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確定建設八條鄉村振興動線 分布於島外每區各兩條

2020-12-18 福州新聞網

廈門市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著力鄉村振興試點示範村和動線建設。圖為集美許溪灌口段,經過治理的溪水變得清澈。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圖/廈門日報記者 張奇輝(除署名外)) 讓現代都市農業成為蓬勃發展的富民產業,讓美麗鄉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讓新型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這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也是廈門如今鄉村的真實寫照。

時下,廈門市廣袤的農村處處釋放著全新的活力,成片田野湧動著生機勃勃的景象,村莊樓房展現著秀美整潔的容顏,專業合作社一派忙碌有序的畫面……其背後,體現著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魄力和智慧。

今年以來,廈門市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著力鄉村振興試點示範村和動線建設,「點線面」結合,統籌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鄉村振興的「脈動」更有力,「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正在成為鄉村的生動圖景。

亮點1

串點成線 打造八條鄉村振興動線

涼風習習,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兩岸綠植錯落有致,掩映著沿線一個個村莊——一條串聯起集美區兩個鎮、4個行政村近20個自然村的溪林生態示範動線即將帶給我們恬靜而美好的鄉村美景。

依偎著許溪的溪林生態示範動線總長規劃4800米,途經東輝村、頂許村、溪西村三個省級試點村以及李林村等行政村。從地圖上看,它一頭串聯田李溪、東李溪,另一頭連接後溪溪直至杏林灣,如同鋪就一幅家門口的山海畫卷。

串點成線、以線促面,輻射面更廣、帶動力更強。鄉村振興示範動線的建設,是今年廈門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著力點。目前,全市共確定8條鄉村振興動線,分布於島外各區,每個區各2條。

目前,各區正組織力量加快開展方案設計策劃,打破村莊空間邊界,統籌布局基礎、公共服務和文化等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村容村貌提升和農房整治,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特別是鄉村旅遊業,努力把動線打造成為生態宜居的「風景線」和產業興旺的「振興線」。

「此心安處是吾鄉。」在每個人的眼裡,家鄉是最美的。廈門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每條動線設計各具特色。

在集美區的規劃中,溪林生態示範動線力求保持原生態,要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做到水清、岸綠、河暢、景美。具體項目包括許溪安全生態水系建設、許溪下莊魚鱗閘淨化溼地建設工程、流域周邊農房整治、流域範圍內田間管理房整治。值得一提的是,動線還將重點打造三個景觀節點,分別位於李林水閘、一級驛站、兩河交匯處,同時建設沿溪步道,屆時可為周邊村民就近提供休閒、健身的場所。

一條條因地制宜、風格各異的鄉村振興動線,串聯起一道道美麗的風景。海滄東孚街道鄉村振興動線圍繞地鐵2號線天竺山站,打造天竺山下的田園文旅動線;同安蓮花鎮「高速出口-軍營、白交祠」鄉村振興動線以「山水蓮花,初心之路」為主線,打造「綜合服務區、生態觀光農業區、『兩山』理論萌發區」;翔安「馬塘山-大帽山」鄉村振興動線以「樂野山蹤」為主題,打造形成「西識馬塘,東享山境,中觀古厝,北遊田園」的鄉村振興旅遊「山」動線。

首頁上一頁1234下一頁末頁

【責任編輯:鍾培培】

來源: 廈門日報

遊客在集美龍谷休閒山莊體驗農家樂。(資料圖/本報記者黃曉珍攝)

亮點2

典型帶動 示範村「一村帶一片」

一到周末,翔安區新圩鎮面前埔村的七彩田園裡總是人頭攢動:有的在田間地頭採摘孢子甘藍、白草莓、水果玉米等高顏值蔬果,有的在欣賞如詩如畫的鄉村美景,有的則動手體驗下田種稻、入塘摸魚等農耕生活。

能吃能玩還能看風景,如今的面前埔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這裡村美、水美、產業美,不少市民遊客專程來「打卡」。

面前埔村的變化,得益於鄉村振興試點示範村的建設。按照「因地制宜、示範先行、試點引領、統籌推進」的原則,廈門市於去年重點推動首批9個市級重點示範村建設。今年廈門市加強整體謀劃、區域布局,統籌推進全市60個省級試點村(含19個市級重點示範村)、37個區級示範村建設,更多的鄉村振興示範村呈星火燎原之勢,遍布農村。

示範村的建設,不只在基礎好的「先進村」,一些發展步伐較慢的村通過示範村的建設,也可以實現「逆襲」。

廈門市面前埔田園綜合體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泗海回憶道,以前面前埔村的村民主要從事傳統的蔬菜種植,村裡環境不好,唯一的溪流古宅溪還是一條「垃圾溝」。

正是有了示範村建設這把金鑰匙,村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說,「古宅溪清了,環境美了,產業興旺了,村民的角色也變了,越來越多人回鄉就業創業,大家的幸福感、獲得感提高了。特別是田園綜合體開業一年多來,累計接待遊客5萬餘人次,為面前埔村的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示範村的建設撬動各方的積極性,通過示範先行、典型引路,由點及面,一村帶一片,越來越多的鄉村在實踐中探索著適合自己的鄉村振興之路。

比如,集美雙嶺村以龍谷山莊、古樾山莊等休閒農莊為典型,發展帶動休閒農業產業;海滄一農社區引入國外知名花卉育種項目,力爭建設國際一流的現代花卉育種育苗基地;同安丙洲社區推動中央美院動畫雙年展分會場落戶,打造廈門精品種苗品牌和觀賞魚集散平臺建設;翔安澳頭社區打造海洋高科、海洋文旅、海洋漁業三大主導產業,澳頭閩南特色漁家宴還引起央視的關注報導。

據悉,廈門市按照「一鎮一計劃、一村一方案」的要求,圍繞人居環境和產業發展等短板,加快推動制定各鎮街、村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計劃或方案,推動實施今年第一批117個鄉村振興項目,總投資2.7億元。

翔安面前埔村經過改造,村容村貌大變樣。

亮點3

上下聯動 試點示範村掛鈎幫扶工作

鬱鬱蔥蔥的生態長廊、充滿野趣的親水步道、人聲鼎沸的農家樂,這個夏天,位於同安西北部山區的澳溪村鄉村旅遊分外紅火。而產自當地的「慧泉」天然山泉水更是受到市民遊客的青睞,爭相品嘗。

這是市審計局掛鈎幫扶澳溪村,助力該村鄉村振興的又一成果。此前,在市審計局的幫扶下,澳溪村不僅打造了沿溪溼地公園景觀帶,更建立起田園綜合體示範基地,使鄉村旅遊產業更加規範化。

今年,在市審計局的牽線搭橋下,廈門日報社聯手澳溪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引入高端淨水設備,對澳溪村觀音巖泉水進行開發,推出「慧泉」天然山泉水。

「慧泉」天然山泉水還有另一重身份,即廈門的「愛心水」,它是在國家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及「愛心廈門」建設的大背景下推出的一個幫扶項目。所賣出的每一瓶水,都將惠及澳溪村村民,推動鄉村發展。

農村點多面廣,各村的情況千差萬別。鄉村振興做什麼?怎麼做?如何有效推進?為破解這些難題,今年4月起,廈門在全市既定的74個掛鈎幫扶村(含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市級重點示範村以及8條鄉村振興動線上涉及的村莊)開展掛鈎幫扶鄉村振興試點示範村,形成強大合力紮實深入推動「三農」工作。

各市級掛鈎聯繫單位第一時間建立工作機制,主動對接幫扶,推動有關政策、資金和措施落實。比如,市農業農村局明確機關處室具體對接,並組織人員赴實地指導頂村村鄉村旅遊和茭白產業發展,頂上鄉村農家樂專業合作社目前運營民宿236間,茭白產業走向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之路。市發改委組織相關部門對海滄區古樓農場策劃的鄉村振興項目提供指導和對策建議,研究制定《古樓農場鄉村振興方案》。市委編辦幫助集美區杏林街道高浦社區制定《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實施方案》,探索「文化創意+旅遊經濟+生態宜居」鄉村振興模式。

掛鈎幫扶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為此,市委組織部選派32名市直單位和市屬國企的優秀年輕幹部,到鄉村振興任務重的省、市試點示範村駐村任職。市行政審批管理局派出一名博士選調生駐點翔安區內厝鎮許厝村,並掛職任村黨委副書記,幫助加強村財務制度和工程項目管理制度規範化建設等。

此外,各區也參照建立了區級部門掛鈎幫扶機制,主動對接、齊抓共管,合力推動試點示範村建設工作。

金莉園蔬菜專業合作社利用機械化育苗播種機高效播種。

亮彩數據

●都市現代農業產業集群

今年上半年,廈門都市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實現銷售收入505億元。目前全市有現代農業招商項目110個、總投資221.34億元,已落地項目58個、落地率52.7%、總投資104.39億元。

●千億投資工程超序時完成進度

2020年1-6月鄉村振興千億投資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38.60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50.60%。按此序時進度,到年底預計能完成投資348億元,將超額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27%。在5月29日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推進視頻會上,省委鄉村振興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黃華康專門點名表揚廈門市鄉村振興千億投資工程的做法,並作為典型經驗進行介紹、推廣。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聚焦「一革命四行動」,目前全市共完成新建鄉鎮公廁1座、農村公廁14座,在建鄉鎮公廁9座、農村公廁2座;對日處理能力20噸及以上的386座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水質實施全覆蓋監測;完成全市147個村莊分類,城鎮開發邊界外的保留村莊92個全部完成規劃編制。

●基礎設施補短板攻堅工程

實施項目60個,完成投資5.29億元,完成同期投資計劃的84.5%。其中,完成農村公路新改建19.95公裡,佔年度完工裡程計劃的66.5%,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車率均達100%。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升至94.01%。完成纜線整治31公裡,新布放纜線36公裡,新建管道6.4公裡。全市所有村莊實現光纖、高速寬帶(100兆)全覆蓋。

●公共服務提升工程

實施「名校跨島」戰略,提高農村教育質量,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以及實驗小學翔安校區等項目加快建設。醫療方面,馬鑾灣醫院、環東海域醫院、川大華西廈門醫院、市婦幼保健院集美分院有序開展項目建設。養老方面,建設完善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老年人照料中心2個建成、3個主體完成,農村幸福院6個建成、27個已完成房屋選址。

●鄉村文化提升工程

《廈門經濟特區閩南文化保護發展辦法》6月1日起正式實施。開展「文化下鄉」活動,捐贈資金、物品和項目總價值933萬多元。打造網際網路劇院,在網際網路上集中展播優秀劇(節)目60餘部。建成科普鄉村e站11個、村級科普畫廊(宣傳欄)151座,提升農村群眾科學文化素養。同安白交祠村與翔安金柄村成功入選福建省第三批傳統村落。

●基層治理提升工程

選派32名市直單位和市屬國企的優秀年輕幹部,到鄉村振興任務重的省、市試點示範村駐村任職,推動147個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全部達到20萬元以上。島外四區23個鎮(街)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村(居)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實現全覆蓋。落實「村村設法律顧問」,村(居)法律顧問深入對接、主動靠前服務,提供免費法律諮詢1347人次。島外四區建成區級信訪評理室4個、鎮(街)級評理室23個、村(居)級評理室372個。

●推動農民全面發展

舉辦10場「示範村企業專場」招聘會(2場線下+8場線上),共133家次用人單位參會,提供811個次崗位,需求人數4512人次,求職人數達5232人次。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69名「下派制」科技特派員分赴島外23個鎮(街)。

相關焦點

  • 廈門:同安區汀溪鎮打造「隘頭村—頂村村」旅遊動線賦能鄉村振興
    當前,同安區汀溪鎮正在加緊打造和完善「隘頭村—頂村村」鄉村旅遊動線,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為主題,串聯轄區歷史文化和現代產業資源,勾勒出一幅「業興、家富、村美、人和」的鄉村振興圖景。  據悉,「隘頭村—頂村村」動線項目總投資約2200萬元,注重要素聚集和內涵發展,旨在實現鄉村振興「面子」「裡子」的雙提升。目前,大部分項目已進場施工,預計年底完成建設。
  • 同安汀溪鎮推出鄉村振興動線 激活發展新動能
    作為全國首批特色小鎮,在區委鄉村振興辦指導下,同安汀溪鎮最近推出「隘頭村-頂村村」鄉村振興動線,推動實現「業興家富村美人和」。汀溪鎮黨委書記林虹介紹,汀溪古蹟有「五寶」:古瓷、古道、古民居、古渡口、古山寨;產業有五產:一棵樹、一朵花、一池溫泉、一間民宿、一條街。「汀溪文化與產業有機融合,推動實現產業鑄根、文化鑄魂,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
  • 翔安區新圩鎮黨員幹部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 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如今,在抓好鄉村振興市級重點示範村——大帽山社區的基礎上,新圩鎮重點推進2020年市級重點示範村面前埔,省級試點村上宅,區級試點村雲頭、後亭、金柄、詩坂的建設,並打造了一條「馬塘-大帽山」鄉村振興動線。
  • 福建:建設美麗廈門 島外十溪流變身景觀河
    中國園林網12月19日消息: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布局,強調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加快推進溪流綜合整治工作,並將其納入「美麗廈門」建設的重要內容。
  • 廈門生態第一鎮 同安汀溪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資料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盧漳華通訊員林玉芳鄭素描)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對於以農村和山區為主的汀溪鎮來說,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消息。
  • 2020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名單公布 廈門同安全國第9
    據了解,「2020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排行榜的評價推選活動,盤點了百佳縣市鄉村建設的綜合狀況,反映了中國鄉村發展態勢。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近年來,同安區依託當地綠色生態資源優勢和厚重的人文歷史積澱,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綠色產業,推動「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產業布局,德治法治並舉的鄉村治理新模式,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做法,夯實了地方鄉村振興的基礎。
  • 廈門農行先後與同安區翔安區籤署合作協議 金融央企鼎力支持跨島發展
    在不到一周時間裡,廈門農行先後與同安區和翔安區籤約,明確金融支持產業發展、新城建設等方向,還確定未來幾年向這兩個區域投放超過千億元的信貸資金,這既是廈門農行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該行支持我市建設「五大發展」示範市、助力跨島發展的重大舉措。
  • 鄉村振興與生態島建設如何統籌推進?應勇今天調研崇明這麼說
    鄉村振興與生態島建設如何統籌推進?應勇今天調研崇明這麼說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今天(19日)用一天時間調研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
  • 廈門2001—至今:島內商業提質 島外加速「城熟」
    上世紀90年代,廈門本土零售業蓬勃發展,外資零售企業陸續進駐。進入21世紀以後,尤其在2003年廈門市經過行政區調整後,島外的四座新城與本島形成了組團式的海灣型城市發展格局,在快速城市化及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全市的商業空間發生了深刻變化,商業空間的發展演化進入加速階段。
  • 廈門海滄「蘆塘媽媽」:鄉村振興中的溫柔力量
    蘆塘小芳公社供圖9月26日,廈門海滄區蘆塘小芳公社正式成立,這意味著海滄鄉村振興升級為3.0版本。海滄蘆塘位於廈門與漳州交界處的小村落,自北宋建村至今已近千年,背山臨海、物產豐饒。這裡是閩臺文化交流的前沿陣地,青礁慈濟東宮、院前閩臺生態文化村、開臺文化公園比鄰而居,文化底蘊厚重,崇文重教的耕讀文化世代相承。
  • 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要點
    關鍵詞: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設計、鄉村振興、綠維文旅現代農業產業園具有突出的產業融合、農戶帶動、技術集成、就業增收等功能作用,為盤活鄉村產業、促進三產融合、拓展產業鏈條提供了新的思路,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又一重要抓手。在近日發布的《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體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中,再度強調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
  • 同安汀溪入選省鄉村振興重點特色鄉鎮
    日前,汀溪鎮交出一份鄉村振興階段性工作的「高分答卷」——入選2019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重點特色鄉(鎮),成為廈門地區唯一入選的鄉鎮,將獲得1000萬元獎勵。結合「深化大學習、提振精氣神」專項活動,汀溪鎮召開專題學習會,把參會對象延伸到鎮機關全體工作人員和村居幹部,再一次振奮精神,堅定全力趕超、推動鄉村振興工作走深走實的決心。
  • 島外將建成3條綠道 五緣灣-湖邊水庫-東坪山步道擬開建
    市市政園林局表示,將結合廈門各區的實際情況,通過採用「島外提量,島內提質」的方法來完成。  在園林綠地建設方面,目前島外在建的集美新城片區、馬鑾灣新城片區以及環東海域片區都是新增城市園林綠地的重點項目所在地,以高質量高標準的要求來完成建設;島內的重點則在蓮前路、仙嶽路、湖濱北路等重要城市道路節點上,以及BRT橋墩與各道路交叉口的立體綠化、彩化,通過改善綠化品質和效果,做到美觀與便民。
  • 廈門農商銀行:超百億元資金助推鄉村振興
    積極實踐「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幫助雙嶺村發展致富產業是廈門農商銀行探索服務「三農」新模式的一個縮影。作為廈門市服務鄉村振興的金融主力軍,該行在助力鄉村振興工作中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目前,廈門農商銀行涉農貸款餘額超過100億元,以實際行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來,該行為廈門海拔最高的兩個村莊——軍營村和白交祠村提供的授信規模有了大幅增長。
  • 【鄉村振興】「六個一」建設文明鄉風 領跑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六個一」建設文明鄉風 領跑鄉村振興 2020-12-19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羅定這條曾經最貧困的村,成為鄉村振興建設模範村
    如今,合江村不僅實現了這一目標,還成為鄉村振興建設模範村。合江村新貌。南方法治報記者景國民攝合江村地處兩省區(廣東、廣西)三地(羅定、信宜、岑溪)交界,下轄的24條自然村呈樹枝狀分散於山坑溝谷中,村民大多深居密林依山建房,又因地形複雜通行不便,導致居住環境和生存狀況非常惡劣。
  • 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新時代,在紅色革命精神的指引下,明塘村積極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緊緊抓住鄉村文化振興為切入點,在凸顯「綠色」文化、 「鄉愁」文化和「鄉賢」文化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打造生態環境,凸顯「綠色」文化明塘村,位於徐聞縣新寮鎮圩2公裡處。村外,陽光鋪滿的田野上,遍布稻子、番薯。
  •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
    從「美麗鄉村」到「鄉村振興」的升級,鄉村建設開啟了新徵程。鄉村振興,既要「塑形」,又要「鑄魂」。新時代鄉村,既要有「好看外形」、更要有「內涵靈魂」。今年3月,《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一篇《四輪驅動興蒼南》的文章引發了社會各界對鄉村振興「蒼南模式」的探討。蒼南把山的特色和海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走出了一條既塑「風景」也造「風情」獨特發展道路。
  • 廈門六中和二中的島外校區校址曝光,都建普高!還有五所名校的建設...
    、廈門市實驗小學翔安校區塵埃落定後,廈門六中、廈門二中也將在島外建校區。這是我市新一輪的名校跨島發展戰略全面啟動。從名稱上看,這輪跨島發展戰略建設的是名校的島外「校區」,不是「分校」「附屬學校」。先來看看最新曝光的兩所學校島外校區廈門六中島外校區位於同安近日,廈門市發展改革委下發《關於下達2020年第二十一批市級基建項目前期工作計劃的通知》。本批共下達前期工作計劃項目9個,其中包括福建省廈門第六中學同安校區項目。
  •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下好鄉村振興全盤棋
    省委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推動鄉村產業融合,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三生」共贏新格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建設生態宜居新家園;推進文化繁榮興盛,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麗鄉村新風貌;深化農牧區改革,增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開拓投融資渠道,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加強黨的組織領導,築牢鄉村振興保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