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課堂:「契可尼效應」帶你了解「初戀情節」

2020-12-17 小潘談情說愛
心理學

小潘·心理學課堂

很多人會在戀愛後發現,自己或者另一半在戀愛後都會時不時想起自己曾經的初戀,那位一直保存在記憶中的「沈佳宜」。為什麼初戀就會這麼難忘?那是因為「契可尼效應」。

心理學家契可尼做了一些調查,發現普通人對已經完成了的、有結果的事情容易忘記,卻對因為某些原因中斷了最終沒有完成的、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事記憶猶新。後來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契可尼效應」。這種效應讓太多人對「初戀」念念不忘,讓自己後來的感情進度漸漸拖慢。

我們有著很多歌頌初戀的影視作品。《致青春》、《左耳》、《原來你還在這裡》、《匆匆那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等。為什麼初戀文學這樣風靡?因為大家都忘不了初戀。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教室裡突然闖進的一抹白色光影,她的碎發在微風中拂動,毫無緣由地,那個人就這樣住進了你的心裡,從此以後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再也揮之不去。

最最殘念的,總是未完成的。從此我們只能唱著一半的歌。初戀很多情況下是不會完成的,因為那時的我們不夠強大,無法和社會抗衡。升學、父母、老師,全部都是分開的原因。於是這件事成為了我們心上的痂,那一個人,成了我們心裡的紅玫瑰和白玫瑰。

如果你的男友或女友還有「初戀情節」,請不要放在心上。因為他念想的更多是當時的自己,以及自己曾經毫無保留地付出的純真情感。因為那種愛不加掩飾,沒有雜質。因為那種愛是他情傷的最初,所以他印象深刻。不要太在意,美好的感情每個人都羨慕,每個人都會回憶。你自己也是一樣。至於對初戀感情還剩多少,真的很難說。現在切實陪在他身邊的人,是你,以後在他生命裡的人,也是你。就讓他保留那一點對純真的嚮往,他會更加敬你愛你,這樣才會歲月靜好。

相關焦點

  • 忘不了初戀,是因為還愛對方嗎?心理學家:「契可尼效應」而已
    還真不一定,有時候忘不了就只是忘不了罷了,就像如果你童年摔斷了腿,估計你也終生難忘。第一次戀愛,第一次進入兩性關係,本來就容易讓人刻骨銘心。而失敗的初戀,是第一次打碎了心,忘不了,可能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痛。如果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人們之所以對初戀念念不忘,還真不是因為餘情未盡,而是因為「契可尼效應」!
  • 心理學:已婚男人忘不了初戀是什麼心態?契可尼效應告訴你原因
    在電影《45周年》之中,就講述了一個老年男人,在與妻子共同度過了45周年婚姻生活之後,仍忘不了初戀的悲催故事。那麼,為什麼有些男人的婚姻明明很幸福,但是他們卻始終忘記不了自己的初戀呢?其實,這個問題,用心理學中的「契可尼效應」就可以解釋。
  • 為什麼初戀最難忘?-契可尼效應告訴你原因
    這種現象被稱為「契可尼效應』 。比起已經得到和完成的東西,未完成的事情顯得更加的吸引人,總是深深地刻在我們的腦海中,這就是典型的契可尼效應。「契可尼效應」經常會跟初戀聯繫在一起。初戀是愛情交響曲中的第一樂章。我們總在不知不覺的好感和朦朧的不確定性中接觸第一個所愛的人,希望能與對方長久地待在一起,這是大多數人初戀的心態。
  • 戀愛先生,契可尼效應引起的大戲
    契可尼效應,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講:人們對未完成的事物總是難忘,並且記憶深刻,因為初戀的未完成性,所以讓你記憶猶新難以忘懷。顧遙,在優酷熱播劇(戀愛先生)中是以「初戀女神」標籤出現的,想想誰的青春沒個初戀啊,各種青春美好有木有!
  • 心理學:契可尼效應告訴你,憑什麼有些女人就能讓男人「上癮」
    契可尼效應告訴你,憑什麼有些女人就能讓男人「上癮」在生活中有一種奇怪的現象,那些你輕易得到的東西,你反而不會珍惜,但那些你費盡心思,明明靠的很近,但依舊得不到的,往往讓人心生眷戀。可是回到家,買下的衣服已經扔進了衣櫥,可是那件沒買的,卻一直在你的心尖上。等到下次再逛街,就忍不住想要去尋找那一件。在男女交往上也是如此,一個人對你百依百順,你不一定看得上他,但一個人對你愛答不理,你一定會注意到它,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契可尼效應。
  • 契可尼效應:一種記憶現象
    契可尼效應:一種記憶現象 2019年11月26日 08:4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譚琳琳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留住一個人的有效方法:「契可尼效應」
    而「兩廂情願」終究是「可遇不可求」的幸事,遇到了就好生珍惜、善加經營,不要因為生活的瑣碎無常而弄丟了摯愛。正如作家黑塞所說:「幸福是一種方法,不是一樣東西。是一種才能,不是一個目標」。愛情亦是如此,即便是天然契合的感情也需要雙方用心的維持和經營;而留住一個人的關鍵自然是留住對方的心,而想要達成這一目標,離不開我今天的要闡述的心理學效應——契可尼效應。
  • 清華學霸預防契可尼效應,成績才能遙遙領先
    3.契可尼效應導致的消極暗示如果孩子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斷受挫,那麼就可能引發孩子對數學的恐懼感。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契可尼效應,意思是沒有成功、未達到目標的事情,總是讓人年記心間;而對於那些有了美好結果的事情,人們反而容易忘懷。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孩子的學習。
  • 愛情裡有趣的現象,契可尼效應你知道嗎?
    愛情總是美好的,在最求愛情的過程中總會發生很多有趣的現象,你怎麼總是忘不了初戀?「英雄無好妻,懶漢娶仙女」他為什麼會背叛我,等等,在愛情心理學中很一下幾類效應,或與可以幫助更清楚地認識愛情。一: 契可尼效應有位心理學家名叫契可尼,他做過一系列實驗研究得出:一般人對已完成了的、已有結果的事情極易忘懷,而對中斷了的、未完成的、未達目標的事情卻總是記憶猶新!初戀是很難走到最後的,或者說走進婚姻,成為家庭。
  • 九種有趣的戀愛心理效應的現象,會告訴你心動不一定就是真愛
    戀父或者戀母情節對年齡大的TA產生好感,姐弟戀現在這個社會並不稀奇,但是有的人卻是喜歡自己父母般年紀的人,這種戀父或者戀母情節也是很普遍的,在心理學上看來,有這樣情節是因為心理傾向,喜歡和父母在一起的感覺,這種也是從小形成的,習慣被照顧,即使是有對象也會和對象不經常說起自己父母的好。
  • 八個戀愛中的心理學效應,教你如何勾搭男神!
    契可尼效應是指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人們之所以會忘記已完成的工作,是 因為欲完成的動機已經得到滿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這種現象被稱為「契可尼效應」。這也解釋了人們為什麼總是忘不掉初戀。所以下一次當發現另一半有這種痕跡的時候,不要責怪,告訴他這是很正常的,因為人都是有感情的,想到前女友也不代表 什麼啊,或者告訴他人總是會不經意想起生命中的過!客!
  • 心理學帶你了解愛情的本質,告訴你如何維持愛情
    ,也沒有晚一步,正巧趕上了,那也沒有什麼別的可說,唯有輕輕問一句:「哦,你也在這裡嗎?」啟示階段不是親密關係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在以後的生活中可能還會重溫親密關係的前幾個階段,但也不必害怕,它只是為了讓你在問題出現與解決中更了解自己和對方,也使你們的關係更加圓滿。
  • 520特別專輯:4個戀愛中的心理學效應,掌握後讓你快速脫單
    今天,寸光分享八個戀愛中的心理學小效應,熟練掌握後,我相信你也會收穫你的愛人。所以你該知道,平時無聊的時候該去什麼地方逛?下次約會要選在什麼地方?和男女朋友生活平淡之後,該做些什麼?第二個:契可尼效應(蔡格尼克記憶效應)這個效應是說,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要有始有終的驅動力,會難以忘記尚未完成的工作。
  • 了解這7個心理學效應,看透你的愛情
    網絡 | 來源彼岸 | 主播你知道嗎,心理學效應除了應用在生活中,也能應用在戀愛裡。今天的壹心理3分鐘心理學就跟大家分享戀愛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聽完,或許你對「戀愛這件小事」會有點啟發~a.吊橋效應——心動不一定是真愛當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一起走過吊橋,因為提心弔膽地在吊橋上走,而引起的心跳加速,會讓人誤以為是遇見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而產生的反應。這就是有名的「吊橋效應」。
  • 感情裡,男人女人,不可不知的三種戀愛心理學效應
    ,男人在女人遇到危險的時候,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女人會從心底,崇拜眼前的男人,有一種英雄情節,這樣的男人,無疑給了女人足夠的安全感。這也是為什麼兩個人看電影,男人會經常帶女人看恐怖片,男人還喜歡帶女人去鬼屋,男人其實就是讓女人更靠攏自己,因為女人膽小,容易害怕,這個時候男人就可以好好的表現一下了,女人一般是小鳥依人的,男人高大威猛,首先在體型上,男人就應該拼盡全力,去保護那個你愛的人,想要看一個男人是否真心愛你?
  • 心理學效應之暗示效應
    我們的古人雖然沒有讀過心理學,也說不出「暗示效應」的專業術語,但他們卻會運用暗示效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國演義》中的「望梅止渴」。曹操有次率兵遠途跋涉,天氣炎熱,官兵們又累又渴,偏偏又找不到水井和溪流。於是曹操大喊:「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因為梅子是酸的,所以一提到梅子,「酸」的心理暗示便發揮了作用,於是,人們的口腔便大量分泌唾液,起到了暫時解渴的效果。
  • 心理學課堂:你之所以活得不成功,是因為「從眾效應」在作祟
    小潘·心理學課堂高中的時候,我們都學過「從眾心理」。當然這裡說的「從眾效應」和政治課上的本是同根生,但是又略有不同。但是每個人天生就是與眾不同的,你又何必隨大流?近代中國人「從眾」的淵源大約從那個特殊的時代開始。在那段時間,所有人穿一樣的衣服,稍微有些與眾不同就會被扣上各種帽子。於是人們開始被束縛,開始循規蹈矩。就算那個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我們已經養成了習慣,有點不同就自問是否合適。個性被壓抑了那麼多年,再要去解放談何容易。
  • 對於愛情的疑問,你一定想知道!
    初戀為什麼難忘?為什麼很多人會喜歡大叔?為什麼有的愛情越挫越勇,在這裡或許也可找到答案。1.蔡加尼克效應:就是大家說常說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得到的有恃無恐。我們稱之為蔡加尼效應。與勒溫提出的「心理張力」有關,工作完成,張力沒了,就記不住了。
  • 心理科普 | 五個心理學效應,帶你認識自己~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加在這些事情上的觀念。確實,生活工作中很多讓我們陷入糾結的問題,換一個角度來思考,便能快速找到突破口。試試問自己下面這幾個問題,如果你有同樣的困擾,那麼今天的文章,你有必要讀一讀。為了2021年新的開始,別再被自己的心理矇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