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孩子的共同點是有「超強的專注力」,父母要重視培養

2020-10-25 小歆媽媽

網上有一張圖片讓很多家長直呼「這不就是我家孩子的日常嗎?」我們不妨一起看看這張圖究竟是一張怎樣的圖。

在圖片中,這個小男孩原本應該是在寫作業的。按道理來說,寫作業應該要做到專注,這樣才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然而,這個小男孩的舉動卻讓人「大跌眼鏡」,我們以為他在寫作業,實際上他做了很多事情,結果一樣也沒做好。


作業練習用時16秒,節奏練習用時10秒,繪畫練習用時16秒,力量練習用時1分31秒,思考人生用時42秒,作業練習用時1分21秒,節拍練歌用時1分31秒……

總之,這個孩子在本該寫作業的時間,花在寫作業上的時間前後不到五分鐘,宛如患了「多動症」,一刻也坐不住。

孩子這樣的舉動,就是最典型的缺乏專注力的表現。

孩子缺乏專注力,不僅僅會影響到學習成績,最重要的是做事情的態度上,容易敷衍了事。

對於學習來說,需要保持足夠的專注,才能夠學有所成,比如說上課的時候要專心聽老師講授的課堂內容;在課外的時候要專心做好每一部分的練習,才會有所成長。

縱觀那些在學習上突出、大家公認的聰明的孩子,他們最大的特徵就是能夠做到專注。無論先天有多聰明的孩子,但凡做事不專注,這份天賦也會泯然眾人;而那些資質平平的孩子,只要能夠做到足夠專注,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實現逆襲。

比如說哈佛學霸魯林希,她曾經就是一個連老師都認為「笨」的孩子。但是,她觀察了那些所謂的學霸,他們的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足夠專注。

魯林希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在之後的學習中都會保持足夠高的專注,實現了從倒數第一到哈佛學霸的完美逆襲。

李玫瑾教授曾說: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注意力;注意力,也就是專注力。

她又說道:所有的聰明孩子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超強的專注力 ;80%的孩子其實並不是輸在了智力上,而是輸在了專注力上。

每個孩子雖然說在智力遺傳方面有差別,但是大家的起點似乎都是一樣的,都要經歷牙牙學語、學寫數字,然後才是 認字、算數這樣的一個過程。

有的孩子學得快,有的孩子學得慢,很大一部分在於專注力不同。

專注力好的孩子,只要聽家長說過一兩次,就能夠記住一個詞彙,或者是會寫一個數字;而那些專注力不好、容易被動畫片或者是外界所影響的孩子,總是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學習 同樣的內容,效率上就非常低了。

所以,家長應該從小就重視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家長可以通過一些 遊戲繪本或者是一些專注力的遊戲訓練書,讓孩子在玩樂中培養專注力,對日後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這套《德國好奇狗陪你學:專注力訓練遊戲書》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方面,有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它在暢銷歐洲30年,歐洲孩子人手一冊,足以證明其影響力。

這套書一共有7冊,除了能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在記憶力、判斷力、觀察力、學習力以及手眼協調力等方面都有幫助,綜合提高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

這本書的特點:

1.專業性強

這套書由德國學前教育啟蒙團隊進行編著,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很多家長都推薦。

2.尊重孩子的思維特徵

這套書從孩子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特徵出發,設計相關的訓練遊戲,孩子在玩樂中培養自己的專注力。

3.遊戲種類繁多

包含了數學、英語、圖像、思維等眾多不同類型的的益智遊戲,全方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比如說填數字迷宮遊戲、解謎遊戲、找不同等等,這些遊戲都是平時孩子喜歡玩的小遊戲,花的時間短,也不會佔用孩子過多的時間。

4.增長孩子的見聞

這套書含有300張精美插圖,讓孩子認識到更多的植物、動物等等,增強孩子的課外知識,增強 眼界。

同時,全圖彩繪、16開的大本設計能夠讓孩子主動喜歡玩,也能很好地保護孩子的眼睛

5.400道思維體操訓練、200張貼紙

這套書有200張獎勵貼紙,孩子都很喜歡玩,可以用來鼓勵孩子,讓孩子在玩樂中培養專注力。

清華大學教授寧向東說過:專注做你喜歡、值得的事,就一定會有未來,而那些能夠達到長期主義的人,便是擁有了專注力和持續性。

孩子的專注力是孩子能夠進入學習狀態的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只有有著很強的專注力,孩子才不會容易被外界的聲音或者畫面所幹擾。家長不妨試試這套書,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有很大的幫助。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小天才」的共同點是「超強專注力」,但父母常好心破壞
    她進一步解釋: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具備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超強的專注力」,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上面。,同時,很多父母也常常在好心中,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參與過程中,仍舊不去輕易打斷孩子專注在做的事情,這對孩子專注力培養有益。
  • 李玫瑾:小天才的共同點是「超強專注力」,3歲開始就可以培養
    ,那就是「超強的專注力」,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上面。」 同時,專注力有四個重要的特質,這四個特質是我們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四個方向,家長一定要注意,並且有意的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和陪伴。同樣,要讓孩子記住做這件事的目標,防止走神,也很重要,這就是專注力的穩定性。
  • 哈佛心理學教授:想培養孩子「超強專注力」,父母要做到這3件事
    哈佛心理學教授:想培養孩子「超強專注力」,父母要做到這3件事「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到:天才,首先是專注力。」每個孩子之間專注力是存在很大差異的,比如5-7歲孩子專注力能夠持續15分鐘左右,7-10歲兒童是20分鐘左右,12歲以後在30分鐘左右,在同齡的孩子裡,專注力的養成與家庭氛圍、生活作息、心理狀態都有關係。
  • 孩子有這三種「臭毛病」,是聰明的表現,好好培養沒準是個學霸
    孩子小時候難免有很多臭毛病,有的喜歡吃糖,有的喜歡發呆,有的喜歡拆東西,各種奇葩的臭毛病讓父母頭疼不已,其實,小時候有臭毛病的孩子,長大往往都會很聰明,他們的智商、智力都超過同齡人,家長好好培養,你沒準能養出一個學霸。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些共同點,並不是遺傳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家孩子從小天賦異稟,機智過人,甚至有些父母不惜花大價錢給孩子報補課班。儘管如此有些父母們依然是我行我素,以成績的高低來評價一個孩子的潛力,在這類父母的眼中,成績好的孩子就是聰明的,成績不好的孩子就是愚蠢的。
  • 家長越重視孩子思維專注力培養,孩子越愛動腦筋,不妨試試
    前兩天篇文章,我分別把視覺和聽覺專注力培養方法講了,細心的家長會發現之所以沒有把孩子這兩方面的專注力培養好,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家長自身缺乏學習意識。真在實踐育兒時,常常有一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覺。本篇文章我從培養孩子思維專注力方面著手,請一位學霸家長來談談她是如何在這方面做的,如果你想讓孩子有優秀的品格,有出色的成績,不妨用心學習借鑑一番。常言道:三人行,必有吾師。
  • 專注力比智商更重要,如何培養專注力,三個方法幫助孩子提升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具備一個共同點,那便是「超強專注力」,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專注力才是最關鍵的能力!專注力如此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1、不隨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可能會犯一些小錯誤,比如愛玩水,愛拆玩具,孩子樂此不疲地玩,讓父母無可奈何,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
  • 培養孩子專注力,比提高成績更重要!聰明的父母會幹這4件事
    而大學呢,我們上的是普通的大學,他上的是清華大學的最熱門的計算機專業……現在我們同學聚在一起的時候還會談起他,不過和以前不同的是,現在我們的眼裡只有敬佩,因為他學習好,而且很有好人緣,至少現在是這樣。你看,專注力強的孩子的學習能力就是不一樣吧。當然,對於父母們來說,並不是僅僅希望孩子具有超強的學習能力,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全方位地發展。
  • 4歲女孩太厲害,張紹剛讚不絕口:「逆天」專注力是怎麼培養的?
    我在參加孩子小學的家長會時,他們班主任就不止一次提到,班級裡成績差的學生共同點就是專注力太差。而專注力與一個人的學習息息相關,乃至未來的生活和工作都會受到影響。之所以這麼說,也是有實際依據證明的。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學霸的學習方法各有不同,唯一的共同點是專注力非常強。一節45分鐘左右的課程,他們全神貫注聽課的時間至少有35分鐘。因此得出一個結論:成為學霸的必要條件在於超強的專注力。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3個方法,培養孩子「超強專注力」
    1、對某一件事沒有興趣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可以發現孩子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們才會有很強的專注力,比如孩子喜歡讀書時,他們會一直認真的讀書,就算周圍有雜音孩子也會自然屏蔽,相反,當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時,他們總會找出一些藉口和事情,比如當孩子不想寫作業時,孩子常常會跟父母說,我累了,我渴等類似的話
  • 專注力不足的孩子,一般有這幾個表現?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現在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上課坐不住,做作業不能專注,還經常丟三落四,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孩子不夠聰明。其實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與孩子聰不聰明沒有多大關係,要知道能夠決定孩子是否成為天才的重要因素,在於孩子有沒有較強的專注力?
  • 哈佛教授提醒:專注力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家長要儘早培養孩子
    原因就是這個孩子的智商特別高,特別的機靈,記性也特別的好,小區這邊所有的業主的名字他都能記住,所以小區的父母們都特別羨慕生了這個神童的家長。但是這個神童身上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專注力不夠。要想贏在終點還必須要有專注力。因為專注力是考驗一個人做事情是否認真,考驗一個人是否有耐力,考驗一個人做事質量是否高的關鍵。如果僅僅只是智商高,只是聰明,而沒有耐,心這樣的人進入職場之後,也不會受老闆歡迎。因為老闆只看做事的成果,而不看你這個人是否聰明,專注力高的人做事情的質量更高,更加受用人單位重視。
  •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很多同學上課的時候容易三心二意,聽著老師講課容易走神,不夠專心,很容易就受到外界的幹擾,所以很多父母都很頭痛,但其實專注力也是可以培養的,專注力又叫做注意力,是指專心於某一件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每個人的注意力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幹擾,是專注力的缺陷,而許多學習不好的學生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這樣的缺陷。
  • 孩子學習成績差,可能是父母這些行為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要重視
    什麼是專注力?為何要重視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所以說,專注力是孩子形成一切品格的關鍵。家長應怎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並不需要父母刻意去做什麼。如果能做到尊重孩子的活動,不幹擾、少囉嗦、有耐心,孩子的專注力自然會形成。只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畢竟父母總是以愛的名義對孩子的行動橫加幹預。
  • 3-6歲是發展右腦的黃金期,4個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大腦」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孩子的智商培養,特別是右腦的開發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家長們能做好孩子右腦潛能開發,對他們的記憶力、專注力、思維邏輯能力等都會明顯提高!不過,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智商高低的認知存在著誤區,認為智商是跟父母遺傳有直接的關係,其實並不是,後天的培養才是開發大腦的關鍵。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說過:「3-6歲是發展右腦的黃金期,4個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大腦。」
  • 有五種父母容易破壞孩子專注力,緊抓培養黃金期,讓娃變「學霸」
    據一項調查顯示,75%的兒童存在專注力不足的問題,成績好的孩子普遍專注力較強,專注力是兒童學習能力的基礎,多數孩子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拖沓、考試馬虎出錯等都是專注力較差導致的,那麼專注力差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呢?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很多家長認為智商開發只是在先天條件,也就是遺傳上提高孩子的智力分數,忽視了孩子天賦和能力的培養。在Nishi父親的眼中,女兒有很強的專注力和自控能力。哈佛大學曾經對排名前5%的學霸進行研究發現,他們的共同點也是擁有超強的專注力。
  • 學霸高效學習的殺手鐧,是超強專注力!培養方法很簡單,全在這裡
    不過,媽媽李明豔直言,他們的家庭教育根本沒有什麼秘訣,她說:「不上興趣班、補習班,重在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在兄弟倆上小學之前,媽媽就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啟蒙教育,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當孩子從小有了學習的興趣,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可以靠自身的努力,解決學習的難題,根本不需要再去補課。
  • 如何開發孩子的右腦潛力?3個小秘訣,培養孩子「超強大腦」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特別是大腦開發是父母最看重的,正常情況下,孩子聰明程度除了先天遺傳之外,後天培養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孩子右腦的信息記憶儲存量是左腦的幾十萬倍,世界上有很多的名人,都是因為有一個超強的右腦才獲得了偉大的成就,比如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達文西等等。
  • 美國心理學家:智商高的孩子身上確有共同點,與「遺傳」無關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智商高,聰明學習好。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從小就注重智商上的培養。不過,關於孩子的智商一直都有各種質疑的聲音。有人認為孩子的智商和父母的遺傳基因有很大關係,那些有能力、智商高的父母他們的孩子都更優秀一些,智商也低不了。所以,在很多家長心裡認為,孩子智商高不高全看父母基因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