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的第一次走路能夠讓家長們刻苦銘心,這意味他們用自己的小腳丫完成了接觸這個世界的第一步。但是這裡面就存在著一個問題,孩子應該是穿著襪子走路還是光著腳,畢竟光著腳走路的話,地面是冰冷的,孩子肯定會著涼。小孩的溫度基本上會比大人低點,如果穿的少,他們的手腳就會冰涼,但真的是這樣嗎?
關於光腳的問題,很多醫生做出解釋,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光腳走路是有著很多好處的。大人們眼中的孩子發涼,其實這和孩子的成長發育是有關係的,生理結構的變化讓孩子表現出手腳冰涼。即使有些時候衣服穿得嚴實,孩子的小腳丫也有可能是涼的。其實是孩子的供血量少的體現,大人們不需要做過多的操心。反過來說,光腳對孩子來說是有著一定的好處。
周圍有很多寶寶是特別不喜歡穿襪子的,即使穿上了也會用力把襪子給脫掉,從這個舉動中可以看出寶寶對於襪子是排斥對的。不穿襪子,孩子的腳就相對自由,可以任意擺弄,想做啥就可以做啥,沒有束縛。
這樣也更加有利於孩子腳部的發育。孩子們練習抖露時,光著腳走路讓腳板更加結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孩子扁平足的概率。
現在寶寶的襪子,多種多樣,有著很多的選項。各位家長也喜歡給孩子買各種可愛的襪子,但是有些孩子價格昂貴,圖案新穎,但是不利於孩子走路。
有了襪子,孩子腳部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是變小的,就像在地板上穿襪子走路,就非常容易摔跤,如果孩子穿了襪子,走路還不熟練的話,就很可能摔倒。寶寶如果摔倒,所造成的嚴重後果是難以想像的。除了不穿襪子這一項,寶寶學習走路還有很多要注意的。
孩子在一歲之前學習走路,還是有些吃力的,因為孩子的腳板也不硬實。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孩子已經快一歲了,為什麼還沒有辦法獨立行走,這是操之過急的想法。其實只要孩子能夠在兩歲前,不需要藉助外力自己走,就可以了,不需要太早學會走路。
當孩子把雙腳放在地面上時,還是有些許不適應的,所出現的姿勢也是多種多樣,這些都是正常的,因為孩子的腳部肌肉還不發達,重心也不穩,經常會磕磕碰碰,這樣都是正常的現象。但是也需要及時糾正孩子的不正確走路姿勢,因為不矯正的話,到孩子兩歲以後就基本固定了,很難再次修正。
孩子在走路的時候,至少要有一個大人及時看護。孩子太小,是沒有意識的,看到好奇的事物,就會忍不住去看看,但是很有可能那個東西是危險的。大人們教孩子學會走路,也需要將身邊的危險物品移除,保護好孩子。有些家長心急,巴不得孩子立馬學會走路,讓孩子進行多次嘗試,但是這樣的做法也有可能傷害到孩子。
寶寶們可愛的小腳丫也需要精心呵護,但是穿襪子不是呵護的唯一途徑。大人們覺得好的保護措施,,不一定在寶寶身上適用。大人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參與孩子成長的每個關鍵時刻,也希望孩子能夠快快長大,但是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大人們最應該關心的問題。
關注「媽寶經」,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