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專注力!要從小培養

2020-12-16 寶媽之友璐璐

父母都希望孩子學習好,不過大多數的情況都是孩子的成績很普通,而且很多家長都反應,孩子的學習狀態很不好,上課總是東張希望,還經常溜號,回家寫作業也是玩一會寫一會,每次都把作業拖到後半夜才完成。自己又不能時時刻刻看著孩子,一提起孩子的學習就氣不打一出來。

可以說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這個「毛病」,其實孩子的這些種種行為都說明了一件事,就是孩子的專注力出現了問題。專注力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專注力好的孩子在學習時能夠認真聽老師講課,也從來沒有上課溜號的現象,回到家也能及時的完成作業,在學習這方面很少讓家長操心。

中國人民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因為職業關係她對孩子成長和教育有獨到的見解,並且在育兒領域可以說是家長的導師。她給出的很多育兒方法都比較貼近現實,還很受用,所以,深受家長們的認同。在一次講座中談到專注力她是這樣說的:「決定孩子的成績不是智力,而是專注力」。李玫瑾教授認為,很多家長都把重心培養在孩子的智力上了,但是對於小孩子而言,即使再聰明,再有智慧,如果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也就是說學習時不專注,那麼學習也不會好。

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時,不能一味的追求孩子的學習和智力,停下腳步觀察孩子學習時是否出現了狀況並改正才能讓孩子進步。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從小到大都有,之所以有很多孩子專注力不足其實和家長也有關係,例如在孩子專注時打擾,從小到大沒有堅持讓孩子獨自完成一件事等等,這都是導致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

家長要如何改正孩子上課坐不住、溜號等現象,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呢?

1.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首先家長可以找到孩子喜歡的事情,例如孩子喜歡玩積木、拼圖、走迷宮等等,在孩子玩的時候,家長不要去打擾孩子,讓孩子享受自己專注的做一件事,從5分鐘到20分鐘,讓孩子習慣做事時專注的狀態,這樣專注力就會像肌肉一樣越練越強。

2.孩子專注時不打擾

很多父母從來都不在乎孩子做什麼,有時孩子正在玩玩具、或者是寫作業,家長就習慣性的打斷孩子,一會給孩子遞水果,一會又給孩子端杯水,家長很多無意識的舉動,其實都是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要想讓孩子從小養成專注力,家長一定要做到孩子專注時不打擾。

3.營造安靜的學習氛圍

讓孩子能老實坐在凳子上學習,家長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比如在孩子學習時,家長不要在一旁製造噪音,尤其是看電視、玩手機。不然家長的這些行為就會分散孩子的精力,從而孩子在學習時容易有一點動靜就被吸引。習慣在安靜的氛圍裡學習,孩子的專注力才能慢慢養成。

4.專注力訓練的圖書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還可以通過讓孩子做一些專注力訓練的圖書,家長可以給孩子購買適合小孩子用的,例如是以遊戲的形式為主,然後讓孩子在遊戲中,逐漸培養專注力。我平時也會給孩子購買這類的繪本書,在孩子做了很多本後,我發現這套《好奇狗陪你學專注力訓練》效果最好。孩子做了這套書中的遊戲後,專注力明顯比以前好了很多,自己玩這套書時就能坐好一會,慢慢孩子也養成了專注的好習慣。

這套書適用年齡是3-10歲,如果你家孩子恰巧在這個年齡段,選擇這套書絕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而且這套書中有將近300幅彩色精美圖片,更能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書中還有很多精美貼紙,可以把它當做獎勵鼓勵孩子。

這套書不僅能訓練孩子的專注力,通過做書中的遊戲,還能訓練孩子的記憶力、觀察力、手眼協調能力,孩子樣樣能力都能提高。給孩子選擇這套書,絕對物有所值。如果你家孩子專注力差學習不好不要擔心,平時注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相信孩子一定會養成專注的好習慣的。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影響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專注力!要從小培養
    自從孩子上學後,家長的關注點大多都放在了孩子的學習上,孩子學習好將來考上好大學,這是大部分家長的心中所想。不過可不是所有孩子學習都優異,總會有一些孩子學習成績靠後,孩子為什麼學差呢?
  • 李玫瑾:學習成績好的孩子,身上有個共同點,不是智力而是注意力
    「有沒有辦法讓孩子成績更好一些呢?」經常有這樣的家長這樣問,那老師告訴你的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讓孩子一定要「認真聽課!」李玫瑾教授在節目中說過: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注意力。想要孩子學習優於常人,培養孩子專注力是必不可少的過程,父母應順應孩子發育的規律,對孩子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說到對孩子專注力的訓練,德國作為最強專注力民族,可以說相當有發言權了。
  • 李玫瑾:孩子學習不好不是智力問題,而是注意力!
    」專注力是學習的重要基礎,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說:「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注意力」。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專注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會失去觀察力和記憶力,變得沒有耐心,專注力是孩子在以後的成長、學習、工作中一項必不可少的能力。
  • 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附提高專注力的3種方法)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中說過: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具備一個共同點,那便是「超強專注力」,種種跡象表明,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所以想要孩子學習優於常人,培養孩子專注力是必不可少的過程,父母應順應孩子發育的規律,對孩子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你是否常苦惱於孩子這些壞習慣?
  • 聰明孩子的共同點是有「超強的專注力」,父母要重視培養
    孩子缺乏專注力,不僅僅會影響到學習成績,最重要的是做事情的態度上,容易敷衍了事。李玫瑾教授曾說: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注意力;注意力,也就是專注力。她又說道:所有的聰明孩子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超強的專注力 ;80%的孩子其實並不是輸在了智力上,而是輸在了專注力上。
  • 李玫瑾教授:孩子的成績好壞,源頭不在於智商,專注力是關鍵!
    可有一些孩子不論上了多少輔導班,換了多少個老師,學習成句卻始終上不去,有些家長認為是孩子的智力不行,天生不是學習的料,於是就放棄了孩子。其實,這是家長的錯誤想法,正常的孩子智商差異不大,甚至可以通過後天培養來提升智商。那麼,為什麼同一起跑線的孩子,成績參差不齊呢?
  • 李玫瑾:孩子六歲前,培養這「四項能力」,長大更容易有出息
    有一次我在聽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的講座感覺很受益,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六歲前,培養這「四項能力」,長大更容易有出息!一、專注能力決定孩子成績的並非智力,而是專注力。這項實驗結束後,哈佛教授把結論應用在教育學生上,他發現孩子的專注力夠強大,就算智商不是特別高,依然能取得好成績。
  • 提高孩子專注力從小開始,李玫瑾:太活躍的孩子,學習都不會太好
    在李玫瑾教授看來,如果孩子太活躍,學習都不會太好,因此想要提高活潑小孩的學習成績,還是要加強孩子的注意力才行。最近我去朋友家玩,看到朋友家的小孩正在寫作業,從下午的三點鐘到晚上的六點鐘,作業完成了一半都不到。為什麼呢?
  • 心理學家: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一眼看出
    01李玫瑾:過於活躍的孩子難有好成績,孩子專注力的問題不能小視李玫瑾教授曾經指出:過於活躍的孩子學習成績都不會太好。如果孩子過於活躍,孩子的眼光會很容易被周圍變化的事物吸引,知識往往是過眼不過腦,孩子的成績自然好不到哪去。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是沒有道理,閨蜜的兒子誠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是什麼決定一個人命運?李玫瑾教授坦言:不是智力,而是性格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不認同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可是到了中年,儘管仍舊是不想承認,但是事實確實是如此。特別是在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話之後,越來越認同性格在人生中所發揮的作用。李玫瑾是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所教的專業是犯罪心理學。因為對於這方面是有很深入的學習,所以有很多自己的看法。當被問道,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是什麼。她的回答是性格,為什麼是這個答案呢?
  • 李玫瑾坦言: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不是智商,而是專注力
    孩子往往會由於意志力不夠強等原因,而導致專注力低。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就容易走神,還會伴有許多小動作,這些事情很大程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如果不能及時的糾正,更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的研究表明,孩子的專注力能讓一個孩子贏在起跑點!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家長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教授作為最近兩年最火熱的育兒專家,她對育兒方面的見解可以說是非常具有特點,要知道李玫瑾教授之前是從事犯罪心理學的,因為長期對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的研究,李玫瑾教授在對育兒領域一直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 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三個方法幫孩子提升專注力
    前一段時間和一位朋友聊天,朋友談到孩子的學習,說小學老師反映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老師提問問題也顯得漫不經心,成績不是很理想。媽媽這才注意到孩子的問題,主要就是缺乏專注力,看書、做作業 、玩玩具都是三分鐘熱度,一會兒就轉移注意力,每件事做得都不持久。原來以為孩子是活潑好動,原來是專注力不夠。
  • 李玫瑾:成績好的孩子多半不愛吭氣,成績不好的孩子更加能說會道
    記得之前看過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講座,她曾經也說過,孩子的專注力其實並不僅僅在於智力,主要就在於成績好的孩子,往往不喜歡吭聲,而成績不好的孩子反而更能說會道。這是因為,不愛說話的小孩,他們的專注力更強,之所以不願意說話,是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在某件事情上,而且不易受到外界的幹擾。但是那些能說會道的小孩,專注力往往差一點,所以成績多半也不好。
  • 李玫瑾教授:孩子成績的好壞,問題不在於智力,而在於注意力
    孩子學習成績這事兒,在所有家長的心中都是大事兒。一旦孩子成績遲遲上不去,很多家長就開始懷疑自己家的娃是不是智力不行,天生不是學習的那塊料。 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卻不這樣認為,她在講座中表示:「孩子成績的好壞,問題不在於智力,而在於專注力」!
  • 李玫瑾:孩子學習總「三分鐘」熱度?培養專注力,試試這3個方法
    可以說只要是能夠提升孩子學習成績的辦法,家長都會義不容辭的做,但是即便這樣有很多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是很一般,每次考試都在平均分間遊蕩。要說孩子為什麼學習成績差,多半是孩子的專注力出現了問題。試想一下,你家孩子在學習時,是不是有溜號的情況呢?
  • 李玫瑾: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往往不是智力,而是親子關係
    她兒子即將進入五年級,從小和她不太親,因為從出生起就由奶奶帶,直到6歲上學了才回到她身邊。母子關係不親密,她管教兒子就很吃力,尤其學習上,孩子根本不聽她的。在學校,孩子也是看老師來學,喜歡那個老師就願意學,不喜歡就懶得學。老同學這幾年可是一直嘆氣,後悔兒子小的時候沒把他帶在身邊,如今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了,管教成了個大問題。
  • 心理學家坦言:決定孩子智商的不是基因,而是這幾點
    最終證明出了一個理論,智商雖然主要靠遺傳,但是人的智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教育、訓練、年齡的增長都會改變一個人的智商。從某一刻開始,大部分的父母開始認為天才的孩子肯定是天才,孩子的智商就靠遺傳。所以家長們要定期領孩子去外界遊玩,呵護好孩子的好奇心。二、財商猶太人有一句諺語:「財商教育一定要從小做起。」
  • 李玫瑾: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往往不是智力,而是親子關係
    她兒子即將進入五年級,從小和她不太親,因為從出生起就由奶奶帶,直到6歲上學了才回到她身邊。母子關係不親密,她管教兒子就很吃力,尤其學習上,孩子根本不聽她的。在學校,孩子也是看老師來學,喜歡那個老師就願意學,不喜歡就懶得學。老同學這幾年可是一直嘆氣,後悔兒子小的時候沒把他帶在身邊,如今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了,管教成了個大問題。老同學遇到的問題讓我想起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講座。
  •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孩子成績好不好,早已經成為家長們的一塊心病。如果孩子不愛學習,無論是在朋友面前還是親戚們眼裡,家長也會跟著面上無光。「別提了,他就不是那塊學習的料。」跟同事一番寒暄下來,老李的臉都紅了半邊兒,沒別的——替自家孩子丟臉!同事朋友們的孩子,好像從來都不讓家長操心,哪像自家小祖宗,孩子媽天天拿拖鞋抽著寫作業,也得折騰到凌晨。至於成績?從開始上學到現在從沒掉出過倒數前三名,個個老師都嘆氣說:這孩子不是學習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