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補貼1000萬,深圳大幅提高非國有博物館扶持標準

2020-12-11 瀟湘晨報

南都訊 記者王睦廣為促進非國有博物館發展,吸引更多優秀非國有博物館落地深圳,日前,深圳市財政局會同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市委宣傳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深圳市非國有博物館扶持辦法》,該辦法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據悉,該辦法在原《深圳市民辦博物館扶持辦法》的基礎上,新增運行評估和定級補貼,對被評定為國家一、二、三級的非國有博物館,分別給予一次性補貼1000萬元、800萬元、500萬元,對在運行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的非國有博物館給予30萬元補貼。

《深圳市非國有博物館扶持辦法》是在原《深圳市民辦博物館扶持辦法》的基礎上修訂的,新辦法所稱的非國有博物館指利用或者主要利用非國有資產設立的博物館。據悉,為進一步加大對非國有博物館的扶持力度,《深圳市非國有博物館扶持辦法》中大幅提高了非國有博物館扶持標準,相關扶持涉及不同方面。

比如,為鼓勵先進,《深圳市非國有博物館扶持辦法》中增加了運行評估和定級補貼,對被評定為國家一、二、三級的非國有博物館,分別給予一次性補貼1000萬元、800萬元、500萬元,對在運行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的非國有博物館給予30萬元補貼。

非國有博物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完善激勵機制的同時,《深圳市非國有博物館扶持辦法》中也進一步列明了非國有博物館的扶持條件,並對加強非國有博物館的管理與監督作出規定。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南京新增兩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1日晚,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6家江蘇各地的博物館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其中,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榜上有名。至此,包括南京博物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市博物總館在內,南京一共有了5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 淄博2家博物館定級國家一級博物館!還有多家博物館升級~
    被定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了!根據《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的有關要求,本次評估分為評估準備、材料申報、書面審查、現場評估、數據比對和綜合評定六個階段。在評估準備階段,中國博協組建了評估工作辦公室,研發了「博物館評估管理系統」,通過多種渠道為參評博物館提供了及時、有效的諮詢服務。在材料申報階段,共有800家博物館在線提交了評估申請和相關附件資料。
  • 廣東新增4家國家一級博物館,現有定級博物館數量居全國第二
    其中,廣東共有39家博物館分別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三級博物館。至此,廣東現有定級博物館數量為84家,居全國第二位。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廣東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增至10家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中,廣東的廣州藝術博物院、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鴉片戰爭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等4家博物館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廣東的廣州魯迅紀念館、粵劇藝術博物館、廣州東方博物館、深圳望野博物館、汕頭市博物館、佛山市祖廟博物館、佛山市南海區博物館、大埔縣博物館
  • 國家一級博物館上新!成都兩家博物館榜上有名
    記者今(21)日從中國博物館協會微信公眾號獲悉,在本次全國博物館級別評定工作中,成都市多家博物館獲得提升:成都博物館和四川省建川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成博直接獲評一級,建川二級升一級),崇州天演博物館、成都市成華區拾野自然博物館、成都許燎源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 新增6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本報訊 (記者龔豔平)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全國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其中,江西有6家博物館入選,分別為八大山人紀念館、九江市博物館、廬山博物館、贛州市博物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萍鄉市博物館。
  • 濰坊市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館 山東省共有六家
    根據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布施行<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等文件的決定》(文物博發【2016】15號),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16年10月至12月組織實施了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定級評估評審和覆核工作。經相關申報博物館自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博物館協會、文物局)初審推薦後,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評審委員會於2016年11月27日至29日在京召開會議,集中評估打分。
  • 我市迎來首家綜合類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0年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我市贛州市博物館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于都縣博物館、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至此,我市共有國家一級博物館2家、二級博物館3家、三級博物館1家。
  • 收藏家北雁南飛, 「非國有博物館熱」持續升溫
    32年前,廣東首家民辦博物館——璽寶樓青瓷博物館在深圳正式開館,跨越二十多個朝代的各色青瓷逐一亮相,成為當時文博界熱議的「新鮮事兒」。如今,遍布廣東各個角落、備案登記的非國有博物館已達101家,佔據全省博物館總數的三分之一。  包容的文化環境和有力的扶持政策,讓眾多收藏家帶著珍貴的民間國寶「落戶」粵港澳大灣區,與嶺南文化交融、碰撞。
  • 全球頂尖的青銅鏡匯集地、全國一級文物最多的非國有博物館,就在...
    全球頂尖的中國青銅鏡匯集地 全國一級文物最多的非國有博物館 全省首家試行夜間開放的博物館 ......
  • 提升非國有博物館辦館水平 努力發揮服務社會文化功能
    鄭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文物眾多,目前登記的非國有博物館有20餘家,館藏文物涉及陶瓷、古兵器、古家具、青銅器等,品種異常豐富,在填補門類空白、體現區域特色、展現行業特性及地方文化特點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與此同時,非國有博物館也存在著管理不規範、專業人才匱乏、缺少運營資金,社會功能發揮不充分等問題,這些制約了非國有博物館的健康發展。
  • 民俗、印刷……龍崗博物館各具特色 擬引進國家級博物館分館
    深圳東部「文化高地」龍崗區現有博物館7家,其中國有博物館2家、非國有博物館5家,博物館數量在全市處於中等水平。龍崗區7家博物館風格迥異、各具特色,涵蓋中醫藥、客家文化等等。此外,去年,龍崗區還新增的一處文博展覽場地——龍崗文博展覽館,該館集中展示了龍崗區文博事業發展水平。
  • 武漢又添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7家新晉二三級博物館
    長江網12月22日訊(記者馮愛華 通訊員餘軒)21日,由國家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協會組織開展的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發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我市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等2家單位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另有7家單位新晉二三級博物館。
  • 宜昌公租房補貼標準提高!
    12月25日宜昌市政府研究決定大幅提高宜昌城區公租房貨幣化保障標準自2019年4月起,宜昌城區已將公租房貨幣化保障範圍擴大到城鎮中低收入家庭、新就業大學生和穩定就業外來務工人員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國家級試點荷塘悅舍小區提高補貼標準 最低收入、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每人每月每平方米租賃補貼標準分別從現行
  • 又一亞洲聯盟落戶濟南,三家博物館榮升國家一級!
    省會經濟圈博物館聯盟是由濟南市博物館、淄博市博物館、泰安市博物館、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德州市博物館、濱州市博物館、東營市歷史博物館等七家國有博物館共同發起,融合吸納省會濟南及周邊國有博物館、特色非國有博物館,搭建適應新時代需要、符合新發展理念和增強行業創新能力的文博交流平臺。
  • 種植補貼扶持項目有哪些?補貼標準多少?
    想必,很多種植戶朋友都知道,現在農村的種植扶持項目有很多,但是想要拿到項目的補貼卻是比較難的,而且現在很多的申報部門必須規範運作才能順利地拿到扶持資金,種植規模的大小對申請和補貼資金影響也比較大,那麼2020年種植補貼扶持項目有哪些?補貼標準是怎樣的?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下!
  • 摩拜單車入駐國家一級博物館 「新四大發明」成為深圳博物館最年輕...
    原標題:摩拜單車入駐國家一級博物館 「新四大發明」成為深圳博物館最年輕藏品  8月4日,全球智能共享單車首創者與領導者摩拜單車與深圳博物館舉辦捐贈儀式,兩款最具代表性的摩拜單車被該館收藏,其中包括深圳地區編號為100000的紀念版單車。  深圳博物館改革開放史研究中心主任付瑩為摩拜單車頒發捐贈證書。
  • 淄博多家博物館升級!最新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布!
    經過材料申報、書面審查、現場評估、數據比對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特此公告。
  • 萍鄉博物館榮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重磅喜訊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萍鄉博物館榜上有名,並榮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部分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截圖萍鄉博物館成立於1979年,原館址設在萍鄉孔廟內。2010年10月新館舍建成並正式對外免費開放,是一座地方綜合性現代化博物館,集宣傳教育、文物收藏、陳列展覽、學術研究、社會服務、文物保護、考古發掘於一體。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評分細則計分表》(文物博發〔2020〕2號),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20年7月至12月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
  • 博物館行業首個全國性法規文件正式施行
    《條例》中「公平對待國有和非國有博物館」「鼓勵多渠道籌措資金」「自取得登記證書之日起6個月內向公眾開放」等規定,讓國有博物館更靈活,非國有博物館更規範。有了法律上的保障,博物館的春天是否即將到來?  公平對待國有和非國有博物館   國家文物局3月20召開「宣傳貫徹《博物館條例》電視電話會議」,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在會上表示,目前全國博物館總數已達4165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81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