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專注力的問題差不容小覷,家長要提高警惕,及時糾正培養。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如今開學也有兩周多了,不少家長在享受了「神獸歸籠」的喜悅之後,也開始陸續接到了老師的反饋,其中孩子在學校專注力太差的問題應該是最多的。
昨天群裡還說到這個事,瑤瑤媽大吐苦水,最近她被老師找了好幾次了。
瑤瑤今年9歲,開學正好上三年級,之前因為疫情,瑤瑤在家待了好幾個月,冷不丁回到學校肯定有些不適應,所以第一次老師給瑤瑤媽發微信說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時,瑤瑤媽並未太在意。
瑤瑤媽覺得,孩子一是在家待了太久了,放縱慣了,二是冷不丁回到嚴格的學習環境,孩子肯定有些不適應,過段時間就好了。
但沒過多久,老師又找了瑤瑤媽兩次,她這才意識到,孩子在學校表現得可能真的比較過分。
細問之下,瑤瑤媽發現,女兒的專注力真的是太差了,每節課連專注5分鐘都做不到,總是在私底下溜號,玩玩橡皮,轉轉鉛筆,甚至拿著文具盒也能擺弄半天,
瑤瑤媽有些著急,在群裡詢問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改變孩子的專注力。
其實說實話,9歲的孩子自我行為習慣已經養成了,想要糾正做出改變,需要父母耐心的引導花費長時間的鍛鍊才能逐漸做到。孩子的專注力並非天生,而是後天逐漸培養的。
孩子從小時候一兩歲開始,玩一個玩具,或者蹲在路邊看螞蟻,或者聽到一首歌愣愣出神,都是形成專注力的過程,不過很多家長並不在意,往往一打擾孩子就中斷了這種訓練。
1)幹擾孩子
孩子在日常寫字、畫畫或者看故事書繪本時,有些家長總是閒不住,會去上前打擾,或者想著「指點一下」孩子,這些行為根本就是多此一舉,更會打擾到的孩子的專注力。破壞之嚴重不容小覷。
2)給娃買太多繪本、玩具
還有些家長怕孩子無聊,或者說為了彌補自己小時候的遺憾,便會給孩子買許多玩具或者繪本,結果孩子玩的時候總是摸摸這個玩玩那個,沒有哪個玩具會玩的透徹。
這不僅不利於孩子的專注力培養,也容易讓娃形成喜新厭舊的毛病。
3)生活環境太嘈雜
還有些家庭無法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比如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會有電視幹擾、麻將聲幹擾,或者父母的聊天說話從不注意分貝。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形成。
1)7個月到1周歲
這是孩子專注力的萌發期,孩子會開始出現重複性的動作,比如拿著搖鈴一個勁兒的搖晃,或者把皮球丟來丟去。
家長千萬別覺得煩,也別覺得孩子這麼做沒有意義。這是孩子在探索事物之間存在的各種因果關係,如果家長這時候強迫制止孩子,就中斷了孩子的觀察行為,專注力自然受到了破壞。
2)2周歲以上
這時候已經是孩子專注力形成的初期階段了,孩子們開始喜歡把玩手中的玩具,家長可以給孩子購買簡單的組裝類玩具,但要記住,玩具不能多,等孩子玩透了一個再買下一個。
3)3周歲-5周歲
這是孩子專注力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非常關鍵的階段,家長們這時候往往會注意到孩子喜歡蹲在路邊看螞蟻或者玩一些樹枝、花花草草甚至是廢棄的易拉罐。
這時候的孩子會非常喜歡探索各種在他們看來是新奇的小物件,這時也是孩子的想像力、專注力以及動手能力飛快發展的時期,家長這階段不能打擾孩子,而應該讓娃自由探索。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家長除了意識到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之外,也可以通過一些專業好用的工具的來幫助孩子。比如下面這套英國進口的專注力培養繪本就是不錯的選擇。
這是來自英國著名的童書品牌Parragon的最新力作,《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這套書共有4冊,是一套能夠綜合訓練孩子專注力、觀察力、想像力和思維力的功能童書。
這套書非常適合3-10歲的孩子使用,內容上也非常豐富,從單詞認知、數字認知、色彩認知等多個維度,通過400餘種基本適合全年齡段的遊戲來鍛鍊培養孩子。
讓孩子可以在享受快樂遊戲的過程中有效的鍛鍊思維力、想像力和觀察力,繼而直接的顯著地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後面精準有效的進階設計還可以將這種提升專注力的效果持續發揮,進一步鍛鍊出孩子的思維「肌肉」,形成「條件反射」般的及時反饋,進而讓娃長期、持續、高效的保持高專注力。
這套書是正版引進的,無論是原材料的選擇還是印刷工藝,都與原版保持在同一水準,大品牌質量有保證。
目前這套書限時優惠,別再猶豫了,省下幾杯奶茶就能給孩子換一套高品質的功能繪本,還不下單嗎?戳連結吧!
錦鯉媽咪有話說
幼兒園時期正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關鍵時期,家長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多給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不要去打擾孩子,孩子一旦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父母的靜靜看著就行了。
家長如果能在1-5歲這個關鍵時期好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幫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上小學後,專注學習成為「小學霸」也是輕鬆加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