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本部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順利為一例外翻膝病人完成了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實施了小切口下對膝關節病變部位精確治療的部分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第二天,病人就可以下地自如行走。
左膝關節疼痛三年致跛
62歲的張女士左膝關節疼痛已有3年,近1月來,左膝疼痛加重,平地行走時也感覺困難,疼痛導致左膝不敢完全負重,走路呈現明顯的跛行姿態。不堪忍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前來我院本部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找到郭傳友主任求醫。
精準施治 為膝關節「補牙」
接診後郭主任詳細檢查病人,發現病人疼痛症狀主要集中在膝關節外側間室,左下肢有明顯外翻畸形。這些症狀都是單髁置換的適應症。雙下肢全長攝片和左膝內翻、外翻位攝片顯示,膝關節外側間隙消失,膝外翻畸形,果不其然印證了上述臨床表現。收治入院後,郭主任團隊決定實施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盡全力為張女士解除病痛的折磨。
一個單髁置換手術要想達到理想的手術治療效果並不簡單,這與假體的大小、方向和鬆緊度密切相關,其中任何一點出現差池,結果都會差強人意。為此,郭主任團隊在術前和術中進行了精確的設計和測量,制定周密手術方案,順利為病人實施手術,幫助膝關節「補牙」。
單間室局部修補 新型手術更微創
對於全膝關節置換術而言,膝關節單髁置換術是相對微創手術,精準置換病損部位,用以替代膝關節股、脛關節損壞的軟骨表面,被稱為膝關節置換中的「補牙技術」,不需要去除前後交叉韌帶,最大限度保留病人的本體感覺和關節功能,實現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生理性重建。膝關節單髁置換手術具有損傷小、術後恢復快、手術外表美觀和住院時間短等優點,是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理想辦法。目前,單髁置換技術是關節外科發展方向之一,隨著手術器械的發展和認識水平的提高,單髁置換術在臨床將會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什麼樣的病人適合單髁置換手術?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作為中老年人常見疾病,嚴重困擾人們的健康。目前,對於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多數是保守治療,採用階梯模式。但嚴重的疼痛、功能障礙、畸形等仍然需要手術治療。具體什麼樣的病人該採用單髁置換技術?還需要專家進行仔細的臨床評估,比如三、四期骨關節炎、單間室病變(內或外側間室)、骨對骨磨損、交叉韌帶功能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單髁置換。
致力骨科健康 緊跟技術前沿
近半年,我院本部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在主任郭傳友帶領下,已完成了10餘例膝關節內側單髁置換術,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療效果,但外側單髁置換,在我院還是首次。原因是,膝外翻病人比較少見,這類病人即使做全膝置換也比較棘手。我院緊跟國內醫學技術發展前沿,致力於為島城人民骨健康保駕護航,在全面掌握膝關節單髁置換術理論知識及手術操作要領基礎上,成功開展了外側單髁置換技術,為下一步大規模開展膝骨關節炎病人微創、精準治療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術前左下肢外翻畸形(左圖),術後恢復正常(右圖)
▲術前外側間室病變明顯(左圖),術後假體位置良好(右圖)。
文圖/本部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 胡海升 郭傳友
【來源:青島市市立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