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中易智編譯主要分享了寫好科技論文的一些注意要點,寫論文是沒有捷徑可走的,我們要明白的是,文章永遠是為內容服務的,要想寫好科技論文,踏踏實實地提高科研能力才是一切的根本。
1.邏輯清晰
文章本質是思想的體現,如果你的論文寫的亂七八糟,其實體現的是你的思維邏輯混亂,對自己課題還沒有理出一條清晰明了的脈絡線條。尤其是文章最重要的立論部分,即introduction部分。
要想提高文章檔次最根本的其實還是要落腳到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上。很多人總覺得文章漢語寫完找個外語系的改改語言就可以。這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真正好的潤色,對方其實還要給你整理邏輯,挖掘亮點,理清脈絡。
比如易智編譯,就會根據稿件的研究領域選擇對應編輯進行英語母語化潤色和校對,免費排版,大幅提高您的論文成功投稿命中率。
2.正確借鑑
很多人寫文章的時候會「借鑑」他人的文章,尤其是science/nature上的文章。而science/nature正式出版的文章,往往經歷過很多輪的修改。很多時候你會覺得science/nature上文章的有些補充實驗莫名其妙,插入的非常生硬。這可能是修改稿造成的。所以這麼寫初稿是肯定不行的。
最好的模仿對象是那些頂級一區期刊(IF至少在10以上)的文章。尤其是那些常出現在這些雜誌的大牛的文章。因為他們很可能投出去的稿子修改的很少,你看到的出版的版本與初稿相差不會很大。
3.字數不用太多
很多人從小對作文的誤解就是文章寫的越長越好。好像現在的網絡小說,沒個幾百萬字都不好意思。但是,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學術作品,字數從來不是衡量成果重要性的指標,甚至起了反效果。
很多學生對字數的莫名追求很可能來源於本科論文、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對字數的最少要求。尤其是博士論文,動輒幾萬字。其實,字數只是代表了態度的及格線。事實上,很多雜誌由於版面問題,只有字數的上限,還很少聽說過字數的下限。
文章寫初稿的時候可以寫得儘可能囉嗦,這樣對初學者來說可以把內容講明白。當你給導師修改的時候,也方便導師的對你表達內容的理解。但當文章最終定稿的時候,一定要不斷的想方設法的刪減,一直到刪無可刪為止。可以刪的內容有程度副詞,像very, dramatically, significantly等,因為這些程度副詞是完全沒有科學內涵的廢話。一些常被人安利的套話,比如「it is demonstrated that」、「it is reported that」,這些話刪掉其實完全不影響他人對文章的理解。
5.格式統一
很多人寫文章,為了體現層次感,經常會改字體大小、字體格式、增加/減少段前行距、首行縮進、懸掛縮進。然而,往往會弄巧成拙。與其戰戰兢兢的修改格式,還不如全文統一字體格式、大小和行間距。這樣起碼不會犯錯,看起來也清清爽爽。
以上就是易智編譯整理的關於寫好科技論文的幾個要點,對於寫其他文章也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