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翡翠,我們就會想到翡翠的來源,以及翡翠形成的原因及過程。
1.翡翠形成的原因及過程
翡翠,也稱翡翠玉、翠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
翡翠是天然形成的一種晶體礦石,是在地質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硬玉、綠輝石和鈉鉻輝石組成的達到玉級的多晶集合體,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鈉質(鈉鉻輝石)、鈉鈣質輝石(綠輝石)組成,可含有角閃石、長石、鉻鐵礦、褐鐵礦等。
翡翠的主要成分是鈉鉻輝石和鈉鈣質輝石組成,常伴有角閃石、長石、鉻鐵礦、褐鐵礦等,主要以半透明或者透明居多,外表有很強的油脂光澤或者玻璃光澤,密度是在3.30~3.36左右,屬硬玉的一種。
由於翡翠是天然形成的礦物質粒狀結合體,長期佩戴下不能讓人吸收這些微量元素物質,還對人體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可有養顏美容,鎮靜、安神、延年益壽等作用,同時還是一款很不錯的護身符。
2.翡翠的產地
翡翠翡翠的原產地很少,只有美國、日本、俄羅斯、瓜地馬拉、緬甸、中國等幾個國家,而緬甸是產量最高品質最好的國家,所以翡翠也被稱為「緬甸玉」。
3.翡翠名稱的來源
翡翠名稱來源有幾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據傳說翡翠的名稱來自一種鳥名,這種鳥羽毛非常鮮豔,雄性的羽毛呈紅色,名為翡鳥;雌性的羽毛呈綠色,名為翠鳥,雌性合稱翡翠。所以,行業內有翠為母,有裴為公的說法。
另一說古代「翠」專指新疆和田出產的綠玉,翡翠傳入中國後,為了與和田田綠玉區分,稱其為「非翠」,後漸演變為「翡翠」。 翡翠之名由來已久,北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載:「餘(歐陽修)家有一玉罌,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聖俞,以為碧玉。在潁州時,嘗以示僚屬。坐有兵馬鈐轄鄧保吉者,真宗朝老內臣也,識之,曰:此寶器也,謂之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