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智編譯:那些有趣的生物電池

2020-12-27 易智編譯

前幾天,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3位鋰電池大咖,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貢獻。鋰電池從發明到現在,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造福著人類社會。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腦洞大開的黑科技和有趣的生物電池。

生物燃料電池作為能源家族中最特殊的一員,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綠色電池。其以有機物為燃料,直接或間接利用酶作為催化劑,能量轉化率理論上來講相當高。生物燃料電池主要是依靠電極的生物催化反應將化學染料和氧化劑轉化為電能。1911年,英國植物學家Potter用酵母菌和大腸桿菌進行試驗,並且利用微生物產生了電流,從此拉開了生物電池的研究序幕。上世紀50年代美國科學家以太空人的生活廢棄物為原料進行研究生物燃料電池,極大的促進了生物電池的發展。此後,開發可植入人體,心臟起搏器或人工心臟等人造器官電源的生物電池引起科學家的極大研究興趣。至此,生物電池的研究進入多樣化。

一、仿生電鰻電池

電鰻,素有水中「高壓線」之稱,其捕食獵物時可以輕鬆放出650 V以上高電壓。在2017年,弗裡堡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小組從鰻魚的放電器官中獲得啟發,生物3D列印技術,製作出了由多種水凝膠構成的生物電池(Nature, 2017, (552): 214-219)。該電池可以放出超過100 V的電壓,以及其柔軟易彎曲和生物相容的特性,非常適合為心臟起搏器、植入式傳感器、假肢器官等植入式儀器提供電動力。

二、糖果電池

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一種糖生物電池可以完全將糖中的化學能量轉變為電流。糖生物電池的能量存儲密度大約是596安培-時/千克(A-h/kg),相比之下,鋰電池的能量存儲密度為42安培-時/公斤。這表明糖生物電池比同等重量的現有鋰電池持續使用至少10倍的時間。

糖生物電池是一種酶催化燃料電池(EFC),是一種發電生物化學設備,能夠將糖原和澱粉中的化學能量轉變成為電流。同時,酶催化燃料電池使用傳統燃料電池相同的工作原理,它們使用酶代替貴金屬催化劑來氧化它們的燃料。酶可以使用更複雜的燃料,例如:葡萄糖,同時,更複雜的燃料可使酶催化燃料電池具有更強的能量密度。

三、紙發電

2007年日本索尼公司展示了一款使用「生物電池」的隨身聽產品,這採用了一種「有機」電池,通過「消化」食物來獲得電能,就像人一樣。隨後又展示了一款更加新穎的產品——能夠「消化」廢紙並將其轉化為能源的電池。它可以分解廢紙成分的酶處理這些廢棄物並將其轉化為能源的方法。在展會演示中,這種生物電池產生的電能成功地驅動了一臺微型風扇。

這種發電的過程更像是一個消化系統。它採用的酶是木纖維質酵素,它可以將紙張中的纖維素分解為葡萄糖,而這正是索尼的這款電池可以將其轉化為能源的原料物質。

從2012年就開始立項研究「紙電池」的瑞典林雪平大學有機電子實驗室也開發了一款一塊巴掌大小,薄如紙張的「紙電池」就能存儲高達26800毫安的電量,超過15塊iPhone6電池的容量。等「紙電池」一旦成功商業化,必將引起各種便攜行動裝置的大變革。

該款「紙電池」是由納米纖維素(nanocellulose),即將纖維素分解成直徑大約20nm的纖維。再將這些納米纖維素浸泡在含有帶電聚合物PEDOT:PSS的溶液中,使之與導電聚合物塗層結合封裝而成,因此創建過程中無需加入任何有毒化學物質或重金屬。而參與項目的博士Jesper Edberg稱:「覆蓋的纖維纏結在一起,空隙中的帶電聚合物液體則作為電解液」,因此這種紙電池擁有特殊的能量儲存能力。而新款紙電池的製備工作,與使用纖維紙漿的傳統紙張一樣(脫水方式相同),實驗室內就是用烤箱來脫水完成最終的製備。這樣生成的「紙電池」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甚至可以輕鬆的折成千紙鶴。並且可以在幾秒內完成快速充電,並且充放電的壽命能夠達到幾千次。

四、汗液發電

近期,美歐國際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獨特的可貼在皮膚上的新型柔性可伸展器件,其能通過改變汗液中的化合物產生電能,可持續點亮LED(有機發光二極體)。該團隊共同開發出一種柔性導電材料,由碳納米管、交聯聚合物和酶組成,通過可伸展的連接器連接,並通過絲網印刷直接印在材料上。跟隨皮膚變形,生物燃料電池通過減少氧氣和汗液中存在的乳酸氧化產生電能。一旦應用於手臂,其就會使用升壓器為LED持續供電。該燃料電池的生產相對簡單且便宜,主要成本是轉化汗液中化合物的酶的生產。

五、眼淚發電

愛爾蘭利莫瑞克大學科學家成功展示了一種可以發電的溶菌酶(lysozyme)。這種溶菌酶大量存在於鳥類的蛋清,哺乳類動物的眼淚、口水,以及乳汁的蛋白質中,在受到擠壓時,會因為壓電性而產生電流,俗稱壓電效應。從某種程度上實現了「用眼淚發電」。該論文發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DOI:10.1063/1.4997446)雜誌上。

易智編譯與眾多SCI期刊合作,提供科研論文一站式服務,擁有完善的售後服務,保證質量,大幅提高您論文的投稿命中率。

相關焦點

  • 易智編譯:論文寫作的過程中,可能用到的工具有哪些?
    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常常需要用到一些工具,易智編譯整理了一些有助於提高論文寫作效率的軟體工具,包括思維工具、詞典類、製圖工具類、文獻生成類這四個方面,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合理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從而提高論文寫作的質量和效率。
  • 易智編譯總結:SCI論文潤色過程中常見問題
    易智編譯分析整理了對英語進行加工和潤色過程中的常見問題,給大家提供參考。易智編譯的SCI論文潤色團隊全部由以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科研工作者組成。他們曾在世界知名院校擔任教授,副教授,在國際著名SCI期刊發表論文上百篇,並長期擔任世界知名SCI期刊評審專家,了解知名SCI期刊專業語言風格。
  • 易智編譯:寫好科技論文的四個要點
    這篇文章中易智編譯主要分享了寫好科技論文的一些注意要點,寫論文是沒有捷徑可走的,我們要明白的是,文章永遠是為內容服務的,要想寫好科技論文,踏踏實實地提高科研能力才是一切的根本。1.比如易智編譯,就會根據稿件的研究領域選擇對應編輯進行英語母語化潤色和校對,免費排版,大幅提高您的論文成功投稿命中率。2.正確借鑑很多人寫文章的時候會「借鑑」他人的文章,尤其是science/nature上的文章。
  • 易智編譯:科技文獻檢索系統的詳細分類介紹
    這篇文章中,易智編譯主要介紹了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這兩大分類下的科技文獻檢索系統,大家可能都或多或少的有過一些了解,但是如果要投文章的話,一定要有個詳細的了解。ISTP《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創刊於1978年,由美國科學情報學會編輯出版,會議錄收錄生命科學、物理與化學科學、農業、生物和環境科學、工程技術和應用科學等學科,其中工程技術與應用科學類文獻約佔35%。
  • 易智編譯:SCI論文寫作概述
    易智編譯對SCI論文各部分進行詳細的介紹說明,主要包含Title, Abstract, Keywords,Text,Acknowledgement, References,有圖和表的還應該包括Legends。
  • 易智編譯推薦幾款好用的SCI寫作工具
    以上易智編譯給出了SCI寫作的輔助工具,還有寫完後校對修改的工具,可以從頭至尾提供SCI撰寫幫助。並且,易智編譯提供SCI全程協助發表服務,可大幅度提高SCI期刊的投稿命中率。
  • 外文期刊論文投稿注意事項-易智編譯
    這篇文章中,易智編譯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外文期刊論文投稿注意事項。目前,絕大多數外文期刊都提供在線論文提交系統的服務,這使得提交論文的過程既方便又快捷。易智編譯是一家專門為非英語國家科研工作者提供最優質SCI論文服務的專業公司,致力於為廣大科研工作者解決SCI論文寫作晦澀難懂、基金標書難中、文書編輯艱難耗時等各類問題。
  • SCI論文撰寫和投稿過程的詳細介紹-易智編譯
    針對被 SCI、EI等收錄的國際期刊,易智編譯對關於提高論文收錄率做了較詳細的介紹。任何基礎研究的成果以論文形式表現,他人才能重複、驗證,結果才可能成為知識,作為一種交流方式提供書面材料讓同行知道。在這方面有困難的可以求助語言潤色,易智編譯就是一家專門為非英語國家科研工作者提供最優質SCI論文服務的專業公司。目前,易智編譯已協助超過3萬科研工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科研成果,好評率高達98.6%。經易智編譯編輯後的論文,文章的創新性、嚴謹性及可讀性得到有效的改善,大幅提高了SCI期刊的投稿命中率,至今因語言問題拒稿率為0。
  • 關於論文圖表製作-易智編譯
    以下易智編譯介紹下論文圖表製作的4個原則。1.根據數據或觀點表達的需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形式(插圖或表格)。對於表格或插圖的選擇,應視數據表達的需要而定。表格的優點是可以方便地列舉大量精確數據或資料,圖形則可以直觀、有效地表達複雜數據。因此,如果想要展示給讀者精確的數值,就採用表格形式。
  • 易智編譯:第一次寫論文從哪部分開始比較好?
    對於第一次寫論文的科研工作者來說,可能會遇到不知道從哪部分開始的情況,而且寫論文是一件非常傷神的事情,對於初寫論文者尤其如此,所以本文中,易智編譯就提出了一些建議,建議大家可以先從材料和方法部分開始撰寫。科研人員平時就養成了每天記錄和整理實驗過程和數據的習慣,因此描述實驗設計和過程對於初寫論文者來說難度會大大降低。
  • 易智編譯:臨床醫學專業撰寫SCI論文的兩大技巧
    在之前的文章中,易智編譯已經給大家介紹了撰寫SCI論文的選題思路,確定思路後,接下來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寫好文章,本文從文章新穎性和寫作技巧兩個方面進行探討臨床醫學工作者如何撰寫SCI論文。易智編譯可以根據您稿件的研究領域選擇對應編輯進行英語母語化潤色和校對,提升稿件錄用的機率。其次,在寫作態度方面。應該認真寫作,儘量完美地提交稿件,讓編輯和審稿人能夠感覺到你是在做一個嚴謹的研究。
  • 易智編譯:關於文獻的梳理和使用
    本文中,易智編譯介紹了關於文獻的梳理和使用。文獻是寫好論文的材料,也是研究的基礎。它反映的是研究者的專業基礎和專業能力。因此,文獻在撰寫論文中至關重要。不能把那些不入流的刊物上的文章都羅列出來。其二,選擇有代表性的作者的論文,也就是權威學者,或者是活躍在學術界的作者的論文、論著。這些論文論著同樣也代表了學術發展的基本態勢。其三,選擇研究的視角來梳理文獻。也會是結合你要研究的視角特別是具體的問題來梳理文獻,這樣範圍就大大縮小,也有利於作者把握文獻。
  • 易智編譯:書寫科研論文的具體流程和技巧
    發表科研論文是展現科研成果的重要方式,本文中易智編譯著重討論了論文寫作的具體流程和技巧:包括論文寫作應該具備的中軸線原則,如何規劃結果和製作圖表,引言要有指向性,討論要圍繞結果這個核心,研究方法部分要體現研究設計,摘要要凝練,關鍵詞要恰當,題目要精準等。易智編譯提供科研論文一站式服務,全程協助發表,大大提高論文命中率。
  • 英文文章的寫作和注意事項-易智編譯
    對於非英語國家科研工作者來說,要完成一篇英文論文並不是那麼容易,所以易智編譯來詳細介紹下英文文章的寫作和注意事項。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一般會具有這些要素:原創性;創新性;題目合適;好的摘要;論文組織論證嚴密(邏輯性強);圖表清晰可靠;英語表達好,語法拼寫等錯誤少;精選參考文獻;LETTER要求投的文章要適合該期刊;可讀性,好的文章通俗易懂,有影響力。
  • 清華大學生創辦公益在線教育平臺易智在線
    連接他們的是易智在線——清華大學生視頻互動輔導平臺,通過網際網路,傳播關於如何學習的方法、經驗,為全國初中生、高中生提供全方位的同齡人榜樣導師式陪讀服務。"我們希望這個平臺可以集中高校的優質教育資源,流向那些最需要的地方,通過網際網路,讓那些二三線城市、偏遠地區等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也能很便利地獲得好的教育資源。"
  • 易智時代成為清華大學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
    四月中旬,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寬帶通信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昭誠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周世東蒞臨易智時代進行考察。總經理李建華以及副總經理王紅梅與王教授、周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
  • 科學家研發生物混合電池 從電細菌中獲取能量
    【來源:cnBeta.COM】據了解,一些細菌可以自己產生電力,這可能使它們在電池和燃料電池中派上用場。但到目前為止,這種嘗試一直是低效的,而且缺乏靈活性。現在,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個圍繞著水凝膠構建的 "生物混合 "系統,該系統可以支撐微生物並有效地收集其能量。 這個系統的核心細菌被稱為 "外電生物"。這類微生物家族可以產生電子,讓電子穿過外膜,然後離開細胞。
  • 記一次有趣的APP反編譯的過程
    今天 測試物聯網設備安全 發現了一個有趣的app:xxx可以通過用戶名或用戶id搜索該平臺內的用戶 進行交流學習發送過一次消息之後輸入框會處於鎖定狀態,需要對方回復才可以繼續發送這樣很影響我的學習 所以我們查看一下他的app先用apktool反編譯康康
  • 世界首個「離子電流」電池問世:生物相容性良好!
    導讀最近,美國馬裡蘭大學的工程師們發明了一種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全新電池。這種離子電流電池能夠產生出基於離子的電能,它與人類和其他生物系統所用的電能屬於同一種類型。關鍵字電池、生物、醫療背景在我們的身體中,流動的離子(鈉、鉀和其他電解質)所形成的電信號,不僅能夠為大腦提供能量,還可以控制心率和肌肉運動等等。也就是說,生物系統的細胞運作需要離子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