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叫停!全面取消!家長要不要幫孩子批改作業:教育廳正式發話了……

2020-12-12 騰訊網

作者|席席老師

來源|習伴(ID:xiban2020)

01

不批改作業,

老師點名家長交手寫版說明

近日,一位34歲的媽媽明琍(化名)火了。

此前因沒給孩子批改作業,她被老師要求寫說明,解釋不批改原因。

最終她「不堪其擾」,選擇向媒體澎湃新聞爆料了這件事情。

事情是這樣的。

3號晚上8點多,她正在工廠上班。

突然接到兒子電話,說數學老師需要家長提交一份情況說明,解釋昨晚為什麼沒有幫孩子批改作業。

她當時還在加班,便跟兒子說等下班後會給老師發簡訊說明情況。

但兒子堅持說,不行,老師要手寫版。

甚至很懂事地說:

「媽媽你這麼忙,就發簡訊到奶奶的手機上吧,我幫你抄上去。」

簡單一句話,體貼但扎心。

當媽的瞬間崩潰了。

孩子的作業已經做不完了,還要擠出時間,去抄這樣一份毫無意義的說明?

想想就心疼。

再想起平時那一幕幕,批改作業、拍攝上傳背誦視頻、活動打卡、作業籤字,她就更頭疼了。

看到這裡很多家長表示感同身受。

掙錢養家、幹活帶娃,還要輔導作業、批改作業。

一個人當真是活成了千軍萬馬。

批改作業為何如此「遭人恨」呢?

因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家長多了不少負擔,壓力倍增。

不少網友甚至調侃,多少中年父母的崩潰,從批改作業、輔導作業開始,不得不說「天下苦家長久矣」。

02

家長的煩惱:改孩子的作業「很費事」

近日,有位媽媽發來求助信息,事情既讓人心酸又心疼。

現在為了方便大家走近她背後的故事,我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給大家分享。

我女兒正在讀三年級,每天我會在孩子的作業上花4個小時左右。

作業多到什麼程度呢?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回到家後,很少作業能在晚上11點前寫完的。

夢想之中的雙休,只剩下一天。

這還只是一小部分,孩子的作業我要批改、籤字。

我們上學的時候作業都是老師改,家長只需要在上面籤字就好,甚至連名字都不用籤,家長根本不知道孩子學了什麼,學到哪裡了。

在以前,家長最大的職責,就是掙學費,供孩子上學,而孩子也很用功,幹家務學習兩不誤,照樣上大學。

但現在真的不同了,我們要帶著孩子預習、複習、寫作業、批改作業。

我一個沒有多少文化的中年婦女,每次批改作業都很費事,我需要對照老師的範本和答案,指出錯誤,不斷提醒孩子改正,直到正確為止,最後還要在作業本上簽名。

除了作業練習,還有課文背誦,我要拿著手機拍攝她背誦、朗讀課文的視頻上傳到APP上打卡。

做完這些,有時候已經是深夜了,孩子很少能在11點前睡覺,看著孩子,我也很心疼。

其實,我多少能理解「學生作業家長改」這一做法,「老師的目的是提高效率」,但任務多了,我們卻成了各科作業的「多任務處理器」。

我曾經一度以為是我家孩子磨蹭,不專注,為此我跟娃沒少發火。但後來我跟身邊的家長聊了聊發現,大家都這樣,早睡是不可能的了,家長不批改作業也是不行的。

因為家長一旦沒有按規定完成,老師會在群裡點名,甚至會讓家長去學校陪孩子補作業。

家長可以不去?

可以。

但我怕「被罰站」。

也擔心孩子在學校被區別對待。

所以,我選擇硬著頭皮做啊。

畢竟,孩子在老師手裡。

身為人母,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師來電話。

做家長,真的太難了!

03

「對不起,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

其實,有時候太晚了,我會偷偷幫孩子寫作業,因為想讓娃早點睡。

但時間久了,感覺自己正被迫成為「學生」。

前段時間,看到一張圖很感慨,這裡面說的像極了我。

白天上班任勞任怨,身體疲憊,晚上回家要輔導孩子寫作業,在家長群各種打卡、回復,累到心都麻木了。

除了工作以外的時間,滿腦子都是孩子的功課,就連睡著了都要被嚇醒。

老公長年在外,家裡一切就靠我一人撐著。

生活辛苦我不怕,最怕母女關係變得緊張。

作業這件事,成了我和女兒最大的矛盾點。

孩子磨蹭時,我會吼她,對她說:不寫完不準睡覺。

有的時候,我還會撕她的作業本,拍桌子斥責她。

上周有次寫作業寫到12點,我說思思,你要再這樣的話,媽媽真的就被你氣死了,我說氣死了你就沒媽媽了。

她說沒媽媽挺好的呀,我還挺羨慕那沒媽媽的,她就一句一句地懟你。

她說這句話的那天晚上,我沒有揍她,我就躲到另外一個房間,我就一個晚上我的心都吊著,一直喘大氣,然後我就感覺做母親很失敗。

現在女兒很少和我說話,沒有那麼活潑了。

女兒離我那麼近,可是兩顆心感覺好遠好遠。

我實在不知道怎麼辦,請小編老師支招。

04

讀完這位媽媽的來信,我有些感慨。

雞娃時代下,教育的內捲化,終究是壓彎了很多家長的腰。

而關於來信的媽媽,我想只能用我自己的經歷來分享我的觀點,不代表所有情況。

第一個是:孩子的作業家長要不要改?

這個問題,家長的態度普遍有兩種。

贊成派:

「學生作業家長改」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學習方面薄弱的地方。

幫孩子批改作業增加了親子間的溝通頻率,促進了親子關係。

反對派:

上班那麼忙,哪有那麼多時間輔導啊?

孩子是留守兒童,難道讓目不識丁的老人教?

縱觀全網,反對的聲音更多。

其中有個網友的話讓人印象深刻: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兜裡存款不多,何以生存?唯有拼命掙錢。

忙工作,就疏於照顧孩子學習。放下磚頭陪孩子,拿什麼來養家餬口?

這是一道無解的題,偏偏還有那麼多壓力,叫家長如何不崩潰?

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家長們的心酸與崩潰終於被看到了。

現在各地教育部門都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教育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提醒孩子完成作業,也可以督促檢查孩子作業,但批改的權利應交給老師。

因為作業的布置都是有目的的,是老師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以及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如果孩子交上來的作業都對,老師能知道學生哪些地方存在薄弱的情況嗎?下一節課老師可能無法確定上課的重點難點。

教育本身應該是一個相互合作的項目,每個角色都有特定的任務。

不同的任務,為不同角色不同身份的教育者,設置了邊界。

作為老師,在教學層面相對比家長專業,自然希望家長完全信任和尊重我們。

作業,就屬於教學層面。

我們可以教育孩子,但不能強制要求家長批改孩子的作業。

各司其職,各歸其位,才是這次全國多地「叫停」家長批改作業的真正目的。

出臺一個文件,劃定一條紅線,並不意味著就能藥到病除,就能實現家校教育責任的各歸其位。

與出臺文件相比,更難的是落實。

比制度規範、禁令約束更重要的是,各個教學環節的優化。

一方面是科學合理的布置作業,減少機械性、重複性、懲罰性的家庭作業,提倡探究性、實踐性的家庭作業;一方面是探索教學方式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讓孩子在課堂上就能「吃飽」「吃好」。

如此,既減輕孩子的作業負擔,又減輕作業批改的負擔。

老師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培養者,家長是對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者。

家長和老師,只有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共同教育孩子,才能起到 「1+1>2」的效果。

第二個要談的是:親子關係的問題。

再回到上面來信媽媽的事中,最大的問題不是輔導作業,而是親子關係破壞了。

不怕孩子考試成績差,就怕孩子跟你對著幹。

我們傾其所有,犧牲所有愛好和享受,最終換來孩子的不理解。

想想很扎心。

好在,這位媽媽後來及時調整自己,及時修補和女兒的關係。

她做了3件事。

1.把撕裂的書粘貼好,再親自送回給女兒。

2.多方面了解女兒,找老師、觀察女兒喜好等。

3.與女兒展開一次真誠的心的交流。

在與老師交流中,媽媽看到女兒寫的一篇日記,讓她發現女兒眼中另外的媽媽。

女兒寫道:

寫作業時,媽媽的心情像天氣一樣,說變就變,一會晴天,一會陰天,一會雷電交加。

我知道,媽媽生氣是因為我不聽話,寫作業太慢了。

我惹她生氣了,我希望媽媽開心,以後我會好好寫作業,做一個讓媽媽放心的孩子。

媽媽看完後淚流滿面,終於明白,原來:孩子真的很愛很理解我。

寫在最後:

看完這個,我感觸很深。

媽媽粘補的不僅是被撕碎的書,也補全了女兒曾經被媽媽撕裂的心。

而一次用心的了解和溝通,也能打開溝通親子關係的大門。

想起一句話說:有的時候愛是不能去克制的,尤其是對最親的人。

對於兩母女來說,彼此都太克制了,誰都不願意把那個最扎人柔軟地方的話,告訴給對方。

一旦我們願意打開心,真情自然能流動起來。

育兒路上,困難多多。

但只要大家各司其職,打開心扉,真誠溝通,明天會更加美好。

文末點個「在看」,雖然育兒成才任重道遠,但我們,可以一起努力!

相關焦點

  • 全國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教師不批改作業將取消評優
    全國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教師不批改作業將取消評優 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連日來引發不少網友討論。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 貴州等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此舉得到不少網友點讚支持。
  • 教育部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成都如何落實?
    成都早有明確「要求」 《意見》不僅明確「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還對作業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學校建立作業調研、調控及年級作業集體設計等制度。新聞連結: 其他地方也陸續出臺政策「叫停家長改作業」2018年4月25日,《山東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作業批改必須由教師完成,不得讓家長批改作業。」
  • 家長未批改作業被點名,至少7省份已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針對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很多省份此前已經發布相關文件「叫停」。「教師不得要求家長糾正孩子作業錯誤,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作業。」近日,陝西省教育廳發布《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在朋友圈裡刷屏,得到不少家長的點讚,還有其他地方的網友表示「希望能全國推廣」。《法制晚報》記者梳理資料發現,此舉並非陝西省首創。
  • 教育部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成都早有明確要求
    而關於「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成都則採取了完善督導監督體系,建立責任制度,同時打通舉報渠道的方式。首先校長作為「減負」工作第一責任人。成都要求各個學校要設立「減負」舉報電話,定期開展檢查、指導,並將檢查結果納入年度考核中。還要求加強市、區(市)縣兩級督查,將減負工作納入義務教育規範辦學行為專項檢查。
  • 全國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全國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個別納入學校績效管理】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連日來引發不少網友討論。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此舉得到不少網友點讚支持。
  • 終於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了「怒退家長群」之後,老師也很無奈
    原創 父母堂 父母堂 收錄於話題#學習x方法7#家庭關係48關注我,做朋友圈最懂教育的父母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又「怒退家長群」,那接下去孩子的學習,真的能變好嗎?
  • 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教育部門都出了哪些招?
    批改作業靠家長?又一地出手了。日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印發的《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規定,嚴禁教師使用微信、QQ群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不得要求家長通過網絡下載並列印作業。
  • 多地發文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有家長吐槽,如今家長壓力巨大,不光要幫孩子檢查作業、籤名拍照,有時還要「代加工」,比如「手抄小報」、做手工等……家長們一致認為:遼寧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發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要求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 終於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了!「怒退家長群」之後,老師也很無奈
    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又「怒退家長群」,那接下去孩子的學習,真的能變好嗎? 日前,全國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個別省份將「教師批改作業」納入學校績效管理。
  • 全國多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網友:現在家長壓力太大了
    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連日來引發不少網友討論。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 批改作業靠家長?至少十省份叫停
    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6、學生要主動獨立完成作業。學生要充分利用校內外學習時間,加強自我管理,主動獨立完成作業,不敷衍、不抄襲。7、學生要做到每天堅持校外體育活動。
  • 紅頭文件叫停「家長批改作業」,管用嗎?
    通過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一紙發文,釐清家庭和學校在孩子教育中的邊界,讓這些地區的家長免受「批改作業」之苦,初衷當然是好的,但細想此舉,又顯得有些多餘——按照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在「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部分,就有「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
  • 「家長批改作業」衝上熱搜,教育廳緊急喊停頒布新通知:嚴禁讓家長批改作業!
    」家長批改作業這兩天,關於「批改作業」的新聞頻頻衝上熱搜。「全國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的話題引發了1.1萬的討論,獲得了2.4億的閱讀。「武漢各校不得要求家長代評批改作業」的話題獲得了1.1億的閱讀。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已經進入備考階段,為了幫助相關考生備考, 甘肅中公教育為各位準備了豐富的行測和 申論備考資料, 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申論熱點: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閱讀
  • 發文叫停「家長批改作業」,能減負嗎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對於輿論場上廣為關注的「中小學教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問題,已經有至少10個省區的教育主管部門對此作出回應,發文叫停。通過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一紙發文,釐清家庭和學校在孩子教育中的邊界,讓這些地區的家長免受「批改作業」之苦,初衷當然是好的,但細想此舉,又顯得有些多餘——按照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在「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部分,就有「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 3年內10餘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能否給家長減負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 批改作業靠家長?又兩地叫停
    「嚴禁學生或家長代批作業,教師要親自批改。」12月4日,遼寧錦州市政府發布來自市教育局的文章《錦州市中小學生作業減負全面啟動》稱,錦州12月3日出臺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措施,對中小學生家庭作業布置和批改進行規範。在作業批改方面,錦州教育局要求,本著「有布置必批改」原則,嚴禁學生或家長代批作業,教師要親自批改。
  • 3年內10餘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能否給家長減負
    前不久,江蘇一家長稱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引發社會熱議。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 全國多地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變了味的家長群該如何「適應」
    近日,有人因老師要求家長批改孩子作業怒退家長群,引發討論,而同樣引起關注的還有全國多地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已為人父母的上班族不僅要隨時處理各種工作群的繁雜事務,還要被多個家長群「綁架」。而家長該如何與家長群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