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膝關節需要「補補牙」嗎?我院完成首例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

2020-12-22 瀟湘名醫

近日,我院本部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順利為一例外翻膝病人完成了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實施了小切口下對膝關節病變部位精確治療的部分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第二天,病人就可以下地自如行走。

左膝關節疼痛三年致跛

62歲的張女士左膝關節疼痛已有3年,近1月來,左膝疼痛加重,平地行走時也感覺困難,疼痛導致左膝不敢完全負重,走路呈現明顯的跛行姿態。不堪忍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前來我院本部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找到郭傳友主任求醫。

精準施治 為膝關節「補牙」

接診後郭主任詳細檢查病人,發現病人疼痛症狀主要集中在膝關節外側間室,左下肢有明顯外翻畸形。這些症狀都是單髁置換的適應症。雙下肢全長攝片和左膝內翻、外翻位攝片顯示,膝關節外側間隙消失,膝外翻畸形,果不其然印證了上述臨床表現。收治入院後,郭主任團隊決定實施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盡全力為張女士解除病痛的折磨。

一個單髁置換手術要想達到理想的手術治療效果並不簡單,這與假體的大小、方向和鬆緊度密切相關,其中任何一點出現差池,結果都會差強人意。為此,郭主任團隊在術前和術中進行了精確的設計和測量,制定周密手術方案,順利為病人實施手術,幫助膝關節「補牙」。

單間室局部修補 新型手術更微創

對於全膝關節置換術而言,膝關節單髁置換術是相對微創手術,精準置換病損部位,用以替代膝關節股、脛關節損壞的軟骨表面,被稱為膝關節置換中的「補牙技術」,不需要去除前後交叉韌帶,最大限度保留病人的本體感覺和關節功能,實現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生理性重建。膝關節單髁置換手術具有損傷小、術後恢復快、手術外表美觀和住院時間短等優點,是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理想辦法。目前,單髁置換技術是關節外科發展方向之一,隨著手術器械的發展和認識水平的提高,單髁置換術在臨床將會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什麼樣的病人適合單髁置換手術?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作為中老年人常見疾病,嚴重困擾人們的健康。目前,對於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多數是保守治療,採用階梯模式。但嚴重的疼痛、功能障礙、畸形等仍然需要手術治療。具體什麼樣的病人該採用單髁置換技術?還需要專家進行仔細的臨床評估,比如三、四期骨關節炎、單間室病變(內或外側間室)、骨對骨磨損、交叉韌帶功能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單髁置換。

致力骨科健康 緊跟技術前沿

近半年,我院本部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在主任郭傳友帶領下,已完成了10餘例膝關節內側單髁置換術,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療效果,但外側單髁置換,在我院還是首次。原因是,膝外翻病人比較少見,這類病人即使做全膝置換也比較棘手。我院緊跟國內醫學技術發展前沿,致力於為島城人民骨健康保駕護航,在全面掌握膝關節單髁置換術理論知識及手術操作要領基礎上,成功開展了外側單髁置換技術,為下一步大規模開展膝骨關節炎病人微創、精準治療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術前左下肢外翻畸形(左圖),術後恢復正常(右圖)

▲術前外側間室病變明顯(左圖),術後假體位置良好(右圖)。

文圖/本部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 胡海升 郭傳友

【來源:青島市市立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青島市市立醫院成功開展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
    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骨關節科順利為一例外翻膝病人完成了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實施了小切口下對膝關節病變部位精確治療的部分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第二天,患者就可以下地自如行走。收治入院後,郭主任團隊決定實施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盡全力為張女士解除病痛的折磨。一個單髁置換手術要想達到理想的手術治療效果並不簡單,這與假體的大小、方向和鬆緊度密切相關,其中任何一點出現差池,結果都會差強人意。為此,郭主任團隊在術前和術中進行了精確的設計和測量,制定周密手術方案,順利為患者實施手術,幫助膝關節「補牙」。
  • 膝關節置換手術 為患病膝關節「補牙」
    本報訊  膝關節是人體滑膜最多、關節面最大、結構最複雜的關節,當我們走動時,會牽動大、小腿骨的運動造成膝關節磨擦。隨著年齡的增加,膝關節長期磨損、創傷,會導致膝關節退變、畸形。
  •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成功實施唐山首例血友病患者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 成功實施我市首例血友病患者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雪漫)近日,在多科室協作下,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一病區成功實施我市首例血友病性膝關節炎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反覆發作怎麼辦?這4個階梯,你知道幾個?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採取一定的手術進行治療了。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手術主要包括微創關節鏡清理術、截骨畸形矯正術、單髁表面置換術。對於關節無畸形,下肢力線無改變的患者,一般採用微創關節鏡清理術進行治療,該手術通過在膝關節前面開兩個小口,將關節鏡伸入關節腔,在關節鏡下進行滑膜、骨贅和游離體切除、關節面修整、軟骨下骨鑽孔、半月板修整及髕骨支持帶松解等,從而修復膝關節的結構,達到改善膝關節功能的目的。同時對於中到重度關節磨損,但磨損尚且局限於脛股關節的前內側間室、畸形較輕的膝關節各韌帶功能完整的病人,也可以進行單髁表面置換術。
  •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有效治療方式—全膝關節置換術
    近半年來其膝關節疼痛不適加重,尤其是勞累後加重明顯,患者到萊州市中醫醫院門診就診後,被診斷為「雙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後入住萊州市中醫醫院骨傷四科,行雙側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術後黃某某病情恢復良好,自述術後為感明顯疼痛,於手術後1天即練習下床扶拐負重行走,術後第7天自行扶拐負重行走出院。今天,就讓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有效治療方式-全膝關節置換術。
  • 魚骨倒刺線在膝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
    膝關節置換術存在傷口張力大、癒合時間長和因張力導致的組織閉合不緊密等問題。 關節囊、肌腱、筋膜和腱鞘等TKA術相關的組織癒合時間長,需要縫合線材提供持久支持,在傷口癒合時若縫線強度丟失太快則會發生傷口裂開等併發症。
  • 青島膠州市人民醫院骨科成功完成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
    近日,膠州市人民醫院骨科邀請濟南軍區總醫院蘇君教授為兩位住院患者進行了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周某, 69歲,雙膝部疼痛10餘年,加重1年,診斷為雙膝關節退行性病變, 醫院邀請蘇君教授來院會診後,建議手術治療,醫院骨科在蘇君教授指導下,成功完成左側人工全系關節置換術,術後患者左膝關節功能明顯改善,目前正在康復治療中。
  • 20°以上Ranawat II型膝外翻的全膝關節置換術: 3-14年隨訪結果
    膝關節外翻畸形約佔整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10%左右,主要的病因是骨性關節炎,另外,類風溼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以及發育畸形均可以導致膝關節外翻。膝關節外側軟組織結構多,外翻的病理特點以及發生機制與內翻膝關節不同,導致外翻膝關節的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手術難度大,特別是>20°,甚至30°以上重度的固定的外翻畸形。
  •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歐陽元明:膝關節損傷與置換
    (5)膝關節韌帶損傷。膝關節微屈、穩定性較差時突然受到外力,容易引起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如內側副韌帶損傷患者會感到膝關節內側疼痛、壓痛,出現腫脹、活動受限。除此之外,還有寒冷、運動不當、不良走路習慣、風溼等原因均可引起膝關節疼痛。
  • 首臺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登場,在滬完成全膝關節置換術
    首臺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完成關節置換手術。為打破國際品牌壟斷地位,讓更多患者有可能選用手術機器人輔助醫生進行手術,國內的醫工科學家們深入開展醫工交叉合作,越來越多自主研發項目和產品正在不斷問世。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李慧武主任醫師團隊利用「鴻鵠」手術機器人為一名69歲女性患者完成了全膝關節置換術。本文圖片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供圖7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獲悉,一款全國產化的「鴻鵠」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又名:「鴻鵠」骨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日前研發成功。
  • 熱愛跑步的你,有沒有膝關節外側疼痛的症狀呢?
    有很多人就會說自己跑步的時候感覺到膝關節外側有疼痛的症狀。前幾天,有一個老同學就聯繫到了我,說自己最近總在馬路上跑步,跑的時候還可以,但是經常跑之後就出現了膝關節外側的疼痛症狀。這種疼痛也挺奇怪的,不跑步的時候還挺好跑起步來就疼痛得挺嚴重,甚至有幾天都影響到自己上下樓梯了,他主要就是想問問這種情況該怎麼辦,以後會不會好,有沒有長期的影響,需不需要做手術?
  • 【人醫技術】「腿變直了,膝關節也保住了!」創傷骨科開展微創精準...
    李某在沒來我院就診前,已被膝蓋疼痛折磨了2年多的時間,到處求醫都被告知要換關節,雖然身體康健,但因膝蓋的疼痛,生活質量明顯下降。直到聽說我院創傷骨科開展了微創保膝技術治療關節炎,趕緊來到我院就診。入院後,創傷骨科醫生立即對李某進行了詳細查體,查體影像顯示患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非常嚴重,尤其內側間室嚴重磨損,外側間室和髕股關節完好無損,膝關節內翻明顯。
  • 滬上醫生成功使用首臺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完成全膝關節置換術
    圖說: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團隊為女性患者完成了全膝關節置換術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 通訊員 徐英 翟贊京)對於患者而言,儘管機器人輔助手術有諸多優勢,但相對昂貴的手術費用也是一個問題。
  • 膝關節前外側韌帶的解剖和影像學研究
    學習班結束頒發證書與正規發票今日推薦美國Brophy RH醫生 2018年1月發表在Am J Sports Med雜誌上的最新研究:膝關節前外側韌帶的解剖和影像學研究。歡迎查閱和討論,謝謝關於膝關節前外側韌帶(ALL)的研究日益增多。
  • 膝關節骨關節炎怎麼辦?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健康百科
    在骨科門診,我們經常會碰到遭受膝關節炎疼痛困擾的病友,當告訴他/她需要做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時候,他/她會問:醫生,我是否可以做微創關節鏡手術?有沒有不手術的治療方法? 今天,我們分享兩個具有代表性的病例,供各位病友參考。幫您判斷您是適合膝關節置換術還是關節鏡手術!
  • 首例3D列印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為患者「私人訂製」
    點擊查看 近日,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骨科利用3D列印技術,成功完成一例複雜夏科氏膝關節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58歲的陳先生術後康復的非常順利,第三天就能下床活動了,陳先生激動地對關振鵬主任說:「感謝您讓我重新站了起來,感謝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骨科給了我整個家庭新的希望!」
  • 資源分享 | 這30多G的骨科教學視頻資料助你學習
    2D-翁習生.wmv2D--成都華西醫院右股骨轉子下短縮截骨全髖關節2D-裴福興.wmv2D--杭州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全膝關節置換術-嚴世貴.wmv2D--華西醫院新左膝關節內側間室單髁置換術2D-沈彬.wmv2D--華西醫院右髖假體取出+同種異體骨植骨+全髖關節翻修術-周宗科.wmv2D-華西醫院左側全膝關節置換術
  • 運動也能保護膝關節,真還是假?(下篇)
    久坐時,如何保護我們的膝關節? 關節軟骨需要通過間斷性的牽拉和壓縮從關節液裡面完成營養的吸收和代謝廢物的交換。所以可以通過在室內走動、從椅子上起立和坐下這樣的方式,維持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促進膝關節的功能改善。 久戴護膝,能對膝關節起到保護作用嗎?
  • 73歲老人成功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醫生,你看我現在又能走路,都不用藉助助行器,我真是太高興了」!近日,入住渭南醫院外科三病區的楊秋連老人成功的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今年73歲的楊秋連,10年前出現雙膝關節腫痛。需要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從根本上去除病痛。對於人工膝關節置換,楊秋連老人最為關心的是使用年限,針對這一疑問渭南醫院外科三病區雷磊主任耐心講解。據了解,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就是採用金屬、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據膝關節的形態、構造及功能製成人工關節假體,通過外科技術植入人體內,代替患病關節功能,達到緩解關節疼痛,恢復關節功能的目的。
  • 爬樓梯對膝關節傷害大 專家建議40歲後少爬
    日前, 記者在廣州舉行的「2014年廣東省膝關節外科高峰論壇」上,採訪了廣東省醫 師協會骨關節外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曾意榮教授,他稱爬樓梯是有增強心肺功能、消耗熱量等諸多優點,但對膝關節 的傷害嚴重,實在得不償失。建議40歲以上人群,不要把爬樓梯當作主要運動。   真會傷害膝關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