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小源已經給大家梳理了2019年度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的注意事項,這一期我將給大家詳細講解如何通過個人所得稅APP做彙算清繳。現在我們先回顧一下哪些人需要辦理綜合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的年度彙算:
1、2019年度已預繳稅額大於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
2、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
滿足上述條件的友友們,接下來請仔細閱讀下面的操作指引啦,
個人所得稅APP下載小TIPS:如果之前已經安裝並註冊過個人所得稅app的請果斷跳過此段。個人所得稅APP下載:安卓手機在【應用市場】下載;iPhone手機通過App store查找下載;
下載安裝好app後,需要實名註冊,如圖所示:
註冊後登錄app並完善好個人信息、任職受僱信息和銀行卡信息等,然後就可以進行相關操作了。如果前期並未採集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友友們,可以先自行採集2019年度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操作界面如下圖:
「終於註冊好啦,要開始申報啦~可是我不知道我19年的收入情況怎麼辦?
莫急莫急,小編這在給各位友友們介紹一下這款APP的妙處。各位可按照下圖指引進行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平時也可以通過這個模塊隨時查詢自己的收入納稅情況喔)。
【收入納稅明細查詢】指引:
步驟一:點擊常用功能【收入納稅明細查詢】選擇相應的年度和所得類型即可查詢。
步驟二:若發現身份被冒用存在不屬於你的納稅收入,點擊【批量申訴】或逐條收入信息進行【申訴】。
步驟如下圖所示:
如果對收入納稅申報數據有疑問的,可以與扣繳單位進行核對,再進行申報。
一切都準備就緒後,我們就可以進行申報啦。上次小編已經提過,2019年綜合所得稅彙算清繳有兩種申報模式,一是標準申報,二是簡易申報。這裡我們再回顧一下相關知識:1、簡易申報:為方便納稅人獲取退稅,納稅人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額不超過6萬元且已預繳個人所得稅的,稅務機關在網上稅務局(包括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提供便捷退稅功能,納稅人可以在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通過簡易申報表辦理年度彙算退稅。2、標準申報:除適用簡易申報情形的,符合彙算清繳情形的,都按標準申報。
一、標準申報操作指引
申報入口:登陸個稅APP後,在APP首頁點擊「年度自行申報」,進入綜合所得彙算申報頁面。
基本步驟: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或【自行填寫】方式進行申報-進入基本信息頁面選擇匯繳地-進入申報主界面進行收入和稅前扣除的填寫或確認-進入稅款計算界面-確認無誤提交申報-需要補稅的【去繳稅】/需要退稅的進入【申請退抵稅】流程-完成。
1、【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或【自行填寫】
如上圖所示,進入綜合所得彙算申報頁面會提示選擇是否預填:即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的,系統會自動帶出已預繳的申報數據進行預填,無需手工填寫,如預填的數據無誤,即可直接確認下一步操作(有些友友沒有預先查詢自己的申報收入情況,還可在這裡直接點擊【查看收入納稅數據】與扣繳單位進行確認後再進行申報);如果發現已申報的納稅數據不準確,可進行【修改】、【申訴】或【刪除】亦可以直接選擇【自行填寫】,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進行手工填寫申報。
2、【選擇匯繳地】
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或【自行填寫】其中一種申報方式後即進入【標準申報-基本信息】頁面,如下圖所示,此頁面需要進行匯繳確認:
3、【進入申報主界面】進行收入和稅前扣除的填寫或確認
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方式下的【申報主界面】顯示如下:
使用【自行填寫】方式下的【申報主界面】顯示如下:
(1)收入和稅前扣除的填寫或確認
進入申報主界面後需要進行收入和稅前扣除的填寫或確認,在這裡分別講述【使用申報數據填寫】和【自行填寫】兩種方式的填寫操作。
A【使用申報數據填寫】方式
1) 收入的填寫或確認
以填寫工資薪金收入數據為例:
如果對歷史數據有異議可通過【修改】、【刪除】或【申訴】進行處理。其中,如果申報收入數據與實際金額不符,請與扣繳單位核實後據實修改;如果是你並未取得該筆收入的情形,可立即發起【申訴】或【刪除】,處理後該收入將不再併入本次年度彙算。
【修改】指引
基本步驟:查看明細頁面後發現數據有誤的,點擊右上角【修改】按鈕,進入修改頁面修改並保存即可。如圖:
【申訴】或【刪除】指引
如果你並未收到此收入,可對歷史申報數據進行申訴或刪除。不過,小編在這裡提醒各位友友,謹慎使用【刪除】功能,因為確認【刪除】後被刪的收入直接就不進入本次匯繳了,但是稅務機關肯定有後臺把關,若刪除不當到時候影響徵信就不好了。建議通過發起申訴去處理,點擊【申訴】將會啟動申訴流程,稅務機關會對相關的扣繳義務人核實並處理。申訴流程如下圖:
若確需刪除,則點擊上圖中的【刪除】按鈕即可。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如果存在尚未扣繳申報的收入,則可通過【新增】功能進行添加填寫。
例如:勞務報酬的收入數據之前並沒有申報,則需要進行新增添加:
2) 稅前扣除的填寫或確認
綜合所得收入填寫完後,需要對各項稅前扣除金額進行確認:其中【減除費用】和【免稅收入】不能直接在該欄次進行填寫或者修改。
【減除費用】固定60000元,不能修改或刪除(即每個取得綜合所得收入的納稅人,稅前扣除都能減去6萬元的減除費用,如2019年你只在12月取得一筆工資薪金,在進行年度彙算時直接扣減6萬元的減除費用的)。
【專項扣除】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險和住房公積金。類似收入一樣,我們可以點擊系統顯示的數據進行明細查詢頁面進行新增、修改、申訴(不建議使用,理由跟確認收入處所述一樣)或者刪除。
【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其中只有大病醫療支出只能在年度申報時進行扣除,其他5類都可以在預繳時進行填報扣除。納稅人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查詢符合大病醫療扣除條件的費用支出。
【其他扣除項目】包括年金、商業健康保險、稅延養老保險、允許扣除的稅費和其他
這些扣除項目跟上述三險一金扣除項目一樣,都是可以通過跳轉到明細頁面進行具體數據的查看、修改、申訴或刪除。
【準予扣除的捐贈額】
如所屬期2019年你發生符合稅前扣除的捐贈支持,又未在預繳環節告知扣繳義務人進行稅前扣除時,你還可以在此進行新增:
如上圖1所示,點擊紅色圓圈位置,進入到圖2,點擊右上角【新增】進入圖3進行相關信息填寫,其中紅色圈住部分是必錄項,填好保存即可跳轉到圖4,此時圖3中填寫好的信息在圖4中顯示(如紅圈顯示),到這裡關於準予扣除的捐贈額還未填報完畢,還需要點擊圖4中的【調整金額】將2019年全部符合稅前扣除的捐贈額進行在設置分配,如圖5顯示將捐贈金額分配到綜合所得項目捐贈扣除中(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99號,公益捐贈支出可在在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綜合所得或者經營所得中扣除;在當期一個所得項目扣除不完的公益捐贈支出,可以按規定在其他所得項目中繼續扣除),如果你只取得綜合所得,那就把準予扣除的捐贈限額全部填入到綜合所得捐贈扣除中。
收入和稅前扣除項目都得到確認無誤後,點擊【保存】和【下一步】進入稅款計算。
B【自行填寫】方式
自行填寫方式即不使用收入納稅數據,填報界面無數據,需手工自行填寫申報表
收入、稅前扣除逐項填寫,除【費用】和【減除費用】自動根據相關收入數據生成無需手工填寫的,其他項目都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手工填寫,如下圖所示:
注意:系統會有校驗規則,如果填寫的數據不符合規定,則會顯示紅色字體的出錯提醒。
(2)稅款計算
App將會自動計算出應納稅額和應補(退)稅額,確認無誤後提交申報即可。
(3)補繳稅款或申請退稅
【補繳稅款】
【申請退稅】
二、簡易申報操作指引
適用簡易申報的情形:納稅人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額不超過6萬元且已預繳個人所得稅的,通過簡易申報表辦理年度彙算退稅。
因收入額不超過6萬元,減去6萬元的減除費用以及三險一金等扣除項目後,所得額為零無需繳納稅款,因此前期預繳的稅款則需要退還。簡易申報是稅務機關用以提供便捷退稅的,因此申報表比標準申報簡單許多。
收入額不超過6萬元的納稅人進入【綜合所得年度彙算】,默認是簡易申報方式的,如圖,如需進入標準申報模式,可通過右上角【切換標準申報】進標準申報主界面:
簡易申報主界面直接顯示可申請退稅金額,如果需要查看收入納稅數據,則需要點擊上圖【查看收入納稅數據】,進入收入納稅數據明細頁面:
注意:簡易申報方式下,如需要修改申報數據,則需要切換成【標準申報】再進行修改申報信息,修改方法詳見前面【標準申報方式】下的【修改】指引。
三、申報查詢、更正及申報作廢
通過【申報記錄查詢】模塊可進行相關操作:
基本步驟:【申報信息查詢】-【已完成】-點擊【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查看、作廢或更正即可。
往期關聯知識回顧
2019年個稅彙算清繳!請注意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