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9位「大體老師」 讓人肅然起敬

2020-12-25 瀟湘晨報

3 月 22 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組成的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啟程返滬,這是一支由 167 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多醫種醫療隊,其中還包括從事屍檢的醫護人員。

防護級別更高

屍檢醫生穿得和太空服一樣

和平時的屍檢比,在武漢的屍檢主要特點在於傳染性,因為這是一個定為烈性傳染性的疾病。包括解剖環境的防護和自身裝備的防護都有更高的等級。

屍檢醫生們的防護比三級防護還要高一個級別:正壓防護。從事屍檢工作的醫生張衡說,他穿得像太空服一樣,後邊的衣服是充氣的,一直是四面八方往外冒氣的狀態。

" 大體老師 "

是最後一個鮮活的教材

張衡說,他的小組解剖了 19 具遺體,這些遺體來自於 " 志願捐贈遺體者 "。他說,所有的屍檢醫生都對遺體充滿了尊敬,他們尊稱這些遺體為 " 大體老師 "。

張衡說," 大體老師 " 是最後一個鮮活的教材。他感謝這 19 位武漢 " 大體老師 "。因為是他們,告訴我們 "他們的身體具體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

" 武漢人民不僅為全國,甚至為全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張衡說:"武漢人真的了不起!"

【來源:蘭州日報·ZAKER蘭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40位大體老師一半是成人 他們的「休息室」就在屍體庫
    在廈門醫學院,每名大一醫學生都會上一門課———《人體解剖學》,為他們授課的是兩位老師———實驗教學老師和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也就是遺體捐贈者,又被醫學生尊稱為「無語良師」。大體老師們雖不說話,卻用自己的軀體為一屆又一屆的醫學生傳授豐富的人體基本知識,在另一個世界推動著人類醫學的進步。
  • 致敬:大體老師,您走過後的生命狀態
    大體老師,今天第一次聽到這個稱謂,因為這個稱謂對生命多了一層深刻的認識和感悟。不知道在此之前有多少人了解過,但是說到遺體捐贈相信很多朋友早就聽說過。這就是遺體捐贈者們莊嚴的名諱。當聽到這個稱謂的一剎那,會有一種凝重而深層的肅穆感。
  • 與「大體老師」的見面 醫學生的第一堂解剖課(組圖)
    2017年9月19日,山東青島一所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大三的同學們,上了他們入學以來的第一堂局部解剖課,這也是他們第一次見到完整的「大體老師」(遺體)。  與其他課程不一樣,上課前,同學們會向遺體默哀1分鐘,然後集體鞠躬。有同學告訴作者:「遺體也是老師,我們對遺體心存敬畏。」
  • 舉行大體老師感恩追思會
    舉行大體老師感恩追思會 2019/03/26 07:28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王一川 瀏覽:4681
  • 81歲醫學教授當「大體老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這堂課很特殊:學生們沒有端坐課桌邊,而是集體肅穆站立;「老師」也沒有站立在講臺上,而是靜靜躺在儲櫃裡……日前,這裡迎來一位受人尊敬的「大體老師」——韓湘君教授。她生前囑咐:將遺體捐獻給醫學教育事業。  「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也是醫學生們無言的良師。
  • 吳思,無私的大體老師
    日前,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按照慣例,師生們為一名大體老師舉行了緬懷儀式。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名捐獻者,3年前還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學習和生活。她叫吳思,是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畢業生。今年7月5日,吳思因子宮癌全身轉移救治無效,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去世時年僅25歲。
  • 解剖學開課儀式,湘雅醫學院師生緬懷「大體老師」
    湘雅醫學院師生及湖南師範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湘南學院代表身著白大衣,手持白菊,感恩和致敬默默無聞的大體老師。「沒有解剖學就沒有現代醫學」,與其他課程不同,解剖學知識需要在大體老師的身上實操來獲取。大體老師是解剖學課堂上另一位老師,是醫學生們對捨身奉獻於醫學研究的人的尊稱。他們不用言語,不落文字,一心祈願,育化良醫。
  • 走進人體解剖課:專業的態度是對大體老師最好的感恩
    這意味著這天下午,他們要面對大體老師。朱亞文老師和董平老師教授這門課的理論部分,而周宇坤老師則負責實踐部分的教學。每學期的課程中,六位同學共同解剖一具遺體,兩位主刀,兩位助手,兩位理論指導。分工並不固定,而是每節課輪流。
  • 中南大學醫學生向解剖臺上的「大體老師」致敬
    100名學生向大體老師默哀致敬。這是一堂特殊的授課,同學們沒有端坐在課桌邊,而是手持白菊花,集體肅穆地站立;這堂課裡有很多位「大體老師」,他們沒有站立在講臺上,沒有言語,而是靜靜地「躺」在解剖臺上……不久前,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檢驗系2016屆畢業生吳思也以「大體老師」的方式重回母校。
  • 緬懷用軀體搭起向死而生橋梁的人——大體老師
    他們就是被尊稱為「大體老師」的遺體捐獻者。醫學生學習解剖學時,都是從知道「亡者是誰」開始的。解剖前,所有學生都要向大體老師鞠躬。學生們執筆式拿刀,小心翼翼並不能避免因為不熟練而產生的操作失誤,這也許只有在大體老師身上才可以被原諒。日後作為一名醫生,如果沒事先在大體老師身上的訓練,是無法保持雙手的穩定與靈巧的。
  • 「大體老師」多了一位吳思
    這段時間,她的故事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大家都為「無私的吳思」點讚祝福,為她的大愛深深感動。短短9天,吳思不僅「重回」母校且即將擔任學弟學妹的「大體老師」,她的眼角膜已讓一名10歲的美麗姑娘和一名17歲的帥哥重見光明。她的多位同學留言說:「她一直都在,就好像她不曾離開。」
  • 深讀丨致敬「大體老師」!晚霞和晨曦一樣,都會光照人間
    1年半至2年後,捐贈的遺體才會被投入教學和科研使用中,在醫學上,他們被尊稱為「大體老師」。記者了解到,「大體老師」肌肉緊實、紋理清晰,整體呈暗灰色。經過了防腐處理,「他」更像是一具難辨真假的人體標本。在接下來5年至8年的解剖課程學習生涯中,學生們將在同一位「大體老師」身上操作,觀察皮膚、肌肉、血管、神經、骨骼等結構,當他們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們會完成縫合,恢復遺體的遺容。讓人敬佩的是,「大體老師」將自己的身軀全然奉獻給醫學事業,寧願學生們在他身上動上千萬刀,也不要在其他病人身上錯劃一刀。事實上,遺體捐獻者也是醫學生生涯中的唯一的「大體老師」。
  • 致敬每一位為醫學事業獻身的「大體老師」!
    醫學生的學習,有這樣的老師,有時讓人問題無數,有時讓人心生恐懼,在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中承擔著重要的教學作用。每一位醫學生在成為合格的醫生之前,必須通過這個老師的考驗,這就是傳說中的大體老師。今天一起聊聊我和大體老師的故事,也希望鼓勵到每一個正在學習的醫學生!
  • 「大體老師」的解剖課:與偉大靈魂隔空對話
    《人體解剖學》第一課就安排在這幢樓的101實驗室。  30位學生身穿白大褂,端坐在解剖臺四周,等待著老師開講。沒有人交頭接耳,沒有人翻看手機,大家的呼吸甚至也都悄悄地放輕:這些醫學生將第一次親手解剖遺體標本,他們的眼神流露著期待、緊張、忐忑,還有一些恐懼。  同樣身著白大褂的解剖課老師張黎聲站到了講臺前,打開PPT課件,屏幕上呈現出「人體解剖學第一課」字樣。
  • 值得尊敬的「大體老師」:以另一種方式留在世界
    「徐玉娥」下面是四個小字——大體老師01你聽說過「大體老師」嗎?大體老師,是不說話的老師,是在去世後才能成為的老師。確切來說,指的是「遺體捐獻者們」。因此被尊稱為「大體老師」。圖為美國一女性大體老師,冷凍宏觀儀下的大腦切片林先生的太太,徐玉娥,便是一位大體老師。生前,徐玉娥籤署了遺體捐贈協議。去世後,便將遺體捐贈給輔仁大學醫學院,以供教學使用。遺體送到醫學院後,會先進行防腐處理,再儲存。儲存的這段時間,林先生經常開長途車北上探望。
  • 網紅盜拍大體老師,錯在哪裡?
    近日,一個網紅冒充醫學生進入醫學院,拍攝有關大體老師的照片,而引起了網友的憤怒。他觸及了很多社會底線。如果說出入機理實驗室看兔子、老鼠、牛蛙等實驗動物的操作並拍攝上傳是譁眾取寵,那潛入解剖樓偷拍大體老師就是違反公俗良序,侵犯了大體老師的人格,破壞教學秩序。那麼,大體老師是誰呢?
  • 中國羽毛球隊發出消息,2位名將休息日加練,1人讓人肅然起敬
    很明顯,這是在海南陵水進行集訓的中國羽毛球隊,11月29日,是中國羽毛球隊一周一天的休息時間,但是運動員們卻在主動加練。當然,中國羽毛球隊也很欣賞這一舉動。國腳中有哪些人參加加練?不過,我們也驚喜的看到了2位名人的身影,其中之一就是何冰嬌。上個月的全國錦標賽上,我們發現何冰嬌體重減輕了,看來,確實是刻苦訓練的結果。然而,我們看過之後,又會為之肅然起敬。
  • 網紅冒充醫學生拍攝大體老師引眾怒
    不過,大連醫科大學回應表示會加強管理,也已經起草律師函,將通過法律途徑對這名網紅的行為追究到底。這位網紅拍攝視頻的時候,怕是沒有想過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正如他並不清楚「大體老師」對醫學生和醫學界的意義。
  • 感謝「大體老師」,是你讓我知道以後要為了誰
    換言之,一個醫學生,一輩子就這一個「大體老師」,對他們的感恩與記憶,無以言表。 上海中醫大針灸推拿專業的吳明玥說,她常常在解剖樓遇來參觀的遺體捐獻自願者,有次,一個人告訴她,「這是我們以後要來的地方,我得來看看,看到這麼好,也就放心了。」「短短幾句話,無條件的信任,激勵著我努力成為優秀的醫生。」 吳明玥說。
  • 現在人們一提起老師,已經不是肅然起敬了,而是……
    老師到底怎麼了?一提起老師,已經不是肅然起敬了,要麼吃拿卡要,要麼有償補課,要麼……老師似乎成了一個筐,什麼都可以裝的筐,我是一名老師,有時候無法說出老師實際的狀態來,我總感覺,老師,特別是小學老師,特別是農村的小學老師,一群窮忙族。從早到晚的忙,一年四季的忙,都在忙些什麼不知道,反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