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9年9月6日 /美通社/ -- 位於深圳海岸城的BEEPLUS超級烘焙工坊,是國內高端空間產品運營商Bee+面向未來生活方式打造的全新的顛覆式零售消費場景項目。在正式營業半年多的時間裡,在業界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和認可,上月於第二屆中國智慧零售大賽中榮獲「中國智慧零售模式創新獎」;同月,入選由深圳市商務局指導、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主辦的「深圳手信」榮譽品牌。
BEEPLUS超級烘焙工坊
BEEPLUS超級烘焙工坊於2019年1月1日開始試運營,4月27日正式營業,堪稱「全球最大的烘焙工坊之一」,面積近3000平方米。開業以來,門店單日客流突破2萬人次,單筆客單價高至1.3萬元,平均每天超過 300 人註冊成為 Beeplus 超級會員……
這樣一個堪稱顛覆業界奇蹟的項目從籌備到試運營僅僅耗時107天,為什麼短短的時間內能實現交付運營,其項目背後又經歷了怎樣的故事?
前所未有的空間體驗 -- 一流的產品、設備及環境
作為高端空間運營商Bee+的出品,BEEPLUS超級烘焙工坊同樣有著卓越的空間設計,從誕生之初就受到萬眾矚目。其空間由曾在MAD建築事務所、隈研吾建築事務所工作過的90後知名設計師袁野主導設計,他曾為喬治盧卡斯參與設計了星球大戰博物館。空間採用了大量原木素材,打造出讓人耳目一新的藝術空間,讓BEEPLUS超級烘焙工坊宛如一座精緻的烘焙藝術博物館。
與常規設計不同的是,在一樓及二樓的中央烘焙區,為了將一粒麵粉變成麵包360度通過頂級烘焙設備全流程展示出來,設計上,採用了把後廚拉到前廳,把設備擺到中央核心區且橫跨樓層的位置。當時在業內,要打造一個五星級的烘焙廚房,並沒有一家設備供應商,甚至沒有一個烘焙師傅能理解這種拆解後廚動線的做法。
二樓中央烘焙區
袁野明白,這種全新的2C業態動線繁複、功能區多樣、綜合性極強,需要用烘焙的元素聯動各個環節、平衡功能性與體驗感。於是,在和供應商、施工團隊、後廚團隊一次次溝通碰撞後,打破常規,採用烘焙長廊(明廚)、中央烘焙區(超大型烤箱區)的方案終於按照設想完成,最終將其打造成了深圳城市景觀打卡新聖地。
除了匠心打造的賞心悅目的環境,還引進了全球頂級的設備,有了這些設備,更能打造一流的產品。
比如說,大師品鑑吧的La Marzocco半自動咖啡機。這臺被譽為「咖啡機中的勞斯萊斯」的機器,不僅造價高昂,外觀優美,工坊的這兩臺還是3頭定製的90周年紀念款,操作難度高,拉杆速度、水量多少、壓力高低、水溫變化、空氣溼度,每一項參數都至關重要。
「素養極高的咖啡師操作起La Marzocco,才能呈現真正的大師作品。」工坊的咖啡師Kent表示。他解釋到,好比駕駛一臺超級跑車,普通人開起來很容易就蹭到底盤,但懂車的人就能輕鬆駕馭,而且還能碰撞出很好的效果。
而同一吧檯的Steampunk萃茶機也來頭不小,全亞洲僅7臺,技藝高超的茶藝師都難以調節的細微口感,通過平板電腦上精確的參數,Steampunk都能展現。
在這樣的一流的空間環境,以及一流的設備製造下,更能出品一流的產品。而對待核心的產品,籌備組更是投入了全身心的精力。
前期籌備階段,為了打磨出更好的產品,籌備組成員會不斷地針對產品進行試吃,單個產品高達上百次的實驗,「吃到後面,看見都想吐了」,有成員這樣提到。
而且,要在短時間內研發出200多款新產品,挑戰無疑是巨大的。產品研發和後廚,時間都非常趕,整組人員幾乎都不怎麼睡覺,三班倒,24小時連軸轉,很多產品一經出爐,就拉籌備組成員隨時測試,不分晝夜。
每做一次測試,可能需要試上100多款產品。而且,籌備組從不因為需要大量吃麵包,就草率輕易地通過。麵包的通過率非常低,哪怕他們最後真是吃到吐,也要堅持要吃到好吃經驗的麵包才肯罷休。
陳列上百款產品的麵包牆
「好的麵包更需要不斷地測試,然後慢慢去打磨。」後廚籌備組的Andy這樣表示。那段時間,本來就體型不小的他,為了試吃測試,更是增重20多斤。如今回想,他仍然覺得很值得。BEEPLUS超級烘焙工坊項目主打的「牛角包之神」,一推出即受到消費者的追捧,開業以來,達到20萬的銷售量。而這,無不與前期籌備組的反覆試驗口味與打磨息息相關。
籌備組在策劃階段打造了工坊的「鎮店之寶」 -- 價值88萬的城堡蛋糕。製作團隊其中就有帶領中國團隊屢屢稱霸國際賽場的西點大師。精英團隊做起蛋糕來一絲不苟,全長 1700mm,寬 1050mm,高 2000mm 的巨型蛋糕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日夜兼程打磨完成,沒有人有畏難的情緒。
為了呈現「城堡」完美的雕梁畫柱,團隊成員一片片地把拇指大小的面片壓入模具,一壓就是一個通宵,早上脫模的時候,才發覺手指僵硬得幾乎失去知覺。連續三個通宵,成員沒離開城堡蛋糕一步。
雖然BEEPLUS超級烘焙工坊看上去是大,但不僅僅是大。實際上,它的每一處細節,都體現著籌備組的用心之精巧。
100天的超級項目
BEEPLUS超級烘焙工坊整個項目僅僅籌備了短短 107 天 -- 差不多規模的店面,需要用上差不多兩三倍的時間。「如今回想起來,仍然覺得不可思議。」籌備組的Monica提到,她主要負責工坊周邊產品的設計以及落地。但是她也認為,「100天的工期」是一紙軍令狀,加注巨大壓力的同時,卻也激發了團隊敢打敢拼的勁頭。
進入項目倒計時階段,籌備組成員心情是非常焦慮的。據Monica的回憶,當時她負責不同產品的包裝。每天在不斷的思考每種產品的包裝,包材的數量夠不夠、飲品瓶子夠不夠、袋子夠不夠、袋子上要不要有Logo、需不需要說明是推薦產品、材料夠用多久等等小問題多如牛毛。事情幾十項,甚至幾百項,又細又雜,時間又趕……現在回想起來,她都感覺呼吸加速。
經歷多少個忙亂的日子,才撐到快要項目試營業。她最記得是,2019年跨年的時候,大概在三點四點的凌晨,在烘焙工坊的會議室的沙發上,與三個同事坐在一排,趕著各自手頭上的東西。聽到外面有放煙火的聲音,但並沒有人起身跑出去觀看。
時隔半年,她依然記得,3000平方米的工坊,當時顯得格外安靜,隱約還傳來外面另一組供應商沙沙說話的聲音。2019年的跨年,就在工坊的緊張開業籌備中度過。
但是對於籌備團隊而言,辛苦了百天的項目,對於他們來說,終歸都是終生難忘的。Monica有提到,自己追隨了四年的Bee+創業團隊,10個90後,就憑著能夠說到做到的執行力,讓很多聽上去都天馬行空的設想,變成了現實。
而在BEEPLUS超級烘焙工坊項目中,即使100個人在耳邊不斷地說「不可能」,他們也從未有過「不然算了吧」的退縮。整個過程雖然很艱難,時間很緊,任務很重,但從未有過敷衍和苟且,而是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因為這個90後創始團隊一直聆聽到自己心底最深處的聲音:做麵包,我們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