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侵襲性B細胞淋巴瘤患者需要關注中樞神經系統復發?

2020-12-20 騰訊網

作者:嘟嘟媽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淋巴瘤按照細胞來源,可以分為B細胞淋巴瘤和T細胞淋巴瘤,其中B細胞淋巴瘤又分為侵襲性B細胞淋巴瘤和惰性B細胞淋巴瘤。侵襲性B細胞淋巴瘤主要包括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伯基特淋巴瘤、高級別B細胞淋巴瘤-非特指型及雙打擊/三打擊淋巴瘤等。部分侵襲性B細胞淋巴瘤患者需要我們關注其中樞神經系統(CNS)復發風險。

有研究顯示,當DLBCL患者合併以下情況:年齡>60歲、乳酸脫氫酶(LDH)水平升高、≥2個結外部位受累以及特殊結外部位受累(骨髓、睪丸、腎臟、腎上腺、鼻旁)時,會增加患者CNS復發風險[1]。另外,IE期的原髮乳腺DLBCL也是患者CNS復發的潛在危險因素[2]。

那麼具體如何識別那些具有高CNS復發風險的侵襲性B細胞淋巴瘤患者,又有哪些患者需要在初治時常規進行CNS預防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預防呢?本文旨在對這些問題進行系統梳理,與大家共同學習!

1

如何識別具有高CNS復發風險的侵襲性B細胞淋巴瘤患者

德國高級別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小組(DSHNHL)提出了一種預測模型(CNS-IPI)用來預測DLBCL患者CNS復發的風險[3],具體如下表。

根據CNS-IPI分組可很好的預測DLBCL患者CNS的發病率,其中低危組患者CNS發病率為0.6%、中危組患者CNS發病率為3%、而高危組患者CNS發病率為10%。

另外,有一些存在CNS-IPI系統之外的侵襲性B細胞淋巴瘤CNS復發風險的獨立預測因子包括:HIV相關淋巴瘤,原發睪丸DLBCL,原發皮膚DLBCL、腿型,IE期的原髮乳腺DLBCL, 伯基特淋巴瘤,高級別B細胞淋巴瘤-非特指型,雙打擊/三打擊淋巴瘤。

在另一項國際多中心回顧性分析中,對1532例接受化學免疫療法治療的DLBCL患者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結外部位的絕對數量與CNS復發風險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其中3年CNS復發的累積發生率在結外部位>2的患者中為15%、而在結外部位≤2的患者中為3%(P [4]。

2

需要進行CNS預防的侵襲性B細胞淋巴瘤患者

根據CNS-IPI系統,具有4-6個危險因素的DLBCL患者CNS復發的風險會明顯增加。另外,下列特殊的淋巴瘤患者CNS復發風險也會增加:HIV相關淋巴瘤, 原發睪丸DLBCL,原發皮膚DLBCL、腿型,IE期的原髮乳腺DLBCL,伯基特淋巴瘤,高級別B細胞淋巴瘤-非特指型,雙打擊/三打擊淋巴瘤,以及存在腎臟和/或腎上腺受累的患者。上述有這些具有高CNS復發風險的患者均應在初治時進行常規CNS預防。並且,這些患者均應考慮進行腰椎穿刺,並推薦使用流式細胞術進行腦脊液分析。

3

如何進行有效的CNS預防

目前對存在CNS危險因素的患者進行CNS預防是比較公認的,但最佳的CNS預防方法尚存在爭議。每個治療周期至少給予1次甲氨蝶呤鞘內注射已經在臨床上使用了很多年。近期有回顧性研究表明,使用大劑量甲氨蝶呤靜脈注射預防可能與CNS復發的發生率降低有關[5]。

另外有研究表明在具有高CNS復發風險的DLBCL患者中,將R-CHOP(即利妥昔單抗聯合環磷醯胺、阿黴素、長春新鹼、潑尼松)治療方案與大劑量甲氨蝶呤靜脈注射結合使用在臨床上是安全的, R-CHOP治療方案每21天為1周期,每個治療周期的第15天使用大劑量甲氨蝶呤靜脈注射[6]。

NCCN指南目前推薦使用4-8次的甲氨蝶呤和/或阿糖胞苷鞘內注射,或大劑量甲氨蝶呤(3-3.5g/m2)靜脈注射預防CNS;在某些特殊患者中,甲氨蝶呤和/或阿糖胞苷鞘內注射也可與大劑量甲氨蝶呤注射合併使用[7]。

需要注意的是,臨床上在使用大劑量甲氨蝶呤靜脈注射進行CNS預防的時候,必須對患者進行水化和鹼化預處理,然後在開始接受甲氨蝶呤輸注後24小時予以亞葉酸鈣解救,並定期監測甲氨蝶呤的血藥濃度並根據結果調整亞葉酸鈣的解救方案;另外在此期間還需密切監測患者的肝腎功能。

04

小結

侵襲性B細胞淋巴瘤需要關注CNS復發,若在日常臨床工作中能準確識別具有高CNS復發風險的患者並及早進行積極有效的CNS預防,能降低這部分患者CNS復發的發生率,有助於提高該類患者的整體療效、延長總生存期。

參考文獻

[1]. Fletcher CD, Kahl B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volvement i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n analysis of risks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in the post-rituximab era. Leuk Lymphoma 2014;55:2228-2240.

[2]. Hosein PJ, Maragulia JC, Salzberg MP, et al. A multicentre study of primary breast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in the rituximab era. Br J Haematol 2014;165:358-363.

[3]. Schmitz N, Zeynalova S, Nickelsen M, et al. CNS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A risk model for CNS relapse in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treated with R-CHOP. J Clin Oncol 2016;34:3150-3156.

[4]. El-Galaly TC, Villa D, Michaelsen TY, et al. The number of extranodal sites assessed by PET/CT scan is a powerful predictor of CNS relapse for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study of 1532 patients treated with chemoimmunotherapy. Eur J Cancer

2017;75:195-203.

[5]. Holte H, Leppa S, Bjorkholm M, et al. Dose-densified chemoimmunotherapy followed by systemic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rophylaxis for younger high-risk diffuse large B-cell/follicular grade 3 lymphoma patients: results of a phase II Nordic Lymphoma Group study.

Ann Oncol 2013;24:1385-1392.

[6]. Abramson JS, Hellmann M, Barnes JA, et al. Intravenous methotrexate a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prophylaxis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 risk of CNS recurrence 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Cancer 2010;116:4283-4290.

[7]. NCCN Guidelines Version 1.2020. B-Cell Lymphomas.

相關焦點

  • 兒童和青少年侵襲性成熟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診療專家共識
    成熟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佔兒童和青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50%~60%。以伯基特淋巴瘤(BL)/白血病(B‐AL)和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最為常見。現今高侵襲的兒童和青少年成熟B‐NHL已經成為可治癒性兒童腫瘤性疾病。
  • ...ASH2020上公布Parsaclisib在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信達生物醫學科學與戰略腫瘤部副總裁周輝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在ASH 2020中展現了令人鼓舞的CITADEL兩項研究結果,突顯了Parsaclisib有潛力成為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療選擇。
  • 雲端相聚 共話學術│2020中國血液創新論壇-「侵襲性淋巴瘤專場...
    曹軍寧教授介紹到本場大會分為「進展篇」和「探索篇」兩大部分,匯集了國內知名淋巴瘤專家,分別對侵襲性淋巴瘤治療過程中的熱點問題、最新研究進展和臨床實踐經驗進行了分享。至此,2020中國血液創新論壇——侵襲性淋巴瘤專場正式開始!
  • 原發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的診斷和治療(指南) - 丁香園
    原發 CNS 淋巴瘤是一種侵襲性非常高的疾病,主要累及大腦、脊髓、眼睛、腦膜和顱神經,很少全身累及。大多數(>90%)原發 CNS 淋巴瘤組織學與瀰漫大 B 細胞淋巴瘤相同。據統計,原發 CNS 淋巴瘤大約佔所有淋巴瘤的 1%,結外淋巴瘤的 4%-6%,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 3%。
  • 4周期R-CHOP治療侵襲性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預後不劣於6周期R-CHOP
    4周期R-CHOP治療侵襲性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預後不劣於6周期R-CHOP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0 15:16:00 2019年12月21日,德國薩爾蘭大學醫學院Viola Poeschel聯合Westpfalz-Klinikum
  • ...或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產生快速持久且較高的緩解率
    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療選擇。一項關鍵性II期註冊試驗正在中國進行中,旨在評估Parsaclisib對於復發和難治性濾泡性淋巴瘤或邊緣區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們將根據研究結果,積極與監管部門溝通,早日為中國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症狀和治療你都了解多少呢?
    (箭頭所指為大B細胞)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患者典型典型的表現就是進行性淋巴結腫大,此外,淋巴結外累計其他器官的表現,發熱、盜汗、體重減輕等症狀多見
  • liso-cel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安全有效
    liso-cel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安全有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4 15:36:35 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Jeremy S Abramson團隊研究了Lisocabtagene maraleucel
  • FDA批准治療復發/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Loncastuximab...
    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 試驗重點 評估患者的主要終點是總緩解率(ORR)。此外,評估患者的緩解持續時間(DOR)、完全緩解率(CR)、無復發生存率、無進展生存率、總生存率、不良事件發生率和嚴重程度(AEs),以及作為關鍵次要終點的嚴重不良事件(AEs)。
  • Yescarta一線治療高危大B細胞淋巴瘤中期研究數據發布
    【美國,加利福尼亞】2020年12月6日,美國Kite Pharma(吉利德科學旗下公司)公布了旗下CAR-T產品Yescarta(Axi-Cel)用於一線治療高危大B細胞淋巴瘤(LBCL)的中期研究結果。研究數據於第62屆美國血液學年會(ASH)上公布(摘要#405)。
  • 小B細胞淋巴瘤專場亮點與回顧
    >SOX-11(+)的套細胞淋巴瘤常呈結節或瀰漫生長,具有侵襲性特徵;母細胞/多形性型MCL侵襲性更強。 樊教授將套細胞淋巴瘤(MCL)比喻為小B細胞淋巴瘤類別裡的「調皮的孩子」,形象地描述了它的特點,隨即從一例CD5陰性的母細胞變異型MCL病例切入,強調MCL通常侵襲性較強,其生物學行為具有獨特之處,常由單形性小-中等大小細胞構成,與t(11;14)/CCND1-IgH相關。
  • 一文盤點N種惰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指徵
    淋巴瘤可分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NHL根據細胞起源分為B-NHL及T/NK-NHL,B-NHL根據臨床特點分為惰性B-NHL和侵襲性B-NHL。眾所周知,侵襲性B-NHL一經診斷無論分期及預後均需立即治療,而大部分惰性B-NHL診斷之後需要評估患者是否具有治療指徵,若無治療指徵選擇「watch and wait」(即觀察和等待),待患者有治療指徵後再啟動治療。本文將盤點臨床常見惰性B-NHL的治療指徵,旨在與大家共同學習,若有錯誤或不全之處希望大家不吝指出。
  • 非霍奇金瀰漫b淋巴瘤是什麼
    非霍奇金瀰漫b淋巴瘤是什麼 核心提示:  非霍奇金瀰漫b型淋巴瘤,相信大家都不是非常熟悉,該疾病在最近幾年來呈現上升趨勢,並且給我們身體造成的傷害越來越大。
  • 信達生物在ASH2020上公布Parsaclisib在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
    信達生物醫學科學與戰略腫瘤部副總裁周輝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在ASH 2020中展現了令人鼓舞的CITADEL兩項研究結果,突顯了Parsaclisib有潛力成為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療選擇。
  •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靶向藥Polivy近期在日申請上市,歐美已獲批
    羅氏(Roche)控股的日本藥企中外製藥(Chugai)近期宣布,已向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提交了Polivy(polatuzumab vedotin)的新藥申請(NDA),用於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在日本,MHLW於2019年11月授予了Polivy孤兒藥資格。
  • 全球首個套細胞淋巴瘤(MCL)CAR-T細胞療法!吉利德Tecartus歐盟獲批...
    MCL在復發後具有高度侵襲性,許多患者在治療期間病情逐步進展。接受過2種或多種系統療法(包括BTK抑制劑)治療後的R/R MCL患者預後很差,中位總生存期僅為6-10個月。在歐洲,每年至少確診7400例MCL患者。值得一提的是,Tecartus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被批准治療R/R MCL的CAR-T療法,將為患者帶來一種變革性的治療方法。
  • CD19 CAR-T細胞療法!吉利德Yescarta一線治療高危大細胞淋巴瘤(LB...
    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淋巴瘤和骨髓瘤系教授Sattva S.Neelapu博士表示:「儘管在新診斷的大B細胞淋巴瘤(LBCL)中已有成熟的標準治療方案,但高風險疾病患者在現有的治療方案下服務不足。這些患者中只有一半通過標準的一線治療獲得長期緩解,因此對能夠改善更多患者預後的治療方法存在著重要需求。
  • 2020 CSCO兒童及青少年淋巴瘤診療指南解讀
    2020年6月21日,「2020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兒童及青少年淋巴瘤診療指南發布會」 以線上直播的方式順利召開。全國血液腫瘤及兒科領域的專家和學者齊聚線上,交流並分享研究成果,共同關注第一版兒童及青少年淋巴瘤診指南的發布。
  • 羅氏glofitamab治療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
    2020年06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近日在歐洲血液學協會(EHA)第25屆年會上公布了CD20xCD3 T細胞結合雙特異性抗體glofitamab(前稱CD20-TCB)治療復發或難治性(R/R)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最新數據。
  • Odronextamab治療復發/難治性B細胞NHL抗腫瘤活性顯著
    試驗發現 在2020年美國血液年會和博覽會期間進行的1期試驗的長期隨訪調查結果顯示,一種新型的CD20xCD3雙特異性抗體odronextamab(REGN1979)治療復發性/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包括先前接受過嵌合抗原受體(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