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專注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我們擁有了專注力才不會被信息的洪流所裹挾。對孩子也是一樣。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孩子經常做什麼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而且特別容易分心,一會兒幹這,一會兒幹那,最後什麼都沒有幹好
其實,我們很多父母並不理解什麼是專注力,也沒有認識到它的重要性。
專注力就是指一個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於某一事物的能力,注意力的集中與否,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某項工作或事業是否能夠取得成功。
而專注力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它會直接影響到孩子今後的學習以及工作的質量。
在我上初一的時候,班裡有個同學,平時學習特別認真,當然學習認真的不止他一個,但他卻是最特殊的,因為他的注意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專注力)非常集中。
集中到什麼程度呢?打個比方,現在上的是數學課,他聽到的也都是關於數學的內容。我記得我還跟他同桌了一段時間,但要想跟他在課堂上說話,真是太困難了。
為此,我最後申請調了位置,不止我一個人不喜歡他,幾乎所有的同學都不喜歡他。但是,高中我們上的是普通高中,他上的是最好的高中最好的班級。而大學呢,我們上的是普通的大學,他上的是清華大學的最熱門的計算機專業……
現在我們同學聚在一起的時候還會談起他,不過和以前不同的是,現在我們的眼裡只有敬佩,因為他學習好,而且很有好人緣,至少現在是這樣。
你看,專注力強的孩子的學習能力就是不一樣吧。當然,對於父母們來說,並不是僅僅希望孩子具有超強的學習能力,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全方位地發展。不過你也發現,我這個初中同學的交際能力也並不弱。
很多父母為什麼擔心孩子的專注力呢?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學習上最大「敵人」往往就是他們常常在課堂上或是做作業的時候注意力渙散。
我問過一些專注力不是很集中的孩子,你上課的時候都在想什麼,他們說腦海裡想到的是打鬧玩耍,或玩手機看電視。有的孩子在做作業時,無意識地東張西望,心猿意馬,擺擺這個,摸摸那個,甚至邊看手機,邊做作業。
難怪家長們常向我抱怨說,只需半個小時的作業孩子做了兩個小時還沒做完。
家長們的抱怨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具有的共性。比如,孩子可能對很多事都有興趣,但往往很難能夠專注於某一件事——未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永遠只能在目標的外圍徘徊,很難有所成就。
不過光有抱怨,顯然對孩子專注力的提高沒有任何作用。
要說「罪魁禍首」,我認為家長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比如,由於我們引導方法上的不當,就會導致了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作為父母,既然非常希望孩子的專注力能夠飛速提升,那麼你的努力是非常必要的。
我的建議是,作為父母,你要有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的意識,還要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為他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從孩子出生起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專注力品質與能力,而不能等到孩子長大之後。
我給父母們的建議可以歸納為4點:
1、幫助孩子制定適合他的目標
我經常對兒子說,只要你的要求是合理的,我都會支持你,不過既然你選擇了,就要認真做好。
從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就是這樣教他的,沒錯,兒子這方面的表現一直都讓我這個做爸爸的高興。如果你是孩子的話,你也不願意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父母要幫助孩子設定一個他感興趣的目標,並培養孩子養成做事持之以恆的好習慣。
2、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做事專注的習慣
毛主席年輕的時候就經常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到鬧市裡、在大街上、去人群中讀書,以此來提高自己讀書的注意力。
我們平常也可以多訓練孩子這方面的能力,比如可以帶孩子在大街上讀書,要求做到嘴到,耳到,心到,就是大聲讀出來,然後耳朵聽得清楚,心裡想得明白,這樣經常去練習。
還有就是想辦法提高他專注力的時間,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可能就十幾分鐘,過一會就開小差了,在我兒子五歲的時候,我知道那時候他的專注力只有10分鐘到20分鐘,因此每一次兒子做事情,我都對他提出明確要求。
比如說專心地做事情十分鐘,不東看西看,做到了十分鐘就停止,讓他去玩,逐漸增加時間,慢慢培養他注意力的持久性。
3、創造良好的環境以避免孩子注意力分散
比如,兒子在搭積木、玩配對及其他要求專注的遊戲時,我從來不看電視、玩手機。
有時候孩子在做作業,而家裡來了客人,我甚至不惜得罪客人,將客人請到書房,這樣做都是為了不打擾孩子。
4、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力
比如,我與兒子一起玩站崗遊戲的時候,我讓兒子扮演交警,事先約定每班交通警察要站3分鐘的崗,時間到後才能換崗。當兒子完成他的任務時,我會要求注意力的持續時間循序漸進地提高等等。
我發現通過不同的遊戲活動,兒子可以慢慢地將外在的遊戲規則內化為內在的自我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