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不僅僅是孩子有家庭作業,連同家長,也是被孩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了。是的,你沒有聽錯,家庭作業,家長也有一份!
而且這種現象已經很常見了,可以說那些沒有被布置家庭作業的家長,幾乎所剩寥寥無幾了。從最早的孩子作業要家長籤字,到後面家長需要批改。
不知道這股家長的家庭作業風是如何刮起來的,但是他們的口號卻十分的理所當然:一切為了孩子。
有了這一口號,即使在不情願的家長,也不得不配合老師,況且,別的家長都在做,自己不做的話,孩子豈不是「輸在起跑線了」,而且「輸」的原因,仿佛孩子自己造成的。
據一位在一線從教了十幾年的老教師,同樣也是學生的家長透露:他的孩子今年剛上初三,在國慶節學校一共布置了整整32張試卷,其中語文、數學、英語各門科目。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調查、查閱資料、手抄報等手工作業。而且這些作業,全部都由家長批改,並且每天都要拍照上傳,訂正了繼續拍照上傳。
難怪會有家長暴怒說:孩子作業我來檢查,我來教,老師到底是幹嘛的?
對於這位尚且還能完成作業的家長來說,都已經很頭疼了,不敢相信,大部分的工薪階級家庭的父母,學歷並不是那麼高的家庭,每天上班已經夠勞累了,回到家,還要去完成那些家庭作業。
如果家長做得不好,那麼老師就會將其定義為:家庭教育有問題。其實這是曲解了「家庭教育」的本意。
何為家庭教育?家長的「家庭教育」應該是培養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而對於作業的正確問題,應該由專業的老師來教育。就像某位家長說的:家長最多充當的家庭式的教育,和學校的教育是兩個概念。
如果老師將本該屬於自己的職責推給了家長,本著為了提高孩子成績的名義,讓家長進退為難,不教又不是,教了又心理彆扭。這根本不是「分工明確」的問題,而是老師的職責所在。
況且,隨著變味的「家庭教育」盛行,很多的隱患是需要每一位教育者以及家長們去思考在意的
1. 孩子越加依賴家長,不去主動思考問題。
孩子有了家長的「把關」,則會越來越加依賴家長,稍微有什麼問題,也不會去主動思考,而是把思考的任務交給家長,自己聽就是了,反正聽不懂的話,最後還是能得到滿本子的勾。
另外還有的家長,脾氣比較暴躁,看到自己的孩子一道題做了半天還做錯,怒火一下就升上來了,免不了對孩子一頓責罵。結果就是,孩子孩子越來越怕出錯,每次作業都是全對。
所以作為教育者,是不是應該考慮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允許孩子做錯題目,才能更好地發現孩子的薄弱點在哪,從而真正地提高成績。
2. 老師沒辦法知道孩子的困惑點
作業交給家長該,錯誤的地方家長再監督改正,清一色的勾,完美的作業筆記,然而,難道就以為的孩子真的沒有錯誤了嗎?家長看到孩子做錯了,簡單的還能告訴孩子思路是怎樣,但是複雜的呢?
為了應付老師完成任務,家長也不得不直接把正確答案抄上去。這樣的結果可以想像,那就是孩子不懂的還是不懂。因此,對於孩子作業的批改任務,應該由老師來完成,而不是為了省事推給家長。
關注「媽寶經」,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