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

2020-12-20 蒼南新聞網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

發布時間:2018年08月16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十九大後,「鄉村振興」成為最熱門的詞彙之一。從「美麗鄉村」到「鄉村振興」的升級,鄉村建設開啟了新徵程。鄉村振興,既要「塑形」,又要「鑄魂」。新時代鄉村,既要有「好看外形」、更要有「內涵靈魂」。今年3月,《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一篇《四輪驅動興蒼南》的文章引發了社會各界對鄉村振興「蒼南模式」的探討。蒼南把山的特色和海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走出了一條既塑「風景」也造「風情」獨特發展道路。

  「生態+產業」塑造鄉村美麗之「形」,讓農民「口袋」鼓起來。振興鄉村,僅僅只有「青山郭外斜」的情懷是不夠的。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廣大農村發展有了大變化。今天的農村,不再滿足「村容村貌整潔」,更希望把「綠水青山」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鄉村振興,要根據不同村莊的地域特色,大力培育和扶持發展鄉村旅遊、農業觀光、現代農業、森林康養等產業,讓農民吃上「生態飯」,真正讓農民「口袋」鼓起來。近年來,蒼南以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蝶變」,各村居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短短兩年,全縣創成精品線3條、精品村67個、省市級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村29個,福德灣、碗窯、八畝後、富源等村成為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典型,五鳳茶園入選中國三十座最美茶園。「生態好、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組織強」的新時代鄉村呼之欲出!蒼南有了因黨建引領而美的中對口村,有了因文化而美的項東村,有了因生態而美的中魁村,有了因茶園風光而美的八畝後村……一個個村莊各美其美,形成了「美麗南大門」的特有的「顏值」和「氣質」,更帶來了豐厚的回饋。2017年蒼南消除經濟薄弱村341個,實現「三年任務一年完成」;啟動項目建設517個村,總投資6.5億元,每年可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6700多萬元;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萬元。

  「文化+鄉風」鑄造鄉村內涵之「魂」,讓農民腦袋「富」起來。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讓億萬農民生活得更美好。美好的生活,除了要有越來越鼓的「錢袋」,同樣要有越來越豐富的精神文化享受。如何讓鄉村成為有吸引力、讓人往向的地方?如何讓「富」起來的農民留下來,讓在外遊子重回故裡?重要鑄「魂」。文化就是鄉村的魂。如果沒有先進文化的引領,農民將是落後的農民;如果沒有文化的振興,物質再發達的鄉村也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空殼」。只有以文化鄉村、文明鄉風做支撐,村民生活才能富起來,人居環境才能美起來,村民精神才能煥然一新,繼而迸發出強大的力量,鄉村振興戰略也才能真正實現。近年來,蒼南以文化禮堂成為撒播文明鄉風的主陣地,傳承良好家風、培育淳樸民風、彰顯清正社風。通過開展「感動蒼南十大人物」、「十大孝子孝媳」、各行業「最美人物」等系列評選活動,將人們心中的真善美激發了出來;大力推進誠信教育、法制宣傳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營造誠實守信、知法守法的鄉村文明社會氛圍;積極探索農村「鄉賢治理」模式,推動「人才回歸」,吸引外出的鄉賢精英回鄉定居參與家鄉治理。2017年,蒼南累計引進鄉賢回歸重大產業項目13個,實際到位資金64.02億元,並引回在外鄉賢300多名擔任村「兩委」主職幹部。

  大道行思,取則行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擘畫了新時代鄉村建設的美麗藍圖。鄉村振興要以「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標準,大膽創新突破,既要有「天藍、山青、水綠」之「形」,更要「內外兼修」、鑄就鄉村文化之「魂」,真正讓鄉村美起來,讓農民富起來,讓鄉愁留下來,推動鄉村振興。

  (縣國資辦 胡彥靜)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要注重文化培育 - 上遊新聞·匯聚向上的力量
    □ 黃辰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而這其中,文化振興正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要鑄魂,就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做好文化的培育,改變鄉村精神風貌,為鄉村振興提供持續的發展動力。注重文化培育,要將先進、健康、有益的文化輸送到鄉村。
  • 為幸福家園鑄魂——鮓洲村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和靈魂,抓住鄉風文明建設,就抓住了鄉村振興的關鍵,這為鮓洲村迎來了「蝶變」的轉機。鮓洲村村容村貌整潔 記者 蔡亞文 攝志願服務改變了民風村貌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明鄉風涵養和諧鄉村文明鄉風,不能囿於傳統鄉村社會固有的道德規範。隨著村集體經濟發展,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無形中成了「新常態」,正風俗是當務之急。「以前村裡哪戶人家辦喜事,請客擺個幾十桌很常見。」70歲的龔後國說,以前辦喜事,鞭炮震天響,現在基本上聽不到鞭炮聲。求治之道,莫先於正風俗。
  • 把握「二十個字」 統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個字總要求是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準確把握總要求的具體內涵及其相互關係,是理清鄉村振興戰略思路、全面科學系統落實鄉村振興相關工作的重要一環。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只有產業興旺了,農民才能有好的就業、高的收入,農村才有生機和活力,鄉村振興才有強大的物質基礎。
  • 鄉村振興進行時|南城蛤地社區:客家傳統鑄魂 繁榮鄉村文化
    「這裡有水濂湖、有連丁山,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既適合居住,更適合養老。去年以來,隨著『基層文化百村示範工程』走進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更豐富了!」在蛤地社區居委會工作了10多年的李玉娟說。
  • 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白沙社區:以鄉村振興促城鄉融合
    鄉村文化是鄉村社會的精神紐帶,凝聚著鄉土之美、人文之美,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用環境為鄉村振興「塑形」具有90多年歷史的白沙小學開村於南宋年間的白沙社區位於大瀝鎮東面,坐落在美麗的珠江畔,毗鄰廣州,總面積2.66平方公裡,下轄9個經濟社,是一個半工農村。
  • 既塑「美麗之形」,更鑄「美麗之魂」
    作者:金之平  「推進農村文化服務供給側改革」「以文化繁榮助力鄉村振興」「鄉村振興要守護文化之根」……今年全國兩會上,很多代表委員建言獻策時,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在鄉村文化振興上。鄉村振興需要文化支撐,既要塑鄉村「美麗之形」,更要鑄鄉村「美麗之魂」。
  • 同安汀溪鎮推出鄉村振興動線 激活發展新動能
    作為全國首批特色小鎮,在區委鄉村振興辦指導下,同安汀溪鎮最近推出「隘頭村-頂村村」鄉村振興動線,推動實現「業興家富村美人和」。汀溪鎮黨委書記林虹介紹,汀溪古蹟有「五寶」:古瓷、古道、古民居、古渡口、古山寨;產業有五產:一棵樹、一朵花、一池溫泉、一間民宿、一條街。「汀溪文化與產業有機融合,推動實現產業鑄根、文化鑄魂,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
  • 「央廣時評」鄉村振興不能丟了文化這個「魂」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個字」的總要求,反映了鄉村振興戰略的豐富內涵。最近幾年,全國各地湧現出不少美麗鄉村、生態鄉村、和諧鄉村、富裕鄉村,特別是在筆者長期工作的浙江地區,越來越多的城裡人開始嚮往農村生活。但不得不說,有些地方搞鄉村振興,路走的還是有點偏,「拍腦袋」、跟風的情況依然存在。從表面上看,村裡的路是寬了,庭院美了,農家樂、民宿也都搞起來了。但新鮮勁兒一過,又沒了人氣,沒了精氣神,年輕人來了又走。
  • 乳山:突出發展特色 書寫鄉村文化振興新坐標
    編者按 近年來,乳山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威海市鄉村文化振興工作要求,用文化為鄉村振興強根鑄魂,全力打造鄉村文化振興的乳山特色。
  • 「塑形」與「鑄魂」並行
    「塑形」與「鑄魂」並行——高質量選育配強項目基層黨組織作者 顧玉東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而黨組織的組建就是「塑形」的過程。中建系統中黨員數量已經相對可觀,中建深圳裝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以下簡稱:中建深裝(西南))黨員共計60餘人,在員工總數中佔比25%,但公司人員分散至各個項目,黨員更是全面分散於四川、重慶、貴州、青海、雲南等整個西南區域。廣闊的區域導致了黨建力量難以統一,也曾出現過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不明顯等情況。
  • 江蘇沛縣:推進鄉村振興 繪就「三園建設」好風景
    李輝攝近年來,江蘇沛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大花園」、農村「大公園」、農民「大樂園」三園建設為總牽引,不斷滿足群眾產業融合生產美、秀麗宜居生態美、幸福和諧生活美的期盼,奮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 激活鄉村「沉睡」資產,打造鄉村文化振興的「延平範本」
    東南網訊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性、整體性、綜合性的大工程,不僅要推動鄉村物質文明的深化發展,更要推動鄉村精神文明的高度繁榮。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文化振興。
  • 遵義鄉村振興關鍵詞解讀
    關鍵詞二:鄉村產業之興  回眸奮進「十三五」,我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把新時代「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總載體
  • 《四川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印發(附甘肅省等7省份鄉村振興規劃)
    2018年至2022年這5年間,既要在農村實現全面小康,又要為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礎
  • 濟寧鄉村振興:抓重點帶全盤 農業產業煥發新生機
    鄉村振興不是某一領域的單方面振興,在全國上下一盤棋中,鄉村振興著力於當前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同時也聚焦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共同實現生活富裕。作為孔孟之鄉,山東濟寧的鄉村振興工作鼓足風帆,腳步紮實,成績卓然。縱觀濟寧鄉村振興工作的「枝節脈絡」,就像民謠所表現出來的公共記憶和共享經驗一樣,讓人們獲得了集體認同。
  • 鄉村顏值高 處處皆風景——邵陽市北塔區陳家橋鄉推進全域美麗鄉村...
    走進李子塘村,一排排民居錯落有致,一條條水泥馬路平坦整潔,一片片花圃奼紫嫣紅,賞心悅目……勾勒出美麗鄉村的別樣景致。李子塘村只是陳家橋鄉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該鄉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以全面補齊短板為著力點,持續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在鞏固提升李子塘村省、市美麗鄉村的基礎上,著力創建陳家橋村為省級美麗鄉村、望城坡村為市級美麗鄉村,使全鄉從一處美到一線美,逐步邁向一片美。
  • 砥礪奮進踏歌行——濮陽縣子岸鎮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紀實
    幹部帶著群眾幹,群眾不等也不看,成為該鎮幹部群眾靠實幹發展產業、助推鄉村振興的生動寫照。點亮「示範雙子星」託起鄉村振興「小康夢」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按照部署,東店當村和鄒鋪村被定為鄉村振興示範村。村強民富,景美人和。
  • 鄉村振興不能「等、靠、要」
    尤其是中央提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更需要整個社會財富的增加,需要有歷史的耐心與長遠的打算,決不是一蹴而就。產業興旺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基礎。但是農業整體比較效益低。要提高效益,必須轉移農村人口,推進城鎮化,擴大規模經營。用好「三支力量」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是國內一流的「三農」研究院所,該院院長鄧大才從事農村問題研究20年,是湖北農村發展的見證者。
  • 永泰:打響「生態旅遊牌」 唱響「鄉村振興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輸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機制,增強致富內生動力,防止返貧。」  總書記在福建和福州任職期間,曾多次深入永泰縣貧困鄉村調研指導。永泰縣歷屆黨委、政府牢記總書記「唱好山歌,畫好山水畫」的殷切囑託,始終堅持綠色引領,以生態優勢激活內生動力,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與脫貧攻堅雙贏的良好局面。
  • 永泰:打響「生態旅遊牌」唱響「鄉村振興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輸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機制,增強致富內生動力,防止返貧。」總書記在福建和福州任職期間,曾多次深入永泰縣貧困鄉村調研指導。永泰縣歷屆黨委、政府牢記總書記「唱好山歌,畫好山水畫」的殷切囑託,始終堅持綠色引領,以生態優勢激活內生動力,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與脫貧攻堅雙贏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