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孩子學習好,不過大多數的情況都是孩子的成績很普通,而且很多家長都反應,孩子的學習狀態很不好,上課總是東張希望,還經常溜號,回家寫作業也是玩一會寫一會,每次都把作業拖到後半夜才完成。自己又不能時時刻刻看著孩子,一提起孩子的學習就氣不打一出來。
可以說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這個「毛病」,其實孩子的這些種種行為都說明了一件事,就是孩子的專注力出現了問題。專注力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專注力好的孩子在學習時能夠認真聽老師講課,也從來沒有上課溜號的現象,回到家也能及時的完成作業,在學習這方面很少讓家長操心。
中國人民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因為職業關係她對孩子成長和教育有獨到的見解,並且在育兒領域可以說是家長的導師。她給出的很多育兒方法都比較貼近現實,還很受用,所以,深受家長們的認同。在一次講座中談到專注力她是這樣說的:「決定孩子的成績不是智力,而是專注力」。李玫瑾教授認為,很多家長都把重心培養在孩子的智力上了,但是對於小孩子而言,即使再聰明,再有智慧,如果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也就是說學習時不專注,那麼學習也不會好。
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時,不能一味的追求孩子的學習和智力,停下腳步觀察孩子學習時是否出現了狀況並改正才能讓孩子進步。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從小到大都有,之所以有很多孩子專注力不足其實和家長也有關係,例如在孩子專注時打擾,從小到大沒有堅持讓孩子獨自完成一件事等等,這都是導致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
家長要如何改正孩子上課坐不住、溜號等現象,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呢?
1.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首先家長可以找到孩子喜歡的事情,例如孩子喜歡玩積木、拼圖、走迷宮等等,在孩子玩的時候,家長不要去打擾孩子,讓孩子享受自己專注的做一件事,從5分鐘到20分鐘,讓孩子習慣做事時專注的狀態,這樣專注力就會像肌肉一樣越練越強。
2.孩子專注時不打擾
很多父母從來都不在乎孩子做什麼,有時孩子正在玩玩具、或者是寫作業,家長就習慣性的打斷孩子,一會給孩子遞水果,一會又給孩子端杯水,家長很多無意識的舉動,其實都是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要想讓孩子從小養成專注力,家長一定要做到孩子專注時不打擾。
3.營造安靜的學習氛圍
讓孩子能老實坐在凳子上學習,家長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比如在孩子學習時,家長不要在一旁製造噪音,尤其是看電視、玩手機。不然家長的這些行為就會分散孩子的精力,從而孩子在學習時容易有一點動靜就被吸引。習慣在安靜的氛圍裡學習,孩子的專注力才能慢慢養成。
4.專注力訓練的圖書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還可以通過讓孩子做一些專注力訓練的圖書,家長可以給孩子購買適合小孩子用的,例如是以遊戲的形式為主,然後讓孩子在遊戲中,逐漸培養專注力。我平時也會給孩子購買這類的繪本書,在孩子做了很多本後,我發現這套《好奇狗陪你學專注力訓練》效果最好。孩子做了這套書中的遊戲後,專注力明顯比以前好了很多,自己玩這套書時就能坐好一會,慢慢孩子也養成了專注的好習慣。
這套書適用年齡是3-10歲,如果你家孩子恰巧在這個年齡段,選擇這套書絕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而且這套書中有將近300幅彩色精美圖片,更能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書中還有很多精美貼紙,可以把它當做獎勵鼓勵孩子。
這套書不僅能訓練孩子的專注力,通過做書中的遊戲,還能訓練孩子的記憶力、觀察力、手眼協調能力,孩子樣樣能力都能提高。給孩子選擇這套書,絕對物有所值。如果你家孩子專注力差學習不好不要擔心,平時注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相信孩子一定會養成專注的好習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