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次吃甜食到上癮,大腦的變化竟只用了 12 天……

2020-12-19 騰訊網

糖會讓我們變胖

糖會讓我們爆痘

說起糖的危害相信大家都能頭頭是道

但我們為什麼就是離不開它呢?

相信說到離不開糖的原因,我們會有上百種不同的答案。然而,真正讓我們對其上癮,達到依賴水平的,歸根結底則是大腦中出現的一些細微變化。

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對糖上癮?糖上癮究竟會有多嚴重?

糖上癮是什麼,為什麼會糖上癮

根據官方的定義來看,糖上癮指的就是,我們對含糖食物或飲料的存在情感或是心理依賴。

簡單理解就是,我們無法讓自己的生活中缺少甜味。當一個人出現糖上癮時的表現,是非常可怕的,這和毒癮或是菸癮的表現機會沒有什麼差異。

對糖產生依賴後,我們會被迫不斷的吃甜食,通過吃甜品來對抗各種可能出現的情緒,例如:無聊、煩躁、壓力等。

另外,我們吃甜食的量還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增加,最終情緒崩潰,損傷身體。

雖說糖僅有甜,這個唯一的特點,但是它引起我們上癮的因素卻是多方面的。糖可以通過,改變進食習慣、激活獎勵機制、改變大腦反饋,這三種常見方式,讓我們上癮。

我們都知道21 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這點對於味覺系統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連續 21 天,每天的飲食中都存在甜味成分,我們在 21 天后會不由自主的都吃甜食。

此外,糖還會通過激活大腦獎勵機制來使我們上癮。通常情況下,每當我們習得新的技能或是經歷使人愉快的事情,我們的大腦獎勵系統就會被激活。

在自然狀況下,大腦會自發產生一種傳遞愉悅的神經遞質——多巴胺,它能促進多個大腦區域相互交流,從而使我們感到幸福。

但是,糖的攝入會讓我們的獎勵機制出現混亂,它會「人為的」激活大腦獎勵機制。這樣使得每當我們吃糖時,都會產生愉悅感,從而漸漸表現出成癮性。

既然會產生愉悅感,為什麼還要戒掉糖癮呢?

糖上癮有多可怕

其實,糖上癮的危害遠比我們想像得可怕的多。起初,糖上癮無非是讓我們變胖,並且花費更多的錢在購買甜食上面

但隨著甜食逐漸融入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開始對它產生了依賴。我們沒有辦法再自如的調節情緒,只有甜味才能彌補這樣的缺失

一旦我們有一天離開它,就會覺得情緒 Low 到了極點,開始出現焦慮、煩躁甚至暴躁的心情。再次攝入糖時,我們的情緒又變得非常的高漲,愉悅到了極點。

這一系列情緒的高潮與低潮,不僅會讓我們的心情變化,還會給腎上腺帶來非常多不必要的壓力

最終這些會讓我們精疲力竭,使得身體因情緒失控陷入各種病症之中,例如常見的:暴飲暴食、抑鬱、神經衰弱等。

一個經典的大鼠實驗,也反映出了糖癮對我們心理的摧毀。研究人員每天向大鼠的食物中添加含糖溶液,就這樣經過一個月後。

大鼠表現出了和毒癮幾乎相同的反應,它們開始不斷地攝食。一旦食物匱乏,它們就會做出焦慮和沮喪的行為

當然,嗜糖成癮除了會讓損害我們的心理之外,對我們的生理也有著極強的衝擊。

根據目前大量的研究顯示,糖還會直接或間接引起十餘種慢性疾病,如:免疫力低下、心臟病、糖尿病、慢性疲勞、腸易激症候群等。

以免疫力低下和心臟病為例,我們來看看,糖到底是如何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損傷的。

通過以往的文章的閱讀,我們都知道糖會導致體內炎症的產生,這樣的炎症同樣發生在細胞內部。

當其發生在白細胞時,便會抑制維生素 C 進入白細胞,而這也是我們免疫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並且糖攝入量越高,免疫力也就越差。

此外,糖還會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進而刺激肝臟生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將會直接與心臟病、脂代謝異常相關聯。

那麼糖多久才能改變大腦呢?

糖改變大腦究竟能有多快

如果有印象的朋友,應該記得前面提到的 21 天就可以養成一個吃甜食的習慣。

但根據專家們的猜測來看,一個人染上糖癮根本用不了 21 天。於是,有研究人員開始用小豬進行實驗,以探尋究竟人類會用多久出現糖上癮的習慣。

與以往的研究不同,這次的實驗不僅觀察了小豬的行為表現,還監測了小豬的腦內成像。之所以這次使用了小豬作為了實驗對象,也正是因為豬的腦內複雜程度與人類相似。

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受試的小豬,每天有一小時時間可以攝入糖溶液。實驗人員記錄了,實驗前的小豬腦部成像圖,以及每天吃糖後的腦部成像圖。

研究結果令人吃驚,僅僅 12 天,小豬的腦部成像就出現了極大的變化。此時的小豬在攝入糖後,腦內紋狀體、伏隔核、丘腦、杏仁核、扣帶狀皮層以及前額葉皮層的活躍程度與之前均呈現出了顯著的對比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糖改變一頭小豬的大腦,使其對糖產生依賴,僅僅用了不足兩周。而人類,很有可能也會呈現出相近的表現

雖然這只是推測,但糖對於人類的傷害卻是經過證實的,所以我想大家現在可以理解斷糖的重要性了吧。

文章的結尾,Zero 實驗室還想告訴大家,「疫情期間,雖然過快的減重可能會讓我們的身體變得虛弱。

但不妨試試斷糖,這樣不僅能讓你的免疫功能正常運轉,甚至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ZERO實驗室出品

編輯 / Hulk

設計 / 螢草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如何把握大腦發育窗口期,讓孩子更聰明?從不給孩子吃甜食開始
    我們都知道,孩子剛出生的頭幾年大腦發育最快,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那麼,在這關鍵的幾年,我們怎麼做能讓孩子更聰明呢?有三個原則:避免傷害、良好滋養、充分刺激。我們來看落實到具體的操作,該注意些什麼。首先,甜食除了糖以外,沒有太多營養成分,屬於空熱量,吃太多會影響孩子吃其他營養食物的胃口,變得不喜歡吃飯菜。而且甜食吃太多,孩子容易齲齒。第二,甜食是輕微上癮食物,大腦對它有偏好。經常吃甜食,就會讓大腦對糖產生耐受,需要吃更多的糖來滿足大腦的渴望。
  • 心情不好就吃甜的會上癮
    心情不好就吃甜的會上癮「生活這麼苦了,就想吃點甜的。」這種想法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各色甜品、飲料也因此售賣火爆。不可否認,被負面情緒掌控時,吃一點甜的會開心起來,因為甜味可以促進多巴胺的合成。而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多巴胺可以傳遞興奮、開心的情緒。但這個甜味打造的「開心騙局」終究會被揭穿。
  • 幼兒常吃甜食,危害竟這麼大,連性格都會受影響!
    幼兒常吃甜食,危害竟這麼大,連性格都會受影響! 很多寶寶喜歡吃甜食,比如糖、巧克力等。有些家長應對孩子喜歡吃甜食的問題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不管。然而孩子喜歡吃甜食有很多危害,不止是對牙齒,對視力甚至是對性格也不利。那麼孩子喜歡吃甜食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 女性吃甜食影響懷孕 吃甜食竟然有這樣的危害
    甜食我們都愛吃,但是要適量。有些女性特別喜歡吃甜食,早餐吃甜的,午餐要喝甜湯,到了晚上還要吃甜食,下午茶再來一份甜點。這樣過多的吃甜食對女性有什麼危害呢?女性吃過多甜食影響懷孕嗎?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你經常吃的甜食。
  • 西安男子吃複方甘草含片"上癮" 每天吃12片
    藥品本來是治病救人的,但如果不遵醫囑,胡亂服藥,傷害身體的同時還有可能「上癮」。  男子每天吃12片 一天不吃難受  不少西安市民認為小病不用找醫生,自己買些非處方藥就能治癒,但是一些非處方藥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藥物成癮,對人的身體和精神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 一到姨媽期間就想吃甜食!吃了真的不會胖嗎?
    劉玲豔 丁香醫生作者國家高級公共營養師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理事「為啥我一到姨媽期就特別想吃甜食呢,聽說經期怎麼吃都不胖,我是不是可以放開吃啦?」反正不管哪種情況,甜食本就是大多數女生的最愛,明知道甜食吃太多肯定對健康、身材和皮膚都不利,可是就控制不住。尤其在月經期間和之前的幾天,這種渴望會更加明顯,主要原因是激素水平的變化。
  • 特喜歡吃甜食,十有八九是「糖上癮」,做個小測試,早預防血糖高
    說到糖,有人愛有人恨,愛的人可以說是無糖不歡,平時在家裡也要手邊放瓶可樂,隨時喝,要不今天一天都難受,沒精神;心情差的人也喜歡吃甜食,這樣可以讓情緒好一點。但對於有血糖高和糖尿病的人人來說,吃太多糖就意味著各種不適,甚至併發症,一旦不注意後果不堪設想。
  • 幼兒常吃甜食,危害竟這麼大,連性格都會受影響
    很多寶寶喜歡吃甜食,比如糖、巧克力等。有些家長應對孩子喜歡吃甜食的問題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不管。然而孩子喜歡吃甜食有很多危害,不止是對牙齒,對視力甚至是對性格也不利。那麼孩子喜歡吃甜食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 為什麼吃巧克力會上癮?
    研究表明,巧克力中分離出的成分之一——生物鹼,可能會提高大腦血清素的水平,而血清素對於情緒調節有重要作用。科學家推測,在人體血清素缺乏或不足的情況下,巧克力「成癮」的生物學基礎可能真的存在。因此,當人們說吃巧克力上癮的時候,可能並不是真正的上癮,而是出於身體對血清素的需要,這恰好用一兩包巧克力再加點糖就可以滿足。
  • 飲食上癮危害健康 冰淇淋是「頭號上癮食物」
    吸菸,喝酒都會上癮,你知道麼飲食也會上癮,過量的食用某種事物會對身體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傷害,那麼哪些零食容易讓我們上癮呢?下面就為大家總結了8種最容易上癮的零食。1.冰淇淋。冰淇淋是「頭號上癮食物」,多項實驗表明,大量進食冰淇淋等加工甜品會降低對其他食物的食慾。
  • 被多巴胺綁架的大腦:是什麼讓我們上癮
    上癮:一塊腦區的瘋狂  一部手機、一杯咖啡、一雙鞋子、一款APP……為什麼能讓人迷戀和依賴,讓人慾罷不能地想要獲得?因為人們對它們上癮了,但能做到這點的寥寥無幾。所有讓人成癮的品牌、產品、觀念,其實都符合了人們大腦中的一套讓人上癮的神經機制。這套機制類似於對菸酒和毒品上癮的大腦機制。只要你掌握了它,就可以打造出讓人上癮的品牌和產品。
  • 人為何會上癮?專家:上癮與道德無關,而是大腦在作祟
    上癮如此常見,年輕人喜歡的吃雞遊戲,消費狂熱愛爆買,一刻離不開手機的上網達人,還有那些菸鬼、酒鬼和總愛躺在被窩裡一個人手淫的癮君子們……時代所引發的成癮現象越來越普遍,是我們的自制力變得越來越差,還是大腦中的某種物質改變了我們?上癮背後,究竟是什麼讓「癮」欲罷不能?1,上癮,大腦在作祟自然科學家對成癮問題的研究已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
  • 拯救失控的大腦:上癮是一種病 與道德無關
    拯救失控的大腦  文/王璐  不管人們是否樂意承認,我們的大腦都正在被形形色色的「癮品」劫持。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上癮是一種腦部疾病,它與道德無關。  21年前,美國國家藥品濫用研究所主任阿蘭·萊什納在《科學》雜誌上,第一次完整地闡述了這一觀點。
  • 世衛組織發布「食品禁令」,孩子吃多了會上癮,還會影響發育
    當孩子到了兩周歲左右,乳牙基本已經全部生長出來,可以嚼碎大部分的食物,很多家長在這個時候開始給孩子做各種各樣的食物,想讓孩子多吃一點,從而促進身體發育。如果孩子經常吃這樣的食物,會出現齲齒、肥胖等疾病,家長不及時控制的話,孩子很容易上癮,而且還會影響身體發育。
  • 你對負面情緒上癮嗎?這個簡單的練習讓你的大腦切斷負面轉向正面
    我見到大多數人都有負面情緒上癮傾向,他們習慣於某些負面思想負面情緒,有些人自己知道他們有這些傾向;但有一些人是不知道的。一個簡單的練習,能夠讓你的大腦切斷負面並轉向正面。人們把下面這三種常見的狀態變成了習慣:1.與憤怒相關的狀態。如焦躁、沮喪或怒氣。2.與恐懼相關的狀態。如緊張、壓力、焦慮或甚至是恐慌。3.與悲傷相關的狀態。如孤獨、無聊、不安或抑鬱。
  • 吃糖,真的會讓孩子上癮
    很多小孩子都偏愛甜食,一旦打開了吃糖的大門,就無法自制,甚至很多大人也是如此。在大多數孩子的味蕾感受中,糖的甜是難以抗拒的。然而糖雖深得小孩們的心,但真的不能多吃! 「糖吃多了牙齒會壞掉」,可你知道嗎?糖能夠傷害的可不僅僅是牙齒!
  • 雙語:過度迷戀甜食是大腦的「噩夢」
    當下次你特別想吃巧克力的時候,請一定要放棄,你的腰圍可能不會因此受益,可你的大腦卻會受益頗多。   此前有研究證明,過度迷戀甜食對大腦消耗特別大,會讓人無法集中精力做好工作。   然而這次科學家們又說,就算在心理上對甜食的渴求也會讓你遭遇各種各樣的不測——小到健忘,大到車禍!   The research centres on cravings for specific foods and brands。   此項實驗選取幾種特定食物為研究重點。
  • 孩子玩手機上癮怎麼治?大腦強迫的原因,了解方法全家鬆口氣
    大腦採集到信號發送的獎勵信息時,隨即釋放出一種名叫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多巴胺會發出一種刺激信息:「快行動」,緊接著大腦的其他部分就開始了行動,一直到這種獎勵信息被實際獲得,我們就會感到滿足。經典控制理論中有一種正反饋的模型闡述:因為知道反饋結果,所以真正起作用的是反饋通路。
  • 為什麼吃巧克力會上癮?因為吃它會讓人產生快樂的感覺
    研究表明,巧克力中分離出的成分之一——生物鹼,可能會提高大腦血清素的水平,而血清素對於情緒調節有重要作用。因此,當人們說吃巧克力上癮的時候,可能並不是真正的上癮,而是出於身體對血清素的需要,這恰好用一兩包巧克力再加點糖就可以滿足。 另外,製作巧克力的過程中也會添加糖調整甜度,糖類也是上癮的一個因素。人們對於糖的天生喜愛引導著我們選擇更加安全、營養、有能量的食物。另外,糖的攝入還會導致人體大腦中與動機、新奇感和獎勵相關的區域釋放多巴胺,讓我們在吃糖的時候感覺更加開心。
  • 薯片上癮吃飽就困疑是糖尿病前期信號
    薯片上癮吃飽就困疑是糖尿病前期信號千萬別等到得糖尿病時才懊悔、自責。美國杜克大學綜合醫學中心貝思·利亞敦博士7月2日在美國「關愛網」載文,提醒大家識別「糖尿病5個早期信號」,並做出改變,遠離它的困擾。千萬別等到得糖尿病時才懊悔、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