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侄子是個優秀的孩子,幼兒園裡開展聯歡會,他總是不敢上臺表演,家裡人教給他唱歌,他也害羞不敢唱。但其實,他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經常偷偷的哼歌。
有一天,他從幼兒園回來,我弟弟讓他表演幼兒園教的歌曲,他扭扭捏捏不敢唱。我弟弟就對他說:&34;孩子還是不唱。
這時,孩子的媽媽過來了,對孩子說:&34;
孩子眼睛亮晶晶的問:&34;
&34;
孩子高興極了,於是開始表演起唱歌來。
有時候,我們家長表揚孩子,未必能達到良好的效果,還有可能讓孩子懷疑,是不是在哄他。他除了爸爸媽媽的表揚,也需要其他人的表揚,比如親戚、老師等等。但親戚、老師不總能經常表揚孩子,這時就需要爸爸媽媽假借老師、親戚等人的口來表揚孩子。
之前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媽媽,第一次參加兒子的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34;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媽媽老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然而她還是告訴兒子。&34; 那天晚上,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媽媽喂。
兒子上小學的時候,家長會上,老師說:&34; 回去的路上,媽媽流下了眼淚。然而,當她回到家裡,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34;
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覺得兒子好像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媽媽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34;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發現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34;
高考結束後,兒子被清華大學第一批錄取了,他跑到自己的房間大哭起來,邊哭邊對跟過來的媽媽說:&34;
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首先,嫁給他人之後,最起碼是有了兩個人的肯定和表揚,讓孩子感覺他所擁有的讚美者人數很多,從而讓孩子在心理上獲得了滿足。
其次,父母借他人之口表揚孩子,孩子會覺得父母是以自己為榮的,認為父母一方面以自己為驕傲,另一方面父母也覺得孩子是這樣的,所以,在心理上,孩子會更親近父母,更認同父母。
最後,在生活中,我們要善借他人之口,尤其是權威人士之口讚美、表揚孩子,比如老師、孩子喜歡的人等等。權威人士的表揚更具有說服力,孩子也更會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