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通過兩道中考真題介紹了關於雙動點動點產生平行四邊形的解法,主要是分兩種情況進行討論,一種是兩定點構成的線段為平行四邊形一邊時,主要採用平行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這個性質來進行求解;另外 一種是兩定點構成的線段為平行四邊形對角線時,利用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相互平分這個性質,使用中點坐標公式建立方程進行求解。關於動點產生平行四邊形的題目一般難度不大,可以輕鬆掌握。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由於動點產生的圖形面積問題如何來進行求解。
【分析】(1)①P在線段AD上,PQ=AB=20,AP=x,AM=12,由梯形面積公式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分析】②在解決動點產生的面積問題時,通常會用到分類討論,而分類原則其實就是根據所求圖形面積表達式的不同。比如在這道題目中,當P在AD上運動時,P到D點時四邊形AMQP面積最大,為直角梯形;當P在DG上運動,10<x<20,四邊形AMQP為不規則梯形。很明顯在計算這兩種圖形面積時,列出的面積表達式不同。
在具體求解時,直角梯形情況非常容易,直接列式計算即可;當四邊形AMQP為不規則梯形時,需要利用三角形相似,根據對應線段成比例求出上底PQ=40﹣2x。
【分析】最後一問會用到PQ=40﹣2x,首先寫出梯形AMQP的面積的表達式(含有字母a),這裡需要特別提醒一下,很多同學對於這種含有參數的表達式有牴觸,一旦遇到這類問題就覺得自己肯定做不出來,其根本原因就是見的太少,其實含參數的表達式並不可怕,當成是一個已知數來進行計算就可以了。
本題中,當列出梯形AMQP的面積表達式之後,可以求出表達式中對稱軸的範圍,由於10≤x<20(這裡注意題目中要求與點G不重合,所以不能等於20),所以當表達式要取得最小值時,x應該無限接近於20,在最後列式時,面積表達式不能等於50。
【分析】由於拋物線的定點為A,根據二次函數的頂點式,將函數表達式設為y=a(x﹣1)2+4,代入B點坐標即可。
【分析】對於四邊形OBAD這種不規則的四邊形,對於面積問題的處理,通常採用的是面積分割,首先將其分割成△ODA和△AOM兩部分,根據平行關係,把△ODA轉化成△OEA,使得四邊形OBAD與轉換完成後的△OBE相等。在利用條件中「M是BE的中點」,說明OM是否將四邊形OBAD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具體解題過程如下。
【分析】首先根據條件「P(m,n)是拋物線在第四象限的圖象上的點,且m+n=﹣1」,說明P點的橫縱坐標滿足的關係是相加等於1,也就是說明P點在直線x+y=﹣1上。
在根據上一題的思路,將四邊形ADCP進行分割,將其中的△ADC轉化為△AQC。轉化的方法就是和上一問一樣,通過做△ADC的頂點D做平行線得到。求出點Q及點P的坐標即可。
本題留給大家作為練習使用
解題過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