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81歲大伯不聽醫生的話換心臟起搏器,直到沒電…差點沒命!

2020-12-20 騰訊網

上周六,浙江醫院急診科收治了一名暈厥的大伯。大伯姓張,今年81歲,10年前因為心動過緩植入了心臟起搏器,起搏器幫助張大伯提高了生活質量,遛彎、下棋、跳廣場舞……張大伯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半年前,張大伯檢查時被醫生告訴起搏器快要沒電了,需要更換,但張大伯覺得,現在自己並沒有什麼不舒服,幹嗎要更換起搏器?

於是,任性的張大伯沒有聽家人和醫生的勸阻,堅持不更換起搏器。而在3個月前,張大伯開始出現活動後乏力,家人建議他去醫院查看起搏器,張大伯再次拒絕了。

上周六清晨5點多,起來上廁所的張大伯突然開始頭暈、眼前發黑,隨後出現暈厥,被120送至浙江醫院三墩院區。經檢查,張大伯的心跳非常緩慢,只有30次/分,而起搏器已經完全沒電,停止了工作。

接診的浙江醫院急診科程寅醫師告訴張大伯,幸虧這次來得及時,否則情況更嚴重。面對這樣的結果,張大伯表示對自己的行為很後悔,並更換了起搏器。

起搏器的壽命到底有多久?

浙江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杜常青副主任醫師介紹,心臟起搏器的使用壽命,依據種類、模式、起搏工作的比例等情況,存在較大差異。一般情況下,普通的雙腔起搏器電池電量可以維持正常工作超過6-8年;單腔起搏器可以工作8-10年。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起搏器的使用壽命也會更長。

起搏器的電極沒有明確的壽命年限,醫生根據檢查電極的起搏及感知功能來決定是否需要重新植入起搏電極。當然,如果起搏器的電極植入時間非常長,而測試的結果有變壞的趨勢,為了安全考慮,也可能會重新植入新的電極。

起搏器沒電了是更換電池嗎?

起搏器電池在發展過程中,曾經用過許多種能源,由最初的發條式驅動能源,逐步進展為鋰碘電池。電池的進步使得起搏器的壽命延長、體積縮小,而且鋰碘電池安全可靠,自身放電極小。

很多人可能會問:起搏器沒電了,把電池換了就行吧?其實,起搏器的脈衝發生器和電池是一體的,所以起搏器沒電了,不能單獨更換電池,而是要更換一個新的脈衝發生器。

網絡圖

裝了起搏器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心臟起搏器手術經歷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為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帶來福音。在我國,每年有近10萬患者接受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已經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項:

1.在手術後的3個月內,因為電極還沒有牢固地嵌頓到心內膜肌小梁裡,建議左手不要大幅度劇烈運動,比如遊泳;左側肩膀和手臂不能負重,不要往上舉,不要用左手梳頭;晚上睡覺的時候,儘量平臥,或者是左側臥位,避免未嵌頓好的電極移位導致起搏器電極接觸不良,影響起搏器功能。3個月後,起搏器電極會牢牢地嵌頓在心內膜的肌小梁中,以上限制解除。

2.要避免做核磁共振檢查。核磁共振檢查會毀壞起搏器。

3.要避免置身強磁場,特別是小孩玩的磁鐵。一般生活中的微弱磁場是可以的,打電話時儘量用起搏器對側聽電話。手機儘量避免放在緊貼起搏器的左上衣服口袋。

4.經過安檢的時候,金屬探測器能夠探測到起搏器,有必要向安檢人員聲明。

5.瘦弱體型患者,埋在皮下的起搏器與體表就隔著一層皮膚,由於起搏器是金屬硬物,衣服等物容易摩擦起搏器表面的皮膚,導致表皮破潰,起搏器露出體外,引起囊袋感染甚至引發感染性心內膜炎,建議穿柔軟的內衣,減少衣服與皮膚的摩擦,白天最好能夠穿戴一自製的起搏器託。

起搏器需要定期隨訪檢查嗎?

杜常青表示,安裝了起搏器的患者,自行監測脈搏和定期到醫院複查是非常必要的。出院前,醫生會告知患者起搏器設定的頻率是多少,並會培訓患者自測脈搏。定期到醫院來複查的主要目的,是評定起搏器的工作狀態,以及了解電池的剩餘電量,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他建議,患者在植入起搏器後1-3個月內隨訪1次;然後,每6-12個月隨訪1次;當起搏器電池快耗竭時,需要每3-6個月隨訪1次。

相關焦點

  • 老人心臟起搏器「沒電了」 二次入院成功「換新」
    中國江西網/上饒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潘建紅報導:近日,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來了位老病號——8年前曾在該院植入心臟起搏器的黃老漢,因為起搏器「沒電了」,再次入院求治。現經護心團隊巧手施術,黃老漢起搏器「換新」成功,生活又重新步入正軌。
  • 心臟起搏器超期服役「虧了電」,老人心臟險停跳
    長江日報-長江網6月8日訊 一位老人在家常感頭暈乏力,近日到醫院檢查才發現,12年前置入的心臟起搏器已經電力耗盡。接受更換手術後,老人已恢復正常順利出院。醫生提醒,心臟起搏器有其設計壽命,患者必須注意隨訪,及時更換。
  • 本以為是場普通「感冒」,沒想到竟讓3歲女孩裝上心臟起搏器
    原創 編輯部 柯柯 常笑健康今日摘要前幾日,一位3歲小女孩妮妮(化名)得了感冒。剛開始,家長以為只是普通感冒,吃了點藥,結果沒想到差點要了孩子的命。沒想到就一晚上就變得這麼嚴重了。」家長們說:「原來只是咳嗽發熱,後來變成了氣促,眼看著氣都喘不上來了,我們就趕緊打了120。」到醫院以後,醫生檢查後發現妮妮心率只有40次/min(小兒正常心率為80-120次/min),還伴有意識喪失,醫生初步診斷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隨後立即為妮妮植入了臨時心臟起搏器,糾正妮妮惡性心律失常。
  • 心臟起搏器用了5年沒電了 溫州百歲老人換「心」
    昨天,在溫醫大附二院經歷換「心」術的樂清百歲老人王阿公已康復出院。十多天前,王阿公因心衰到該院治療,發現5年前植入體內的心臟起搏器電池耗盡了,於是醫生給他置換了一臺心臟起搏器。據悉,這也是該院首次為百歲老人做這種手術。王阿公,樂清翁垟人,今年100歲。
  • 心臟跳不起來了?吃藥還是裝起搏器?
    如果由於心跳過慢或者停搏,心臟的泵血已經不能支持身體和臟器的運作,以至大腦缺血缺氧,就會眩暈、黑蒙、暈厥,甚至死亡。所以一旦發現有症狀的心動過緩,再不裝起搏器就可能會有生命之虞!有一些還沒有發生上述症狀的人,但心臟的電活動很不穩定,馬上可能出現上述情況時也要裝!那裝起搏器的效果好不好呢?
  • 73歲阿婆46年換了22臺心臟起搏器:活下來不容易,感謝醫院
    (原標題:73歲阿婆46年換了22臺心臟起搏器:活下來不容易,感謝醫院)
  • 裝上心臟起搏器≠進了「保險箱」
    通訊員 詹祥 記者 葛婷婷    「爸爸一年多前才裝了心臟起搏器,怎麼還會心臟病發作去世了?」董大伯的兒女怎麼也想不通。  前天,年過七旬的董大伯在與兒女吃完晚飯後,突發心臟病。雖經杭州第四醫院搶救,但由於呼吸心跳停止時間過長,最終還是離家人而去。
  • 頭暈、乏力或是心跳過慢所致 植入心臟起搏器助心臟恢復「活力」
    心率低至50次/分需引起重視81歲的張阿姨,每天蹬三輪車去買菜,還要照顧偏癱30多年的老伴兒。要強的她無視身體報警信號,哪怕心慌多年,她都沒放在心上。前幾天去買菜,她突然暈倒在路邊,被送到當地醫院,醫生說需要裝心臟起搏器,但當地做不了手術,需要轉到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
  • 心臟起搏器的醫保現實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主任委員、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說:「中國的心臟起搏器治療嚴重不足。」  張澍舉例說,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心律失常的發病率跟美國基本一致,但美國每百萬人口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數量為近1000臺,中國只有31臺,不到美國的1/30。  是什麼阻礙了患者接受這唯一有效的心臟起搏器治療?
  • 阿婆46年換了22臺心臟起搏器,「活下來不容易」感謝醫院
    12月27日,在位於松江區的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部心導管室內,隨著一個火柴盒大小的心臟起搏器被放入胸前皮膚下,並與通過靜脈穿刺置入患者心腔的電極導線相連,現年73歲的胡根娣阿婆完成了她人生中第22次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
  • ...奶奶心臟跳不動,長達5秒一跳不跳,高齡老人能否植入心臟起搏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魯青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黨委副書記、心內科主任醫師項美香教授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老齡化社會,80歲以上是日常,90歲以上不稀罕,順利完成95歲老太太起搏器植入,目標120歲!」
  • 切尼心臟快「沒電」無奈要換起搏器
    揚子晚報網消息美國副總統切尼的心臟問題由來已久,2001年他還安裝了心臟起搏器。近日,醫生在給他進行定期體檢時發現,他體內的心臟起搏器的電池即將耗盡,因此決定給他做手術更換。  綜合英美媒體報導,當地時間6月8日,切尼的副新聞秘書梅甘在一份聲明中透露說,切尼將接受手術,更換植入體內的心臟起搏器。
  • 裝了心臟起搏器不能做磁共振檢查?·都市快報
    浙醫二院項美香教授: 看看你植入的是不是磁共振兼容起搏器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魯青 本報訊 前兩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收治了一位68歲的骨折患者,骨科醫生很為難:要做磁共振檢查,可患者3年前裝了心臟起搏器。
  • 4歲女童植入長壽命心臟起搏器
    今天,記者從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該院心臟中心李小梅教授團隊日前成功為一名4歲女童萌萌(化名)植入了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使用周期可達17至19年。這也是該款起搏器全國首例兒童植入病例。
  • 心臟起搏器被電磁波幹擾怎麼辦?
    這樣,心房和心室都有電極,我們就可以通過電極感受到心臟自己有沒有跳動,並且根據需要發出衝動來刺激心臟,引起收縮。第三步,連接電脈衝發生器。這兩根電極本身是不帶電的,但把兩根電極和電脈衝發生器連接起來之後,電極就可以發出電脈衝。然後在胸大肌表面做一個皮膚囊袋,這可是真的真皮口袋!
  • 十年來不定期暈倒,那個20多歲裝上心臟起搏器的姑娘究竟怎麼了
    我和男朋友 Adam 要開啟一段浪漫之旅,機場安檢時被攔下顯然不在我們的行程安排中。「我安裝了心臟起搏器。這是傷疤,不是胸罩,」我說。「你這麼年輕,怎麼會帶起搏器呢!」她說。 雖然我不是唯一一位 26 歲就安裝心臟起搏器的人,但我肯定是大部分安檢員所見過的唯一一位。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及原理
    若心肌神經傳導系統發生障礙或者竇房結、房竇結不能有規律地發出電脈衝、下傳電脈衝,心臟就會出現心律失常,甚至停跳,危及患者生命。人工心臟起搏器可以對患病的心臟根據需要根據需要給予直接電刺激,人為地使心跳正常起來。
  • 運用三維標測植入心臟起搏器
    近日,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心律失常亞專科病區黃石安教授帶領電生理團隊,利用三維標測系統成功為一名70歲女性患者植入心臟永久雙腔起搏器。這是粵西首例在三維標測系統下完成的幾乎接近零射線起搏器植入術。
  • 國產心臟起搏器助99歲老人重獲「中國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近日,一名99歲的老人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成功植入了一枚國產心臟起搏器,根據公開報導資料,該手術刷新了植入國產起搏器患者的最高年齡紀錄。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的心內科起搏電生理團隊完成這例手術僅用了約一小時,患者術後3天即出院回家,目前已恢復正常生活。
  • 一根電極接通心臟 心衰患者獲「心」生
    危重心衰患者輾轉十年求醫今年68歲的王大伯常年胸悶氣喘、呼吸困難,多家醫院就診都沒找出病因。十年前,王大伯在當地醫院做了冠脈造影,結果顯示正常,但症狀卻仍不見好轉。近日,王大伯感覺自己的症狀愈發嚴重了,下肢開始浮腫,輕微運動就會胸悶氣喘,夜間不能正常平躺休息,嚴重影響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