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英國童子軍參加一次大戰,近半數陣亡是否真實?

2021-01-07 茶葉蛋仰望天空

首先聲明,這篇文章的內容只是傳聞,有一些當事人留下的資料,但是並沒有得到官方證實,我只是根據歷史情況分析判斷應該具有一定真實性,並不是鼓吹任何東西或是造謠。其實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童子軍,不過基本上都是夏令營或是軍訓性質的教育手段,並不是真的要把他們投放到戰場去送命。就像中國在抗戰時期也有由陣亡將士子女組成的童子軍,那也是為了安置烈士子女,以及鼓舞士氣振奮國人,並沒有真的把這些孩子送往前線跟日本鬼子拼命。但是據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英國竟然有二十多萬不滿18歲的小男孩組成的童子軍,而且真的被送往歐洲戰場,其中十幾萬陣亡在殘酷的前線。

十幾年前我還在上學的時候,很偶然的看過一部英國拍的紀錄片,叫《英國童子軍》,現在好像在網上找不到相關素材了,改天找到了再介紹給大家。雖然這部片子知道的人很少,但是拍得確實不錯,而且聽說還披露出大量驚人的歷史秘密。那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英國曾經招募了25萬多未成年的小孩組成童子軍,送到絞肉機一般的戰場,最後這些小孩,有接近一半都死在了殘酷的戰爭當中。

大家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動,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各個列強的君主都是親戚,大家正在一起享受工業革命帶來的新生活,辦個聚會、搞個展覽,直到戰爭爆發的前夜,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即將發生的人間慘劇。就因為斐迪南大公大公被刺殺這點小事,歐洲列強紛紛選邊站隊,然後像一群瘋狗一樣不顧一切的相互撕咬。在東西兩線戰場,那真是打的血流成河、屍堆如山,說實話人命都不如炮彈值錢。

前線的士兵急速消耗,各國大本營都想盡一切辦法找錢找兵源,就連遙遠的中國,列強也不得不借點白銀和華工。而主要協約國英國,他的兵力消耗最快,在本土國防動員發了瘋似的招募軍隊。用盡一切辦法宣傳鼓動,在1914年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招募了75萬志願軍參戰,這其中就包括25萬童子軍。

這些小男孩全都不到18歲,甚至有些只有十三四歲。他們在宣傳鼓動之下,懷著一腔熱血參加戰鬥保衛祖國,不顧一切的參軍入伍。當時的英國內閣都知道這25萬士兵都不到法定年齡,但是為了補充兵源,竟然默許了這種非人道的行為。很多小男孩,都瞞著自己的父母,謊報自己的年齡,一心只想加入軍隊參戰。再加上負責募兵的機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誕生了這25萬童子軍。

一戰的戰場是何等的慘烈,英國幾乎每天都有上千名士兵陣亡,這種在歷史上從未見過的血腥和慘烈,一開始使得每一個英國士兵都膽戰心驚,不斷的有人臨陣脫逃,或是拒絕上火線。而英國統帥部,為了穩定軍心,逼迫士兵和德國血戰到底,就制定了嚴苛的軍法,反是臨陣脫逃和開小差的士兵,一律就地槍決。而那些童子軍,由於年齡實在太小,哪裡經受得住這種殘酷的考驗,所以有大量的小男孩,被執法隊槍決。

後來英國童子軍的現象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迫於輿論壓力,最高統帥部陸軍大臣不得不將這些童子軍從戰場上撤下來。但是十幾萬小男孩已經在前線陣亡,永遠也不可能回來了。當時歐洲各國,由於近代化剛剛完成,貴族階級消亡,傳統的道德價值觀崩潰,極端功利主義和現實主義甚囂塵上。很多事情做得都沒有底線,也正因如此,一戰才會打成那種血流成河的局面,所以允許童子軍上戰場這種行為,個人覺得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相關焦點

  • 二十五萬童子軍的命運,渴望又害怕戰鬥,部分死於逃兵處置
    說起英國軍隊,其素質之高沒得說,可以用紳士兩字來形容,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不過這支表面上光鮮的部隊卻也存在著一些醜聞,其中最惹人們爭議的就是一戰中的童子軍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為了補充兵力,大肆鼓動所有人參軍參戰,其中包括那些未到法定參軍年齡的男孩,他們一腔熱血,渴望戰鬥,渴望建功立業,所以不惜隱瞞年齡,加入軍隊。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英國軍方就招募了75萬名男孩士兵,其中還包括25萬名年齡只有十來歲,根本不到18歲的男孩,甚至最小的才14歲。
  • 何應欽參與臺灣童子軍運動建設,當時參加童子軍的人數已達20餘萬
    在任「顧委會」主任期間,何應欽還參與振興組建臺灣童子軍運動。從1950年至1968年,何應欽主持、檢閱臺灣地區「中國童子軍」第二次至第六次大檢閱、大露營,還參加了「中國童子軍」的教育研討會。世界童子軍運動1907年由英國軍官貝登堡在英國南部多塞特郡勃朗海島上創設,旨在對兒童進行軍事教育訓練,包括紀律、禮節、操法、結繩、旗語、偵察、救護、炊事、露營等訓練內容。1920年,「國際童子軍總會」在倫敦成立。據1934年的統計數據,當時參加總會的國家和地區有50多個,童子軍達226萬餘人。
  • 百年中國童子軍誕生於武昌 曾參加抗日救護等
    這枚證章中心為梅花圖案組成的童子軍標誌,梅花中心為國民黨黨徽,下方鐫刻「智仁勇」三字,「智仁勇」是當年童子軍的信條。  只要看到與童子軍有關的物品,萬學工要麼出錢購買,要麼拿藏品和別人交換。這樣的收藏過程差不多持續了20多年,才終於積攢下了一套總共近四十件的藏品。
  • 從美國童子軍走出的世界名人
    從童子軍走出去的代表人物有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美國多位前任總統羅斯福,柯林頓,小布希,艾森豪,福特,美國國防部長多伯特Ÿ蓋茨,第一位登上月球行走的太空人尼爾Ÿ阿姆斯特朗,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Ÿ蓋茨,世界銀行總裁和國會議員BarberŸBŸConable,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史蒂芬Ÿ布雷爾,199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萊茵斯,美國前教育部長威廉Ÿ貝內特,曾出演"星球大戰""奪寶奇兵"的影星哈裡森Ÿ福特
  • 中國童子軍抗戰史記
    中國童子軍創始人-嚴家麟 一.中國童子軍起源及發展歷史 「童子軍」運動於20世紀初起源於英國。最早是1912年2月25日,由嚴家麟創始於武昌文華書院。
  • 歷史的天空:抗戰時期的中國女童子軍
    童子軍是近代資產階級對兒童進行社會軍事教育的組織。它最先由英國軍官貝登堡於1907年在英國南部多塞特郡勃朗海島上建立。它最初的成員只有20多名,主要組織兒童過露營生活,進行烹飪、偵察、攀登等活動。1920年,國際童子軍總會在倫敦成立,童子軍運動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從而成為一種世界性的組織。
  • 收9萬份性侵索賠,何為美國童子軍:炮製精英,代表美式價值觀
    截至2018年,BSA共有近223萬青少年成員,以及近100萬成年志願者。被掩飾的惡行大白於天下,傷的不止是美國人民的心。對「百年老店」美國童子軍乃至整個美國而言,「這是一個真正的危機,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
  • 英勇的中國童子軍:16歲美少女冒死送國旗
    其中,來自100多個國家的童子軍代表來到童子軍的創始地英國棕海島參加「日出儀式」。我國在1912年由文華書院首先引進了童子軍教育,它的產生和發展在當時的中國造成了相當影響。        民國初曾獲國際獎項        當童子軍運動風靡全球的時候,這種運動的特性與培養目標也被先進的中國人所矚目。
  • 長春亞泰三支童子軍參加青少年足球邀請賽
    12月11日,2020年第三屆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在梅州繼續激戰,長春亞泰U12、U13、U15三支童子軍同時出戰,首輪獲得1勝2負戰績。為了讓球隊多打比賽、以賽代練,長春亞泰U12、U13、U14、U16隊四支童子軍南下廣東梅州參加本次邀請賽。值得一提的是,長春亞泰U14隊以小打大,跨級別參加U15組的比賽。為了鼓勵進攻,本次賽事規定在常規時間內雙方戰成平局,直接以點球大戰決出勝負,勝者得2分,負者得1分。
  • 《童子軍大戰殭屍》曝劇照 小鮮肉的冒險之旅
    《童子軍大戰殭屍》曝劇照 小鮮肉的冒險之旅 時間:2015.10.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12歲男孩統領3萬童子軍參加戰爭,不料在半路卻被販賣成奴隸
    1096年,羅馬天主教教皇為報復被伊斯蘭教奪走的聖地耶路撒冷,發動了一場宗教性軍事戰爭,這場戰爭從1096年開始一直持續到了1291年,因為每個參加出徵的人胸前都佩戴了「十」字標記,所以他們也被稱之為「十字軍」,而這場持續了近200年時間的戰爭,也被稱之為十字軍東徵。
  • 民國時期童子軍的中國化及其影響
    20世紀初產生於英國,創始人是英國軍人貝登堡將軍(RobertBaden-Powell),貝登堡在南非殖民地服役時,迫於形勢的需要,便訓練當地的兒童充當助手,讓其擔任送信、警戒等工作,卓有成效。回到英國後,貝登堡發現英國的青少年頹廢、消極,很是擔憂。
  • 中國童子軍運動始末:抗戰時期英雄輩出[組圖]
    1950年5月,逃到臺灣的何應欽收到了一封信函,上面寫道:「中國童子軍訓練15年來,似具備軍事預備訓練之濃厚特質,已有一年餘與本會失去聯絡,現在因不敢斷定其訓練之宗旨、原則、制度及方法,是否繼續維持,故決定暫行停止承認其會員之資格
  • 童子軍大戰英語等級考
    9月10日下午1時30分,十歲的小樺走進北京市西城外國語學校考點,參加全國英語等級考試(PETS)。  考完後,小樺腕錶的指針已指向下午5時31分。  接考的劉女士立刻聽懂了孩子的抱怨,只有30個座位的備考室最終湧進50名考生,編號靠後的女兒和其他考生只能一直站著等候。  顯然,作為一名小學生,小樺的心理素質還不足以預料和應付考場上的「不愉快」。
  • 叢林探險、行軍野炊....原來童子軍藏著這麼多教育驚喜
    它最早是由英國爵士Robert Baden先生創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初衷是為培養出體格強健、意志堅強的年輕人,來拯救當時陷於危機的大英帝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目前童子軍已成為一項世界範圍的組織,分布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有三千多萬名成員。
  • 雙語:半數英國小學將推廣中式數學教學法
    英國政府的一項新舉措將在半數英國小學課堂上推行中國傳統數學教學法,以防止英國青少年在數學上落後於亞洲同齡人。   Youngsters in the UK lag way behind those in China, Singapore and Japan in international league tables of numeracy.
  • 穿得拉風的童子軍曾被用作小「密探」
    【舊聞】    童軍理事會通令各縣慶祝童子軍節    童軍理事會籌備處昨通令全省各童軍團部說。案奉總會童子第一一四九號訓令內開。(令飭籌備慶祝童子軍節原令見前報從略)等因。計發中國童子軍節慶祝辦法一份。奉此。除省會各團童軍由本處召集,於是日舉行慶祝典禮及聯合宣誓外。
  • ISIS發布「童子軍」視頻 10歲男孩持槍高喊口號
    在學校內,這些孩子統一著迷彩服,有秩序地跪坐在地上參加培訓講解。其中一些鏡頭包括一名男孩展示自己拆裝機關槍、其他孩子的握槍、隊列和格鬥訓練等內容。另一段鏡頭中,一名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頭戴迷彩帽、身著迷彩服,手持一把玩具自動步槍。
  • 美國童子軍夏令營:給孩子不一樣的教育
    不僅僅是睡眠問題,今年全國兩會上,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小學教研室主任吳正憲還提供了一組數據:中國青少年體質連續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發力以及耐力等各項身體素質全面下滑;在全國中小學中,近視眼和肥胖的比例仍不斷上升。在2012年北京市高中生體質檢查中,體質達標的學生僅佔一成。
  • 加入童子軍,小人兒學習大本領
    童子軍始於1907年英格蘭的童子軍運動,在經歷了100年的發展後,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影響最為廣泛非政府組織的兒童青少年活動之一。 今天, 全世界有超過1,600 萬的男女童軍,凡年齡在5—17歲之間的孩子都可以參加。童子軍一個多麼令人感到榮耀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