杯,它的功能還算是強大的,不用火不用電只需要通過加注開水的方式就可以燜熟食物。熟了之後又如何呢?
  • 上班帶飯神器燜燒杯,長達十二小時保暖更貼心
    不鏽鋼保溫杯真空彈跳蓋不鏽鋼保溫杯真空彈跳蓋,超長保溫燜燒杯,方便攜帶。家用創意燜燒杯,密封性能很好,有效防漏材料環保安心。保溫上班帶飯神器真空飯盒保溫上班帶飯神器真空飯盒,採用3D全方位立體悶燒更到位。卡西非真空燜燒杯,告別地溝油,只要幾分鐘就能享受美味的營養餐,告別沒時間,健康美味新主張。
  • 手把手教你用燜燒杯做美食,不生火不插電,搞定一日三餐
    充斥著永遠寫不完的試卷、背不來的歷史年份、解不開的立體幾何。在單調枯燥的日子裡,我唯一的期盼就是,周末媽媽會給我送來熱乎乎的便當。燜燒杯的原理到底是什麼?然而事實上,燜燒杯不僅可以做出綿密可口的粥類,還可以做白煮蛋,甚至是美味的雞湯!下面就要小編來告訴展示一下使用燜燒杯料理前的準備功夫吧!
  • 這個逆天的媽媽是「燜燒杯之神」,史上最強強燜燒杯使用指南.
    2013年去南法旅行,我最懊悔的就是為什麼沒有帶上一罐燜燒杯。這樣露梨就算對義大利麵不賞臉也有飯吃。今年連日本這麼方便得國家我帶上了燜燒杯一起旅行九天靠!人生怎麼可以沒有燜燒杯勒!??我真心覺得帶小人出門、旅行一定要讓燜燒杯同行冷的、熱的、溫的通通都可以往內裝生米都能變成熟飯已經是很常見的燜燒杯料理我自己檢視這幾天的旅行這燜燒杯已經被我使用的出神入化讓露梨隨時有食物可以吃連凱莉媽都嘖嘖稱奇到要我幫我家妹妹買一個
  • 這個逆天的媽媽是「燜燒杯之神」,史上最強強燜燒杯使用指南
    這是一個臺灣媽媽寫的象印燜燒杯旅行文,不止是生米煮熟飯,甚至面、菜、蛋,無所不能~真是嘆為觀止。2013年去南法旅行,我最懊悔的就是為什麼沒有帶上一罐燜燒杯。這樣露梨就算對義大利麵不賞臉也有飯吃。今年連日本這麼方便得國家我帶上了燜燒杯一起旅行九天靠!人生怎麼可以沒有燜燒杯勒!??
  • 不用加熱就能煮粥做菜,「懶人神器」燜燒杯是不是智商稅?
    來源丨知乎可是,當你從商家的手裡買到燜燒杯,卻發現杯子包裝上還是老實地用英文或者日文寫著「不鏽鋼真空保溫食品罐」。你恐怕會不禁懷疑:難道自己花大價錢買的就只是個大號不鏽鋼真空保溫杯嗎? 燜燒杯真的就是「智商稅」嗎?
  • 好物分享,我的tafuco燜燒杯
    這不就想著,晚上的飯全部都換成粥,也買了破壁機,把什麼大豆啊,小豆啊,高粱啊,一股腦地打碎,反而吃起來還是很好吃的,可是最近公司項目變多了,原本可以回家做的工作,也必須要單位加班才行,這樣的話我晚上就不能喝粥了,不吃飯又不行,吃飯的話,外面的粥又不想吃,又貴有沒營養。所以就在想到底怎麼辦?
  • 不插電的隨身電飯煲,YEEHO智能燜燒杯有一套
    這樣的情況下,或許一款好用的燜燒杯能幫你解決這些困難。用過燜燒杯的朋友也許會發現製作出來的料理沒有想像中的適口,恭喜你遇上了成功的母親。其實究其原因主要是用戶無法直觀掌握水溫和時間,導致難以控制食物品質。淘寶眾籌最近上新的一款YEEHO智能燜燒杯號稱一舉解決了這個痛點,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 課堂| 宿舍黨如何用燜燒杯做好吃的粥
    學校食堂飯點每次都是排的長長的隊伍,去晚了好吃的都沒了,排嗎?外賣想說愛你不容易,爸媽反覆叮囑外賣不健康,看看外賣帶來的一次性餐具,額,我還是要做環保小衛士...身為宿舍黨,在學校吃個飯就這麼難嗎?怎樣既方便、又便宜、還美味的在宿舍吃一頓好的呢?首先你需要必備宿舍美食神器——泰福高泰迪珍藏燜燒杯,高顏值、高質量、高品質。
  • 蓋得排行:燜粥、帶飯都能用,這款燜燒杯超保溫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我們測評的一款燜燒杯,對它還不熟悉的朋友們,我們先一起來看看我們測評員的報告吧:011蓋得測評員總結>早上來不及開火煮粥,燜燒杯就能派上用場。燜燒杯無需插電開火,前一晚倒入熱水和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直接拎走熱粥。我們調研篩選了12款燜燒杯,其中哈爾斯燜燒杯性價比最高。哈爾斯燜燒杯保溫效果極佳。在我們的測試中,4小時可將小米徹底燜熟,6小時熱水的降溫幅度僅為21.3%,保溫性能與150-200元價位產品相當。
  • 秋冬暖心必備|黃色小鴨輕量保溫燜燒杯
    細數秋冬麻麻帶娃必備單品, 保溫燜燒杯簡直就是帶娃神器啊! 黃色小鴨輕量保溫燜燒杯,在這個初秋,暖心上市——
  • 燜燒杯解決你的所有問題!
    小編是個地地道道、普普通通、平平凡凡、老老實實的上班族。由於年輕的時候不懂事,吃喝都不忌口,生活作息不規律,所以導致我的脾胃虛,胃病更是時不時就來上一次,隨著年紀大了,對自己的身體也更為上心,所以對飲食上我也開始逐漸講究起來。
  • 日本燜燒杯為什麼成為"神器"?10套食譜告訴你!
    不知道是不是對於產品質檢的要求不同,滷煮在中國專櫃的購買的jmy系列杯子與日本海淘的同款馬來西亞版本杯子相比保溫效果有一定差距,大概一夜(10個小時為核算標準)杯中水的溫度能有4—6度的差距。不知道是不是個別現象,各位朋友有沒有相同感受呢?
  • 外出必備的燜燒杯該選哪款?吃貨福音!YEEHO伊號生活智能燜燒杯
    談起燜燒杯,或許有許多人並不了解它的起源與用途,而筆者我,也是從度娘哪裡找到的一些說法,究其準確度,我也不確定,我們聽聽就好。據說燜燒杯起源於日本這個沒事兒就自帶料理的國家,並且在1989年THERMOS日本膳魔師開發出了首款真空保溫調理杯,也就是目前所謂的燜燒杯的前身,可以說日本膳魔師便是燜燒杯的創始者,而膳魔師在燜燒杯這個行業上也一直遙遙領先,使得我們一談起燜燒杯就會想起膳魔師。
  • 燜燒杯是神器?使用寶典來了
    於是乎便思索著怎麼不費力地做一頓熱乎的飯菜,哪怕只是一碗熱湯、一份暖粥或是一杯糖水。只用幾分鐘的準備時間,就能在工作日的午餐吃一頓熱乎乎的湯粥,怎麼能不幸福呢?所以這個時候擁有一款好用的燜燒杯,那無疑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便利和健康。燜燒杯並不神奇,說白了就是一個保溫杯,只不過它的口徑非常大,可以把很多的食物都放進去。
  • 科普||關於燜燒杯的介紹都在這裡了,請叫我活雷鋒~
    1.處理食材由於燜燒杯的體積不是很大,所以在燜燒的時候千萬不要貪心,食材儘量少一些,這樣加溫更均勻,也不會滿出來,出現燜不熟的情況。同時,如果食材比較難燜熟,比如豆類,肉類,也需要處理一下,提前用水浸泡或者用鍋煮一下,這樣用燜燒壺二次加工時熟得更快。
  • 英特爾遊戲不插電 移動神器現場拼功力
    中關村在線報導:2012年9月22日,178遊戲網與第三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遊戲筆記本攜手,來到北京的時尚聚集地三裡屯SOHO,舉辦了以「遊戲不插電」為主題的筆記本遊戲體驗會。遊戲不插電 活動現場    搭載有全新第三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遊戲神器,更強的處理性能、更好的續航能力,讓現場的「宅男」、「宅女」們擺脫了電源的束縛,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移動遊戲體驗。
  • 返工帶飯指南!看完這10個小方法,再也不發愁
    明天是不少廚友返工的第一天,上班吃飯成了問題,有廚友就留言: 因疫情緣故,公司食堂提供餐食的,大家可以自己帶飯盒打包帶走,儘量不堂食;沒有條件自己帶飯,只能點外賣的朋友,也建議就近選擇商家,出門取外賣佩戴口罩,收到外賣後,先洗手再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